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關羽用計賺樊城 徐庶走馬薦諸葛

關燈
rdquo 徐母:&ldquo正是元直。

    &rdquo 曹操:&ldquo令郎公現在新野縣相助劉備!&rdquo 徐母:&ldquo啊&hellip&hellip&rdquo 徐母聽說兒子在劉皇叔處,頓時心中一暢;好啊,這才象我的兒子!本來我在奇怪,元直豈會助你曹操。

    但是再一想。

    既然兒子在新野,那末把我這老婆子接來何事?因此開口問道:&ldquo命我前來何事?&rdquo 曹操一想;莫怪你弄不清!事到如今,應該對你老實說了。

    所以,他笑着回答徐母說:&ldquo太夫人聽了,令郎元直殺我人馬三萬三千。

    他用兵過人,竟有如此大的本領,如今幫助劉備,實是埋沒人材。

    所以請太夫人前來,要你修書一封,命令郎到此相助老夫,曹某上表聖天子,保奏元直高官顯爵;然後太夫人享榮華、受富貴,豈不美哉?&rdquo 徐母到此時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受騙了,要想騙我寫信勸兒子來降,曹操你真是在做夢!既然元直走正了路,我也放心了。

    想到這裡,倒要問你一下曹操。

    因此有意地反問了一句說:&ldquo丞相,劉備何許樣人?&rdquo 曹操想,要你兒子來助我。

    隻有把劉備貶低一下,所以回答說:&ldquo太夫人聽了,劉備乃是背反朝廷,冒稱皇叔,忘恩負義,是一個懶小人!&rdquo 徐母一聽,心想,你當我真是鄉下的老婦,連這點都不懂嗎?你真是在讨我罵了。

     這時,徐母彈出一對老眼。

    指着上面的曹操說:&ldquo你且聽了,劉備乃是中山靖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

    堂堂正正的皇叔,仁義布于天下。

    我兒相助皇叔正得其明君。

    你欲命我兒棄明君而助奸賊;棄大道而走小路。

    你真是一個老賊、國賊、奸賊、曹賊!&rdquo 這番說話;罵得曹操搖頭頓足,胡須亂飄。

    一聲令下:&ldquo來,将她推去斬了!&rdquo 頓時,手下人一擁而上,準備上前綁徐母。

    太夫人見擁來的捆綁手,她一點都不慌,對着他們起手中拐杖,指着說:&ldquo你們與我站住了!&rdquo 曹操見到此景立即叫住了手下人。

    徐母這時收去了臉上的怒容,對着曹操說:&ldquo丞相,老身寫信便了。

    你何必如此?&rdquo曹操放聲大笑;心想到底是個老婆子,還是怕死的。

    隻要你願意寫信,我就不殺你。

    同樣他臉上也收住了怒容。

    命手下将她扶到老夫的虎案前;徐母慢慢地走向曹操虎案。

    孟德為她準備了信紙、信封。

    老太夫人把拐杖在虎案上一靠,然後起手将放着的信紙慢慢地鋪平以後,定了定神。

    其實她哪裡肯寫信!但她知道,曹操把我騙到這裡,絕對不會輕易放我回去,我也決不會寫信,準備一死了之,等待元直早晚會殺來與我報仇!但不過我要是能夠将這個國賊除去,劉皇叔可早成大事。

    她借着寫信為名,靠近曹操。

    但是一想,沒有緻他命的武器!早知道這樣,我在家的時候準備好一把刀子。

    所以她平整紙張是假,看附近可有緻他命的東西是真,一看有了!出案上有着一個硯台,足有一尺二寸長,八寸闊,一寸多厚,要是這方硯台能擊中曹操的腦袋,想必他也活不成了。

    這時的曹操他萬萬料不到六十多歲的老婆子,竟有如此的膽量。

    正在他不防之際,徐母已經伸手過去,把硯台一把抓到手,舉起來就向曹操當頭擊去。

    旁邊手下阻擋也來不及了!畢竟曹操是個武孝廉出身,見勢不妙,将身一側,硯台擊了個空,落到相堂之上,打得粉碎;曹操吓得兩手抱住了頭,一面叫喊傳令:&ldquo速速與我拖去斬了!&rdquo 手下人一擁而上,将徐母拖了出去。

    正要多徐母斬首的時候。

    旁邊程昱踏出來見曹操說:&ldquo丞相且息怒!要是将徐母殺了,元直是個孝子,他非但不會到此,相反為了報殺母之仇,更其要忠心劉備,請丞相将徐母交付一下官,待等日子一長,下官自有辦法。

    &rdquo 曹操一聽,&ldquo嗯。

    &rdquo點點頭。

     如此說來,曹操還是希望徐庶到此?當然!他聽說程昱有辦法,就傳令放了徐母。

    程昱見丞相退堂;他到外面見徐母說道:&ldquo請伯母大人不要惱怒,丞相是為了愛慕元直兄之才,伯母不寫信倒也罷了,既然來到了許昌,請到小侄家中住上幾天,日後再送伯母回家可好?&rdquo 這時,徐母心想;我既然到此,就住上幾天再說。

    看來你們也不會馬上送我回去。

    所以同意了程昱之說,上了車輛離相府到了程昱公館。

    當然;程昱對徐母是百般殷勤款待。

     三天後;徐母對程昱說我要回去了,程昱再留她住下幾天。

    就這樣三天、五天的留下來,徐母在程昱府中已經住了将近一個月。

    有一天,徐母偶爾走進了程昱的書房,不見他在書房中。

    但是在書桌上見到了一首沒有做完的詩。

    一般說來總要有四句才成一首詩;現在見到隻有三句,也就是說沒有完篇,早說徐母是個才女,她見到紙上這樣寫着:&ldquo牡丹稱富貴,全仗綠葉扶。

    雄立百花前,&hellip&hellip&rdquo徐母就在桌上提起筆來;在詩的下面添上了一句:&ldquo雖豔惜香無。

    &rdquo這一句添了上去,不但完成了一首詩,而且一語雙關。

    牡丹花,大家知道稱為百花之王,所以第一句寫富貴二字,但是沒有綠葉就顯不出牡丹的鮮豔,一有了綠葉的烘托,立在百花之中就可稱它是最美的花朵了。

    但是牡丹雖好,卻沒有香味,好比你程昱雖是一個人材,而相助曹操是沒有光彩的。

    徐母添上這一句的意思就在于此!她心裡是對程昱的諷刺。

    因此擱下了筆,出了書房。

    其實,這是程昱設下的圈套 。

    因為冒寫給元直之信,要欺騙老人徐母還是比較容易的,而徐庶是個聰明人,不是自己母親的筆迹也絕對不會到來。

    現在徐母在無意中正好留下了五個字的筆迹。

    等徐母走開之後,自有手下人将這首詩交給了程昱。

    他立即進相府來見曹操.對丞相說:&ldquo丞相!徐母已經寫下了書信。

    &rdquo 曹操想,程昱果真有道理,問程昱說:&ldquo書信在哪裡?&rdquo 程昱:&ldquo請丞相觀看!&rdquo說罷,呈了上去。

     曹操拿到手中一看;原來是一首詩,他将詩念了一遍,說:&ldquo此乃是一首詩,哪裡是信?&rdquo 程昱:&ldquo丞相你可看得出嗎,其中筆迹不同?&rdquo 給你程昱說穿之後;曹操哪有看不出之理。

    就與程昱說:&ldquo最後一句與前三句之筆迹不同。

    &rdquo 程昱:&ldquo然也,最後一句是徐母的宇迹。

    請丞相命人仿照這字迹;冒徐母之名,寫信給元直。

    &rdquo 曹操就命楊修到此;因為人稱他&ldquo巧筆&rdquo楊德祖,不論何人的字體,隻要被他見到一、二句字迹,他就能夠冒得你一模一樣。

    現在楊修不但冒着徐母的字迹,還根據程昱的介紹,以符合徐母的想法來寫了一封給徐元直的冒名信。

    先給丞相過了目,曹操看完了這封家信;認為照信上的内容徐元直定然到此,立即命一心腹手下趕去新野送信,曹操等人在此許昌等待徐元直的到來。

    送信人很快趕路,到今天已抵新野;打聽到單軍師的公館,丢鞭下馬,請門公禀報軍師:&ldquo費心通報徐先生。

    &rdquo 門公:&ldquo這裡隻有單軍師,沒有徐先生。

    &rdquo 來人:&ldquo單軍師便是徐先生。

    &rdquo 門公:&ldquo你從哪裡而來?&rdquo 來人:&ldquo我從許昌到此;奉了徐老太夫人之命;有事要見徐先生。

    &rdquo 門公命他少待片刻。

    到裡面來通報軍師單福。

    徐庶正坐在廳堂上;他在想,我此番奉了老師之命來新野相助劉皇叔家中老母尚未知道,想娘親為我弟兄二人,數十年受盡了風霜,既然皇叔重用于我,我準備命人去到家鄉,将她老人家接來新野。

    實際上已經來不及了。

    你正在思念之際,外面門公報了進來,說:&ldquo禀報軍師,外面來一人要見徐先生,他還說,單軍師便是徐先生,又說奉了徐老太夫人之命,從許昌到此,有事要求見軍師;請定奪!&rdquo 當時徐庶聽到這樣的報來,心中一怔。

    他想,我為了避人耳目,保護娘親。

    因此移姓改名叫單福。

    現在我的娘親怎樣會到了許昌呢?想到曹操手下的程昱是與我從小朋友,他對我完全了解,但是程昱是曹操的心腹,難道他出賣了我嗎?想到這裡,他不覺地緊張起來,命門公速叫來人進見。

    送信人由門公領了進來;到廳上見過徐庶,便将這封冒名信呈了上去。

    元直拆信觀看,上面寫道: 汝弟在外經商,舉目無親。

    正悲慘間,不料曹丞相命人拿至許昌,言汝背反。

    将欲加害;幸程昱救。

    若能得汝來降,能免我一死,馳書到日。

    星夜趕來。

    以念孝道,然後徐圖歸耕故園。

    書不盡言。

    切切勿誤。

     這封信不但字迹冒得完全象徐母,而且内容也非常符合徐庶的家境,特别在最後的第二句,就是&ldquo徐圖歸耕故園&rdquo,意思就是說,我們也不要幫劉備;亦不要助曹操,總之不要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