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送荊襄劉表明義 效重耳公子避難
關燈
小
中
大
賢弟看來如何?&rdquo
劉備聽完劉表這番說話,立即對着老大王雙手亂搖,說道:&ldquo兄王請放心,小弟從無篡奪兄之荊襄之心;取同宗之地乃是不仁不義,況且有兩位侄兒在,劉備豈能幹出這等事來,萬萬不可!&rdquo
劉表:&ldquo賢弟,請不必慌張,愚兄乃是出于真心,請賢弟應允了。
&rdquo 劉備:&ldquo兄王聽了,不管怎樣,小弟是不能從命的!&rdquo 這時坐在劉備旁邊的諸葛亮,聽到劉表把荊襄九郡送給劉備,心中大喜。
可是聽到劉皇叔劈口回絕不肯答應。
孔明要緊在桌子底下用腳踢踢劉備。
皇叔回頭對他看看。
孔明用頭微微點了一點,再對劉備丢了一個眼色,意思是叫他趕快答應下來。
這是一個好機會,中間可以免去很多的麻煩,你也可以少吃許多苦頭。
講得再現實一點,就是目前劉表荊襄九郡共有人馬二十八萬,号稱三十萬,孔明想,這些軍隊放到我手裡作它一有三用,那近乎要有百萬人馬的力量了,再說現在你的新野縣隻有九百五十人,實在太窮了。
可是,劉備對孔明先生看看,把頭搖搖,意思這件事幹不得,要是我答應了下來,被人家評論,說起來我劉備存心不良,叔父奪取侄子之财,即使到了荊州來,恐怕九郡的人心不會向我劉備的。
他不同意諸葛先生的做法。
因此在酒席上,劉景升一共提出了三次,将荊襄送與劉備。
可是,皇叔三次都拒絕了這件事。
這是當時曆史上有名的稱謂&ldquo劉景升三送荊襄&rdquo。
哪知道,劉皇叔始終沒有接受下來。
要是今天把荊襄接收下來,今後不可能有長坂坡的兵敗,更沒有江東魯肅來三讨荊襄,這個大的轉折就在這裡。
現在劉備不收劉表送他的荊襄九郡。
接下來到了赤壁戰争之後,孔明再從曹操手中取還荊襄。
這樣,就同江東有了牽連。
直到最後,為了荊州送去了關雲長的性命。
俗語說來,前因後果,這是劉備沒有早按孔明之意辦事,導緻《前三國》的變化,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當時,劉表見兄弟劉備執意不肯收下荊襄,那也沒有辦法。
在酒席上聚了聚舊情,到天色傍晚散席後,劉備與孔明就住在荊州城内官驿之中。
突然一人從外面走了進來,見到劉備便放聲大哭。
說道:&ldquo請叔父大人救命!&rdquo 劉備擡頭一看,進來的原是劉表之長子,名叫劉琦,當然稱呼劉備是叔父的。
皇叔要緊問他說:&ldquo侄兒,為何悲傷?&rdquo 劉琦:&ldquo叔父大人,你可知道我家母親要加害小侄?請叔父大人救命!&rdquo 事情是這樣的:劉琦是劉表的前妻所生,前妻亡故後,又娶一名乃是荊襄都督小奸蔡瑁之妹蔡氏夫人。
蔡氏與劉表生一子,名叫劉琮。
她憑着自己略有幾分姿色,加上劉表對她的寵愛,因此蔡氏掌握着荊襄九郡的大權,一心要把劉表的基業交給自己生下的兒子劉琮。
為此,把長子劉琦看作眼中之釘,屢次命蔡瑁、張允兩人伺機殺死劉琦。
大公子劉琦不敢同自己的父親劉表實言相告,恐怕更要引起蔡氏對他的殺性。
劉備在劉琦的心目中是個一向敬重的有辦法的人。
因此,特地到來當面求救。
劉備亦明白大公子劉琦的處境,但是一下子也無能為力,便與劉琦說道:&ldquo侄兒,你要明白,愚叔畢竟是個局外人,爾等母子之事我不可多言。
請侄兒隻要孝順自己娘親,想必不會過份于你的!&rdquo 劉琦想蔡氏一心要拿父親的荊襄霸占給自己生的兒子劉琮。
因此,我再盡孝也是得不到她的寬恕。
這一點,劉備豈有不知道之理!明白自己的嫂嫂蔡氏是個沒有知識的潑婦,不要說她對你劉琦,就是對我劉備她尚且心存不良。
我即使同你的父親劉表是個同胞弟兄,那你們母子之間的事,我身為叔父也是客氣的。
何況我與劉表是同宗弟兄,更是難以啟口的,弄得不好不但加深你們母子之間關系的惡化,又恐要引起劉表對我的誤會。
可是,這時的劉琦纏着劉備不走,邊哭邊求,定要皇叔與他作主。
皇叔見他哭得傷心,自己一時又真的沒有什麼辦法。
他急中生智,對劉琦用兩眼一眨,嘴巴一歪。
劉琦見到劉備旁邊坐的是諸葛先生,正在那裡閉目養神,公子也是個聰明人,他懂得劉備的意思,便收住了哭聲,向皇叔告辭而去。
到明天,劉備與諸葛亮準備回歸新野,這時從外面進來一個人,對着劉備說:&ldquo禀皇叔!&rdquo 劉備問:&ldquo何事?&rdquo 手下人:&ldquo公子劉琦邀請皇叔和諸葛先生,今天去他公館赴宴。
請皇叔同先生一定要去,公子在公館恭候你們。
&rdquo 劉備聽說劉琦請客,便與孔明說:&ldquo先生,既然今天我家侄兒有請,那末我們應該前去,明天回新野吧。
&rdquo 諸葛先生點頭應允,兩人起身便走,剛走到官驿大門口,劉備忽然雙手捧住了肚腹,皺着眉頭。
孔明見此情形要緊問道:&ldquo請問皇叔,緣何如此模樣?&rdquo 劉備:&ldquo先生,我劉備忽然感到腹中疼痛,請先生先走一步,免得我家侄兒在家久等。
讓劉備回到裡面去,歇息片刻或者大便一次,在後即來。
&rdquo
&rdquo 劉備:&ldquo兄王聽了,不管怎樣,小弟是不能從命的!&rdquo 這時坐在劉備旁邊的諸葛亮,聽到劉表把荊襄九郡送給劉備,心中大喜。
可是聽到劉皇叔劈口回絕不肯答應。
孔明要緊在桌子底下用腳踢踢劉備。
皇叔回頭對他看看。
孔明用頭微微點了一點,再對劉備丢了一個眼色,意思是叫他趕快答應下來。
這是一個好機會,中間可以免去很多的麻煩,你也可以少吃許多苦頭。
講得再現實一點,就是目前劉表荊襄九郡共有人馬二十八萬,号稱三十萬,孔明想,這些軍隊放到我手裡作它一有三用,那近乎要有百萬人馬的力量了,再說現在你的新野縣隻有九百五十人,實在太窮了。
可是,劉備對孔明先生看看,把頭搖搖,意思這件事幹不得,要是我答應了下來,被人家評論,說起來我劉備存心不良,叔父奪取侄子之财,即使到了荊州來,恐怕九郡的人心不會向我劉備的。
他不同意諸葛先生的做法。
因此在酒席上,劉景升一共提出了三次,将荊襄送與劉備。
可是,皇叔三次都拒絕了這件事。
這是當時曆史上有名的稱謂&ldquo劉景升三送荊襄&rdquo。
哪知道,劉皇叔始終沒有接受下來。
要是今天把荊襄接收下來,今後不可能有長坂坡的兵敗,更沒有江東魯肅來三讨荊襄,這個大的轉折就在這裡。
現在劉備不收劉表送他的荊襄九郡。
接下來到了赤壁戰争之後,孔明再從曹操手中取還荊襄。
這樣,就同江東有了牽連。
直到最後,為了荊州送去了關雲長的性命。
俗語說來,前因後果,這是劉備沒有早按孔明之意辦事,導緻《前三國》的變化,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當時,劉表見兄弟劉備執意不肯收下荊襄,那也沒有辦法。
在酒席上聚了聚舊情,到天色傍晚散席後,劉備與孔明就住在荊州城内官驿之中。
突然一人從外面走了進來,見到劉備便放聲大哭。
說道:&ldquo請叔父大人救命!&rdquo 劉備擡頭一看,進來的原是劉表之長子,名叫劉琦,當然稱呼劉備是叔父的。
皇叔要緊問他說:&ldquo侄兒,為何悲傷?&rdquo 劉琦:&ldquo叔父大人,你可知道我家母親要加害小侄?請叔父大人救命!&rdquo 事情是這樣的:劉琦是劉表的前妻所生,前妻亡故後,又娶一名乃是荊襄都督小奸蔡瑁之妹蔡氏夫人。
蔡氏與劉表生一子,名叫劉琮。
她憑着自己略有幾分姿色,加上劉表對她的寵愛,因此蔡氏掌握着荊襄九郡的大權,一心要把劉表的基業交給自己生下的兒子劉琮。
為此,把長子劉琦看作眼中之釘,屢次命蔡瑁、張允兩人伺機殺死劉琦。
大公子劉琦不敢同自己的父親劉表實言相告,恐怕更要引起蔡氏對他的殺性。
劉備在劉琦的心目中是個一向敬重的有辦法的人。
因此,特地到來當面求救。
劉備亦明白大公子劉琦的處境,但是一下子也無能為力,便與劉琦說道:&ldquo侄兒,你要明白,愚叔畢竟是個局外人,爾等母子之事我不可多言。
請侄兒隻要孝順自己娘親,想必不會過份于你的!&rdquo 劉琦想蔡氏一心要拿父親的荊襄霸占給自己生的兒子劉琮。
因此,我再盡孝也是得不到她的寬恕。
這一點,劉備豈有不知道之理!明白自己的嫂嫂蔡氏是個沒有知識的潑婦,不要說她對你劉琦,就是對我劉備她尚且心存不良。
我即使同你的父親劉表是個同胞弟兄,那你們母子之間的事,我身為叔父也是客氣的。
何況我與劉表是同宗弟兄,更是難以啟口的,弄得不好不但加深你們母子之間關系的惡化,又恐要引起劉表對我的誤會。
可是,這時的劉琦纏着劉備不走,邊哭邊求,定要皇叔與他作主。
皇叔見他哭得傷心,自己一時又真的沒有什麼辦法。
他急中生智,對劉琦用兩眼一眨,嘴巴一歪。
劉琦見到劉備旁邊坐的是諸葛先生,正在那裡閉目養神,公子也是個聰明人,他懂得劉備的意思,便收住了哭聲,向皇叔告辭而去。
到明天,劉備與諸葛亮準備回歸新野,這時從外面進來一個人,對着劉備說:&ldquo禀皇叔!&rdquo 劉備問:&ldquo何事?&rdquo 手下人:&ldquo公子劉琦邀請皇叔和諸葛先生,今天去他公館赴宴。
請皇叔同先生一定要去,公子在公館恭候你們。
&rdquo 劉備聽說劉琦請客,便與孔明說:&ldquo先生,既然今天我家侄兒有請,那末我們應該前去,明天回新野吧。
&rdquo 諸葛先生點頭應允,兩人起身便走,剛走到官驿大門口,劉備忽然雙手捧住了肚腹,皺着眉頭。
孔明見此情形要緊問道:&ldquo請問皇叔,緣何如此模樣?&rdquo 劉備:&ldquo先生,我劉備忽然感到腹中疼痛,請先生先走一步,免得我家侄兒在家久等。
讓劉備回到裡面去,歇息片刻或者大便一次,在後即來。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