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諸佛菩薩大悲神力之所護持。

    此剃須發被赤袈裟出家威儀。

    是諸賢聖解脫幢相。

    亦是一切聲聞乘人受用解脫法味幢相。

    亦是一切獨覺乘人受用解脫法味幢相。

    亦是一切大乘之人受用解脫法味幢相。

    如來所說三乘正法。

    亦是三世諸佛菩薩大悲神力之所護持。

    是諸賢聖解脫依止。

    亦是一切聲聞乘人受用解脫法味依止。

    亦是一切獨覺乘人受用解脫法味依止。

    亦是一切大乘之人受用解脫法味依止。

     善男子,以是義故求解脫者,應當親近恭敬供養諸歸我法剃除須發被赤袈裟出家之人應先信敬聲聞乘法。

    若自聽受教他聽受。

    若自讀誦教他讀誦。

    若自書寫教他書寫。

    若自施與教他施與。

    若自宣說教他宣說。

    思惟修行廣令流布。

    如是信敬獨覺乘法。

    若自聽受教他聽受。

    若自讀誦教他讀誦。

    若自書寫教他書寫。

    若自施與教他施與。

    若自宣說教他宣說。

    思惟修行廣令流布。

    如是信敬於大乘法。

    若自聽受教他聽受。

    若自讀誦教他讀誦。

    若自書寫教他書寫。

    若自施與教他施與。

    若自宣說教他宣說。

    思惟修行廣令流布。

    若非器者,不應自聽勿教他聽。

    乃至廣說又應遠離一切惡法。

    應舍惡友應親善友。

    應勤修習六到彼岸。

    應數忏悔一切惡業。

    應随所宜勤發正願。

    若能如是斯有是處。

    現身得成聲聞乘器。

    或獨覺乘種子不退。

    或複大乘種子不退。

    是故三乘皆應修學。

    不應憍傲妄号大乘謗毀聲聞獨覺乘法。

    我先唯為大乘法器堅修行者,說如是言唯修大乘能得究竟。

    是故今昔說不相違。

    爾時世尊重顯此義而說頌曰: 對諸大衆前,金剛藏問我。

    雲何勸供養,破戒惡刍。

    失杜多功德,癡惡見所持。

    非法器污道,而不聽讁罰。

     複說從彼聞,三乘微妙法。

    真解脫良藥,趣寂靜涅槃。

    何故馀經言,一大乘解脫。

    遮學二乘法,今複說三乘。

     哀愍諸有情,令舍邪惡業。

    得利益安樂,願為說除疑。

    為益刹帝利,乃至戌達羅。

    不聽惱刍,恐彼染大罪。

     剃發被袈裟,諸佛法幢相。

    諸佛等護持,解脫道之眼。

    雖破諸律儀,非永遮解脫。

    能舍諸惡見,當速趣涅槃。

     如腐敗良藥,猶能療衆玻如是破律儀,亦能滅他苦。

    不聽彼刍,在布薩羯磨。

    許為他說法,俱獲福無疑。

     若歸敬三寶,稱我為大師。

    能棄舍衆惡,勝諸外道衆。

    如堕羅刹渚,商衆悉驚惶。

    各執獸一毛,渡海得免難。

     如是破戒者,離諸惡邪見。

    由一信為因,脫煩惱羅刹。

    由護解脫相,諸佛等護持。

    不惱破戒僧,能離諸重惡。

     諸樂多福人,欣求真解脫。

    等護器非器,證解脫無難。

    癡慢号大乘,彼無有智力。

    尚迷二乘法,況能解大乘。

     譬如阙壞眼,不能見衆色。

    如是阙壞信,不能解大乘。

    無力飲池河,讵能吞大海。

    不習二乘法,何能學大乘。

     先信二乘法,方能信大乘。

    無信誦大乘,空言無所益。

    内真懷斷見,妄自号大乘。

    不護三業罪,壞亂我正法。

     彼人命終後,定堕無間獄。

    故應觀機說,勿為非器者,憍傲無慈悲,暴惡志下劣。

    智者應當知,是壞斷見者, 非聲聞緣覺,亦非大乘器。

    谄毀謗諸佛,必堕無間獄。

    持戒樂喧鬧,慳法畏苦惡。

    智者應當了,是名聲聞乘。

     樂施觀生滅,常欣獨靜處。

    智者應當了,是名獨覺乘。

    具足諸善根,守護慈悲本。

    常樂攝利物,是名為大乘。

     舍身命護戒,不惱害衆生。

    精進求空法,應知是大乘。

    心堪忍諸法,善言無祕吝。

    於法常欣樂,應知是大乘。

     法器非法器,利樂心平等。

    不染諸世法,應知是大乘。

    是故有智者,普敬說三乘。

    不惱我僧徒,速成無上覺。

     複次善男子,若有真善刹帝利。

    真善婆羅門。

    真善宰官。

    真善居士。

    真善長者,真善沙門。

    真善茷舍。

    真善戌達羅。

    若男若女。

    成就十種有依行輪。

    於現身中速能種殖聲聞乘種令不退失。

    或於現身成聲聞乘諸聖法器。

    非獨覺乘大乘聖器。

    何等為十。

    一者具足淨信。

    信有一切善惡業果。

    二者具足慚愧。

    遠離一切惡友惡見。

    三者安住律儀。

    遠離殺生乃至飲酒。

    四者安住慈心。

    遠離一切瞋恚忿惱。

    五者安住悲心。

    救拔一切羸弱有情。

    六者安住喜心。

    遠離一切語四惡業。

    七者安住舍心。

    遠離一切慳貪嫉妒。

    八者具正歸依。

    遠離一切妄執吉兇。

    終不歸依邪神外道。

    九者具足精進。

    堅固勇猛修諸善法。

    十者常樂寂靜。

    思求法義歡悅無倦。

    善男子,若有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戌達羅等若男若女。

    成此十種有依行輪。

    於現身中速能種殖聲聞乘種令不退失。

    或於現身證聲聞乘所有聖法。

    成聲聞乘諸聖法器。

    非證獨覺大乘聖法。

    非成獨覺大乘聖器應知此中獨覺大乘皆如是說。

    善男子,如是十種有依行輪。

    一切聲聞獨覺菩薩諸佛如來皆同共有。

     善男子,複有十種有依行輪不共聲聞。

    唯與獨覺菩薩如來皆同共有。

    若有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戌達羅等若男若女。

    成此十種有依行輪。

    於現身中速能種殖獨覺乘種令不退失。

    或於現身證獨覺乘所有聖法。

    成獨覺乘諸聖法器。

    何等為十。

    一者修行清淨身語意業。

    二者具足慚愧厭患自身。

    三者於五取蘊深生怖畏。

    四者見生死河極為難渡。

    五者常樂寂靜離諸愦鬧。

    六者樂阿練若不譏他失。

    七者守護諸根心常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