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此複雲何。
謂佛世尊及獨勝覺諸阿羅漢。
如是三種補特伽羅。
已離一切有支眷屬。
故名勝道。
複有菩薩摩诃薩衆。
不假他緣於一切法智見無障。
攝受利樂一切有情。
亦名勝道沙門所攝。
其勝義僧及世俗僧於中或有亦是示道沙門所攝。
若有成就别解脫戒真善異生。
乃至具足世間正見。
彼由記說變現力故。
能廣為他宣說開示諸聖道法。
當知如是補特伽羅。
名最下劣示道沙門。
證預流果補特伽羅是名第二。
證一來果補特伽羅是名第三。
證不還果補特伽羅是名第四。
複有菩薩摩诃薩衆。
是名第五。
謂住初地至第十地。
乃至安住最後有身。
此皆示道沙門所攝。
若有成就别解脫戒軌則所行清淨具足。
此皆命道沙門所攝。
以道活命故名命道。
複有菩薩摩诃薩衆。
為欲攝受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具足修行六到彼岸亦名命道。
如是勝道示道命道三種沙門。
名為世間真實福田。
所馀沙門名為污道。
雖非真實。
亦得堕在福田數中。
若有依止無慚愧僧補特伽羅。
於我正法毗奈耶中名為死屍。
於清衆海應當擯棄非法器故。
我於彼人不稱大師。
彼人於我亦非弟子。
有無慚僧不成法器稱我為師。
於我舍利及我形像深生敬信。
於我法僧聖所愛戒亦深敬信。
既不自執諸惡邪見。
亦不令他執惡邪見。
能廣為他宣說我法。
稱揚贊歎不生毀謗。
常發正願随所犯罪數數厭舍。
發露忏悔衆多業障皆能除滅。
當知如是補特伽羅。
信敬三寶聖戒力故。
勝九十五諸外道衆多百千倍。
非速能入般涅槃城。
轉輪聖王尚不能及。
況馀雜類一切有情。
以是義故如來觀察一切有情諸業法受差别相已作如是說。
於我法中。
剃除須發被袈裟者,我終不聽刹帝利等毀辱讁罰。
若有毀辱讁罰一切出家之人。
所獲罪報如前廣說。
又依我法舍俗出家。
剃除須發被赤袈裟。
即為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慈悲護念。
威儀形相所服袈裟。
亦為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慈悲守護。
是故輕毀剃除須發被赤袈裟出家人者即是輕毀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由是因緣諸有智慧厭怖衆苦欣求人天涅槃樂者,不應輕毀舍俗出家剃除須發被袈裟者,有無慚僧毀破禁戒。
不成三乘賢聖法器。
既自堅執諸惡邪見亦能令他執惡邪見。
謂為真善刹帝利真善婆羅門真善宰官真善居士真善沙門真善長者真善茷舍真善戌達羅若男若女說諸世間無父無母乃至無有善業惡業所得果報。
無有能得聖道果者,一切諸法不從因生。
或有執言色界是常非變壞法。
或有執言無色界常非變壞法。
或有執言外道所計諸苦行法得究竟淨。
或有執言唯聲聞乘得究竟淨非獨覺乘亦非大乘。
於聲聞乘信敬稱贊宣說開示。
於獨覺乘及於大乘。
诽謗輕毀障蔽隐沒不令流布。
或有執言唯獨覺乘得究竟淨非聲聞乘亦非大乘。
於獨覺乘信敬稱贊宣說開示。
於聲聞乘及於大乘。
诽謗輕毀障蔽隐沒不令流布。
或有執言唯有大乘得究竟淨非聲聞乘非獨覺乘。
於大乘法既自生信教他生信。
既自恭敬教他恭敬。
既自稱贊教他稱贊。
既自書寫教他書寫。
既自讀誦教他讀誦。
既自聽受教他聽受。
既自思惟教他思惟。
於他有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
皆為廣說開示解釋微細甚深大乘法義。
於聲聞乘及獨覺乘。
诽謗輕毀障蔽隐沒不令流布。
自不生信障他生信。
自不恭敬障他恭敬。
自不稱贊障他稱贊。
自不書寫障他書寫。
自不讀誦聽受思惟。
障他讀誦聽受思惟。
不樂廣說開示解釋三乘法義。
或有執言唯修布施得究竟淨非戒非忍乃至非慧。
或有執言唯修禁戒得究竟淨非施非忍乃至非慧。
或有執言唯修安忍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慧。
或有執言唯修精進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慧。
或有執言唯修靜慮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慧。
或有執言唯修般若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定。
或有執言唯修種種世間所習諸伎藝智得究竟淨。
或有執言唯修種種投岩赴火自餓等行得究竟淨。
善男子,如是破戒惡行刍非法器者,種種诳惑真善法器諸有情等。
令執惡見。
彼由颠倒諸惡見故。
破壞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戌達羅等若男若女所有淨信戒聞舍慧。
轉刹帝利成旃荼羅。
乃至茷舍戌達羅等成旃荼羅。
此非法器破戒刍并刹帝利旃荼羅等。
師及弟子俱斷善根。
乃至當堕無間地獄。
善男子,如人死屍膖脹爛臭。
諸來見者皆為臭熏。
随所觸近爛臭死屍。
或與交玩随被臭穢之所熏染。
如是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達羅等若男若女。
随所親近破戒惡行非法器僧。
或與交遊或共住止或同事業。
随被惡見臭穢熏染。
如是如是,令彼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達羅等若男若女退失淨信戒聞舍慧成旃荼羅師及弟子俱斷善根。
乃至當堕無間地獄。
謂佛世尊及獨勝覺諸阿羅漢。
如是三種補特伽羅。
已離一切有支眷屬。
故名勝道。
複有菩薩摩诃薩衆。
不假他緣於一切法智見無障。
攝受利樂一切有情。
亦名勝道沙門所攝。
其勝義僧及世俗僧於中或有亦是示道沙門所攝。
若有成就别解脫戒真善異生。
乃至具足世間正見。
彼由記說變現力故。
能廣為他宣說開示諸聖道法。
當知如是補特伽羅。
名最下劣示道沙門。
證預流果補特伽羅是名第二。
證一來果補特伽羅是名第三。
證不還果補特伽羅是名第四。
複有菩薩摩诃薩衆。
是名第五。
謂住初地至第十地。
乃至安住最後有身。
此皆示道沙門所攝。
若有成就别解脫戒軌則所行清淨具足。
此皆命道沙門所攝。
以道活命故名命道。
複有菩薩摩诃薩衆。
為欲攝受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具足修行六到彼岸亦名命道。
如是勝道示道命道三種沙門。
名為世間真實福田。
所馀沙門名為污道。
雖非真實。
亦得堕在福田數中。
若有依止無慚愧僧補特伽羅。
於我正法毗奈耶中名為死屍。
於清衆海應當擯棄非法器故。
我於彼人不稱大師。
彼人於我亦非弟子。
有無慚僧不成法器稱我為師。
於我舍利及我形像深生敬信。
於我法僧聖所愛戒亦深敬信。
既不自執諸惡邪見。
亦不令他執惡邪見。
能廣為他宣說我法。
稱揚贊歎不生毀謗。
常發正願随所犯罪數數厭舍。
發露忏悔衆多業障皆能除滅。
當知如是補特伽羅。
信敬三寶聖戒力故。
勝九十五諸外道衆多百千倍。
非速能入般涅槃城。
轉輪聖王尚不能及。
況馀雜類一切有情。
以是義故如來觀察一切有情諸業法受差别相已作如是說。
於我法中。
剃除須發被袈裟者,我終不聽刹帝利等毀辱讁罰。
若有毀辱讁罰一切出家之人。
所獲罪報如前廣說。
又依我法舍俗出家。
剃除須發被赤袈裟。
即為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慈悲護念。
威儀形相所服袈裟。
亦為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慈悲守護。
是故輕毀剃除須發被赤袈裟出家人者即是輕毀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由是因緣諸有智慧厭怖衆苦欣求人天涅槃樂者,不應輕毀舍俗出家剃除須發被袈裟者,有無慚僧毀破禁戒。
不成三乘賢聖法器。
既自堅執諸惡邪見亦能令他執惡邪見。
謂為真善刹帝利真善婆羅門真善宰官真善居士真善沙門真善長者真善茷舍真善戌達羅若男若女說諸世間無父無母乃至無有善業惡業所得果報。
無有能得聖道果者,一切諸法不從因生。
或有執言色界是常非變壞法。
或有執言無色界常非變壞法。
或有執言外道所計諸苦行法得究竟淨。
或有執言唯聲聞乘得究竟淨非獨覺乘亦非大乘。
於聲聞乘信敬稱贊宣說開示。
於獨覺乘及於大乘。
诽謗輕毀障蔽隐沒不令流布。
或有執言唯獨覺乘得究竟淨非聲聞乘亦非大乘。
於獨覺乘信敬稱贊宣說開示。
於聲聞乘及於大乘。
诽謗輕毀障蔽隐沒不令流布。
或有執言唯有大乘得究竟淨非聲聞乘非獨覺乘。
於大乘法既自生信教他生信。
既自恭敬教他恭敬。
既自稱贊教他稱贊。
既自書寫教他書寫。
既自讀誦教他讀誦。
既自聽受教他聽受。
既自思惟教他思惟。
於他有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
皆為廣說開示解釋微細甚深大乘法義。
於聲聞乘及獨覺乘。
诽謗輕毀障蔽隐沒不令流布。
自不生信障他生信。
自不恭敬障他恭敬。
自不稱贊障他稱贊。
自不書寫障他書寫。
自不讀誦聽受思惟。
障他讀誦聽受思惟。
不樂廣說開示解釋三乘法義。
或有執言唯修布施得究竟淨非戒非忍乃至非慧。
或有執言唯修禁戒得究竟淨非施非忍乃至非慧。
或有執言唯修安忍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慧。
或有執言唯修精進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慧。
或有執言唯修靜慮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慧。
或有執言唯修般若得究竟淨非施非戒乃至非定。
或有執言唯修種種世間所習諸伎藝智得究竟淨。
或有執言唯修種種投岩赴火自餓等行得究竟淨。
善男子,如是破戒惡行刍非法器者,種種诳惑真善法器諸有情等。
令執惡見。
彼由颠倒諸惡見故。
破壞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戌達羅等若男若女所有淨信戒聞舍慧。
轉刹帝利成旃荼羅。
乃至茷舍戌達羅等成旃荼羅。
此非法器破戒刍并刹帝利旃荼羅等。
師及弟子俱斷善根。
乃至當堕無間地獄。
善男子,如人死屍膖脹爛臭。
諸來見者皆為臭熏。
随所觸近爛臭死屍。
或與交玩随被臭穢之所熏染。
如是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達羅等若男若女。
随所親近破戒惡行非法器僧。
或與交遊或共住止或同事業。
随被惡見臭穢熏染。
如是如是,令彼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達羅等若男若女退失淨信戒聞舍慧成旃荼羅師及弟子俱斷善根。
乃至當堕無間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