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元年庚子春,齊桓公會諸侯于北杏,以平宋亂。
三年,曲沃武公滅晉侯缗,以寶獻王,王命武公以一軍為晉侯。
四年(晉武公二十八年),晉猶不與齊桓公之盟(《左傳》注:“晉侯缗是年滅。
”)。
五年,晉武公卒,子詭諸立為獻公。
王陟。
惠王(名阆) 元年(乙巳,晉獻公元年),晉獻公朝王,如成周。
周陽白兔舞于市。
二年,王子頹亂,王居于鄭。
鄭人入王府,多取玉。
玉化為蜮,射人。
九年,晉城绛。
十六年,晉獻公作二軍,滅耿,以賜大夫趙夙;滅魏,以賜大夫畢萬(晉滅于大夫韓、趙、魏,萌于此)。
十七年,衛懿公及赤狄戰于洞澤(“洞”,當作“泂”)。
十九年,晉獻公會虞師伐虢,滅下陽,虢公醜奔衛。
公命瑕父、呂甥邑于國都。
二十五年春正月,狄人伐晉。
王陟。
襄王(名鄭) 元年庚午,晉獻公卒,立奚齊,裡克殺之,及卓子,立夷吾。
二年(辛未,晉惠公元年),晉殺裡克。
三年,雨金于晉。
七年,秦伯涉河伐晉。
十五年,晉惠公卒,子懷公圉立。
秦穆公帥師送公子重耳,圍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師。
狐毛與先轸禦秦,至于廬柳,乃謂秦穆公使公子絷來與師言,次于郇,盟于軍。
公子重耳涉自河曲。
十六年(乙酉,晉文公元年),晉殺子圉。
十七年,晉城荀。
二十年,周襄王會諸侯于河陽。
二十二年,齊師逐鄭太子齒,奔張城、南鄭。
二十四年,晉文公卒。
二十五年(甲午,晉襄公皞元年)。
三十年,洛絕于枿。
三十一年,晉襄公卒。
三十二年(辛醜,晉靈公夷臯元年)。
三十三年,王陟。
頃王(名壬臣) 元年癸卯。
六年,彗星入北鬥。
王陟。
匡王(名班) 元年己酉。
六年,王陟。
晉靈公為趙穿所殺,趙盾使穿迎公子黑臀于周,立之。
定王(名瑜) 元年乙卯(晉成公元年)。
六年,晉成公與狄伐秦,獲秦諜,殺之绛市,六日而蘇。
七年,晉成公卒于扈。
八年(壬戌,晉景公元年)。
十八年,齊國佐來獻玉磬、紀公之甗。
二十一年,王陟。
簡王(名夷) 元年丙子。
五年,晉景公卒。
六年(辛巳,晉厲公元年)。
十三年,晉厲公卒。
楚共王會宋平公于湖陽。
十四年(己醜,晉悼公元年),王陟。
靈王(名洩心) 元年庚寅。
十四年,晉悼公卒。
十五年(甲辰,晉平公元年)。
二十七年,王陟。
景王(名貴) 元年丁巳。
十三年春,有星出婺女。
十月,晉平公卒。
十四年(庚午,晉昭公元年),河水赤于龍門三裡。
十九年,晉昭公卒。
冬十二月,桃杏華。
二十年(丙子晉頃公元年)。
二十五年,晉頃公平王室亂,立敬王。
敬王(名丐) 元年壬午。
八年,晉頃公卒。
九年(庚寅,晉定公元年)。
十四年,漢不見于天。
二十六年,晉青虹見。
二十八年,洛絕于周。
三十六年,淇絕于舊衛。
三十九年,晉城頓丘。
四十三年,宋殺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
丹水壅不流。
四十四年,王陟。
元王(名仁) 元年丙寅,晉定公卒。
二年(晉出公元年)。
四年,於越滅吳。
六年,晉浍絕于梁。
丹水三日絕不流。
七年,齊人、鄭人伐衛。
王陟。
貞定王(名介) 元年癸酉,於越徙都琅琊。
四年十一月,於越子勾踐卒,是為菼執,次鹿郢立。
六年,晉河絕于扈。
七年,晉荀瑤城南梁(一本“晉出公二十年”)。
十年,於越子鹿郢卒,不壽立。
十一年,晉出公出奔齊。
十二年,河水赤三日。
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
十三年,晉韓龐取秦武城。
十六年(晉出公二十二年)。
十七年,晉出公薨,乃立昭公之孫,是為敬公。
十八年(己醜,晉敬公元年)。
二十年,於越子不壽見殺,是為盲姑,次朱勾立。
二十二年,楚滅蔡。
二十四年,楚滅杞。
二十八年(晉敬公十一年),王陟。
考王(名嵬) 元年(晉敬公十二年),魏文侯立。
十年,楚滅莒。
十一年,晉敬公卒。
十二年(晉幽公柳元年),魯悼公卒。
十四年,魯季孫會晉幽公于楚丘。
十五年,王陟。
威烈王(名午) 元年丙辰。
三年,晉大旱,地生鹽。
五年,晉丹水出,反潔。
六年,晉大夫秦嬴賊幽公于高寝之上,魏文侯立幽公子止。
七年(壬戌,晉烈公元年),趙獻子城泫氏,韓武子都平陽。
八年,趙城平邑。
九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
十一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鄲,圍平邑。
於越滅滕。
十二年,於越子朱勾伐郯,以郯子鸪歸。
十四年,於越子朱勾卒,子翳立。
十六年,齊田盻及邯鄲韓舉戰于平邑,邯鄲之師敗逋,遂獲韓舉,取平邑、新城。
十七年,魏文侯伐秦至鄭,還築汾陰、郃陽。
田悼子卒,田布殺其大夫公孫孫,公孫會以廪丘叛于趙。
田布圍廪丘,翟角、趙孔屑、韓氏救廪丘,及田布戰于龍澤,田師敗逋。
十八年,王命韓景子、趙烈子及我師伐齊,入長垣。
二十三年,王命晉卿魏氏、趙氏、韓氏為諸侯。
二十四年,王陟。
安王(名驕) 元年庚辰。
九年,晉烈公卒,子桓公立(《韓非子》作“桓侯”)。
十年己醜(晉桓公頃元年)。
十五年,魏文侯卒(在位五十年)。
大風
三年,曲沃武公滅晉侯缗,以寶獻王,王命武公以一軍為晉侯。
四年(晉武公二十八年),晉猶不與齊桓公之盟(《左傳》注:“晉侯缗是年滅。
”)。
五年,晉武公卒,子詭諸立為獻公。
王陟。
惠王(名阆) 元年(乙巳,晉獻公元年),晉獻公朝王,如成周。
周陽白兔舞于市。
二年,王子頹亂,王居于鄭。
鄭人入王府,多取玉。
玉化為蜮,射人。
九年,晉城绛。
十六年,晉獻公作二軍,滅耿,以賜大夫趙夙;滅魏,以賜大夫畢萬(晉滅于大夫韓、趙、魏,萌于此)。
十七年,衛懿公及赤狄戰于洞澤(“洞”,當作“泂”)。
十九年,晉獻公會虞師伐虢,滅下陽,虢公醜奔衛。
公命瑕父、呂甥邑于國都。
二十五年春正月,狄人伐晉。
王陟。
襄王(名鄭) 元年庚午,晉獻公卒,立奚齊,裡克殺之,及卓子,立夷吾。
二年(辛未,晉惠公元年),晉殺裡克。
三年,雨金于晉。
七年,秦伯涉河伐晉。
十五年,晉惠公卒,子懷公圉立。
秦穆公帥師送公子重耳,圍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師。
狐毛與先轸禦秦,至于廬柳,乃謂秦穆公使公子絷來與師言,次于郇,盟于軍。
公子重耳涉自河曲。
十六年(乙酉,晉文公元年),晉殺子圉。
十七年,晉城荀。
二十年,周襄王會諸侯于河陽。
二十二年,齊師逐鄭太子齒,奔張城、南鄭。
二十四年,晉文公卒。
二十五年(甲午,晉襄公皞元年)。
三十年,洛絕于枿。
三十一年,晉襄公卒。
三十二年(辛醜,晉靈公夷臯元年)。
三十三年,王陟。
頃王(名壬臣) 元年癸卯。
六年,彗星入北鬥。
王陟。
匡王(名班) 元年己酉。
六年,王陟。
晉靈公為趙穿所殺,趙盾使穿迎公子黑臀于周,立之。
定王(名瑜) 元年乙卯(晉成公元年)。
六年,晉成公與狄伐秦,獲秦諜,殺之绛市,六日而蘇。
七年,晉成公卒于扈。
八年(壬戌,晉景公元年)。
十八年,齊國佐來獻玉磬、紀公之甗。
二十一年,王陟。
簡王(名夷) 元年丙子。
五年,晉景公卒。
六年(辛巳,晉厲公元年)。
十三年,晉厲公卒。
楚共王會宋平公于湖陽。
十四年(己醜,晉悼公元年),王陟。
靈王(名洩心) 元年庚寅。
十四年,晉悼公卒。
十五年(甲辰,晉平公元年)。
二十七年,王陟。
景王(名貴) 元年丁巳。
十三年春,有星出婺女。
十月,晉平公卒。
十四年(庚午,晉昭公元年),河水赤于龍門三裡。
十九年,晉昭公卒。
冬十二月,桃杏華。
二十年(丙子晉頃公元年)。
二十五年,晉頃公平王室亂,立敬王。
敬王(名丐) 元年壬午。
八年,晉頃公卒。
九年(庚寅,晉定公元年)。
十四年,漢不見于天。
二十六年,晉青虹見。
二十八年,洛絕于周。
三十六年,淇絕于舊衛。
三十九年,晉城頓丘。
四十三年,宋殺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
丹水壅不流。
四十四年,王陟。
元王(名仁) 元年丙寅,晉定公卒。
二年(晉出公元年)。
四年,於越滅吳。
六年,晉浍絕于梁。
丹水三日絕不流。
七年,齊人、鄭人伐衛。
王陟。
貞定王(名介) 元年癸酉,於越徙都琅琊。
四年十一月,於越子勾踐卒,是為菼執,次鹿郢立。
六年,晉河絕于扈。
七年,晉荀瑤城南梁(一本“晉出公二十年”)。
十年,於越子鹿郢卒,不壽立。
十一年,晉出公出奔齊。
十二年,河水赤三日。
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
十三年,晉韓龐取秦武城。
十六年(晉出公二十二年)。
十七年,晉出公薨,乃立昭公之孫,是為敬公。
十八年(己醜,晉敬公元年)。
二十年,於越子不壽見殺,是為盲姑,次朱勾立。
二十二年,楚滅蔡。
二十四年,楚滅杞。
二十八年(晉敬公十一年),王陟。
考王(名嵬) 元年(晉敬公十二年),魏文侯立。
十年,楚滅莒。
十一年,晉敬公卒。
十二年(晉幽公柳元年),魯悼公卒。
十四年,魯季孫會晉幽公于楚丘。
十五年,王陟。
威烈王(名午) 元年丙辰。
三年,晉大旱,地生鹽。
五年,晉丹水出,反潔。
六年,晉大夫秦嬴賊幽公于高寝之上,魏文侯立幽公子止。
七年(壬戌,晉烈公元年),趙獻子城泫氏,韓武子都平陽。
八年,趙城平邑。
九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
十一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鄲,圍平邑。
於越滅滕。
十二年,於越子朱勾伐郯,以郯子鸪歸。
十四年,於越子朱勾卒,子翳立。
十六年,齊田盻及邯鄲韓舉戰于平邑,邯鄲之師敗逋,遂獲韓舉,取平邑、新城。
十七年,魏文侯伐秦至鄭,還築汾陰、郃陽。
田悼子卒,田布殺其大夫公孫孫,公孫會以廪丘叛于趙。
田布圍廪丘,翟角、趙孔屑、韓氏救廪丘,及田布戰于龍澤,田師敗逋。
十八年,王命韓景子、趙烈子及我師伐齊,入長垣。
二十三年,王命晉卿魏氏、趙氏、韓氏為諸侯。
二十四年,王陟。
安王(名驕) 元年庚辰。
九年,晉烈公卒,子桓公立(《韓非子》作“桓侯”)。
十年己醜(晉桓公頃元年)。
十五年,魏文侯卒(在位五十年)。
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