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洛陽關連斬二将 汜水關雲長受騙

關燈
拗。

     關羽:&ldquo遵二嫂吩咐!&rdquo 雲長就命二十名家将,保護二嫂寺内進香。

    &ldquo須要小心了!&rdquo家将們應了一聲,推動車子往鎮國寺中去燒香。

    然後雲長回過來,到卞喜面前對他說:&ldquo太守聽了,二嫂應允。

    關某進得寺去,立飲三杯,随即動身。

    &rdquo 卞喜想:不要說酒,連茶都不會給你吃一杯,隻要你人離馬,刀離手,我就能捉住你。

    所以招呼關将軍:&ldquo皇夫人應允,小将真是萬分榮幸!那君侯請!&rdquo 因為來過幾次,關将軍路徑熟悉。

    雲長在前,卞喜在後,向鎮國寺内走去。

     華吉照理應該将龍馬一齊帶進寺去,但聽得主人說,立飲三杯,認為時間很短,就要回出來。

    再說寺内行人擁擠,龍馬帶進帶出确是不便。

    所以一時忽略,馬與刀連華吉本人都在鎮國寺外。

    因此等一會裡面動起手來,關将軍也來不及命他帶馬扛刀。

    尤其一條甬道通向大殿是很長的,即使華吉得訊也未不及趕過去。

     關将軍踏上甬道,見兩旁人山人海。

    都在看熱鬧,又好象在迎接于他。

    其實站在前排的百姓,都是卞喜埋伏下的兩名副将和軍士們改扮的。

    關将軍根本不在話下,一路上來到大殿,隻見殿上一排長窗全部開直。

    關将軍跨進了大殿,殿中央早已擺好一隻座位,卞喜從後面很快地搶步上前,走到座位前,起一隻袖口在座位上拂了一拂,這是表示拍去一點灰塵,然後對關将軍招呼一聲:&ldquo君侯請坐!&rdquo 關羽:&ldquo謝坐!&rdquo說罷。

    掉轉身來面對殿口坐下了。

    隻見太守退到了長窗旁邊,在另一張小凳子上坐了下來。

    其實他在看着殿下甬道上兩名副将,不知可準備就緒,根本無心與關将軍談話。

     雲長剛坐定,忽然又站了起來,口中連連叫好! 關羽:&ldquo好啊!好!&rdquo 好些什麼?因為将軍剛一坐定,擡頭見到大殿上面挂着一張畫,畫上畫的是一隻斑斓的猛虎,畫得象活的一樣,粗粗一看,這隻猛虎好象從上面要竄下來的樣子。

    所以将軍連聲叫好。

    因為雲長也擅長畫圖,但是他最擅長的就是畫竹,所以後人稱謂&ldquo關竹&rdquo。

    但現在不知這隻猛虎是哪一位有名的畫師所畫,因此他剛才立了起來,用鳳眼向上仔細一看,隻見下面的落款是&ldquo普淨&rdquo二字。

    現在,雲長感到太守不在身旁,相反離我很遠,在向殿下不知望些什麼,真好奇怪!我剛才不允你飲酒,你要下馬跪求,現在到了殿上,不要說酒,連茶水都沒有一盅。

    我倒并不是要飲你的酒,因為你有些言過其實,把我一人坐在這裡,這算是什麼?! 這時的卞喜,已經見到殿下甬道上的副将向他在招手,意思是一切準備好,隻等你的指揮。

    卞喜正想向下面發出暗号,突然聽得一聲洪亮之音傳上了殿來。

    這時卞喜停止了他的指揮。

     普淨:&ldquo閑人們讓路,和尚送茶來了!&rdquo 卞喜一看,這個和尚不是此地鎮國寺内的,而是從外面來的所謂客師。

    心想要緊關頭,誰叫你來送什麼茶,打亂了我的部署!但又不能去阻止他,因為我說過,要為雲長送行,眼前連茶都不許送給他吃,恐怕引起紅臉的懷疑。

    為了使雲長失去防備,還是暫時等待一會,等到送茶完畢,好得時間不長,和尚一走,我再可下手。

     将軍同樣聽得和尚送茶來了,感到奇怪!所說雲長非常講究禮節,因為和尚二字是外界人專門用來稱呼佛教内僧侶之口語,怎麼會自稱&ldquo和尚&rdquo呢?其實,照我看來,&ldquo和尚&rdquo是非常尊敬的稱呼,和者即是和氣,尚者即是高尚也!所以隻有别人來稱呼老和尚或小和尚,這是一種客套,從沒有聽到自稱和尚。

    雲長想,大概是一般的小和尚,連稱呼都不懂。

    聽聲音是從殿口而來;因此撩着長須,用鳳目觀看。

    隻見來僧身高八尺,生一個&ldquo同&rdquo字劍臉,二條壽眉,一對慈目,大鼻闊口,兩耳有輪有廓,腮下白須鋪滿胸膛,約有六十開外。

    他頭戴一項僧帽,身穿一件袈裟,足上紅鞋白襪,手捧一隻茶盤,盤内沏好一杯香茗,健步而來。

    雖然這把年齡,但精神抖擻,真是紅光滿面。

    關将軍見到這樣一個神氣的大和尚,怎麼連稱呼都不懂?說也奇怪!隻見和尚跨上殿來,将茶盤放在旁邊的小凳上,然後雙手捧着茶盅,穩步到雲長面前,滿面笑容地說:&ldquo君侯請用茶!&rdquo 關将軍想,今天是太守命人送茶,我就不用客套,你和尚送茶,理該道謝!所以雙手接過茶盅,回答和尚。

    &ldquo多謝了!&rdquo 雲長喝了兩口,将茶盅呈還和尚。

    那和尚将茶盅放到茶盤裡,便将身上衣帽略為整理一下,理了理白須,準備同将軍來談話。

     這時的卞喜,心中有說不出惱怒,想你這和尚,太不知趣了!我已經被你送茶耽誤了時間。

    現在看這樣子,他一時也不象要離開此地,但又不能上前去趕走他。

    倘然命他離開大殿,被紅臉豈不要說你太守連茶都不送,把我一人丢在一旁,如今和尚為我談話解悶,你何必趕走于他,問我何意,到時我很難回答。

    要是被他察覺到,于我不利。

    因此隻有對和尚彈出了一對眼睛,喊着一聲:&ldquo和尚,你與我走!&rdquo 和尚隻當不聽見,向關将軍身旁走去。

     卞喜拿他沒有辦法,隻有等他啰蘇了幾句,待拿住了關雲長,再同這和尚算帳。

     老和尚到關将軍面前,雙手合掌:&ldquo君侯在上,小僧見君侯,&lsquo阿彌陀佛&rsquo!&rdquo 雲長想,和尚是要自稱小僧,剛才大概你也是一時說錯了。

    将軍想,禮無不答,既然你自稱小僧,我倒要客氣一點,說:&ldquo大如,關某還禮了!&rdquo 普淨:&ldquo君侯太客氣了!請問君侯,可認識小僧否? 雲長想,我與你素不相識,怎麼談得上認識呢?但再一想,他問到這一句,大概見到過我。

    往往有這種事,我不留意人家有心,要是撇口回答不相識,一是别人很難下場。

    二是防止他說明早已與我相識,到時我倒很難回答了。

    雲長想,不如回答得含糊一些:&ldquo面善得很。

    &rdquo 普淨:&ldquo小僧今日是二次見到君侯了!&rdquo 将軍想,問到我可認識,說明至少見過了一次面。

    要想問在哪裡見過,和尚已經繼續說了下去:&ldquo君侯,小僧初見君侯是在條山廟,君侯正當避人耳目,今日不是二次嗎?&rdquo 關将軍在桃園結拜之前,從家鄉山西出來,見到一個惡霸名叫熊飛,強搶婦女,被雲長路見不平,拔劍刺死。

    但畢竟是殺人兇犯,四處捕他。

    雲長逃進一廟,即是條山廟,避過了難關。

    當然廟内和尚衆多,雲長一時想不起來了。

    但現在想,不要被老和尚說:現在做了官,連老朋友都忘記了,讓我來打個招呼:&ldquo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