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曹孟德除冠披發 趙子龍空營距敵

關燈
第九回曹孟德除冠披發趙子龍空營距敵 就在這難分勝負、不見高低的時候,傳來了一聲精神百倍的吼聲,震懾着人心。

    厮殺雖在繼續,然而無數雙眼睛都朝着一個方向看去。

    黑暗中隐約可見一員大将挺槍面來,卻看不清他身後有多少人馬。

     魏軍中走出刁羚、刁翔二将,朝着來将近面而去。

    他們見來者身材矮小,貌不驚人,吆喝道:&ldquo來者住馬,留名!&rdquo聽得對面朗聲答道,&ldquo大将軍乃是常山趙雲!&rdquo 刁家弟兄是張魯手下的大将,從未與漢軍打過仗,年紀又輕,新近才到曹操手下,對趙雲這個人隻是久聞其名而未謀其面,未曾相識,尤其對趙雲超群的武藝隻當是傳說中的神話,不太敢相信是真的。

    所以對來者未敢輕信,一抖手中長槍,喝道:&ldquo休得诳人!從實報來!&rdquo 來人揮手向後面的大纛旗上一指,&ldquo自去看來!&rdquo 刁家弟兄朝前一看,白旗黑字在熊熊的火光中非常醒目:&ldquo常山趙&rdquo,一字不差。

    一看到這面旗,兄長刁羚慌了神,本想圈馬逃回,卻不知道怎麼神使鬼差反而猛地向前沖了上去,隻得起手中的長槍向對面刺去,能不能收回連自己也不知道。

     來者果然是趙雲。

    他從昨天一直等到今日太陽當頂,非但不見黃忠回來,連一個弟兄也沒回,料定黃忠遭敵圍困,無法脫身。

    趙雲再也不敢耽擱,留下五千弟兄守住大營,自領二千精兵去救援黃忠。

    一路趕來,未碰到一個漢軍,更感覺到軍情緊急、趕到這裡時,已是黃昏。

    便在杜微隐藏過的樹林中觀望了多時,見前面山腳下燈光明亮,人影穿梭不息,還能隐隐約約地聞得人吼聲、馬嘶聲,便知老将軍被困重圍,非但沒能劫取糧草,反而脫不了身。

    暗自欽佩道:老将軍真是蓋世之英雄,七十二歲的人,還能和這許多魏将激戰一天一夜,隻怕我也不能夠了。

     趙雲傳令軍士飽餐了一頓,吩咐将身上多餘之物統統撇之樹林之中,輕裝上陣。

    無多片刻,準備就緒,既不舉火也不呐喊,出了樹林。

    趙雲一馬當先,手抱鼠白爛銀槍,伏在馬背上直撲米倉山。

     近則一看,不得了,魏兵多如聚蟻,魏将也足有數十餘人,團團一圈将黃忠裹在核心。

    不料一見面就碰上了刁家弟兄,趙雲哪有工夫和他說話,見他長槍刺來,隻用槍尖一格&ldquo當&rdquo的一聲,已将刁羚的槍打落在地。

    接着順手一槍,穩穩地刺中了他的咽喉,隻見他一個仰面朝天,身子從馬背上掉了下來。

    從招架到還手隻是吸呼之間的工夫就槍挑了刁羚,使後面的刁翔驚恐萬狀,心想,隻一眨眼的工夫,血的事實已證實了來将确實就是大名鼎鼎的趙雲。

     刁翔比他的哥哥機靈得多,料定自己不是他的對手,看來也無法脫身,忙架起長槍,向趙雲跑去,萬分溫順地對趙雲說:&ldquo趙大将軍,有何吩咐,小将願效犬馬之力。

    &rdquo 趙雲最要緊的是弄清楚黃忠前情況,無意于殺人,便問道:&ldquo黃老将軍現在何處?&rdquo 刁翔向人群中一指,&ldquo便在此處。

    &rdquo &ldquo馬前帶路。

    &rdquo &ldquo是。

    &rdquo刁翔隻得俯首帖耳甘當向導,将外圍的魏軍向兩旁趕開。

    趙雲就命跟來的二千弟兄在外邊等侯,提着銀槍随在刁翔之後往戰圈中去。

    仔細看去,并不是黃忠一人在交戰,那後邊的一個戰将既不是杜微,也并不認識,用的也是一柄金刀,與黃忠背對背,倒也相映成趣。

    當然,這個人也是自己人。

     趙雲見這個戰圈是由五十餘員魏将圈成的,當中有五六個與黃忠交戰,一邊走,一邊思量着如何對付效倍于自己的敵人。

    卻說刁翔越是到裡面,越覺得心慌,感到還是及早抽身,不然性命不保。

    暗想道:帶路帶到這裡,我也完成了任務。

    象他這樣有名的大将肯定不會要我的命的,不如求他放我一條生路。

    便回身說道:&ldquo趙大将軍,老将軍便在其間,小将走也。

    &rdquo趙雲本來并沒有要他性命的意思,此時聽說他要走了,心想,那怎麼行,既然為我領了路,怎麼又要走?說明你不是投降。

    如此,隻好殺一個是一個,便緊走幾步,說道:&ldquo待趙雲相送于你。

    &rdquo 刁翔邊走邊說:&ldquo趙大将軍,不必客套。

    &rdquo心想,畢竟是位名将,不與我們無名之輩計較,倒很得意,頭也不回,就策馬而去。

    趙雲的手法何等巧妙,知他急于要離開自己,便也緊随上前,長槍一挺,&ldquo趙雲不送!&rdquo起手便是一槍刺去。

    刁翔隻以為趙雲放他回去,毫無防備,一杆槍蓦然刺到,連吭都沒吭一聲就翻身落馬。

    趙雲槍挑了這個魏将,左手執搶,右手執劍,向戰圈中大呼道:&ldquo黃老将軍,趙雲來也!&rdquo一聲大叫,槍挑劍劈,鶴頂龍馬長嘶一聲,所過之處,魏軍應聲倒地者不計其數。

     眼見得就要撞破重圍,忽然從左面砍來一口瑞金巨斧,又從邊上劈來一口象鼻九環紫金刀。

    趙雲一看這兩件家夥,便知是許楮和徐晃想擋住自己的去路。

    他們兩個人是趙雲的老對手,所以對他們的家夥的特征記得特别牢。

    知道二人想把自己封鎖在外面。

     趙雲打仗一向愛動腦筋,他眼觀四處,耳昕八方,家夥未到,已有所準備,左手起槍朝大斧點去,右手起青缸劍向大刀劈去,&ldquo且慢!&rdquo這一槍一劍既有份量,又很準确,斧額被銀槍點住,向後蕩去;青鋼何等鋒利,早将象鼻上的三個鐵環削了下來。

    等到徐晃和許褚收回家夥,戰馬一躍,早已擁身進了戰圈。

     許褚望着趙雲的背影看看,隔了十多年,他仍是這樣英勇無敵,一點也不減昔日之威。

    暗想,随着年歲增高,已力不從心,所以我常想從紫金刀上取下幾個環,能減輕一些份量。

    今天總算如願了,倒要感澈他。

     裡面的黃忠聽到了趙雲的聲音,更是精神倍增,而且見他一敵二将,毫不停留,如入無人之境。

    知道趙雲一到,自己必能沖出去,便道:&ldquo子龍将軍,我等迅速突圍。

    &rdquo 趙雲掉轉馬頭在前,黃忠押後,三個人成一條直線向圈外殺去。

    真是銳不可當!頓時殺開了一條血路,橫沖直撞出了重圍。

     趙雲略一扣馬,與黃忠平行,問道:&ldquo老将軍,杜微何在?&rdquo殺了一天一夜,杜微在什麼地方黃忠已記不清楚。

     老将軍向四處一望,便指着五加山上說:&ldquo子龍将軍,彼處乃是五加山,操賊在彼觀戰,老夫料杜微便在山上。

    &rdquo&ldquo老将軍吉之有理。

    &rdquo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

    此時大家都不知道杜微的下落,趙雲的主意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曹操的身上。

     在與魏軍的交戰中,趙雲最喜歡的就是捉曹操,非但有趣,而且可以打亂敵人的陣腳。

    雖則從未抓到過,但在這一點上的确占了不少便宜。

    而曹操也願與趙雲打仗,盡管長坂坡被他當面數落十犬罪狀,險些死在銀槍之上,赤壁兵敗,又被他截留四十萬大軍,但曹操覺得這也值得,因為趙雲打仗善動腦筋,武藝又高,竟當作一種欣賞,從中得到樂趣。

    所以,曹操對他既愛又怕。

    但是,趙雲對他從不客氣,千方百計地要捉曹操。

     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