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第四章 敵人打來的消息傳得一天緊似一天,象敲破鑼一樣難聽的飛機聲,也時常出現在天空。

     今年冬天特别冷,雪下的有兩尺多厚。

    早晨起來,風門都推不開。

    而天上大塊大塊的烏雲,象瓦一樣,堆疊在一起。

    鵝毛大雪還在繼續下着,看起來老天爺真要把天地間的空間填滿。

    那山上地下全蓋上一層厚厚的白被子,天地連在一起,白茫茫地看起來怪美的。

    唉,若是老天爺下這末多白面有多好哇! 真的,據說很早以前就是下白面的,人們就吃它。

    有一天,天上派下一個特使,要看看老百姓怎麼過的日子。

    這使官變成一個讨飯的病人,走到一個老太婆家裡。

    這婆子真是個吝啬鬼,讨飯的向她要塊餅吃她都不給;她卻把雪白雪白的面餅給小孩子當尿布鋪。

    這下可氣壞了天使,回去禀告給天老爺,再不下白面而是下雪了。

    從此,大人小孩都咒罵這個自私自利貪而無厭的壞老太婆。

     起先人們不耐煩聽幹部們說什麼:鬼子殺人放火呀,東西要埋藏好呀,人要準備跑上山哪!&hellip&hellip我的天,這末冷的天,跑出去娃娃不要凍死嗎?經過幹部們磨破嘴唇的勸說,大會小會的開,積極分子民兵的帶頭,總算說動了大多數人,把糧食藏起來,人準備着逃上山去。

     母親的南屋裡,炕上地下擠滿了人,正在開幹部會。

     人們用力地吱&mdash&mdash吱&mdash&mdash抽煙,屋裡滿是灰蓬蓬的濃沉煙霧。

    娟子、蘭子被煙嗆得睜不開眼睛,直淌清淚。

    不顧冷了,娟子把北窗打開一扇,一股西北風沖進來,她長長喘口大氣,覺得清涼的多了。

     區農救會長姜永泉剛從區上回來,他詢問着每個部門的情況,時而點頭,時而搖頭,接着說出自己的意見。

    衆人再讨論一回,一般的事情商量個差不多了,然後他又提出王柬芝的問題: &ldquo從表現來看,他還很開明,咱們是歡迎開明士紳參加抗日的。

    上級說,知識分子往往很明理,有些氣節,咱們應當好好團結他們抗日。

    團結一切力量嘛,隻要是中國人,他不當漢奸,咱們都應當團結他們打日本。

    不過有團結也要有鬥争,他在外面多年,說是教書,可也很難實信。

    他哥被打死,王竹、王流子還在外當僞軍,說不定他安的什麼心,咱們要防備些才是。

    德松,你再到他家看看,藏東西的人手不夠咱們可以幫忙。

    &rdquo &ldquo前兒我就到他家去過了。

    &rdquo德松答道,&ldquo王柬芝說他已挖好地洞,東西也都藏了。

    &rdquo &ldquo對有些人實在不願走,咱們也不能強迫。

    &rdquo姜永泉說,&ldquo就象秀娟她四大爺吧,也是老實人,就是想不開,也沒法子。

     唉,這樣的人不見血是不落淚的。

    &rdquo &ldquo姜同志,我看再叫俺媽去說說吧。

    他生她的氣呢。

    我媽向他賠點不是,再勸一頓,也許能行。

    &rdquo娟子懇切地說。

    她從不叫他老姜,為什麼,她也說不上。

     &ldquo對啦,這倒是個法子。

    說轉這個老人,能影響一些人。

    &rdquo姜永泉很同意娟子的意見,可又擔心地說:&ldquo就不知大娘肯去不?&rdquo &ldquo嗳呀!俺大嬸好說話,咱們一動員,她準去!&rdquo蘭子充滿信心地說道。

     大家都說這個法子可以試試。

    接着又詳細研究了民兵怎樣掩護群衆轉移&hellip&hellip。

    最後姜永泉又對大家叮囑道: &ldquo就這樣吧。

    大家分頭去做。

    這幾天要好好加強崗哨。

    我去看看七子哥怎麼樣啦&hellip&hellip&rdquo 姜永泉從狹窄的胡同轉到大街。

    他習慣地向四周掃視一眼。

    街上冷清清的,看不見行人的痕迹,就是有人走過,腳印也馬上被雪埋沒了。

    西面街口上,一個民兵背着槍在放哨,象個雪人一樣。

    民兵不去打掉身上的雪,因為一打掉又下上了,反倒容易化,還不如任憑雪一層層披在身上好些。

    這時村外走來一個人,走到民兵前停住一刹,馬上又朝前走了。

     姜永泉好奇地站着等那人走過來。

    漸漸看出那人背着個白包袱,隻顧埋頭走路,沒發現有人在注意自己。

    走到跟前,姜永泉認出是王柬芝的長工: &ldquo這不是長鎖叔嗎?上哪去啦?&rdquo &ldquo哦!是你。

    &rdquo王長鎖略有些吃驚,接着笑笑說:&ldquo唉,好冷啊!走親戚才回來哩。

    &rdquo 王長鎖拐彎向南走了。

    姜永泉看着他的背影朦朦胧胧地消失在大雪裡,就向七子家走去。

     七子的家是在街北一個很别扭的深胡同裡。

    姜永泉非常熟悉這條路,很快就走到門口。

     一個瘦弱的女人出來開門,一見來人,忙親熱地招呼道: &ldquo嗳呀!真稀罕,多日沒見着啦!快裡面坐吧!&rdquo她忙拿起一把條帚給他掃掉身上的雪。

     &ldquo誰來啦?&rdquo七子問道。

     &ldquo是老姜啊!&rdquo她快樂地回答。

     &ldquo快上炕來吧!&rdquo 七子起身讓地方,姜永泉忙捺住他: &ldquo快别起來,我坐這就行啦。

    &rdquo說着坐在炕沿上。

     這屋子太小了。

    一條能睡兩人的炕,鋪着一張用布補過幾塊的破席。

    七子靠牆躺着,身旁放着一輛紡花車。

    顯然,姜永泉沒來時,七子的妻子正在紡線。

     &ldquo好點嗎?&rdquo姜永泉親切地問七子。

     &ldquo唉!還不行。

    又化了膿。

    昨黑夜一宿沒睡着,身上燒的燙人!&rdquo妻子歎口氣,痛苦地說。

    仿佛傷口是在她身上似的。

     &ldquo也不怎麼樣。

    天冷了,就重些。

    &rdquo七子岔開話題。

    關切地問:&ldquo老姜,工作都安置好了嗎?情況怎麼樣啦?&rdquo &ldquo工作都安排好了,情況是很緊。

    你别惦記這些,安心養着吧。

    &rdquo他安慰着,又向前湊湊: &ldquo來,我看看傷口。

    &rdquo &ldquo算了吧,怪髒的。

    &rdquo七子說。

     &ldquo哎,我怕什麼?來,嫂子!幫幫忙。

    &rdquo 姜永泉同她掀開被子,七子的大腿根底下,有個碗口大小的疙瘩,腫的象饽饽一樣。

    在包着的白布邊上,還流着黃水。

    姜永泉用手輕輕按了按,皺起眉頭說: &ldquo腫的真不輕。

    區上也找不到藥。

    我和交通①說了,叫他務必到軍隊上要點來。

    &rdquo ①交通&mdash&mdash負責聯絡傳遞信件的人,類似通訊員。

     蓋上被子後,七子不過意地說: &ldquo就算了吧,還叫人家操心。

    &rdquo他又煩惱起來:&ldquo唉,起不來炕真急死人,鬼子又要來了,什麼也幹不成!&rdquo &ldquo你安心養着吧,别犯愁,&rdquo姜永泉說,&ldquo敵人來了,用擔架擡着你跑。

    &rdquo &ldquo這倒不用啦,她給我挖好一個洞。

    &rdquo &ldquo洞,洞怕不保險吧?被壞人看到&hellip&hellip&rdquo姜永泉疑慮地望着七嫂子。

     &ldquo沒關系,&rdquo她笑着說,&ldquo誰也不會知道。

    是德強兄弟和秀子妹夜裡幫我挖的&hellip&hellip&rdquo她湊在姜永泉耳朵旁,告訴他洞的地點,然後又大聲說: &ldquo到時我背他到洞裡去。

    這大冷天,出去也不行。

    &rdquo 姜永泉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