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擲令牌張苞洩怒 封虎将孔明開兵
關燈
小
中
大
對面的曹操都看得明明白白,誰都知道他有個&ldquo莽張飛&rdquo的雅号。
當然,關羽列在首位,張飛居其後一點也不過份。
不過今日的張飛已是足智多謀,遠遠超過了以往的莽張飛。
這是人所共知的。
孔明又取出一支令箭,呼喚道:&ldquo子龍聽令。
&rdquo衆文武一聽是趙雲,無不贊同,非但他英勇善戰,百戰百勝,而且還是劉備的四弟,本來身價就與張飛不相上下,大家以為他居第三當之無愧。
趙雲步履穩健來到虎案之前,十分謙恭地行了一禮:&ldquo軍師,末将在。
&rdquo&ldquo順平侯、三虎上将。
旁側請坐。
&rdquo趙雲接令,緊挨着張飛坐下。
漢軍展開一面白緞大旗,上面黑布字,&ldquo大漢,順平侯、三虎上将&rdquo中間一個&ldquo趙&rdquo字,扯到了營牆上。
劉備和孔明封賞五虎上将要從數十員名将中挑選出來,逐個斟斤酌兩,的确也要花費不少心思,然而大旗一扯出去,魏軍從上到下也要逐個評頭品足。
趙雲是整個魏營最懼怕,又最喜愛的大将。
單說過去長坂坡一仗,就被他殺去五十四員上将,列于第三一點也不沾光。
孔明抽出第四支令箭,對兩旁看了幾看。
這第四把交椅應由誰來坐,大家都在等待孔明的下文。
因為前三支将令的歸宿大家覺得是理所當然的,除了他們三個外,還有一大批名将都在同一檔水準上,很難分出高低來,所以猜測不一,好幾個武藝精妙的,名望有素的大将,都急切等待着孔明的宣告,企求這樣的殊譽能落到自己的頭上。
&ldquo孟起聽令。
&rdquo馬超聽到叫喚,滿臉飛金,雄赳赳地跨出了武将行列,跨出了這一步意味着再也不會回來了,而是走向了更高的層次。
&ldquo軍師在上,馬超在。
&rdquo&ldquo西涼侯,四虎上将。
&rdquo馬超捧着将令,靠着趙雲坐下。
衆文武覺得将馬超放在第四位也是最恰當的人。
手下進帳,展開&ldquo大漢,西涼侯、四虎上将馬&rdquo的一面黑字的大白緞旗。
孔明羽扇一招,手下特大旗送往前營。
一并排四面大旗。
曹操看到了第四面大旗,不禁想起昔年反西涼,戰潼關,殺得他割須棄袍的情形來,就連當時最勇猛的許褚也被殺得招架不住,從曹操到小卒見馬超就象見閻王那樣心寒膽裂,看作是殺人的魔王。
倒也覺得他夠資格列于五虎将之中,雖然說殘忍了些。
四員虎将已封,帳上文武憑借着豐富的想象力在審視着每一個可能入選的大将,對于這些大将來說,都有可能,但可能性又不大,畢竟還隻有一人了。
這些自以為可以碰碰&ldquo運氣&rdquo的名将有些焦急,有的緊張,有的局促不安,有的無所謂,有的很自信,有的不象介入&hellip&hellip表情各異,神态不同。
&ldquo漢升老将聽令。
&rdquo一句話将所有的所有想象全部截斷,好似快刀斬亂麻那樣毫不拖泥帶水。
大家感到黃忠的确稱得上是超群拔萃的名将,大半個東川幾乎都是他打下來的:驕兵計二敗張颌,天蕩山刀劈夏侯德,定軍山刀劈夏侯淵,米倉山刀劈夏侯尚,都靠着這把金刀打天下,理當帳上設座。
黃忠自己反倒感到很突然,封五虎将他覺得自己年高力衰,沒去考慮,必定是封那年輕力壯、武藝精湛的大将,自己七十四歲,能夠在餘生之年再立些功績也就死而瞑目了。
老将軍既激奮又慚愧地走了上去&mdash&mdash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孔明大公無私,實是求事的精神&mdash&mdash黃忠到虎案前将白須一捋,彬彬一禮道:&ldquo軍師,黃忠在。
&rdquo&ldquo關内侯、五虎上将。
&rdquo手下上帳,展開一面黃緞黑字大旗,上面&ldquo大漢,關内侯、五虎上将黃&rdquo,送往前營。
黃忠又向孔明行了一禮,再到劉備跟前拜見道:&ldquo蒙主公照拂,老夫沒齒難忘。
&rdquo這才退下,坐在最後一隻座位上。
如今營牆上新添五面大旗,一綠一黑二白一黃,鮮豔奪目,臨風招展。
曹操忙與兒子說,&ldquo兒子啊,為父的東川皆是失之于黃忠之手,可稱老當益壯,威風不減當年。
&rdquo 曹彰年輕氣盛,哪裡把五虎将放在眼裡,輕蔑地說道:&ldquo父王隻管放心,孩兒此番到此,定要将漢軍殺回西蜀。
何懼這區區五虎!&rdquo 曹操告誡道:&ldquo吾兒休要小觑,五虎實非平庸之輩。
&rdquo 曹彰愈加誇口道:&ldquo吾視五虎似小兒一般,何足懼哉!似是天神天将,量也奈何我不得!&rdquo多麼大的口氣。
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
漢軍的五虎将可稱是後漢的第一流人物,但在曹彰的眼裡竟然一點也看不起。
實際上他并不了解這些大将,也缺乏對自己的全面認識,隻知道自己武藝超群,但是好到什麼程度他不清楚,隻認為别人都不及他,都不是他的對手。
正因為他既不了解别人,又不了解自己,所以他在匹馬戰五虎中敢打敢拚,毫無顧忌,打出了種種驚險的場面來,從而一舉震驚了整個戰場,揚名天下。
曹操明白,不讓兒子吃些苦是不會體會到這些的,便不與他多言,舉起瞟遠鏡對漢營了望。
隻見營頭上又扯出了五面大旗,上寫陽、張、王、馬、嚴,卻在五虎旗的下首。
暗想,莫非還有五獅上将? 其實孔明封了五虎将之後,又封了五員副虎将,這五個副虎将是為了來日協助五虎将戰曹彰,戰事一結束這封号就自行取消。
這五員副虎将是:一虎将陽群,二虎将張苞,三虎将王平,四虎将馬岱,五虎将嚴顔。
皆是骁勇善戰之将,久有威名。
封将完畢,孔明又道:&ldquo來朝十虎将輪戰黃須兒,衆将都要努力取勝。
&rdquo九員大将齊聲應道:&ldquo願效死力!&rdquo 孔明立即修下一封戰書,命手下去魏營傳達。
遂吩咐退帳。
衆文武皆退出,劉備與張飛剛要走,被孔明一手一個拖住,說道:&ldquo君侯路途辛苦,來日還須迎戰黃須兒,二位不必前去打擾,戰後自有叙話之時。
&rdquo 張飛道:&ldquo不知二哥到此便罷,既已知之,便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怎忍耐得這一宵?&rdquo 劉備覺得孔明的話有理,便勸張飛道:&ldquo三弟,雲長既在此間,何愁不得相見,且耽擱一宵再說。
&rdquo被劉備這麼一說,張飛也就作罷,回營去憩息,打算來日在戰場上見面了。
卻說,曹操見漢營再無動靜,正欲帶領衆文武回營,忽見漢營中馳出一匹快馬,直趕到自己營前。
無多時,守營軍士上營牆送來一封戰書,上面約定來日決戰。
曹操想,剛才排出的十面大旗都是當今屈指可數的精英,隻怕兒子難以得到便宜。
便道:&ldquo吾兒,孔明遣人來下戰書,約來日開兵。
老夫以為,劉備兵精将廣,吾兒不宜争鋒。
&rdquo 黃須兒哪裡肯聽從,他想,我奉了母親之命到這兒就是為了要與漢将交戰,施展我渾身的本領,來日正是個好機會,怎麼可以錯過呢?隻要明天能夠打敗他們,劉備在東川就無立足之地,必定是不戰自潰。
再說,要不是我及時趕進東川,你父親早已敗回許都,怎能在此指揮三軍?孔明被我打了一仗,挂了五十天免戰牌,如今又虛張聲勢來吓唬我,我就請你父親看一看我的本領。
便十分傲慢地争辯道:&ldquo父王休要長他人志氣。
孩兒決心已定,來日全力以赴,
當然,關羽列在首位,張飛居其後一點也不過份。
不過今日的張飛已是足智多謀,遠遠超過了以往的莽張飛。
這是人所共知的。
孔明又取出一支令箭,呼喚道:&ldquo子龍聽令。
&rdquo衆文武一聽是趙雲,無不贊同,非但他英勇善戰,百戰百勝,而且還是劉備的四弟,本來身價就與張飛不相上下,大家以為他居第三當之無愧。
趙雲步履穩健來到虎案之前,十分謙恭地行了一禮:&ldquo軍師,末将在。
&rdquo&ldquo順平侯、三虎上将。
旁側請坐。
&rdquo趙雲接令,緊挨着張飛坐下。
漢軍展開一面白緞大旗,上面黑布字,&ldquo大漢,順平侯、三虎上将&rdquo中間一個&ldquo趙&rdquo字,扯到了營牆上。
劉備和孔明封賞五虎上将要從數十員名将中挑選出來,逐個斟斤酌兩,的确也要花費不少心思,然而大旗一扯出去,魏軍從上到下也要逐個評頭品足。
趙雲是整個魏營最懼怕,又最喜愛的大将。
單說過去長坂坡一仗,就被他殺去五十四員上将,列于第三一點也不沾光。
孔明抽出第四支令箭,對兩旁看了幾看。
這第四把交椅應由誰來坐,大家都在等待孔明的下文。
因為前三支将令的歸宿大家覺得是理所當然的,除了他們三個外,還有一大批名将都在同一檔水準上,很難分出高低來,所以猜測不一,好幾個武藝精妙的,名望有素的大将,都急切等待着孔明的宣告,企求這樣的殊譽能落到自己的頭上。
&ldquo孟起聽令。
&rdquo馬超聽到叫喚,滿臉飛金,雄赳赳地跨出了武将行列,跨出了這一步意味着再也不會回來了,而是走向了更高的層次。
&ldquo軍師在上,馬超在。
&rdquo&ldquo西涼侯,四虎上将。
&rdquo馬超捧着将令,靠着趙雲坐下。
衆文武覺得将馬超放在第四位也是最恰當的人。
手下進帳,展開&ldquo大漢,西涼侯、四虎上将馬&rdquo的一面黑字的大白緞旗。
孔明羽扇一招,手下特大旗送往前營。
一并排四面大旗。
曹操看到了第四面大旗,不禁想起昔年反西涼,戰潼關,殺得他割須棄袍的情形來,就連當時最勇猛的許褚也被殺得招架不住,從曹操到小卒見馬超就象見閻王那樣心寒膽裂,看作是殺人的魔王。
倒也覺得他夠資格列于五虎将之中,雖然說殘忍了些。
四員虎将已封,帳上文武憑借着豐富的想象力在審視着每一個可能入選的大将,對于這些大将來說,都有可能,但可能性又不大,畢竟還隻有一人了。
這些自以為可以碰碰&ldquo運氣&rdquo的名将有些焦急,有的緊張,有的局促不安,有的無所謂,有的很自信,有的不象介入&hellip&hellip表情各異,神态不同。
&ldquo漢升老将聽令。
&rdquo一句話将所有的所有想象全部截斷,好似快刀斬亂麻那樣毫不拖泥帶水。
大家感到黃忠的确稱得上是超群拔萃的名将,大半個東川幾乎都是他打下來的:驕兵計二敗張颌,天蕩山刀劈夏侯德,定軍山刀劈夏侯淵,米倉山刀劈夏侯尚,都靠着這把金刀打天下,理當帳上設座。
黃忠自己反倒感到很突然,封五虎将他覺得自己年高力衰,沒去考慮,必定是封那年輕力壯、武藝精湛的大将,自己七十四歲,能夠在餘生之年再立些功績也就死而瞑目了。
老将軍既激奮又慚愧地走了上去&mdash&mdash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孔明大公無私,實是求事的精神&mdash&mdash黃忠到虎案前将白須一捋,彬彬一禮道:&ldquo軍師,黃忠在。
&rdquo&ldquo關内侯、五虎上将。
&rdquo手下上帳,展開一面黃緞黑字大旗,上面&ldquo大漢,關内侯、五虎上将黃&rdquo,送往前營。
黃忠又向孔明行了一禮,再到劉備跟前拜見道:&ldquo蒙主公照拂,老夫沒齒難忘。
&rdquo這才退下,坐在最後一隻座位上。
如今營牆上新添五面大旗,一綠一黑二白一黃,鮮豔奪目,臨風招展。
曹操忙與兒子說,&ldquo兒子啊,為父的東川皆是失之于黃忠之手,可稱老當益壯,威風不減當年。
&rdquo 曹彰年輕氣盛,哪裡把五虎将放在眼裡,輕蔑地說道:&ldquo父王隻管放心,孩兒此番到此,定要将漢軍殺回西蜀。
何懼這區區五虎!&rdquo 曹操告誡道:&ldquo吾兒休要小觑,五虎實非平庸之輩。
&rdquo 曹彰愈加誇口道:&ldquo吾視五虎似小兒一般,何足懼哉!似是天神天将,量也奈何我不得!&rdquo多麼大的口氣。
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
漢軍的五虎将可稱是後漢的第一流人物,但在曹彰的眼裡竟然一點也看不起。
實際上他并不了解這些大将,也缺乏對自己的全面認識,隻知道自己武藝超群,但是好到什麼程度他不清楚,隻認為别人都不及他,都不是他的對手。
正因為他既不了解别人,又不了解自己,所以他在匹馬戰五虎中敢打敢拚,毫無顧忌,打出了種種驚險的場面來,從而一舉震驚了整個戰場,揚名天下。
曹操明白,不讓兒子吃些苦是不會體會到這些的,便不與他多言,舉起瞟遠鏡對漢營了望。
隻見營頭上又扯出了五面大旗,上寫陽、張、王、馬、嚴,卻在五虎旗的下首。
暗想,莫非還有五獅上将? 其實孔明封了五虎将之後,又封了五員副虎将,這五個副虎将是為了來日協助五虎将戰曹彰,戰事一結束這封号就自行取消。
這五員副虎将是:一虎将陽群,二虎将張苞,三虎将王平,四虎将馬岱,五虎将嚴顔。
皆是骁勇善戰之将,久有威名。
封将完畢,孔明又道:&ldquo來朝十虎将輪戰黃須兒,衆将都要努力取勝。
&rdquo九員大将齊聲應道:&ldquo願效死力!&rdquo 孔明立即修下一封戰書,命手下去魏營傳達。
遂吩咐退帳。
衆文武皆退出,劉備與張飛剛要走,被孔明一手一個拖住,說道:&ldquo君侯路途辛苦,來日還須迎戰黃須兒,二位不必前去打擾,戰後自有叙話之時。
&rdquo 張飛道:&ldquo不知二哥到此便罷,既已知之,便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怎忍耐得這一宵?&rdquo 劉備覺得孔明的話有理,便勸張飛道:&ldquo三弟,雲長既在此間,何愁不得相見,且耽擱一宵再說。
&rdquo被劉備這麼一說,張飛也就作罷,回營去憩息,打算來日在戰場上見面了。
卻說,曹操見漢營再無動靜,正欲帶領衆文武回營,忽見漢營中馳出一匹快馬,直趕到自己營前。
無多時,守營軍士上營牆送來一封戰書,上面約定來日決戰。
曹操想,剛才排出的十面大旗都是當今屈指可數的精英,隻怕兒子難以得到便宜。
便道:&ldquo吾兒,孔明遣人來下戰書,約來日開兵。
老夫以為,劉備兵精将廣,吾兒不宜争鋒。
&rdquo 黃須兒哪裡肯聽從,他想,我奉了母親之命到這兒就是為了要與漢将交戰,施展我渾身的本領,來日正是個好機會,怎麼可以錯過呢?隻要明天能夠打敗他們,劉備在東川就無立足之地,必定是不戰自潰。
再說,要不是我及時趕進東川,你父親早已敗回許都,怎能在此指揮三軍?孔明被我打了一仗,挂了五十天免戰牌,如今又虛張聲勢來吓唬我,我就請你父親看一看我的本領。
便十分傲慢地争辯道:&ldquo父王休要長他人志氣。
孩兒決心已定,來日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