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義利。
請問如來如是深義。
汝應谛聽善思念之。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金剛藏菩薩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善男子,有十種補特伽羅。
輪回生死難得人身。
何等為十補特伽羅。
一者不種善根。
二者未修福業。
三者雜染相續。
四者随惡友行。
五者不見不畏後世苦果。
六者猛利貪欲。
七者猛利瞋恚。
八者猛利愚癡。
九者其心迷亂。
十者守惡邪見。
如是十種無依行因。
令諸衆生犯根本罪毀犯屍羅堕諸惡趣。
何等名為十無依行。
謂我法中而出家者,有加行壞意樂不壞有意樂壞加行不壞有如行意樂俱壞。
有戒壞見不壞有見壞戒不壞有戒見俱壞。
有於加行意樂戒見雖皆不壞而但依止惡友力行作無依行。
有雖依止善友力行而複愚鈍猶如啞羊於諸事業都不分别聞善友說善不善法不能領受不能記持不能解了善不善義由是因緣作無依行。
有於種種财寶衆具常無厭足追求因緣其心迷亂作無依行。
有為衆病之所逼惱便求種種祠祀咒術由是因緣作無依行。
如是十種無依行因。
令諸衆生犯根本罪於現法中非賢聖器。
毀犯屍羅堕諸惡趣。
善男子,若有補特伽羅加行壞意樂不壞。
随遇一種無依行因犯根本罪。
便深怖懼慚愧棄舍。
而不數數作諸惡行。
如來為益彼故。
說有污道沙門。
所以者何。
彼作如是重惡業已,即便發露不敢覆藏慚愧忏悔。
彼由如是慚愧忏悔罪得除滅。
永斷相續不複更作。
雖於一切沙門法事皆應擯出一切沙門所有資具不聽受用。
而由彼人於三乘中成法器故。
如來慈悲或為彼說聲聞乘法。
或為彼說緣覺乘法或為彼說無上乘法。
彼有是處轉於第二第三生中發正願力遇善友力。
一切所作諸惡業障皆悉消滅。
或有證得聲聞乘果。
或有證得緣覺乘果而般涅槃。
或有悟入廣大甚深無上乘理。
如是戒壞見不壞者,應知亦爾。
若有補特伽羅意樂壞加行不壞。
如來為益彼故。
說求四梵住法。
彼是聲聞乘器或是緣覺乘器。
若有補特伽羅加行意樂俱壞。
彼於諸乘皆非法器。
如來為益彼故。
贊說布施。
若有補特伽羅見壞戒不壞。
如來為益彼故。
說緣起法令舍惡見於現身中入聲聞法或緣覺法或於馀身方能悟入。
若有補特伽羅戒見俱壞。
彼於聖法亦不成器。
如來為益彼故。
贊說布施。
若有補特伽羅加行意樂戒見不壞而但依止惡友力行。
如來為益彼故。
贊說十善業道。
若有補特伽羅雖複依止善友力行而複愚鈍猶如啞羊不能領受善不善法。
如來為益彼故。
贊說習誦。
若為種種貪病所逼。
有為種種見趣迷惑。
如來為益如是等故。
求解脫者為其開示能出生死趣聲聞乘四聖谛法。
斷見論者為其贊說諸緣起法。
常見論者為說三界諸有諸趣死此生彼如陶家輪往來無絕無常等法。
善男子,如來無有所說名字言說音聲空無果者,無不皆為成熟有情。
是故一切毀謗如來所說正法。
壞諸有情正法眼罪。
過諸無間似無間等無量重罪。
若有於我為欲利樂一切有情所說正法。
謂依聲聞乘所說正法或依緣覺乘所說正法或依大乘所說正法诽謗遮止障蔽隐沒下至一頌。
當知是名謗正法者,亦名毀滅八聖道者,亦名破壞一切有情正法眼者,如是之人既自習行大無利行。
亦令一切有情習行大無利行。
此人依止無慚愧僧。
如是毀謗如來正法複次善男子,有四種僧。
何等為四。
一者勝義僧。
二者世俗僧。
三者啞羊僧。
四者無慚愧僧。
雲何名勝義僧。
謂佛世尊,若諸菩薩摩诃薩衆。
其德尊高於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獨勝覺。
若阿羅漢。
若不還。
若一來。
若預流。
如是七種補特伽羅。
勝義僧攝。
若諸有情帶在家相。
不剃須發不服袈裟。
雖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脫戒一切羯磨布薩。
自恣悉皆遮遣。
而有聖法得聖果故勝義僧攝。
是名勝義僧。
雲何名世俗僧。
謂剃須發被服袈裟。
成就出家别解脫戒。
是名世俗僧。
雲何名啞羊僧。
謂不了知根本等罪犯與不犯。
不知輕重毀犯種種小随小罪不知發露忏悔所犯。
{舂心}愚魯鈍於微小罪不見不畏不依聰明善士而祝不時時間往詣多聞聰明者所親近承事。
亦不數數恭敬請問雲何為善雲何不善雲何有罪雲何無罪修何為妙作何為惡。
如是一切補特伽羅啞羊僧攝。
是名啞羊僧。
雲何名無慚愧僧。
謂若有情為活命故。
歸依我法而求出家。
得出家已於所受持别解脫戒一切毀犯無慚無愧。
不見不畏後世苦果。
内懷腐敗如穢蝸螺貝音狗行常好虛言曾無一實。
慳貪嫉妒愚癡憍慢離三勝業。
貪著利養恭敬名譽。
耽湎六塵好樂淫泆愛欲色聲香味觸境。
如是一切補特伽羅無慚僧攝。
毀謗正法是名無慚愧僧。
善男子,勝義僧者,於中或有亦是勝道沙門所攝。
言勝道者,謂若能依八支聖道。
自度一切煩惱駛流亦令他度。
請問如來如是深義。
汝應谛聽善思念之。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金剛藏菩薩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善男子,有十種補特伽羅。
輪回生死難得人身。
何等為十補特伽羅。
一者不種善根。
二者未修福業。
三者雜染相續。
四者随惡友行。
五者不見不畏後世苦果。
六者猛利貪欲。
七者猛利瞋恚。
八者猛利愚癡。
九者其心迷亂。
十者守惡邪見。
如是十種無依行因。
令諸衆生犯根本罪毀犯屍羅堕諸惡趣。
何等名為十無依行。
謂我法中而出家者,有加行壞意樂不壞有意樂壞加行不壞有如行意樂俱壞。
有戒壞見不壞有見壞戒不壞有戒見俱壞。
有於加行意樂戒見雖皆不壞而但依止惡友力行作無依行。
有雖依止善友力行而複愚鈍猶如啞羊於諸事業都不分别聞善友說善不善法不能領受不能記持不能解了善不善義由是因緣作無依行。
有於種種财寶衆具常無厭足追求因緣其心迷亂作無依行。
有為衆病之所逼惱便求種種祠祀咒術由是因緣作無依行。
如是十種無依行因。
令諸衆生犯根本罪於現法中非賢聖器。
毀犯屍羅堕諸惡趣。
善男子,若有補特伽羅加行壞意樂不壞。
随遇一種無依行因犯根本罪。
便深怖懼慚愧棄舍。
而不數數作諸惡行。
如來為益彼故。
說有污道沙門。
所以者何。
彼作如是重惡業已,即便發露不敢覆藏慚愧忏悔。
彼由如是慚愧忏悔罪得除滅。
永斷相續不複更作。
雖於一切沙門法事皆應擯出一切沙門所有資具不聽受用。
而由彼人於三乘中成法器故。
如來慈悲或為彼說聲聞乘法。
或為彼說緣覺乘法或為彼說無上乘法。
彼有是處轉於第二第三生中發正願力遇善友力。
一切所作諸惡業障皆悉消滅。
或有證得聲聞乘果。
或有證得緣覺乘果而般涅槃。
或有悟入廣大甚深無上乘理。
如是戒壞見不壞者,應知亦爾。
若有補特伽羅意樂壞加行不壞。
如來為益彼故。
說求四梵住法。
彼是聲聞乘器或是緣覺乘器。
若有補特伽羅加行意樂俱壞。
彼於諸乘皆非法器。
如來為益彼故。
贊說布施。
若有補特伽羅見壞戒不壞。
如來為益彼故。
說緣起法令舍惡見於現身中入聲聞法或緣覺法或於馀身方能悟入。
若有補特伽羅戒見俱壞。
彼於聖法亦不成器。
如來為益彼故。
贊說布施。
若有補特伽羅加行意樂戒見不壞而但依止惡友力行。
如來為益彼故。
贊說十善業道。
若有補特伽羅雖複依止善友力行而複愚鈍猶如啞羊不能領受善不善法。
如來為益彼故。
贊說習誦。
若為種種貪病所逼。
有為種種見趣迷惑。
如來為益如是等故。
求解脫者為其開示能出生死趣聲聞乘四聖谛法。
斷見論者為其贊說諸緣起法。
常見論者為說三界諸有諸趣死此生彼如陶家輪往來無絕無常等法。
善男子,如來無有所說名字言說音聲空無果者,無不皆為成熟有情。
是故一切毀謗如來所說正法。
壞諸有情正法眼罪。
過諸無間似無間等無量重罪。
若有於我為欲利樂一切有情所說正法。
謂依聲聞乘所說正法或依緣覺乘所說正法或依大乘所說正法诽謗遮止障蔽隐沒下至一頌。
當知是名謗正法者,亦名毀滅八聖道者,亦名破壞一切有情正法眼者,如是之人既自習行大無利行。
亦令一切有情習行大無利行。
此人依止無慚愧僧。
如是毀謗如來正法複次善男子,有四種僧。
何等為四。
一者勝義僧。
二者世俗僧。
三者啞羊僧。
四者無慚愧僧。
雲何名勝義僧。
謂佛世尊,若諸菩薩摩诃薩衆。
其德尊高於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獨勝覺。
若阿羅漢。
若不還。
若一來。
若預流。
如是七種補特伽羅。
勝義僧攝。
若諸有情帶在家相。
不剃須發不服袈裟。
雖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脫戒一切羯磨布薩。
自恣悉皆遮遣。
而有聖法得聖果故勝義僧攝。
是名勝義僧。
雲何名世俗僧。
謂剃須發被服袈裟。
成就出家别解脫戒。
是名世俗僧。
雲何名啞羊僧。
謂不了知根本等罪犯與不犯。
不知輕重毀犯種種小随小罪不知發露忏悔所犯。
{舂心}愚魯鈍於微小罪不見不畏不依聰明善士而祝不時時間往詣多聞聰明者所親近承事。
亦不數數恭敬請問雲何為善雲何不善雲何有罪雲何無罪修何為妙作何為惡。
如是一切補特伽羅啞羊僧攝。
是名啞羊僧。
雲何名無慚愧僧。
謂若有情為活命故。
歸依我法而求出家。
得出家已於所受持别解脫戒一切毀犯無慚無愧。
不見不畏後世苦果。
内懷腐敗如穢蝸螺貝音狗行常好虛言曾無一實。
慳貪嫉妒愚癡憍慢離三勝業。
貪著利養恭敬名譽。
耽湎六塵好樂淫泆愛欲色聲香味觸境。
如是一切補特伽羅無慚僧攝。
毀謗正法是名無慚愧僧。
善男子,勝義僧者,於中或有亦是勝道沙門所攝。
言勝道者,謂若能依八支聖道。
自度一切煩惱駛流亦令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