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
那個帳篷前面果然清靜,門口的篷布上貼着一張白紙,寫着“新疆文教廳尾亞辦事處”幾個墨筆字。
辦事員也斯斯文文的,跟那些大喊大叫、滿嘴唾沫橫飛的人不一樣。
帳篷裡升着一個大汽油桶改裝成的爐子,放着一張沒上漆的白木條凳,坐着一排前來找工作的人。
負責登記的幹部是個胖子,坐在也是沒上漆的辦公桌後面。
那時候,長得胖的人可說是絕無僅有,所以他給我的印象特别深。
其實,到這兒找工作的人也不全有證明。
要是沒有證明,胖子就進行口試。
提的問題是根據來人自己的文化程度臨時定的,什麼“世界上有幾大洲、幾大洋”啦,“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什麼性質的國家”啦,“元素周期表是誰發明的”啦,“‘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是什麼意思”啦,等等。
我聽聽,我都能答得上來。
這胖子是陝西人,挺有學問,人也和氣。
挨着我的時候,我把畢業證書遞了上去。
胖子一看很高興,光問了我老家有什麼人,什麼時候來的,有誰跟我一起來的,馬上就在登記薄上寫了我的名字,叫我明天一早到這兒來集合,坐汽車上烏魯木齊去。
從帳篷裡出來,我那個興奮就别提了。
我張開翅膀,在尾亞這一大片帳篷中間自由地飛呀飛的。
科員當然更好,教員也不錯,蘇聯有個電影,叫《鄉村女教師》,我在中學裡看了兩遍,還挺受感動的。
那時候,因為電影裡的這個教師是女的,所以和自己的理想沒挂上号,現在,生活一下子給我揭示了這樣的前途,我才想起來,原來我的理想一直是當教師。
我想像到我老了,也和那個女教師一樣,白發蒼蒼,戴着眼鏡,周圍圍了一群科學家、作家、軍官,這些全是我教過的學生…… 正在我一邊飛翔,一邊胡思亂想的時候,碰上了兩個姑娘。
這兩個姑娘歲數跟我差不多,穿着打扮也帶着那麼點學生味兒,兩個人紮了四條小辮子。
他們在我跟老“盲流”聊天的時候就注意上我了,這時候就過來搭讪。
原來她們也是河南人老家跟我們公社相距不到一百公裡,這一聽口音就聽出來。
姑娘問我找到工作了嗎,我說找到了,還挺好,喜不自禁地把經過都告訴了她們,還吹牛說,那胖子很看得起我,連考都沒有考。
她們卻發愁說她們找不到好工作,幹體力活又幹不動,怕還沒幹兩下子就倒在工地上。
這是實話,我看她們黃皮寡瘦的哪有現在十八、九歲的姑娘這樣光采,我就随口說了句:那你們也到那個帳篷去試試看,當個小教員吧。
這天,我在土坯房的客店裡落了腳。
這客店也不知是公家開的還是維吾爾私人開的:兩溜大炕,中間一堵直冒涼氣的火牆,被子枕頭全沒有,還要三塊錢一晚上。
就這,還得靠你的力氣像瓶塞兒一樣死命往裡擠。
我好不容易往下蹭到炕面上,才摸到炕面上還鋪着氈子。
開店的總算有點良心。
在客店裡,我才知道,有人換了好幾次工作了,到處碰運氣,哪兒待遇好就往哪兒跑。
那些老“盲流”蹲在炕頭上,背靠着火牆一面抽莫合煙,一面繪聲繪色地聊他們的經曆。
聽他們的口氣,全新疆沒有他們沒去過的地方。
記者同志,我告訴你,那時候的新疆真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和我們“口裡”那種走一步也得開三張路條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我跟你說的這些,别說你在小說電影裡沒見過,恐怕你想像都想像不到。
你們是從家門到學校門,從學校門到機關門,習慣了循規蹈矩的一套的。
我再跟你說,新疆原來是中國落後的地方,而這三十年變化這麼大,是跟這種開放的勞動政策分不開的。
要是新疆那時候也和“口裡”一樣,把尋活路的人都當成“流竄犯”,光認紙條條不認人才,那麼,現在好些地方還是戈璧灘哩! 好,咱們接着往下說。
第二天一早起來,我想,頭天去得給人個好印象,從今天起我就是教師啦,于是花了三毛錢,買了一小藍邊碗涼水擦了擦臉。
待我跑到那帳篷,被招去的人已經一個個扳着車幫子往車上爬了。
胖子在車旁邊拿着本本子點數,可是,一見我,竟沉下臉發開了脾氣。
“去去去!”他說,“看你樣子挺老實,原來也搞邪門歪道。
這兒不要你,你上别處去吧!” “咋啦?”我吃了一驚,“我咋啦……” “咋啦?”他學着我的口音。
“一個年輕人,帶着兩個姑娘四處亂跑,像啥樣子?你們是啥關系?昨天問你,你還說你是一個人來的哩。
一點不老實!” 我分辯說:“那兩個姑娘不是我帶來的。
不信,你考考我好了。
”
那個帳篷前面果然清靜,門口的篷布上貼着一張白紙,寫着“新疆文教廳尾亞辦事處”幾個墨筆字。
辦事員也斯斯文文的,跟那些大喊大叫、滿嘴唾沫橫飛的人不一樣。
帳篷裡升着一個大汽油桶改裝成的爐子,放着一張沒上漆的白木條凳,坐着一排前來找工作的人。
負責登記的幹部是個胖子,坐在也是沒上漆的辦公桌後面。
那時候,長得胖的人可說是絕無僅有,所以他給我的印象特别深。
其實,到這兒找工作的人也不全有證明。
要是沒有證明,胖子就進行口試。
提的問題是根據來人自己的文化程度臨時定的,什麼“世界上有幾大洲、幾大洋”啦,“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什麼性質的國家”啦,“元素周期表是誰發明的”啦,“‘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是什麼意思”啦,等等。
我聽聽,我都能答得上來。
這胖子是陝西人,挺有學問,人也和氣。
挨着我的時候,我把畢業證書遞了上去。
胖子一看很高興,光問了我老家有什麼人,什麼時候來的,有誰跟我一起來的,馬上就在登記薄上寫了我的名字,叫我明天一早到這兒來集合,坐汽車上烏魯木齊去。
從帳篷裡出來,我那個興奮就别提了。
我張開翅膀,在尾亞這一大片帳篷中間自由地飛呀飛的。
科員當然更好,教員也不錯,蘇聯有個電影,叫《鄉村女教師》,我在中學裡看了兩遍,還挺受感動的。
那時候,因為電影裡的這個教師是女的,所以和自己的理想沒挂上号,現在,生活一下子給我揭示了這樣的前途,我才想起來,原來我的理想一直是當教師。
我想像到我老了,也和那個女教師一樣,白發蒼蒼,戴着眼鏡,周圍圍了一群科學家、作家、軍官,這些全是我教過的學生…… 正在我一邊飛翔,一邊胡思亂想的時候,碰上了兩個姑娘。
這兩個姑娘歲數跟我差不多,穿着打扮也帶着那麼點學生味兒,兩個人紮了四條小辮子。
他們在我跟老“盲流”聊天的時候就注意上我了,這時候就過來搭讪。
原來她們也是河南人老家跟我們公社相距不到一百公裡,這一聽口音就聽出來。
姑娘問我找到工作了嗎,我說找到了,還挺好,喜不自禁地把經過都告訴了她們,還吹牛說,那胖子很看得起我,連考都沒有考。
她們卻發愁說她們找不到好工作,幹體力活又幹不動,怕還沒幹兩下子就倒在工地上。
這是實話,我看她們黃皮寡瘦的哪有現在十八、九歲的姑娘這樣光采,我就随口說了句:那你們也到那個帳篷去試試看,當個小教員吧。
這天,我在土坯房的客店裡落了腳。
這客店也不知是公家開的還是維吾爾私人開的:兩溜大炕,中間一堵直冒涼氣的火牆,被子枕頭全沒有,還要三塊錢一晚上。
就這,還得靠你的力氣像瓶塞兒一樣死命往裡擠。
我好不容易往下蹭到炕面上,才摸到炕面上還鋪着氈子。
開店的總算有點良心。
在客店裡,我才知道,有人換了好幾次工作了,到處碰運氣,哪兒待遇好就往哪兒跑。
那些老“盲流”蹲在炕頭上,背靠着火牆一面抽莫合煙,一面繪聲繪色地聊他們的經曆。
聽他們的口氣,全新疆沒有他們沒去過的地方。
記者同志,我告訴你,那時候的新疆真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和我們“口裡”那種走一步也得開三張路條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我跟你說的這些,别說你在小說電影裡沒見過,恐怕你想像都想像不到。
你們是從家門到學校門,從學校門到機關門,習慣了循規蹈矩的一套的。
我再跟你說,新疆原來是中國落後的地方,而這三十年變化這麼大,是跟這種開放的勞動政策分不開的。
要是新疆那時候也和“口裡”一樣,把尋活路的人都當成“流竄犯”,光認紙條條不認人才,那麼,現在好些地方還是戈璧灘哩! 好,咱們接着往下說。
第二天一早起來,我想,頭天去得給人個好印象,從今天起我就是教師啦,于是花了三毛錢,買了一小藍邊碗涼水擦了擦臉。
待我跑到那帳篷,被招去的人已經一個個扳着車幫子往車上爬了。
胖子在車旁邊拿着本本子點數,可是,一見我,竟沉下臉發開了脾氣。
“去去去!”他說,“看你樣子挺老實,原來也搞邪門歪道。
這兒不要你,你上别處去吧!” “咋啦?”我吃了一驚,“我咋啦……” “咋啦?”他學着我的口音。
“一個年輕人,帶着兩個姑娘四處亂跑,像啥樣子?你們是啥關系?昨天問你,你還說你是一個人來的哩。
一點不老實!” 我分辯說:“那兩個姑娘不是我帶來的。
不信,你考考我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