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揣父書關平報平安 懷賊恨廖化傳噩耗
關燈
小
中
大
三更已過,孔明還在料理各種事務。
劉備有了三分天下,孔明更忙了,特别是在劉備托孤以後的日子裡,常常要到下半夜才睡,甚至通宵不眠,三頓之餐并作了一頓用。
因而在他的出師表上有這麼兩句:&ldquo并日而食,寝不安席&rdquo。
就是說他把吃飯的時間積省下來辦事,減少睡眠時間用來料理軍務,非常的辛勞。
忽有家人來報:漢中王有旨請軍師進宮。
孔明知道此時傳他進宮定有要事,必定是為了關羽的荊州。
便略整衣巾,出府登車往漢中王府來。
劉備迎入,細言夢驚。
孔明道:&ldquo此乃王上心思關羽,故有此夢。
何必多疑。
&rdquo劉備再三疑慮夢中之事,孔明隻以善言解之。
劉備起身扯住孔明道:&ldquo荊州數十日不見消息,軍師定然早有所聞。
孤與雲長情勝手足,誓同生死,望軍師看在你我多年君臣之情,與備詳述真情,備感恩非淺。
&rdquo 孔明想,我的确是早已知道,就是因為你們挑園結義,我才不能告訴你。
可是我與關羽也是情深意長,我又何嘗不感到悲痛?老實說,我得知了雲長折節就義的消息後,茶飯不思,坐立不安,暗底下一個人偷偷地不知灑了多少次淚。
雲長不僅是你的結義兄弟,也是大漢的一根棟梁。
想我孔明自出山以來,與你朝夕相處,同坐同吃,十多年不離左右,你我之情在某種程度上不知勝關、張多少倍,因此我對你更為了解。
為了幫助你漢中王成事,可稱早晚動腦筋,日夜擔心思。
年未滿四十,腮下之須已現白色,這足以證明我的一片丹心。
從九百五十個小兵開始,打到今天好不容易勉強掙得了三分天下,為了能與曹操争衡,我是愛将惜兵,屯糧積饷。
誰知道被關羽這一仗,損失有多慘重啊!把我苦心經營荊襄九郡,連地帶人全都葬送。
我要說的不幸二字,一半是為雲長惋惜,一半卻是悲歎漢室多難。
對于荊州的情況,孔明仍然是能瞞則瞞,不使劉備有過度的悲戚。
因此道:&ldquo荊州消息,亮亦無所得知。
主公不須過慮,來日點兵救援君侯便是。
&rdquo 劉備聽完孔明的話,半信半疑地看了他一眼,看不破孔明心中到底有沒有隐藏機密。
便無力地起身道:&ldquo軍師慢走,孤不遠送。
&rdquo 孔明辭出,至中門外,已是五更。
忽有一人匆匆撞來,孔明細看,原是許靖,驚問道:&ldquo公琰何事這等倉促?&rdquo 許靖慌忙道:&ldquo某才赴軍師府下報一機密,聽知軍師入宮,特來至此。
&rdquo &ldquo有何機密?&rdquo &ldquo軍師,大事不妙!&rdquo 孔明急忙掩住他的嘴:&ldquo輕口些。
莫使主公知曉。
&rdquo 許靖壓低了聲音道:&ldquo君侯北伐,江東呂蒙發難,首尾難顧,近聞君侯九郡盡失,四十萬軍馬盡去,兵困麥城,城中糧草斷絕,突圍之下遭吳軍擒獲,不屈而亡。
特來告知。
&rdquo 孔明亦輕聲道:&ldquo适才主公召亮入宮,因其夢見雲長,又添愁思。
亮不敢啟奏,暫且隐下真情。
&rdquo 許靖聽說劉備做夢也在想雲長,不禁浩歎道:&ldquo君侯好有靈驗啊!&rdquo 二人正說話間,忽然殿内轉出一人,扯住孔明衣袖而言道:&ldquo如此兇信,軍師何故瞞我!&rdquo 孔明和許靖聽了,都吓了一大跳,回頭一看,卻是劉備。
二人忙奏道:&ldquo适來所言,皆傳聞之事,未足深信。
願王上寬懷,勿生憂慮。
&rdquo 劉備道:&ldquo孤與雲長,誓同生死,彼若有失,孤豈能獨生耶!&rdquo 孔明和許靖隻是勸解,總是揀好的話說。
劉備道:&ldquo汝等若是知曉實情隐而不報,孤愈傷心。
&rdquo劉備說這句話,實際上已對他們的用意有所察覺,已經預感到了荊襄的大局不妙,而且關羽性命難保。
他以為,你是我多年的心腹,勝過桃園弟兄,若然二弟遇難,你再不直言相告,那太傷我的心了。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事情以後,劉備對孔明不斷地疏遠起來,直到火燒連營,白帝城托孤,劉備才設身處地地體驗到了孔明當時的困境,讓事實證明了孔明當時這樣做完全是為了漢室三分天下。
從而對孔明更加信任,将劉家的三分天下毫不擔心地托給了孔明。
劉備沒從孔明口中得到任何消息,悻悻地回進殿去。
孔明和許靖就在漢中王府的朝房中坐等天明上殿。
這兩天城中氣氛很緊張,劉備和孔明的臉色都不悅,再說消息靈通的人多少打探到了荊州的一些情況。
因此天未大明,文武都趕到了朝房中互相交流信息,圍聚在軍師身旁,議論紛紛。
不少人都要讨軍師的示下,孔明隻是要大家力勸主公伐魏,而不要伐吳。
其時,鐘鼓齊鳴。
孔明帶着文武上殿,見劉備從裡面走出,上前見過大禮,坐的就座,站的歸班。
見今日劉備神色憔悴,滿臉淚痕。
料定昨日這一晚劉備沒有睡好,而且常常啼哭。
由此,也可以推知,荊襄的軍情他完全知曉了,今日必定有些變化。
大殿上一片沉默,文武心裡明白,卻不敢出聲,都是以目示意。
而劉備被這特大的悲哀深深刺痛,使他神思恍惚,難以自控。
&ldquo報漢中王千歲,今有荊州胡班、劉安二位将軍府外求見。
請千歲定奪!&rdquo一聲長報,打破了殷上難堪的寂靜。
劉備聽說是荊州戰将到此,頓時從迷茫中驚醒過來,忙傳旨召見。
胡班和劉安都是戰将出身,路徑又熟,一馬一步反比先走的伊籍等人速度快,伊籍昨天到,他們今日便來。
此刻聞得漢中王召見,急步上殿,到漢中王前拜道:&ldquo臣等見千歲,有要事相報。
&rdquo &ldquo汝等速速報來。
&rdquo 胡班道:&ldquo江東呂蒙設下詐死之計,賺得君侯盡撤城中精兵,後白衣渡江,夜襲荊州。
一月未滿,九郡盡失。
&rdquo 劉備道:&ldquo荊州失守乃中吳人奸計,其餘各地緣何失之恁速?&rdquo 胡班道:&ldquo傅士仁不戰而降,糜芳自獻關廂,二處皆走馬失之。
請大王速速發兵救援。
&rdquo 劉備聽說傅、糜二人獻城降吳,恨得咬牙切齒,遙指東南方大聲罵道:&ldquo傅士仁、糜芳,想孤一向待汝等非薄,何故作此負義忘恩之事!二處不失,吾弟尚不會遭此慘敗。
小人!奸賊!孤即刻起兵伐吳,量汝等何處藏身!&rdquo 胡班見王上急得這個樣子,生怕急壞了他的身子,忙又安慰道:&ldquo千歲,小将等離營時,帳下尚有四十萬精兵,足以同吳軍決一死戰。
&rdquo 劉備想,一個月未滿,九郡全都失去,江東此番下手決不會留情,當極早救應,尚有挽回餘地。
便問孔明道:&ldquo軍師,可曾調齊兵馬?&rdquo 孔明想,人已死了,還調什麼兵呢?便認真地敷衍道:&ldquo亮已聚集四十萬精兵于城外教場,聽候主公調用。
&rdquo孔明到了這個時候隻有這樣應付他了,因為劉備正在火氣頭上,一勸效果會适得其反。
&ldquo兩旁聽了,呂蒙設計奪取荊襄,雲長危在旦夕,備親引精兵,前往營救,妝等各各聽令。
&rdquo 話音未落,手下來報:&ldquo啟禀千歲,君侯麾下廖化飛馬趕到求見!&
劉備有了三分天下,孔明更忙了,特别是在劉備托孤以後的日子裡,常常要到下半夜才睡,甚至通宵不眠,三頓之餐并作了一頓用。
因而在他的出師表上有這麼兩句:&ldquo并日而食,寝不安席&rdquo。
就是說他把吃飯的時間積省下來辦事,減少睡眠時間用來料理軍務,非常的辛勞。
忽有家人來報:漢中王有旨請軍師進宮。
孔明知道此時傳他進宮定有要事,必定是為了關羽的荊州。
便略整衣巾,出府登車往漢中王府來。
劉備迎入,細言夢驚。
孔明道:&ldquo此乃王上心思關羽,故有此夢。
何必多疑。
&rdquo劉備再三疑慮夢中之事,孔明隻以善言解之。
劉備起身扯住孔明道:&ldquo荊州數十日不見消息,軍師定然早有所聞。
孤與雲長情勝手足,誓同生死,望軍師看在你我多年君臣之情,與備詳述真情,備感恩非淺。
&rdquo 孔明想,我的确是早已知道,就是因為你們挑園結義,我才不能告訴你。
可是我與關羽也是情深意長,我又何嘗不感到悲痛?老實說,我得知了雲長折節就義的消息後,茶飯不思,坐立不安,暗底下一個人偷偷地不知灑了多少次淚。
雲長不僅是你的結義兄弟,也是大漢的一根棟梁。
想我孔明自出山以來,與你朝夕相處,同坐同吃,十多年不離左右,你我之情在某種程度上不知勝關、張多少倍,因此我對你更為了解。
為了幫助你漢中王成事,可稱早晚動腦筋,日夜擔心思。
年未滿四十,腮下之須已現白色,這足以證明我的一片丹心。
從九百五十個小兵開始,打到今天好不容易勉強掙得了三分天下,為了能與曹操争衡,我是愛将惜兵,屯糧積饷。
誰知道被關羽這一仗,損失有多慘重啊!把我苦心經營荊襄九郡,連地帶人全都葬送。
我要說的不幸二字,一半是為雲長惋惜,一半卻是悲歎漢室多難。
對于荊州的情況,孔明仍然是能瞞則瞞,不使劉備有過度的悲戚。
因此道:&ldquo荊州消息,亮亦無所得知。
主公不須過慮,來日點兵救援君侯便是。
&rdquo 劉備聽完孔明的話,半信半疑地看了他一眼,看不破孔明心中到底有沒有隐藏機密。
便無力地起身道:&ldquo軍師慢走,孤不遠送。
&rdquo 孔明辭出,至中門外,已是五更。
忽有一人匆匆撞來,孔明細看,原是許靖,驚問道:&ldquo公琰何事這等倉促?&rdquo 許靖慌忙道:&ldquo某才赴軍師府下報一機密,聽知軍師入宮,特來至此。
&rdquo &ldquo有何機密?&rdquo &ldquo軍師,大事不妙!&rdquo 孔明急忙掩住他的嘴:&ldquo輕口些。
莫使主公知曉。
&rdquo 許靖壓低了聲音道:&ldquo君侯北伐,江東呂蒙發難,首尾難顧,近聞君侯九郡盡失,四十萬軍馬盡去,兵困麥城,城中糧草斷絕,突圍之下遭吳軍擒獲,不屈而亡。
特來告知。
&rdquo 孔明亦輕聲道:&ldquo适才主公召亮入宮,因其夢見雲長,又添愁思。
亮不敢啟奏,暫且隐下真情。
&rdquo 許靖聽說劉備做夢也在想雲長,不禁浩歎道:&ldquo君侯好有靈驗啊!&rdquo 二人正說話間,忽然殿内轉出一人,扯住孔明衣袖而言道:&ldquo如此兇信,軍師何故瞞我!&rdquo 孔明和許靖聽了,都吓了一大跳,回頭一看,卻是劉備。
二人忙奏道:&ldquo适來所言,皆傳聞之事,未足深信。
願王上寬懷,勿生憂慮。
&rdquo 劉備道:&ldquo孤與雲長,誓同生死,彼若有失,孤豈能獨生耶!&rdquo 孔明和許靖隻是勸解,總是揀好的話說。
劉備道:&ldquo汝等若是知曉實情隐而不報,孤愈傷心。
&rdquo劉備說這句話,實際上已對他們的用意有所察覺,已經預感到了荊襄的大局不妙,而且關羽性命難保。
他以為,你是我多年的心腹,勝過桃園弟兄,若然二弟遇難,你再不直言相告,那太傷我的心了。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事情以後,劉備對孔明不斷地疏遠起來,直到火燒連營,白帝城托孤,劉備才設身處地地體驗到了孔明當時的困境,讓事實證明了孔明當時這樣做完全是為了漢室三分天下。
從而對孔明更加信任,将劉家的三分天下毫不擔心地托給了孔明。
劉備沒從孔明口中得到任何消息,悻悻地回進殿去。
孔明和許靖就在漢中王府的朝房中坐等天明上殿。
這兩天城中氣氛很緊張,劉備和孔明的臉色都不悅,再說消息靈通的人多少打探到了荊州的一些情況。
因此天未大明,文武都趕到了朝房中互相交流信息,圍聚在軍師身旁,議論紛紛。
不少人都要讨軍師的示下,孔明隻是要大家力勸主公伐魏,而不要伐吳。
其時,鐘鼓齊鳴。
孔明帶着文武上殿,見劉備從裡面走出,上前見過大禮,坐的就座,站的歸班。
見今日劉備神色憔悴,滿臉淚痕。
料定昨日這一晚劉備沒有睡好,而且常常啼哭。
由此,也可以推知,荊襄的軍情他完全知曉了,今日必定有些變化。
大殿上一片沉默,文武心裡明白,卻不敢出聲,都是以目示意。
而劉備被這特大的悲哀深深刺痛,使他神思恍惚,難以自控。
&ldquo報漢中王千歲,今有荊州胡班、劉安二位将軍府外求見。
請千歲定奪!&rdquo一聲長報,打破了殷上難堪的寂靜。
劉備聽說是荊州戰将到此,頓時從迷茫中驚醒過來,忙傳旨召見。
胡班和劉安都是戰将出身,路徑又熟,一馬一步反比先走的伊籍等人速度快,伊籍昨天到,他們今日便來。
此刻聞得漢中王召見,急步上殿,到漢中王前拜道:&ldquo臣等見千歲,有要事相報。
&rdquo &ldquo汝等速速報來。
&rdquo 胡班道:&ldquo江東呂蒙設下詐死之計,賺得君侯盡撤城中精兵,後白衣渡江,夜襲荊州。
一月未滿,九郡盡失。
&rdquo 劉備道:&ldquo荊州失守乃中吳人奸計,其餘各地緣何失之恁速?&rdquo 胡班道:&ldquo傅士仁不戰而降,糜芳自獻關廂,二處皆走馬失之。
請大王速速發兵救援。
&rdquo 劉備聽說傅、糜二人獻城降吳,恨得咬牙切齒,遙指東南方大聲罵道:&ldquo傅士仁、糜芳,想孤一向待汝等非薄,何故作此負義忘恩之事!二處不失,吾弟尚不會遭此慘敗。
小人!奸賊!孤即刻起兵伐吳,量汝等何處藏身!&rdquo 胡班見王上急得這個樣子,生怕急壞了他的身子,忙又安慰道:&ldquo千歲,小将等離營時,帳下尚有四十萬精兵,足以同吳軍決一死戰。
&rdquo 劉備想,一個月未滿,九郡全都失去,江東此番下手決不會留情,當極早救應,尚有挽回餘地。
便問孔明道:&ldquo軍師,可曾調齊兵馬?&rdquo 孔明想,人已死了,還調什麼兵呢?便認真地敷衍道:&ldquo亮已聚集四十萬精兵于城外教場,聽候主公調用。
&rdquo孔明到了這個時候隻有這樣應付他了,因為劉備正在火氣頭上,一勸效果會适得其反。
&ldquo兩旁聽了,呂蒙設計奪取荊襄,雲長危在旦夕,備親引精兵,前往營救,妝等各各聽令。
&rdquo 話音未落,手下來報:&ldquo啟禀千歲,君侯麾下廖化飛馬趕到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