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
關燈
小
中
大
你再不老實交待,我們就把大字報貼到大門口,看你以後怎樣過日子!”他的意思我很明白,在我的大門口貼上這樣一張大字報,過路人都可以進來為所欲為了。
我想這一天遲早總會到來的。
我對自己不再存什麼希望了。
然而我還是一天一天地拖下去。
我好象已經落水,還想抓住一塊希望的木闆遊到岸邊。
其實不需要多久我就同孔羅荪、王西彥、吳強、師陀、魏金枝在一起學習,在一起勞動,在一起批鬥了,不但跟他們沒有區别,而且我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有一個時期白天在機關,我一天幾次給外地串連的學生叫出去當衆自報“罪行”;晚上還要在家應付一批接一批的住在附近的中學生,請求他們不撕掉書櫥上貼的封條,拿走書或别的東西。
有一個時期我給揪到工廠、農村、學校去遊鬥,又有一個時期我被帶到“五·七幹校”去勞動。
我和無數的知識分子一樣在“牛棚”裡待了若幹年,最後讓“四人幫”的六個爪牙用他們的名義給我戴上無形的“反革命”帽子。
這就是文件上所謂“打翻在地,踏上一腳,永世不得翻身”吧。
要不是突然出現了奇迹,一夜之間以“旗手”為首的幫夥們全給抓起來,關進牢房,我就真會永遠見不了天日了。
我不是寫小說,也不是寫回憶錄,并不想在這裡多寫詳情細節。
那十年中間每個人都有寫不完的慘痛的經曆。
說慘痛太尋常了,那真是中國特色的酷刑:上刀山、下油鍋以及種種非人類所能忍受的“觸皮肉”和“觸靈魂”的侮辱和折磨,因為受不了它們,多少人死去。
想起另外兩位在“文革”中逝世的好友陳同生和金仲華,我今天還感到痛心。
我六六年開過亞非作家會議回到上海還和他們幾次交談,他們給過我安慰和鼓勵。
在同一個城市,他們的家離我的住處很近,可是我不知道他們死亡的日期。
金仲華孤寂地吊死在書房裡,住在樓下的八旬老母隻聽見凳子倒下的響聲。
陳同生據說伏在煤氣竈上死去,因此斷定他“自盡身亡”。
可是他在隔離審查期間怎麼能去開煤氣竈?而且,他死前不久還寫信告訴熟人說明自己絕不自殺。
過了十八年,連這件事情也查不清楚,連這個問題也得不到解決,說是為死者平反昭雪,難道不就是讓亡靈含恨九泉?! 萬幸我總算熬過來了。
我也曾想到死亡,我也曾感到日子難過,然而在人世間我留戀很多,許多人和事吸引了我的感情。
我決定要盡可能地活下去,不能說是争取徹底改造自己,“脫胎換骨,重新作人”,過去我的說法有些誇張,我從小就不喜歡形式主義,我舉手高呼“萬萬歲!”,也不過是在保護自己。
我們口口聲聲說是為“新社會”,可是這“新社會”越來越不被我們理解,越來越顯得可怕,朋友們一個接一個比我先掉進黑暗的深淵。
比我小十三歲的蕭珊患癌症得不到及時治療含着淚跟我分離。
整整過了二十年。
我也害怕重提叫人心痛腸斷的往事。
但是二十年來一直沒弄清楚的那些疑問,我總得為它們找到一兩個解答。
否則要是我在泉下遇見蕭珊,我用什麼話去安慰她?! 所以我一直在想,不斷地想,我仿佛又給扔在油鍋裡用烈火煎熬。
盡管痛苦難熬,但是在我身上不再有迷魂湯的作用了,雖然記憶力衰退,可我的腦子并不糊塗。
我還記得二十年前回到機關參加“運動”,當時我還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我們國家有一部一九五四年的憲法,我的公民權利應當受到憲法的保障,這憲法是全體代表投票通過的,其中也有我的一票。
投票通過憲法之前全國人民多次讨論它,多次修改它;憲法公布之後又普遍地宣傳它。
說是“根本大法”,可是到了它應當發生作用的時候,我們卻又找不到它了,仿佛它根本就不存在,或者不中用,連幾張大字報也比不上。
二十年前我就是這樣走進“牛棚”的,憲法已經失蹤,人權早被踐踏,我高舉“紅寶書”,朗誦“最高指示”,由人變獸,任人宰割。
盡管那些年我受盡侮辱,受夠折磨,但我還是不能不責備自己為什麼不用腦子思考?!作為知識分子,我的知識表現在什麼地方?“四人幫”稱我為“反動學術權威”,我唯唯諾諾,早把“學術”抛在腦後了! 過去的事也隻好讓它過去,有人不想舊事重提,有人不能不舊事重提,我屬于後者。
因為記住過去的教訓,我才不怕再次上當。
隻有承認每個公民的權利,才能理直氣壯地保衛自己。
沒有人願意我們國家裡再發生一次“文化大革命”,那麼讓大家都牢牢記住那十年中間出現的大小事情。
最好的辦法我看隻有一個:創辦“文革”博物館。
六月十九日 本篇最初連續發表于一九八六年九月四至七日香港《大公報·大公園》 ①玉碎:一九七九年,日本作家開高健發表了小說《玉碎》。
我想這一天遲早總會到來的。
我對自己不再存什麼希望了。
然而我還是一天一天地拖下去。
我好象已經落水,還想抓住一塊希望的木闆遊到岸邊。
其實不需要多久我就同孔羅荪、王西彥、吳強、師陀、魏金枝在一起學習,在一起勞動,在一起批鬥了,不但跟他們沒有區别,而且我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有一個時期白天在機關,我一天幾次給外地串連的學生叫出去當衆自報“罪行”;晚上還要在家應付一批接一批的住在附近的中學生,請求他們不撕掉書櫥上貼的封條,拿走書或别的東西。
有一個時期我給揪到工廠、農村、學校去遊鬥,又有一個時期我被帶到“五·七幹校”去勞動。
我和無數的知識分子一樣在“牛棚”裡待了若幹年,最後讓“四人幫”的六個爪牙用他們的名義給我戴上無形的“反革命”帽子。
這就是文件上所謂“打翻在地,踏上一腳,永世不得翻身”吧。
要不是突然出現了奇迹,一夜之間以“旗手”為首的幫夥們全給抓起來,關進牢房,我就真會永遠見不了天日了。
我不是寫小說,也不是寫回憶錄,并不想在這裡多寫詳情細節。
那十年中間每個人都有寫不完的慘痛的經曆。
說慘痛太尋常了,那真是中國特色的酷刑:上刀山、下油鍋以及種種非人類所能忍受的“觸皮肉”和“觸靈魂”的侮辱和折磨,因為受不了它們,多少人死去。
想起另外兩位在“文革”中逝世的好友陳同生和金仲華,我今天還感到痛心。
我六六年開過亞非作家會議回到上海還和他們幾次交談,他們給過我安慰和鼓勵。
在同一個城市,他們的家離我的住處很近,可是我不知道他們死亡的日期。
金仲華孤寂地吊死在書房裡,住在樓下的八旬老母隻聽見凳子倒下的響聲。
陳同生據說伏在煤氣竈上死去,因此斷定他“自盡身亡”。
可是他在隔離審查期間怎麼能去開煤氣竈?而且,他死前不久還寫信告訴熟人說明自己絕不自殺。
過了十八年,連這件事情也查不清楚,連這個問題也得不到解決,說是為死者平反昭雪,難道不就是讓亡靈含恨九泉?! 萬幸我總算熬過來了。
我也曾想到死亡,我也曾感到日子難過,然而在人世間我留戀很多,許多人和事吸引了我的感情。
我決定要盡可能地活下去,不能說是争取徹底改造自己,“脫胎換骨,重新作人”,過去我的說法有些誇張,我從小就不喜歡形式主義,我舉手高呼“萬萬歲!”,也不過是在保護自己。
我們口口聲聲說是為“新社會”,可是這“新社會”越來越不被我們理解,越來越顯得可怕,朋友們一個接一個比我先掉進黑暗的深淵。
比我小十三歲的蕭珊患癌症得不到及時治療含着淚跟我分離。
整整過了二十年。
我也害怕重提叫人心痛腸斷的往事。
但是二十年來一直沒弄清楚的那些疑問,我總得為它們找到一兩個解答。
否則要是我在泉下遇見蕭珊,我用什麼話去安慰她?! 所以我一直在想,不斷地想,我仿佛又給扔在油鍋裡用烈火煎熬。
盡管痛苦難熬,但是在我身上不再有迷魂湯的作用了,雖然記憶力衰退,可我的腦子并不糊塗。
我還記得二十年前回到機關參加“運動”,當時我還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我們國家有一部一九五四年的憲法,我的公民權利應當受到憲法的保障,這憲法是全體代表投票通過的,其中也有我的一票。
投票通過憲法之前全國人民多次讨論它,多次修改它;憲法公布之後又普遍地宣傳它。
說是“根本大法”,可是到了它應當發生作用的時候,我們卻又找不到它了,仿佛它根本就不存在,或者不中用,連幾張大字報也比不上。
二十年前我就是這樣走進“牛棚”的,憲法已經失蹤,人權早被踐踏,我高舉“紅寶書”,朗誦“最高指示”,由人變獸,任人宰割。
盡管那些年我受盡侮辱,受夠折磨,但我還是不能不責備自己為什麼不用腦子思考?!作為知識分子,我的知識表現在什麼地方?“四人幫”稱我為“反動學術權威”,我唯唯諾諾,早把“學術”抛在腦後了! 過去的事也隻好讓它過去,有人不想舊事重提,有人不能不舊事重提,我屬于後者。
因為記住過去的教訓,我才不怕再次上當。
隻有承認每個公民的權利,才能理直氣壯地保衛自己。
沒有人願意我們國家裡再發生一次“文化大革命”,那麼讓大家都牢牢記住那十年中間出現的大小事情。
最好的辦法我看隻有一個:創辦“文革”博物館。
六月十九日 本篇最初連續發表于一九八六年九月四至七日香港《大公報·大公園》 ①玉碎:一九七九年,日本作家開高健發表了小說《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