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卷首

關燈
新奇、别緻,同時對自己的創造也能有所啟發、借鑒的緣故吧。

     《三國》中戰鬥場面很多,而戰法往往雷同,顯得單調、乏味。

    但是《三國》又不同于一些公案、劍俠、神怪書,它的兵、将之多,勝過其它任何一部評話,而所用的武器卻隻以刀槍為主,怎麼變化、豐富?我父親就在武器的式樣、重量、名稱、裝飾等方面動腦筋,同樣是刀槍,要寫出其不同之處;武器有了區别,刀法、槍法也就随之有所變化。

    我父親還在刀頭、刀盤、刀背、刀杆、刀鑽、槍尖、留情結、槍杆、槍鑽等東西上想花樣,從而創造新的戰法,甚至使槍上的紅纓也發揮作用,增強書情的趣味性和藝術魅力。

    再如,其它有些評話中往往有許多暗器,而《三國》中不過是一隻飛爪,一個流星錘,最常用的就是一支箭。

    于是,我父親就在弓箭的式樣、特性以及箭法上下功夫,使之在單一中寓有豐富,在一般中點出特殊。

     除了豐富書情,增加變化之外,我父親更主要的是在書理和人物性格方面進行推敲、改進。

    這兩個方面住往緊密聯系的。

    譬如趙子龍三沖長坂坡,為什麼他單槍匹馬能在八十三萬大軍的營中沖殺一晝夜時,槍挑五十四員曹将,伐倒大旗一杆(注二),救出小主阿鬥?就充分寫出了曹操由于愛将而受了徐庶的愚弄,一心要活捉趙雲,傳令全軍不得損傷&ldquo孤窮将&rdquo分毫;徐庶又将此情面告趙雲,因而子龍毫無顧忌。

    再加上文聘的幫助,使趙雲既能找到主母、小主,而又避重就輕。

    還有地理條件等等因素。

    否則,長坂坡這段書就令人覺得不可信,甚至失去興趣。

    再如,關羽在降曹時言明不聽曹操将令的,為什麼白馬坡一仗他又願意為曹操出戰,替他解此重圍?這就必須着力刻劃關羽的高傲自大和曹操的奸詐狡黠。

    曹操激将成功之後,又針對關羽的性格,在他出戰之前安排了前所未有的隆重場面。

    關雲長自以為威風顯赫,而曹操卻别有用心:一是迫使關羽拼力死戰,為他打勝這關鍵的一仗;二是萬一不能取勝。

    料定關羽必然無臉回營,肯定拔劍自刎。

    這樣,即使劉備不死,也斷了一條臂膀。

    這兩種結局,對曹操都是有利的。

     我們評彈界有句俗話,叫做&ldquo關子毒如砒&rdquo。

    的确,關子組織得好壞,對演出效果和上座率有着極大的影響。

    但往往有些關子是&ldquo笸籮大的水花,掃帚大的尾巴,撈起來隻糠蝦&rdquo。

    如:火燒赤壁,在未燒之前聽衆寄于很大的希望,待到一燒起來,覺得并沒有多少名堂,反而感到乏味。

    因此,上座率陸續下降,八十三萬人馬燒光,書場裡聽衆也跑光。

    這就對續書很不利。

    我父親在實踐中逐步克服了這個問題,彌補了原書之不足,充實了這個關子的内容。

    特别是在一個關子結束,過渡到另一大段落時,對那幾回接榫的&ldquo弄堂書&rdquo特别下功夫,做到書軟而神不散,透情而不漏底,使聽衆仍舊帶有懸念,産生窮底追覽之念。

     總之,我父親刻苦自攻,潛心鑽研,四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

    由于長年伏案寫作,臀部生了坐瘢瘡,他還繼續埋頭苦幹,直到去世時,身上還是瘡疤累累。

    寫書沒有紙,就把初稿寫在舊報紙上;因付不起電費而被剪了電線後,就點了蠟燭、油燈寫。

    有時還把熟讀《三國志》、宣講三國故事的塾師、道士請到家裡議書。

    即使在路上行走,腦子裡也在想書,常常因此而撞到電線杆上。

    日僞時期,父親有一次因邊走路邊想書入了神,路過齊門,忘了給站崗的日本兵鞠躬,竟挨了一記耳光。

    我母親知道後,焚香點燭,為之祛邪。

    我父親編寫、修改蘇州評話《三國》的過程,可說是他刻苦磨煉意志的過程,也是反複修改豐富、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

    惟其如此,才使這部長篇評話逐步成熟,脍炙人口。

     三 我從一九四二年起,陸陸續續接受父親的口吐傳授,至一九四三年後,才比較系統地學書和逐漸入門。

    十三歲開始登台說書。

    家教甚嚴。

    父親對我的學藝從不放松絲毫,天蒙蒙亮,就叫我起床練功、學書,并常常教導我如何避己所短,揚己所長。

    他對我說:&rdquo你太先生黃兆麟的特長是腳色、手面、開打以及八技等,我雖然都學下來了,但因為當時一面創作、一面演出,甚至演出中還要進行即興的口頭創作,所以隻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嘴巴上,至于腳色、手面等就顧不上了,一考慮這些,嘴裡就要吃螺蛳。

    而你現在應該把太先生的這些精粹繼承下來。

    &rdquo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使我獲得了太先生的真傳,并根據自己的條件,稍加變化,因此在這些方面能夠略有所長。

     由于時代的發展,本人和聽衆思想水平的提高,書中有些我父親當時還未曾發現,或者發現了還沒有來得及解決的問題,就擺到了我們這代人的面前。

    譬如:劉備的馬躍檀溪,原來是用封建迷信的觀點來說的;因為劉備将來是要做皇帝的,所以的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