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氣

關燈
說老實話,“文革”十年,我的确深受教育,對任何事情,或者讀什麼文章,看什麼報道,聽什麼人講話,總要把自己擺進去,動腦筋想一想,然後才發表意見,是緊跟還是不跟。

    總之,要先弄清楚是真話還是假話。

    過去我不相信人可以販賣假貨過日子,到了我自己不知羞恥地信口開河、指鹿為馬,我才明白在那些日子人隻有賣假藥、販假貨才能夠保住性命,所謂“文化大革命”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這才看出來經過“文革”的鍛煉,我也可以穿上華麗的衣服幹下流的事情。

    我曾經相信“文革”是偉大的革命,但是到了我寫文章稱贊這個“偉大的”革命時,我已經看夠了那些血淋淋的、十分龌龊的、極其醜惡的東西,我稱贊它是不得不稱贊,是别人強加上去的稱贊。

    我忍受因為我要保護自己;我忍受因為我已經看穿了那個大騙局;我忍受因為我從小聽慣了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教訓:“明哲保身”。

     “明哲保身!”這是多大的一筆遺産啊。

    接連不斷的運動!接連不斷的批判!還不是為了保護這筆遺産,讓大家都懂得明哲保身!然後又是十年烈火把美好的東西燒得幹幹淨淨。

    最近全國人大代表談到北京市的服務質量,不是像我那樣在意見簿上寫下熱情的贊美,而是發出不滿的批評。

    可見十年“文革”在我們國家幹了多少壞事,帶來多大變化。

    今天還有人在懷念美好的五十年代,“錯劃”和“擴大化”還不曾開始的那些日子,“服務”并不是挂在嘴上的空話,變人為“牛”的魔法也尚未發明,在新社會裡我受着人的待遇,我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别人。

    但是十載大火之後,在一片廢墟上我們還能找到什麼呢?瓦礫,灰堆?“态度蠻橫,顧客挨訓”,人大代表發現的不是平等,而是官氣。

    有人說首都是這樣,外省更差。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好有壞。

    我們有句老話“挂羊頭,賣狗肉”,可見挂漂亮的招牌賣假貨、劣貨,古已有之。

    要是不認真地大抓一下,那麼人們很容易習以為常,甘心上當,聽其發展了。

     我出身在官僚地主的家庭,後來又在“文革”的“牛棚”裡關了十年,過慣低頭哈腰的生活,大官、小官和隻有官氣的“官”都見得不少,在等級社會裡我仿佛是一個賤民(“文革”期間我的确被當做賤民,受過種種虐待),又是大小官員(特别是隻有官氣的官)出官氣的對象,點名批判,四處遊鬥,我挨過沒完沒了的訓斥。

    因此對封建的東西我的感覺特别銳敏,即使披上革命外套,我也不難認出它來。

    有些人喜歡挂起“實事求是”的招牌出售“官僚主義”的舊貨;有些人把“官氣”當做特殊的政治待遇,以為功勳大、地位高,自己畢竟與别人不同;有些人隻讓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一向認為當官的應該高人幾等;還有些人似乎相信批文件、發指示就是為人民服務。

    總之,不能再把“真話”放在腦後,到了非抓不可的時候了。

    抓什麼?就是抓實事求是,也就是說真話吧。

    我們“說話算數”,不是說了就算,而是說了就做,說了不做,等于不說。

     客人告辭走了,我拄着手杖把他送到門口。

    時間短,我們都談得不多,但也愉快。

    我隻說要求當官的少講空話,不當官的少發官氣;既不訓人,也不挨訓,人人平等,互相諒解;多幹實事,皆大歡喜……如此而已。

     六月九日 本篇最初連續發表于一九八六年九月一、二日香港《大公報·大公園》 ①“老三篇”:《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三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