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決堤壩洪水淹七軍 安城垣毒矢射一令
關燈
小
中
大
命:&ldquo君侯饒命!&rdquo
關羽怒目圓睜,&ldquo汝怎敢抗吾?&rdquo
于禁道:&ldquo上命差遣,身不由己。
望君侯憐憫,誓以死報!&rdquo 關羽想,别的都是假話:難有怕死才是真相。
三十多年的賊将,豈肯歸降我呢?便捋髯冷笑道:&ldquo吾殺汝,猶殺狗彘耳,空污刀斧!&rdquo 于禁聽說不殺他,便放下心來:&ldquo君侯恩德,沒齒難忘,願軍前效死!&rdquo 關羽叱道:&ldquo從奸賊将,本性難移。
某一生光明磊落,不收賊子為将,豈容汝來玷污。
跪過一旁,别作區處。
&rdquo 這裡,捉往了于禁,關羽又駕船向裡面行會,令軍士仔細尋找魏将龐德。
卻說龐德在本帳喝得酩酊大醉,猛然聽得一聲巨響,将他從爛醉中驚醒。
畢竟是大将,反應靈敏,提起身邊的紅銅大刀,拔腿就跑。
跑出本帳,大水已卷了過來。
龐德踉跄着醉步,舍命往帳後的土山上逃去。
幸得他逃得快,又跑對了方向,因此他并未被大水沖着。
等他剛在土山上站定,&ldquo嘩&mdash&mdash&rdquo的一聲,遍地的濁流在他腳下一湧而過,眼前立刻呈現出一片汪洋。
萬分緊張的龐德忘卻了左臂上的瘡傷,雙手緊握紅銅大刀,警惕地防備着再有發生的不測之事。
沒多久,水中鑽出了許多幸存者,他們都象烏龜一樣爬上了土山,其中何成和董家弟兄也不約而同地來到了這裡,何成見上面的龐德身上一點也沒濕,繃緊着臉注視着水面,趕上山頂對他說:&ldquo龐将軍,于都督不聽滿大夫之言,果有此禍。
&rdquo 龐德面無表情,好像沒有聽到他的話,可心裡在想:我早就預料到魏王的天下要斷送在這個匹夫手裡,果然被我說中了,看他怎麼回去向魏王交帳。
事到如今,性命尚且難保,再說這些話還有什麼用呢。
龐德默而無話,根本不想去接他的口。
董衡、董超上了山,也一起參拜了龐德。
龐德隻是不開口,他不理會他們,望着水中漸漸地出現了無數船隻,料到此番生還無望了,當即抱定宗旨:與關羽拼死一戰。
小船駛近土山,船上的漢軍已發現了上面的龐德,便向大船上高聲喊道:&ldquo君侯唉,賊将龐德在此高阜上啊!&rdquo 漢軍一叫,關羽馬上就看清了那邊的龐德,見他雙手橫刀,怒目而立,身上滴水全無,顯然是偶爾脫逃者。
便指揮着大小船隻向岸邊靠去。
&ldquo呔!龐德聽了,四面是水,無路可走,我家君侯有令:&lsquo降者免死!&rsquo速速棄刀投降。
&rdquo數面軍士圍着土山叫着,喊聲此起彼伏。
于禁跪在船頭上,見龐德橫刀挺立,頗有幾分英雄氣概,毫無歸順之意。
暗思道:似他這般頑強,必定要惹怒關羽。
關羽本是個鐵面無私的人,倘然盛怒之下殺掉龐德,必定殃及池魚,連我也要牽連進去。
為了讨好雲長,他也扯開了喉嚨大叫道:&ldquo令明将軍,本督于禁已降。
速速歸降,可免一死!&rdquo 龐德見于禁在關羽的面前竟然這樣卑躬屈膝,這樣厚顔無恥,居然對着自己的部将這樣高喊降者免死,一向自诩為三十年功臣的他,到了危難之際露出了貪生怕死的本相。
龐德隻覺得心頭一陣發嘔,牙齒咬得格格作響,恨不得上前咬他一口肉下來,伸手本能地往腰中一摸,沒摸着,歎了口氣,這才意識到大水沖來的時候,隻提着一柄大刀,弓箭之類都沒來得及帶,否則一箭射去把這不要臉面的小人射死,也能出一口心頭之氣。
龐德回顧左右,見何成及二董與軍士數百人皆無衣甲,見漢軍大船又近,龐德全無懼色,振臂叫道:&ldquo軍士們,将士難免陣前亡,我等皆受魏王厚恩,理應盡力報答!&rdquo說着,揮舞起紅銅大刀,想與關羽奮力接戰。
關羽将大小船隻貼近土山,令軍士一齊放前,射死魏軍大半。
董衡、董超見勢己危,再不投降性命危險,暗忖道,說什麼補報不補報,人家于禁受了魏王三十年的恩德,尚且要背叛,我們幹什麼要去送死!何況他是都督,他都降了,我們算得了什麼?乃告龐德道:&ldquo将軍,軍士折傷大半,四下無路,不如投降。
&rdquo 龐德聞言大怒:&ldquo吾受魏王大恩,豈肯屈節于人!汝等既無此志,德不加勉強,悉聽尊便。
&rdquo眼看董衡、董超已向前起步,并高舉起雙手之時,龐德立即揮手,向左右兩刀,親斬董衡、董超于前,厲聲道:&ldquo再說降者,以此二人為例!&rdquo 于是衆軍皆奮力禦敵,勇力倍增。
關羽催四面急攻,矢石如雨。
龐德令軍士以短兵相接,一面與何成說:&ldquo吾聞&lsquo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壯士不毀節以求生&rsquo,今日乃我死日,汝可努力死戰。
&rdquo 何成道:&ldquo将軍臨危不懼,真忠臣也。
某與将軍同生共死以報魏王。
&rdquo說罷,抽出腰中寶劍,向土山下沖去。
其實這是何成的脫身之計,料定跟着龐德唯有死路一條,因此想出這些話來哄騙龐德,準備投降關羽。
關平隻道這個魏将想脫圍而走,便張弓搭箭瞅個真切,一箭将他射落水中。
何成還沒來得及表明自己的用意,已經一命赴陰了。
衆軍齊喊投降,向船上奔去,隻有龐德一人力戰。
關羽複命諸軍以亂箭射死龐德,漢軍一聲喊:&ldquo龐德招箭哪&hellip&hellip&rdquo箭似飛蝗流螢。
龐德邊戰邊退,從土山的前面一直轉到了後面,這裡的箭矢稀少!他想,要是有一條小船,從這兒逃走的話,或許能脫身,可到哪兒去弄小船呢?想什麼就有什麼,果然見山角處不遠有一樣東西飄蕩而來,說船不像船,卻又很像船,定神一看,原來是一口棺材,棺蓋不知到什麼地方去了。
龐德喜出望外,提刀飛身一躍,早已跳了進去。
借着土山的遮擋,将大刀權當短棹,欲向樊城劃去。
雲長不見了龐德,傳令停止放箭,率水軍随後追趕。
漢軍高叫道:&ldquo龐德慢走!賊将休逃啊!&hellip&hellip&rdquo 龐德一面劃動大刀,一面回頭觀望,唯恐被關羽追及。
自思道:隻要能夠劃到淺灘,便就棄棺而走,到了樊城,就不怕他姓關的,以後還可以領兵與他決戰,因此手中的大刀不停地揮動,棺材倒也行得很快。
隻見上流一頭飛來四十條&ldquo水上飛&rdquo,約有千餘漢軍,為首一将撐大筏而至,&ldquo六戰之中水戰先,罾口川上水連天。
咱周倉來也!&rdquo來的正是副将周倉。
他斷索決水以後,順流而下,帶着弟兄拐進罾口川,兜到了魏營的後面,欲思與主人兩下會合。
恰巧見前面劃出一口棺材,其中一人揮舞大刀倉促逃命,近則一看,原來是賊将龐德,周倉不覺好笑:此賊知曉自己末日來臨,先已爬進了棺材。
便大吼一聲道:&ldquo賊将往哪裡走!周倉來也!&rdquo說着,直撐大筏撞将上去。
龐德聽到叫聲,對前面一看,竹筏直往自己撞來,一個黑臉漢将駕輕就熟,就是前番交戰的周将軍,龐德速用大刀一撐,棺材向邊上斜了過去,正要與竹筏擦身而過,便起手中的大刀順手往周倉的腰間抹去:&ldquo大膽黑臉去吧!&rdquo 龐德是陸戰之将,失去了戰馬已經沒了戰鬥力,坐到船上更是喪盡鬥志,怎麼可以和周倉交手呢?周倉素知水性,又在荊州住了數年,愈加慣熟,見他揮刀來砍,不慌不忙地伸出雙手,抓住了他的刀柄,隻一拖一推,便已得手,早将龐德掀入水中。
周倉丢了手中大刀,縱身一躍,一個鯉魚打挺,蹿入水中,按住了龐德的頸項,直往水底沉去。
初時龐德還掙紮幾下,等到幾口濁水一下肚,再也沒有力氣了,隻得聽任周倉的擺布。
周倉見他張着大口拼命吃水,身體一動也不動,便知灌得他差不多了。
這才從水裡探出了頭,将龐德提出了水面。
正好關羽領着水軍趕到,周倉生擒龐德上了大船:&ldquo主人,小人擒得賊将龐德在此
望君侯憐憫,誓以死報!&rdquo 關羽想,别的都是假話:難有怕死才是真相。
三十多年的賊将,豈肯歸降我呢?便捋髯冷笑道:&ldquo吾殺汝,猶殺狗彘耳,空污刀斧!&rdquo 于禁聽說不殺他,便放下心來:&ldquo君侯恩德,沒齒難忘,願軍前效死!&rdquo 關羽叱道:&ldquo從奸賊将,本性難移。
某一生光明磊落,不收賊子為将,豈容汝來玷污。
跪過一旁,别作區處。
&rdquo 這裡,捉往了于禁,關羽又駕船向裡面行會,令軍士仔細尋找魏将龐德。
卻說龐德在本帳喝得酩酊大醉,猛然聽得一聲巨響,将他從爛醉中驚醒。
畢竟是大将,反應靈敏,提起身邊的紅銅大刀,拔腿就跑。
跑出本帳,大水已卷了過來。
龐德踉跄着醉步,舍命往帳後的土山上逃去。
幸得他逃得快,又跑對了方向,因此他并未被大水沖着。
等他剛在土山上站定,&ldquo嘩&mdash&mdash&rdquo的一聲,遍地的濁流在他腳下一湧而過,眼前立刻呈現出一片汪洋。
萬分緊張的龐德忘卻了左臂上的瘡傷,雙手緊握紅銅大刀,警惕地防備着再有發生的不測之事。
沒多久,水中鑽出了許多幸存者,他們都象烏龜一樣爬上了土山,其中何成和董家弟兄也不約而同地來到了這裡,何成見上面的龐德身上一點也沒濕,繃緊着臉注視着水面,趕上山頂對他說:&ldquo龐将軍,于都督不聽滿大夫之言,果有此禍。
&rdquo 龐德面無表情,好像沒有聽到他的話,可心裡在想:我早就預料到魏王的天下要斷送在這個匹夫手裡,果然被我說中了,看他怎麼回去向魏王交帳。
事到如今,性命尚且難保,再說這些話還有什麼用呢。
龐德默而無話,根本不想去接他的口。
董衡、董超上了山,也一起參拜了龐德。
龐德隻是不開口,他不理會他們,望着水中漸漸地出現了無數船隻,料到此番生還無望了,當即抱定宗旨:與關羽拼死一戰。
小船駛近土山,船上的漢軍已發現了上面的龐德,便向大船上高聲喊道:&ldquo君侯唉,賊将龐德在此高阜上啊!&rdquo 漢軍一叫,關羽馬上就看清了那邊的龐德,見他雙手橫刀,怒目而立,身上滴水全無,顯然是偶爾脫逃者。
便指揮着大小船隻向岸邊靠去。
&ldquo呔!龐德聽了,四面是水,無路可走,我家君侯有令:&lsquo降者免死!&rsquo速速棄刀投降。
&rdquo數面軍士圍着土山叫着,喊聲此起彼伏。
于禁跪在船頭上,見龐德橫刀挺立,頗有幾分英雄氣概,毫無歸順之意。
暗思道:似他這般頑強,必定要惹怒關羽。
關羽本是個鐵面無私的人,倘然盛怒之下殺掉龐德,必定殃及池魚,連我也要牽連進去。
為了讨好雲長,他也扯開了喉嚨大叫道:&ldquo令明将軍,本督于禁已降。
速速歸降,可免一死!&rdquo 龐德見于禁在關羽的面前竟然這樣卑躬屈膝,這樣厚顔無恥,居然對着自己的部将這樣高喊降者免死,一向自诩為三十年功臣的他,到了危難之際露出了貪生怕死的本相。
龐德隻覺得心頭一陣發嘔,牙齒咬得格格作響,恨不得上前咬他一口肉下來,伸手本能地往腰中一摸,沒摸着,歎了口氣,這才意識到大水沖來的時候,隻提着一柄大刀,弓箭之類都沒來得及帶,否則一箭射去把這不要臉面的小人射死,也能出一口心頭之氣。
龐德回顧左右,見何成及二董與軍士數百人皆無衣甲,見漢軍大船又近,龐德全無懼色,振臂叫道:&ldquo軍士們,将士難免陣前亡,我等皆受魏王厚恩,理應盡力報答!&rdquo說着,揮舞起紅銅大刀,想與關羽奮力接戰。
關羽将大小船隻貼近土山,令軍士一齊放前,射死魏軍大半。
董衡、董超見勢己危,再不投降性命危險,暗忖道,說什麼補報不補報,人家于禁受了魏王三十年的恩德,尚且要背叛,我們幹什麼要去送死!何況他是都督,他都降了,我們算得了什麼?乃告龐德道:&ldquo将軍,軍士折傷大半,四下無路,不如投降。
&rdquo 龐德聞言大怒:&ldquo吾受魏王大恩,豈肯屈節于人!汝等既無此志,德不加勉強,悉聽尊便。
&rdquo眼看董衡、董超已向前起步,并高舉起雙手之時,龐德立即揮手,向左右兩刀,親斬董衡、董超于前,厲聲道:&ldquo再說降者,以此二人為例!&rdquo 于是衆軍皆奮力禦敵,勇力倍增。
關羽催四面急攻,矢石如雨。
龐德令軍士以短兵相接,一面與何成說:&ldquo吾聞&lsquo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壯士不毀節以求生&rsquo,今日乃我死日,汝可努力死戰。
&rdquo 何成道:&ldquo将軍臨危不懼,真忠臣也。
某與将軍同生共死以報魏王。
&rdquo說罷,抽出腰中寶劍,向土山下沖去。
其實這是何成的脫身之計,料定跟着龐德唯有死路一條,因此想出這些話來哄騙龐德,準備投降關羽。
關平隻道這個魏将想脫圍而走,便張弓搭箭瞅個真切,一箭将他射落水中。
何成還沒來得及表明自己的用意,已經一命赴陰了。
衆軍齊喊投降,向船上奔去,隻有龐德一人力戰。
關羽複命諸軍以亂箭射死龐德,漢軍一聲喊:&ldquo龐德招箭哪&hellip&hellip&rdquo箭似飛蝗流螢。
龐德邊戰邊退,從土山的前面一直轉到了後面,這裡的箭矢稀少!他想,要是有一條小船,從這兒逃走的話,或許能脫身,可到哪兒去弄小船呢?想什麼就有什麼,果然見山角處不遠有一樣東西飄蕩而來,說船不像船,卻又很像船,定神一看,原來是一口棺材,棺蓋不知到什麼地方去了。
龐德喜出望外,提刀飛身一躍,早已跳了進去。
借着土山的遮擋,将大刀權當短棹,欲向樊城劃去。
雲長不見了龐德,傳令停止放箭,率水軍随後追趕。
漢軍高叫道:&ldquo龐德慢走!賊将休逃啊!&hellip&hellip&rdquo 龐德一面劃動大刀,一面回頭觀望,唯恐被關羽追及。
自思道:隻要能夠劃到淺灘,便就棄棺而走,到了樊城,就不怕他姓關的,以後還可以領兵與他決戰,因此手中的大刀不停地揮動,棺材倒也行得很快。
隻見上流一頭飛來四十條&ldquo水上飛&rdquo,約有千餘漢軍,為首一将撐大筏而至,&ldquo六戰之中水戰先,罾口川上水連天。
咱周倉來也!&rdquo來的正是副将周倉。
他斷索決水以後,順流而下,帶着弟兄拐進罾口川,兜到了魏營的後面,欲思與主人兩下會合。
恰巧見前面劃出一口棺材,其中一人揮舞大刀倉促逃命,近則一看,原來是賊将龐德,周倉不覺好笑:此賊知曉自己末日來臨,先已爬進了棺材。
便大吼一聲道:&ldquo賊将往哪裡走!周倉來也!&rdquo說着,直撐大筏撞将上去。
龐德聽到叫聲,對前面一看,竹筏直往自己撞來,一個黑臉漢将駕輕就熟,就是前番交戰的周将軍,龐德速用大刀一撐,棺材向邊上斜了過去,正要與竹筏擦身而過,便起手中的大刀順手往周倉的腰間抹去:&ldquo大膽黑臉去吧!&rdquo 龐德是陸戰之将,失去了戰馬已經沒了戰鬥力,坐到船上更是喪盡鬥志,怎麼可以和周倉交手呢?周倉素知水性,又在荊州住了數年,愈加慣熟,見他揮刀來砍,不慌不忙地伸出雙手,抓住了他的刀柄,隻一拖一推,便已得手,早将龐德掀入水中。
周倉丢了手中大刀,縱身一躍,一個鯉魚打挺,蹿入水中,按住了龐德的頸項,直往水底沉去。
初時龐德還掙紮幾下,等到幾口濁水一下肚,再也沒有力氣了,隻得聽任周倉的擺布。
周倉見他張着大口拼命吃水,身體一動也不動,便知灌得他差不多了。
這才從水裡探出了頭,将龐德提出了水面。
正好關羽領着水軍趕到,周倉生擒龐德上了大船:&ldquo主人,小人擒得賊将龐德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