閩遊月記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華廷獻撰
嗣後,下午必打糧,黎明必犯城。
或掘地道,則禦以矢炮;或從水門,則禦以火石。
如是者三晝夜。
至十二日,而士氣懈矣;張公厲聲曰:『今晚男子困乏,須婦女上城!吾老妾、幼婢,尚堪鞍馬;何論紳衿!有下城者,共砍之』!于是複奮。
予謂非信賞,無以必罰;乃悉捐其俸資。
會清流李介石以事赴省,阻于蕭生家;捐五十金,示同舟誼。
于是益奮。
庠友揭三龍入鄉省邱壟,遇賊不屈,竟被殺。
至十三日清晨,賊取斷榱壞棟,打造天車,上如方栅,容四十餘人,下如車輪,數人推而前,與城齊高;從西關迤逦而來。
張公謂『此西賊最狠伎倆,惟沖木可禦。
以徑尺大木,上作「丁」字形,旁作兩耳;系索置堞間,使數人守索。
賊近數尺,一呼而上,則棟摧轅折。
但賊車逼城必發矢炮,守者無站立處;須團牌架隔,方可着力』。
嗟乎!至此亦危。
望之,無不失色。
予戒其家屬;曰:『我母老、子一,能以身殉,不能以家殉;有某地足依,可圖歸也。
勿複相問』!遂絕裙登陴。
見賊據高阜,望城如掌。
設伏于東西,候車登為号,則四面環攻,首尾莫顧。
日傍午而車漸迫,張公熟視久之,與俱至神祠拜而祝曰:『人力竭矣』!城中哭聲如雷,呵之不止。
矢炮将盡,積石代之。
士民知必死,上城飛石;石少,則婦女拾瓦礫佐之。
城坂狹,則裡巷取門扉拓之。
天車雖四周而上無覆蓋,瓦石蔽天如飛蝗。
賊向以虛聲誘我,弦無矢、炮無藥;車距城丈許,果矢炮齊發,守者辟易。
正危急間,而炮發,忽反風擊車,瓦石又從空而下;或中肩、或傷額,遂沸然棄車走。
有陳勇士乘勢越城,取車而上;則周圍木栅生牛皮障其外,血肉淋漓,火不焚、镞不入,而隙光必辨。
此西賊長技也,可畏哉!餘始一入内,則家中且莅且慰曰:『人言宦遊樂,此又是矣』!會汀李李之秀者,淮揚人,莫詳其履曆,為于道監紀,缒城而來;雲:『道兵救清流,知賊在此,當踵至』。
予謂『賊忽潛匿,必得是耗;詐稱鄉兵而要于路,恐堕其計』!急修二函,具言狡賊詭迎狀。
厚犒兩役為難民丐者,兩路間行。
其一果遇害;其一遇道兵于九華驿,得為之備。
未幾,果望賊衆,即整旅迎之。
賊計沮,候道兵近城,竟拔營邀擊;事出不意,道急下馬,雜稠人中。
奔至城,則門已環堵;李監紀從上缒之而苦肥偉,缒而堕者再,傷其臂、颠其指。
予急令撥石,石堅者;有頃,始拔。
道側身掖而入,則僵仆于地;而掣餘之肘,蹬目發喘曰:『我救汝,汝不我救』!餘謂『九華一函,非救而何』?則嫚語曰:『汝即升轉,我不能劾耶』?予拂衣起,衣為之裂;複堵城登陴。
張公謂『彼劾汝,我不劾耶?況守道乎!且兵機詭秘,臨時無驗;烏知其是盜、非盜而開門揖進乎』?是日,道兵五百、鄉兵續至千餘,皆派宿民房,官給酒食。
次日,賊無動靜。
至薄暮,文廟火起,有識者知賊必遁,可尾擊;請于道,道不可。
賊果退,遂下搜山之令。
于是沐猴而冠、凱歌而出,則青山盡是朱旗繞矣。
徘徊泮宮,煨燼未息;經營規度,托詞修造。
諸生請追賊;則曰:『窮寇勿追!且我兵遠勞,恃辇而行;汝邑能千乘否』?餘偕張公谒于膠門,謂『賊未退,不敢求去;今請挂冠歸印。
惟君死生之』!道意其僞也,笑指齊簿可攝;餘即取篆置簿前而去。
道愕然,追之不及;竟委署。
簿素系道門鷹犬,委報素封,勒寫助饷;緩則縱兵脅而嘩之,而邑苦道兵甚于賊矣。
時予料理交盤,遂不複顧。
俗素鄙怯;而勢迫,争洗橐以應。
兩日,且盈箧矣。
乃間多未便,李監紀為造銀銷,選骁騎解送上杭,而乃快于心。
然後市牛肉、奏勝樂,招餘赴賞功燕。
餘不赴,則陽給銀牌上賞,而陰與監紀為黃袱露布,顧謂縣官委城于賊,賴彼得全,疏揭星馳。
而張部公亦飛章直陳所見兩相左;行直指稽核,閩南為高念東。
餘已就醫鄰境,适王司李三浚以巡汀至,則邑父老遮道而訴,司李以實告;高公特疏謂:『城系令與士民血守,道援在賊車既潰之後、廟毀在道兵已到之時。
此孰功、孰罪?且斂饷賈怨,衆實有口;其誰掩之』!吳司馬語郭太宰曰:『功罪宜明;而屬吏與道不相能,宜變計』!于是拟道薄罪,張部加俸。
餘以加銜候考,赴省行而無資,淹留閩境。
數奇四。
時廷臣請出關者衆,會迎曾後于途,甫即安。
而上未有嗣,或勸修攝以俟來春;報可。
餘以酉臘至将樂,主太學王韶振園。
園軒敞精潔,江南所僅。
其子含度舉明經,家故饒而好禮,彬彬賢主人也;流連五閱月(詳含度「琅千集序」中)。
餘得以閑身,左右長者;知駕于仲春駐建,請出關者舌幾敝。
時東南民望盡屬魯藩,畫錢塘為界,烽火相望;說者謂胡越也,而吳越矣。
不知當日鹧鸪聲,向誰家啼血也!自兩都破竹,至此始阻,相距于七裡灘者五閱月;又不知嚴先生眼中,誰是劉文叔?或更有非熊非罴入其香餌中否?丙戌端午,至順昌,止庠友黃價人書館。
館介兩園之間,軒敞不及王園,而幽拆過之;琴劍
或掘地道,則禦以矢炮;或從水門,則禦以火石。
如是者三晝夜。
至十二日,而士氣懈矣;張公厲聲曰:『今晚男子困乏,須婦女上城!吾老妾、幼婢,尚堪鞍馬;何論紳衿!有下城者,共砍之』!于是複奮。
予謂非信賞,無以必罰;乃悉捐其俸資。
會清流李介石以事赴省,阻于蕭生家;捐五十金,示同舟誼。
于是益奮。
庠友揭三龍入鄉省邱壟,遇賊不屈,竟被殺。
至十三日清晨,賊取斷榱壞棟,打造天車,上如方栅,容四十餘人,下如車輪,數人推而前,與城齊高;從西關迤逦而來。
張公謂『此西賊最狠伎倆,惟沖木可禦。
以徑尺大木,上作「丁」字形,旁作兩耳;系索置堞間,使數人守索。
賊近數尺,一呼而上,則棟摧轅折。
但賊車逼城必發矢炮,守者無站立處;須團牌架隔,方可着力』。
嗟乎!至此亦危。
望之,無不失色。
予戒其家屬;曰:『我母老、子一,能以身殉,不能以家殉;有某地足依,可圖歸也。
勿複相問』!遂絕裙登陴。
見賊據高阜,望城如掌。
設伏于東西,候車登為号,則四面環攻,首尾莫顧。
日傍午而車漸迫,張公熟視久之,與俱至神祠拜而祝曰:『人力竭矣』!城中哭聲如雷,呵之不止。
矢炮将盡,積石代之。
士民知必死,上城飛石;石少,則婦女拾瓦礫佐之。
城坂狹,則裡巷取門扉拓之。
天車雖四周而上無覆蓋,瓦石蔽天如飛蝗。
賊向以虛聲誘我,弦無矢、炮無藥;車距城丈許,果矢炮齊發,守者辟易。
正危急間,而炮發,忽反風擊車,瓦石又從空而下;或中肩、或傷額,遂沸然棄車走。
有陳勇士乘勢越城,取車而上;則周圍木栅生牛皮障其外,血肉淋漓,火不焚、镞不入,而隙光必辨。
此西賊長技也,可畏哉!餘始一入内,則家中且莅且慰曰:『人言宦遊樂,此又是矣』!會汀李李之秀者,淮揚人,莫詳其履曆,為于道監紀,缒城而來;雲:『道兵救清流,知賊在此,當踵至』。
予謂『賊忽潛匿,必得是耗;詐稱鄉兵而要于路,恐堕其計』!急修二函,具言狡賊詭迎狀。
厚犒兩役為難民丐者,兩路間行。
其一果遇害;其一遇道兵于九華驿,得為之備。
未幾,果望賊衆,即整旅迎之。
賊計沮,候道兵近城,竟拔營邀擊;事出不意,道急下馬,雜稠人中。
奔至城,則門已環堵;李監紀從上缒之而苦肥偉,缒而堕者再,傷其臂、颠其指。
予急令撥石,石堅者;有頃,始拔。
道側身掖而入,則僵仆于地;而掣餘之肘,蹬目發喘曰:『我救汝,汝不我救』!餘謂『九華一函,非救而何』?則嫚語曰:『汝即升轉,我不能劾耶』?予拂衣起,衣為之裂;複堵城登陴。
張公謂『彼劾汝,我不劾耶?況守道乎!且兵機詭秘,臨時無驗;烏知其是盜、非盜而開門揖進乎』?是日,道兵五百、鄉兵續至千餘,皆派宿民房,官給酒食。
次日,賊無動靜。
至薄暮,文廟火起,有識者知賊必遁,可尾擊;請于道,道不可。
賊果退,遂下搜山之令。
于是沐猴而冠、凱歌而出,則青山盡是朱旗繞矣。
徘徊泮宮,煨燼未息;經營規度,托詞修造。
諸生請追賊;則曰:『窮寇勿追!且我兵遠勞,恃辇而行;汝邑能千乘否』?餘偕張公谒于膠門,謂『賊未退,不敢求去;今請挂冠歸印。
惟君死生之』!道意其僞也,笑指齊簿可攝;餘即取篆置簿前而去。
道愕然,追之不及;竟委署。
簿素系道門鷹犬,委報素封,勒寫助饷;緩則縱兵脅而嘩之,而邑苦道兵甚于賊矣。
時予料理交盤,遂不複顧。
俗素鄙怯;而勢迫,争洗橐以應。
兩日,且盈箧矣。
乃間多未便,李監紀為造銀銷,選骁騎解送上杭,而乃快于心。
然後市牛肉、奏勝樂,招餘赴賞功燕。
餘不赴,則陽給銀牌上賞,而陰與監紀為黃袱露布,顧謂縣官委城于賊,賴彼得全,疏揭星馳。
而張部公亦飛章直陳所見兩相左;行直指稽核,閩南為高念東。
餘已就醫鄰境,适王司李三浚以巡汀至,則邑父老遮道而訴,司李以實告;高公特疏謂:『城系令與士民血守,道援在賊車既潰之後、廟毀在道兵已到之時。
此孰功、孰罪?且斂饷賈怨,衆實有口;其誰掩之』!吳司馬語郭太宰曰:『功罪宜明;而屬吏與道不相能,宜變計』!于是拟道薄罪,張部加俸。
餘以加銜候考,赴省行而無資,淹留閩境。
數奇四。
時廷臣請出關者衆,會迎曾後于途,甫即安。
而上未有嗣,或勸修攝以俟來春;報可。
餘以酉臘至将樂,主太學王韶振園。
園軒敞精潔,江南所僅。
其子含度舉明經,家故饒而好禮,彬彬賢主人也;流連五閱月(詳含度「琅千集序」中)。
餘得以閑身,左右長者;知駕于仲春駐建,請出關者舌幾敝。
時東南民望盡屬魯藩,畫錢塘為界,烽火相望;說者謂胡越也,而吳越矣。
不知當日鹧鸪聲,向誰家啼血也!自兩都破竹,至此始阻,相距于七裡灘者五閱月;又不知嚴先生眼中,誰是劉文叔?或更有非熊非罴入其香餌中否?丙戌端午,至順昌,止庠友黃價人書館。
館介兩園之間,軒敞不及王園,而幽拆過之;琴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