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趙子龍槍挑韓浩 諸葛亮火燒博望

關燈
雲,在這種地方往往容易把趙子龍忘記了。

    一古腦兒地燒啊,燒!曹兵燒光,給果連趙子龍也一起燒死掉。

    其實,孔明的用兵,不但是緊張,而且非常有秩序,輕重緩急有條有理。

    山上一聲炮響,下面韓浩死去了一半,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他始終釘住手子龍不放。

    突然聽到炮聲,他情不自禁地擡頭對孤山上面一看,不見其動靜,再往前看卻不見了白袍小将。

     原來,子龍仍舊在你馬前。

    那為什麼會看不見呢?早已說過,&ldquo老鷹&rdquo身上的無數沙子已飛了出來,阻擋了視線。

    于龍聽到炮聲,心領神會,知道動手的時間已到。

    他不是用的回馬槍,而是叫回身槍。

    本來他背對韓浩。

    如今掉轉身來向韓浩透去一槍,剛才槍纓中吸滿的沙子,如今順着槍風,向韓浩迎面而去。

    這便是鷹猴槍的奧妙。

    隻要使你韓浩在一刹那看不清對方的目标,一時也就無法招架,等你聽到槍風,子龍的銀槍已經刺中了他的咽喉,隻聽見&ldquo嚓&rdquo的一聲,韓浩三管已斷,鮮血直冒,大刀落地,人從馬上摔下來。

     趙雲扣馬收搶,哈哈大笑。

    見韓浩跌于馬後,動也不動。

    前面一個馬兵跳下馬來,腰中抽出單刀,跳上前去很快地割下韓浩的首級,送至子龍的馬前:&ldquo趙将軍,敵将韓浩的腦袋在這兒!&rdquo 子龍單手執槍,伸手接過血淋淋的腦袋。

    這個小兵複返回上了馬背。

    子龍立即傳令:&ldquo軍士們,速速登山避火。

    &rdquo 趙雲帶着五十名長槍手,兜抄小路上了孤山的後山,并不來見諸葛先生,因為不是繳令的時候。

    子龍就在後山下馬,長槍插在山上,把韓浩的腦袋結在槍杆上,龍馬拴在一旁。

    然後,坐定在山石上觀看下面的火攻。

    五十名長槍手同樣如此。

    再說,剛才孔明這聲号泡引出了下面幾聲子炮,意思是回答軍師,我們已明白要立即下手了。

     這時候,跑在最前的夏侯惇與李典,因為博望坡雖然是周圍十裡的山套,但土山縱橫,山坡不平,曲曲彎彎,不能一下子直沖到孤山之下。

    他聽到山上的炮聲,起初心中一驚,對上面一看,并沒有什麼變化,他又放下了心。

     哪知道,就在兩山環抱的左右茅草叢中。

    竄出了毛、苟、劉、龔四将,他們手中各執一口寶劍,跳進了曹兵的隊伍之中,來一個劍劈劍刺,目的把十萬人分一個段落,劈一個一劍兩段。

    講得明白一點,進來的敵人不放出去一個,沒有進來的敵人阻止他們在外面。

    四将雖然本領平常,曹軍畢竟是小兵,哪裡是他們為将的對手。

    頃刻間,被四将殺得屍橫遍野,賊兵喊叫連連:&ldquo孤窮将厲害!孤窮将厲害啊!&rdquo 官兵進了博望坡的都往前四逃生,後面的敵人吓得退了出去。

    中間成了一條界線。

    四将傳令指揮着四百漢兵按軍師計劃辦事。

    事情很簡單:每一個漢兵手中拿着兩個燃燒着的火把,竄到茅草野樹之中,随心所欲沒有規定,可以把火把丢進茅草堆,又可以将火把抛到野樹上。

    每人丢兩個火把,工作就算完畢。

    但是劉辟、龔都帶着二十名弟兄很快地竄到了兩山環抱的山上。

    早在前面說過。

    這兩山環抱的地形是一半天然,一半人造。

    在上面架着天橋,橋上堆滿稻草、茅草和硫磺煙硝引火之物。

    二十個漢軍把手中的火把丢上了天橋。

    劉、龔二将起手中寶劍斬斷了撐在天橋下的木樁。

    然後二将與二十名士兵飛奔下山。

     這四将帶着四百漢兵,在山溝中很快地向劉皇叔的孤山奔去。

    一到山上,孔明便将他們布置一下。

    四将各帶一百小兵,就在離皇叔、孔明的篷帳四周兩百步的地方按了下來。

    每兩個小兵手中拿着一根九節長的竹竿,在前面的小兵單腿跪在山上,後面的立着,把這根竹竿兩人一前一後扛在肩上。

    在這根竹竿的前端拖着一根藥線,隻要藥線燃燒過去,竹竿就能一節節地爆開來,每節可射出短小的火箭五十枚,直到九節爆完才算無用。

    這是孔明從卧龍崗帶出來的拒敵武器,名謂&ldquo龍節噴筒火箭&rdquo。

    諸葛亮确是我國古代善用火攻的軍事家。

    他的火攻,不僅燒法不同,還有各種火攻的武器。

    因此,後世人稱他為&ldquo用火的祖宗&rdquo。

     現在,前後左右都是一百個兵,五十個噴筒火箭。

    為什麼要這樣布置?孔明知道,火攻開始之後,夏侯惇為了逃命,必然自衛,并一定向這裡趕來。

    那末,我與皇叔就有危險。

    現在,有了這些埋伏,就能抵擋夏侯惇的狗急跳牆。

    下面的火已經燃燒起來,先說兩山上的天橋被燒斷後,從上面塌了下來,其勢象從空而降的一把巨大的火刀,将兩山前後隔絕,好比大門封閉起來一樣,閘在裡面的休想逃出來一個,閘在外面的暫時算僥幸。

    總之這裡是博望坡的前門,後門到底在哪裡,接下去再說。

    被這些漢兵數百個火把丢到了茅草叢中,正是風幹日燥的天氣,尤其山谷中野風拂拂,風順火、火借風,所有茅草翻起熊熊火浪,滾滾濃煙,從後卷向前面,頃刻間博望坡裡成了一片火海,正在茅草中的曹兵,被突如其來的火浪卷着,個個吓得丢魂喪膽,手拍腳跳地拍打着身上的火星,在地上亂叫亂跳:&ldquo不好了!哪兒來的火?那還了得!快走快走!&rdquo 人跑得再快,也比不上火浪的速度,加上曹兵七萬左右,四面八方都擠在一起,争先恐後,結果誰都跑不快。

    其實,茅草是燒不死你們的,看來氣勢很大,一燒就光。

    這班曹兵好象禍中得福一樣,露出了驚喜交織的表情,相互說道:&ldquo好了好了!沒有關系!&rdquo 有關系的事情來了!茅草燒不死你們,但一定都燒死你們在茅草上面。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所有的地雷火炮的藥線全都結在茅草上。

    茅草燒完了,藥線也就都燃着了。

    地雷當然埋在地下。

    現在燃着的藥線向泥土中竄了下去,地雷爆開了。

    在古代,地雷爆炸前,導火線上的浮土有的飛了起來。

    起初曹兵見到這種情況一下子還很好奇,摸不清這是怎麼一回事。

    因為在三國年間還是刀槍時代,象諸葛亮這樣的火攻簡直從來沒有碰到過。

    因此,這班賊兵隻是感到好奇,一下子根本想不到避開來。

    主要是沒有嘗到過這地雷的滋味。

    說時遲,當時快,隻聽得一聲巨響,──一轟!黑土四濺,就在炸開的地方,一大堆曹兵被炸得血肉橫飛,身首落地。

    頓時,在地上出現了圓台面大小的一個土坑。

    這裡地雷剛炸響,外邊和後面的一尊火炮同時打了出來。

    從前的炮的威力遠遠不能同近代相比,但在當時來說,殺傷力要算大的了。

    大炮豎裡有威力,橫裡沒有多大威力,因此有句說話:避大炮向前逃十步,不及橫裡讓半步。

    因為一箭可射百步之路,大炮足有十箭之遠,就是足足能打出千步之外。

    這樣說來,一炮能傷曹兵百餘人。

    這種情況敵人都是第一次遇到。

    隻聽得&ldquo轟隆&rdquo一聲,象山套裡竄出來一條巨龍,炮火所到之處,兩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