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必生妄執。

    由此展轉造惡無窮。

    如是癡人不久便當支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地獄。

    於諸惡趣輪轉往來。

    應知如前次第廣說。

     善男子,是故智者先應觀察一切衆心然後說法。

    先當發起慈心悲心喜心益心不懈怠心能忍受心不憍慢心不嫉妒心不慳吝心等引定心然後為他宣說正法。

    終不令他諸衆生類聞所說法輪轉生死堕大險難。

    是故如來善達一切衆生心相。

    以無塵垢無取行輪為說正法。

    具大甲胄一切菩薩摩诃薩衆。

    為他說法亦複如是,由悲愍故。

    為令斷滅諸煩惱故。

    為令超渡三有海故。

    為諸衆生於三乘中随心所樂随趣一乘速圓滿故為說正法。

    終不令其輪轉生死堕大險難。

    雲何名無塵垢行輪。

    無塵垢者,謂說法時。

    不為有蘊。

    不為有處。

    不為有界。

    不為有欲界。

    不為有色界。

    不為有無色界。

    不為有此世。

    不為有他世。

    不為有諸行。

    不為有受。

    不為有想。

    不為有思。

    不為有觸。

    不為有作意。

    不為有無明。

    乃至不為有老死。

    不為有行及不行故。

    為諸衆生宣說正法。

    唯為一切諸蘊處界廣說乃至行與不行皆寂滅故。

    為諸衆生宣說正法。

    以是義故名無塵垢。

    行者,所謂為能永斷死此生彼。

    為諸衆生宣說正法。

    為能永斷諸蘊處界廣說乃至為能永斷行與不行。

    為諸衆生宣說正法。

    是名為行。

    輪者,所謂如滿月光清涼無礙遍滿虛空照觸一切無障境界。

    如是如來及諸菩薩所有神通記說教誡三種勝輪。

    作用無礙遍諸世界利樂一切所化衆生。

    令諸衆生不異歸趣。

    不共一切世間衆生。

    不共一切聲聞獨覺。

    能令衆生斷滅生死諸苦惱法證得安樂菩提涅槃。

    是名為輪。

    如是名為諸佛菩薩無塵垢行輪。

    雲何名為無取行輪。

    謂於諸法無所罣礙,猶如日光普照一切。

    三乘根器随其所宜宣說正法無所執著。

    謂諸如來為諸衆生說如是法,猶如虛空無差别相。

    以無量定遊戲自在莊嚴住持為諸衆生說微妙法無所執著。

    具大甲胄一切菩薩摩诃薩衆。

    為他說法亦複如是,謂說諸法非有非空。

    非即色空。

    非離色空。

    乃至非即識空。

    非離識空。

    非即眼空。

    非離眼空。

    乃至非即意空。

    非離意空。

    非即色空。

    非離色空。

    乃至非即法空。

    非離法空。

    非即眼識空。

    非離眼識空。

    乃至非即意識空。

    非離意識空。

    非即欲界空。

    非離欲界空。

    乃至非即虛空無邊處空。

    非離虛空無邊處空。

    非即識無邊處空。

    非離識無邊處空。

    非即無所有處空。

    非離無所有處空非即非想非非想處空。

    非離非想非非想處空。

    非即四念住空。

    非離四念住空。

    乃至非即八支聖道空。

    非離八支聖道空。

    非即緣起法空。

    非離緣起法空。

    非即三不護空。

    非離三不護空。

    非即四無所畏空。

    非離四無所畏空。

    非即十力空。

    非離十力空。

    非即十八不共法空。

    非離十八不共法空。

    非即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空。

    非離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空。

    非即涅槃空。

    非離涅槃空。

    是名如來及諸菩薩為諸衆生宣說處中微妙正法。

    善男子,如是如來為諸衆生。

    以無塵垢行輪說法。

    如滿月光清涼無礙遍滿虛空照觸一切無障境界。

    乃至廣說。

    又以無取行輪說微妙法。

    於一切法無所罣礙,猶如日光普照一切。

    三乘根器随其所宜。

    宣說正法無所執著。

    謂諸如來為諸衆生說如是法,猶如虛空無差别相。

    以無量定遊戲自在莊嚴住持。

    為諸衆生說微妙法無所執著。

    令於三乘随宜趣入。

    具大甲胄一切菩薩摩诃薩衆。

    為他說法亦複如是,令諸衆生聞此最勝甚深法已於三乘中随其所樂随趣一乘種種善根皆得成熟。

    随於一乘極善安祝終不令其於生死中增長種種惡不善法。

    令於涅槃堅固不退。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為斷無量無數衆生生死流轉。

    為他說法。

    聲聞獨覺但為自斷生死流轉。

    為他說法。

    菩薩摩诃薩為令無量無數衆生渡四瀑流。

    為他說法。

    聲聞獨覺但為令己渡四瀑流。

    為他說法。

    菩薩摩诃薩為除無量無數衆生諸煩惱玻為他說法。

    聲聞獨覺但為自除諸煩惱玻為他說法。

    菩薩摩诃薩為斷衆生諸蘊煩惱習氣相續令盡無馀。

    為他說法。

    聲聞獨覺但為自斷諸蘊煩惱習氣相續有馀不荊為他說法。

    菩薩摩诃薩為成大悲等流果故。

    大悲為因為他說法。

    聲聞獨覺不為大悲等流果故。

    無大悲因為他說法。

    菩薩摩诃薩於諸衆生有所顧念而為說法。

    聲聞獨覺於諸衆生無所顧念而為說法。

    菩薩摩诃薩為息一切他衆生苦。

    為他說法。

    聲聞獨覺但為自息己所有苦。

    為他說法。

    菩薩摩诃薩為滿一切衆生法味。

    為他說法。

    聲聞獨覺但為自滿己身法味。

    為他說法。

    菩薩摩诃薩為諸衆生得勝法明。

    為他說法。

    聲聞獨覺但為自己得勝法明。

    為他說法。

    善男子,以要言之。

    菩薩摩诃薩無量律儀。

    普為除滅一切衆生大無明闇大怖畏事一切衰損得大光明及大名稱。

    如實覺悟一切智智。

    為他說法。

    聲聞獨覺少分律儀。

    但為滅除自無明闇得小光明及小名稱如實覺悟少分法智。

    為他說法。

    善男子,聲聞獨覺無有於他實懷顧念。

    無有於他實懷悲恻。

    無有於他實不輕弄。

    無有於他實為利益。

    無有於他實為拔濟。

    無有於他實行薦舉。

    無有於他實欲稱歎。

    無有於他實無谄曲而行贊美。

    無有於他不顧己身令彼安樂。

    無有於他不起誤失身語意業。

    善男子住大乘者,無有於己實懷顧念。

    廣說乃至無有於他發起誤失身語意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