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黃河渡口收廖化 郭子盜馬遇華吉
關燈
小
中
大
lip&rdquo又指着廖化說:&ldquo這個人雖然出身黃巾,倒也還懂得一點禮節,也趕上來将黑臉胡子攔阻。
誰知這個黑臉,竟然膽敢說出要将兩位夫人強占在巢穴之中,作為他們賊寇的&lsquo壓寨夫人&rsquo,這話剛出口&hellip&hellip&rdquo又指着廖化說:&ldquo就被他拔出腰懸寶劍,将這黑臉胡子一劍刺在當胸,割下了他的人頭,帶了一批喽啰立即下山,不知怎樣會找尋到你君侯,我也不詳細了。
&rdquo 關将軍聽完孫乾這番說話,對廖化用尊敬的目光望望,起初我還當你也不是個好人,所以不相信你一面之言。
現在聽孫乾這番說話後,感到廖化雖然落在蟊賊之中,但倒有一個大丈夫的氣魄。
常言道:&ldquo英雄何論出身低。
&rdquo從這點上看,說明廖化落草為盜也是出于無奈。
又看他是一個中年人,聽說黃巾黨之首張角,馬前有個先鋒,名叫廖化,是不是就是他。
關公便開口問:&ldquo爾莫非當年張角馬前之先鋒?&rdquo 廖化:&ldquo正是小人。
但我是無法,在此落草。
今日君侯若能收留小人,今後哪怕肝腦塗地,也得報效君侯!&rdquo 關将軍本來贊成廖化,又見他如此堅決地要跟着我。
他本來也是個有名的黃巾黨中武藝高超之将。
雲長想,豈能不收于他。
一者今後可以相助皇兄沙場出力;二者免得埋沒了良才;三者可以掃除這裡一些強人,便于客商往來。
所以對着廖化說:&ldquo廖化!&rdquo 廖化:&ldquo小人在!&rdquo 關羽:&ldquo你當真心否?&rdquo 廖化:&ldquo如若君侯不信,小人願刺血為證!&rdquo &ldquo刺血為證&rdquo說明他任你君侯對他如何考驗,哪怕刀架頸,劍穿心,也是打定了主見。
古語稱之為&ldquo刺血為證&rdquo。
《三國志》上早已闡明,廖化确是一生忠心漢室,而且他的壽命也很長,直到姜維九伐中原,他年近百歲,還是忠心上陣。
所以流傳到令有句雅話:&ldquo蜀中無大将,廖化作先鋒。
&rdquo關将軍聽到他講得如此懇切,所以用決定的口氣說:&ldquo關某一準收用于你!&rdquo 廖化聽到關君侯收留他,立即雙膝跪下,連連叩頭謝恩:&ldquo多謝君侯收用!&rdquo 關雲長就囑咐廖化:&ldquo杜遠的死屍,看在你與他同僚多年的份上,将他安葬了;第二,我因為保了兩位皇嫂,在路途之上不便帶你這麼許多人,你與我回轉山寨,等候關某大概一月左右,我再命人來招安于你;第三,從今以後你是将領的身份了,弟兄乃是三軍了,不可再作任何攔路打劫的壞事。
如若被關某聞得歹心不改,莫說不收留于你,還要蕩平你的山寨,你可應允否?&rdquo廖化回答:&ldquo君侯,一切遵命!決不在你君侯面上抹黑。
&rdquo關将軍就命令他照此而辦。
廖化辭别了君侯,帶了弟兄們回山而去。
關雲長保了二嫂繼續向前。
廖化也同前回書中的胡班一樣,在前部《三國》中,隻是今天提到一下,直要到劉備進川時他再出場。
為什麼呢?當時他回到山上,料理了杜遠的死屍,也向整個山寨的喽啰,傳達了君侯的命令,衆喽啰聽說已當上了三軍,個個歡天喜地。
但是其中碰到了一個難題,就是一個月中不能做一件搶劫的壞事,可是山寨中有着弟兄千餘人,要坐吃等待君侯一個月,山上糧草不足。
有些頭目就對廖化說:&ldquo要是這樣等到君侯來,恐怕我們都要餓死了。
照我們看來,倒不如再做一次沒本的買賣,多屯一些糧食,即使君侯過了一月之後,再來招收我們也就不妨了。
&rdquo廖化回答他們說:&ldquo你們話雖有理,但被君侯知道,我等性命不保。
&rdquo小頭目說:&ldquo為了更好地等着君侯的招安,隻做一件壞事。
常言道:&lsquo知過必改。
&rsquo君侯也會原諒。
&rdquo廖化被他們講得心活,感到亦有道理,所以對頭目們講:&ldquo既然如此,隻做最後一次。
而且單身客商、小的買賣,千萬不能打劫。
要幹到,就是能維持我們千餘人的食糧,方可一幹。
&rdquo頭目們遵照廖化的命令,每天命弟兄下山等候機會。
巧極了!有一天,弟兄報上山來,說:&ldquo有一支官兵路過此地,将他的糧食劫了來,足可吃兩個月。
&rdquo廖化說:&ldquo你們在那裡尋死了!強徒怎能動官兵?&rdquo弟兄回答說:&ldquo請你放心!官兵中來的是一個老将,已白發堆山,看他的樣子,老得風也吹得倒了。
照你廖将軍這種魁梧的身材,把他壓都壓得死!&rdquo廖化信以為真,上馬提刀殺了下來,等到近則一看,隻見旗上寫曹營&ldquo刀祖宗蔡陽&rdquo。
那蔡陽是為了緊追雲長,也走上了這條河北大道。
現在廖化一看,心想,你們這班弟兄真是瞎了眼睛。
我豈能與蔡陽交戰?但是已經下得山來,不管勝與不勝,打了再說。
蔡陽見到強徒攔阻,老将想我正是在倒楣的時候,刀祖宗連強徒也不怕了。
把心中之氣全出在廖化的身上。
畢竟他是老當益壯,戰不到十個回合,廖化拖刀大敗。
蔡陽哪裡肯輕放過他,随後緊追。
廖化逃上山頭。
蔡陽扣馬不追,命令三軍放火焚燒山頭。
頃刻間,将巢穴燒一個精光,方才出了口氣,帶兵繼續追趕雲長。
等到蔡陽一走。
大小喽啰彙集起來,找到了廖化。
廖化對他們怒氣沖沖地說:&ldquo本來還有數十天餘糧,現在連夜飯都吃不上了。
&rdquo頭目們回答說:&ldquo我們想多屯積一些糧食防荒。
&rdquo廖化說:&ldquo被你們防荒防荒,現在燒個精光!&rdquo喽啰們個個目瞪口呆。
廖化對他們說:&ldquo我隻顧一個人去尋找君侯了。
&rdquo這班小喽啰們講:&ldquo那我們怎麼樣?&rdquo廖化回答說:&ldquo盡被你們鬧光,我也顧不得你們了!&rdquo說罷,飛馬而去。
讓他去尋找君侯,在這幾年中,一時沒有找到關雲長,飄蕩在江湖地鄉,直到劉備進川他再行出場。
這裡的小喽啰也四散而去,留下少數在此。
大幫變成小幫,繼續攔路打劫商人。
隔幾回書之後,由周倉再來招安他們。
在此,重提雲長保了二嫂,與孫乾一路上談談說說,不覺又是幾天過去了。
今天時将傍晚,雲長準備借宿一夜。
命令華吉觀看前邊可有莊子。
華吉竄向前面,擡頭一望,隻見離此不遠,有一座較大的莊院。
莊門前站着幾個鄉人,華吉上前打了一個招呼:&ldquo衆位老大們請了!&rdquo 鄉裡人見到一個馬夫打扮的人,要緊上前答話
誰知這個黑臉,竟然膽敢說出要将兩位夫人強占在巢穴之中,作為他們賊寇的&lsquo壓寨夫人&rsquo,這話剛出口&hellip&hellip&rdquo又指着廖化說:&ldquo就被他拔出腰懸寶劍,将這黑臉胡子一劍刺在當胸,割下了他的人頭,帶了一批喽啰立即下山,不知怎樣會找尋到你君侯,我也不詳細了。
&rdquo 關将軍聽完孫乾這番說話,對廖化用尊敬的目光望望,起初我還當你也不是個好人,所以不相信你一面之言。
現在聽孫乾這番說話後,感到廖化雖然落在蟊賊之中,但倒有一個大丈夫的氣魄。
常言道:&ldquo英雄何論出身低。
&rdquo從這點上看,說明廖化落草為盜也是出于無奈。
又看他是一個中年人,聽說黃巾黨之首張角,馬前有個先鋒,名叫廖化,是不是就是他。
關公便開口問:&ldquo爾莫非當年張角馬前之先鋒?&rdquo 廖化:&ldquo正是小人。
但我是無法,在此落草。
今日君侯若能收留小人,今後哪怕肝腦塗地,也得報效君侯!&rdquo 關将軍本來贊成廖化,又見他如此堅決地要跟着我。
他本來也是個有名的黃巾黨中武藝高超之将。
雲長想,豈能不收于他。
一者今後可以相助皇兄沙場出力;二者免得埋沒了良才;三者可以掃除這裡一些強人,便于客商往來。
所以對着廖化說:&ldquo廖化!&rdquo 廖化:&ldquo小人在!&rdquo 關羽:&ldquo你當真心否?&rdquo 廖化:&ldquo如若君侯不信,小人願刺血為證!&rdquo &ldquo刺血為證&rdquo說明他任你君侯對他如何考驗,哪怕刀架頸,劍穿心,也是打定了主見。
古語稱之為&ldquo刺血為證&rdquo。
《三國志》上早已闡明,廖化确是一生忠心漢室,而且他的壽命也很長,直到姜維九伐中原,他年近百歲,還是忠心上陣。
所以流傳到令有句雅話:&ldquo蜀中無大将,廖化作先鋒。
&rdquo關将軍聽到他講得如此懇切,所以用決定的口氣說:&ldquo關某一準收用于你!&rdquo 廖化聽到關君侯收留他,立即雙膝跪下,連連叩頭謝恩:&ldquo多謝君侯收用!&rdquo 關雲長就囑咐廖化:&ldquo杜遠的死屍,看在你與他同僚多年的份上,将他安葬了;第二,我因為保了兩位皇嫂,在路途之上不便帶你這麼許多人,你與我回轉山寨,等候關某大概一月左右,我再命人來招安于你;第三,從今以後你是将領的身份了,弟兄乃是三軍了,不可再作任何攔路打劫的壞事。
如若被關某聞得歹心不改,莫說不收留于你,還要蕩平你的山寨,你可應允否?&rdquo廖化回答:&ldquo君侯,一切遵命!決不在你君侯面上抹黑。
&rdquo關将軍就命令他照此而辦。
廖化辭别了君侯,帶了弟兄們回山而去。
關雲長保了二嫂繼續向前。
廖化也同前回書中的胡班一樣,在前部《三國》中,隻是今天提到一下,直要到劉備進川時他再出場。
為什麼呢?當時他回到山上,料理了杜遠的死屍,也向整個山寨的喽啰,傳達了君侯的命令,衆喽啰聽說已當上了三軍,個個歡天喜地。
但是其中碰到了一個難題,就是一個月中不能做一件搶劫的壞事,可是山寨中有着弟兄千餘人,要坐吃等待君侯一個月,山上糧草不足。
有些頭目就對廖化說:&ldquo要是這樣等到君侯來,恐怕我們都要餓死了。
照我們看來,倒不如再做一次沒本的買賣,多屯一些糧食,即使君侯過了一月之後,再來招收我們也就不妨了。
&rdquo廖化回答他們說:&ldquo你們話雖有理,但被君侯知道,我等性命不保。
&rdquo小頭目說:&ldquo為了更好地等着君侯的招安,隻做一件壞事。
常言道:&lsquo知過必改。
&rsquo君侯也會原諒。
&rdquo廖化被他們講得心活,感到亦有道理,所以對頭目們講:&ldquo既然如此,隻做最後一次。
而且單身客商、小的買賣,千萬不能打劫。
要幹到,就是能維持我們千餘人的食糧,方可一幹。
&rdquo頭目們遵照廖化的命令,每天命弟兄下山等候機會。
巧極了!有一天,弟兄報上山來,說:&ldquo有一支官兵路過此地,将他的糧食劫了來,足可吃兩個月。
&rdquo廖化說:&ldquo你們在那裡尋死了!強徒怎能動官兵?&rdquo弟兄回答說:&ldquo請你放心!官兵中來的是一個老将,已白發堆山,看他的樣子,老得風也吹得倒了。
照你廖将軍這種魁梧的身材,把他壓都壓得死!&rdquo廖化信以為真,上馬提刀殺了下來,等到近則一看,隻見旗上寫曹營&ldquo刀祖宗蔡陽&rdquo。
那蔡陽是為了緊追雲長,也走上了這條河北大道。
現在廖化一看,心想,你們這班弟兄真是瞎了眼睛。
我豈能與蔡陽交戰?但是已經下得山來,不管勝與不勝,打了再說。
蔡陽見到強徒攔阻,老将想我正是在倒楣的時候,刀祖宗連強徒也不怕了。
把心中之氣全出在廖化的身上。
畢竟他是老當益壯,戰不到十個回合,廖化拖刀大敗。
蔡陽哪裡肯輕放過他,随後緊追。
廖化逃上山頭。
蔡陽扣馬不追,命令三軍放火焚燒山頭。
頃刻間,将巢穴燒一個精光,方才出了口氣,帶兵繼續追趕雲長。
等到蔡陽一走。
大小喽啰彙集起來,找到了廖化。
廖化對他們怒氣沖沖地說:&ldquo本來還有數十天餘糧,現在連夜飯都吃不上了。
&rdquo頭目們回答說:&ldquo我們想多屯積一些糧食防荒。
&rdquo廖化說:&ldquo被你們防荒防荒,現在燒個精光!&rdquo喽啰們個個目瞪口呆。
廖化對他們說:&ldquo我隻顧一個人去尋找君侯了。
&rdquo這班小喽啰們講:&ldquo那我們怎麼樣?&rdquo廖化回答說:&ldquo盡被你們鬧光,我也顧不得你們了!&rdquo說罷,飛馬而去。
讓他去尋找君侯,在這幾年中,一時沒有找到關雲長,飄蕩在江湖地鄉,直到劉備進川他再行出場。
這裡的小喽啰也四散而去,留下少數在此。
大幫變成小幫,繼續攔路打劫商人。
隔幾回書之後,由周倉再來招安他們。
在此,重提雲長保了二嫂,與孫乾一路上談談說說,不覺又是幾天過去了。
今天時将傍晚,雲長準備借宿一夜。
命令華吉觀看前邊可有莊子。
華吉竄向前面,擡頭一望,隻見離此不遠,有一座較大的莊院。
莊門前站着幾個鄉人,華吉上前打了一個招呼:&ldquo衆位老大們請了!&rdquo 鄉裡人見到一個馬夫打扮的人,要緊上前答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