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設巧計孔明誘敵 進山套夏侯中計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回設巧計孔明誘敵 進山套夏侯中計
所說劉備不知詳情,他在孤山上驚慌失措,心急如焚。
其實是孔明把你放在山上,作為引誘夏侯惇進博望的釣餌,所以不能放你走的。
再說敵軍怎樣來的呢?話分兩頭。
君臣二人到得博望山上,已經是夕陽西下。
現在這裡,還是太陽當頂之時。
敵人頭隊先鋒韓浩帶領一萬曹兵,離新野三十餘裡,其實離博望隻有十裡左右了。
在行軍路線上一定要講清!韓浩坐在銀鬃馬上,手提六十斤重的一口大刀,他遍體藍扮,青銅胄盔甲,是個匹夫之輩,在馬上一聲令下:&ldquo來!傳向導。
&rdquo 旁邊小兵喊道:&ldquo先行将傳向導!&rdquo 向導官到韓浩馬前應道:&ldquo向導在!&rdquo 韓浩:&ldquo本先行問你,此地離新野縣還有多少路途?&rdquo 向導:&ldquo禀報先行将的話,離開新野還有三十裡左右。
&rdquo 韓浩:&ldquo與我退下了。
&rdquo 向導官退下。
韓浩在馬上擡頭一看,太陽當頂。
他想,還有半天時間,到夜可以趕到新野,一到劉備所在處來一個包圍,等到明天一早再攻城。
因此,他便傳令三軍:&ldquo來!傳本先行的将令,大軍到新野城外,埋鍋造飯。
如今加擊戰鼓,前去打探。
&rdquo 三軍們聽到傳令兵前前後後敲鑼傳令,就是韓浩命令,趕到新野縣才能吃飯,現在要加緊行軍。
因此戰鼓咚咚,軍号響亮,炮聲隆隆,一方面越是接近劉備的地界,越是要仔細打探。
探兵在出發時一起向前,逢到三岔路就一分為二。
前面每逢分路都是這樣。
所以大小路上密布探兵,現在一百多名探兵向前方進發。
其實,走不到一、二裡路,前面就有一片樹林。
諸葛亮的第一個埋伏就在這裡,便是孫乾,他同帶來的五十個馬兵,都換上了老百姓的打扮,肩上都背着小包和雨傘,他自己更是打扮得象一個鄉下的老伯伯一樣,一共五十一人,都坐在這片樹林之中。
孫乾命令五十個馬軍說:&ldquo等敵人到來的時候,你們一律稱呼我老孫便了,千萬不能叫我孫老。
&rdquo 不要看得簡單,好象隻是把這兩個字颠倒一下。
其實,這裡大有進出。
要知道喊老孫隻是一般的稱呼,叫了孫老,便是當官的稱謂了。
好得孔明布置出來的計劃是不會有絲毫差錯的。
五十馬兵想,孫先生出來的時候同我們講過,叫我們步行得來,騎馬回去,不知馬在什麼地方?總之,我們一切都看他的樣子。
正在這時候,隻聽得樹林外面一陣羅唣的腳步聲。
一看,趕來一大批敵人的探兵。
這時,孫乾便把手一招,發出一個暗号。
大家從地上站起身來,裝得象看見曹兵到來,要忙亂逃跑的樣子。
其實,一個都不會走遠的,就在等他們上來。
一下子象鍋子裡炒豆一樣,&ldquo嘩──&rdquo的一陣混亂,五十一人的嘈雜聲,也足夠熱鬧的了!驚動了趕來的敵人。
曹兵探子見樹林裡人頭濟濟,防止奸細,要緊從身上都抽出了雪白的鋼刀,竄上前去把他們一個包圍,嘴裡還高聲喊道:&ldquo慢走!&rdquo&ldquo站住!&rdquo頃刻間,把五十一人全部用鋼刀攔住,開口問道:&ldquo你們是什麼樣人?&rdquo回答說:&ldquo我們是新野縣裡的好百姓!&rdquo意思是良民。
問道:&ldquo你們到此幹些什麼?&rdquo回答說:&ldquo逃難,但要想發點小财。
&rdquo曹兵探子一聽,感到奇怪,想遇到兵災,還能發什麼小财呢?可是看他們全都是老百姓的裝束,問來問去就是這幾句話。
敵人小兵不理解,也不要你們理解。
有懂的人在後面。
其實,孔明早已掌握了夏侯惇的心理,所以在錦囊上寫明:&ldquo隻能說這兩句話才能達到預想的目的,不能随意加減,否則,有性命危睑!&rdquo所以,他們說來說去,總是說這兩句話。
這班官兵想,隻有押他們去見了韓浩再講。
便對這批假百姓說:&ldquo不管怎麼樣,去見我們的先行将。
&rdquo 劉家兵一聽,就知道是去見韓浩。
他們裝得膽小心慌的樣子,都向着孫乾說:&ldquo老孫,鄉親弟兄們,為什麼要抓定我們啊?&rdquo孫乾裝得象一個上了一些年紀的長者,算是一個稍有些見識的人,回答大家說:&ldquo鄉親們放心吧,我們都是百姓,沒有什麼危險的,跟他們走就是了。
&rdquo衆人說:&ldquo對!老孫講得不錯。
我們都是新野縣的好百姓,常言說得好:叫&lsquo真金不怕火來燒!&rsquo老孫我們走吧!&rdquo&ldquo走走走!&rdquo就這樣,五十一人,被曹兵押了往頭隊韓浩方面返回來。
一個弟兄先到韓浩馬前禀報:&ldquo報禀先行将!&rdquo 韓浩扣住馬匹,開口問道:&ldquo何事報來?&rdquo 小兵:&ldquo我們在前面樹林之中,拿到五十一人,據他們來說,都是新野城内的子民。
但是見他們鬼頭鬼腦,恐怕碰上奸細,因此把他們帶來,請先行将定奪!&rdquo 韓浩一聽,在前面碰到了這樣一件事,所說他雖然是個匹夫,但是在這點上他還是懂的,應該帶來盤問一番,因為我是頭隊先鋒,是有責任的,不可不防。
他便将手中大刀在馬上架好,傳令:&ldquo來!傳本先行将令,大隊停了!&rdquo 頭隊一萬人馬從頭至尾全部停隊。
韓浩再命小兵将五十一人帶至馬前。
無多片刻,曹兵把他們全部押至韓浩馬前,對五十一人氣勢洶洶地喊道:&ldquo見我們先行将,跟我統統跪下!&rdquo 這班假百姓都叫着:&ldquo老孫跪下吧。
&rdquo孫乾說:&ldquo鄉親們大家跪下。
&rdquo這時,他們有的把肩上的包裹放在地上,有的把手中雨傘放下,口稱:&ldquo先行将在上,新野縣百姓見先行大将叩頭哉!&rdquo說罷,統統跪倒在地。
韓浩坐在馬上對下面、看,隻見馬前地上前前後後跪滿了人,身上全是老百姓的打扮。
他一聲喝道:&ldquo與我全都擡起頭來!&rdquo 小兵:&ldquo我們先行将叫你們擡頭,跟我都始起來!&rdquo 孫乾:&ldquo鄉親們,請大家擡頭吧。
&rdquo 五十一人一齊擡起頭,面對着曹将韓浩。
他們心中都在想,諸葛軍師叫我們這樣做的,而且叫我們步行到此,騎馬回去。
對韓浩看看,你有沒有本領看出來我們都是劉皇叔手下的馬軍。
現在韓浩看了一下,沒有什麼破綻,他開口便問:&ldquo本先行問你們,究竟是何許樣人?&rdquo 漢兵:&ldquo我們都是新野縣裡的好百姓!&rdquo 韓浩:&ldquo到此何事?&rdquo 漢兵:&ldquo到這裡是逃難,但是想發點小财。
&rdquo 韓浩:&ldquo唉!這是何意?&rdquo 韓浩聽到這兩句話感到奇怪。
他們自稱好百姓,這是可以理解的,哪怕是刁民,他們也自稱是好人的。
可奇的是為什麼在逃難的時候還想發什麼小财呢?從哪裡去發财呢?他想了很久,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再問他們,也隻有這兩句,沒有第三句。
正在這時,中隊上的人馬已經趕了上來,行軍大都督夏侯惇在大旗之下坐在馬上,手抱長槍,在他左邊并馬而行的便是副将李典。
他手執三尖兩刃刀。
夏侯惇見頭隊停止了前進,要緊問手下為了何事。
小兵一打聽,立即向他禀報:&ldquo禀大都督,前面先行大将遇到劉備方面的子民五十一人,正在那裡盤問。
請都督定奪!&rdquo 夏侯惇聽到這一點,他想,劉備非常奸詐,韓浩是個匹夫,不要中了敵人之計,倒不如讓我親自來盤問。
其實,你自己不比韓浩聰明多少。
目的就希望你親自顧問。
因為你是十萬曹兵之首,抓住你這個頭,就可以來對付你十萬兵。
夏侯惇哪裡料得到呢!他便扣馬架槍,傳令停隊,命令把五十一人帶至大都督馬前。
曹兵來至頭隊,與韓浩講明,說夏侯都督他要親自盤問。
韓浩感到這班百姓很難對付,要是中了敵人之計是我的責任。
現在夏侯都督他要親自盤問,那事情再好沒有。
因此他命令曹兵把他們押往中隊,自己帶領頭隊緩緩而行,等待着夏侯惇還有什麼令來。
再說,一班曹兵對地上的漢軍喝道:&ldquo你們都站起來,到前面去見我們大都督。
&rdquo這
其實是孔明把你放在山上,作為引誘夏侯惇進博望的釣餌,所以不能放你走的。
再說敵軍怎樣來的呢?話分兩頭。
君臣二人到得博望山上,已經是夕陽西下。
現在這裡,還是太陽當頂之時。
敵人頭隊先鋒韓浩帶領一萬曹兵,離新野三十餘裡,其實離博望隻有十裡左右了。
在行軍路線上一定要講清!韓浩坐在銀鬃馬上,手提六十斤重的一口大刀,他遍體藍扮,青銅胄盔甲,是個匹夫之輩,在馬上一聲令下:&ldquo來!傳向導。
&rdquo 旁邊小兵喊道:&ldquo先行将傳向導!&rdquo 向導官到韓浩馬前應道:&ldquo向導在!&rdquo 韓浩:&ldquo本先行問你,此地離新野縣還有多少路途?&rdquo 向導:&ldquo禀報先行将的話,離開新野還有三十裡左右。
&rdquo 韓浩:&ldquo與我退下了。
&rdquo 向導官退下。
韓浩在馬上擡頭一看,太陽當頂。
他想,還有半天時間,到夜可以趕到新野,一到劉備所在處來一個包圍,等到明天一早再攻城。
因此,他便傳令三軍:&ldquo來!傳本先行的将令,大軍到新野城外,埋鍋造飯。
如今加擊戰鼓,前去打探。
&rdquo 三軍們聽到傳令兵前前後後敲鑼傳令,就是韓浩命令,趕到新野縣才能吃飯,現在要加緊行軍。
因此戰鼓咚咚,軍号響亮,炮聲隆隆,一方面越是接近劉備的地界,越是要仔細打探。
探兵在出發時一起向前,逢到三岔路就一分為二。
前面每逢分路都是這樣。
所以大小路上密布探兵,現在一百多名探兵向前方進發。
其實,走不到一、二裡路,前面就有一片樹林。
諸葛亮的第一個埋伏就在這裡,便是孫乾,他同帶來的五十個馬兵,都換上了老百姓的打扮,肩上都背着小包和雨傘,他自己更是打扮得象一個鄉下的老伯伯一樣,一共五十一人,都坐在這片樹林之中。
孫乾命令五十個馬軍說:&ldquo等敵人到來的時候,你們一律稱呼我老孫便了,千萬不能叫我孫老。
&rdquo 不要看得簡單,好象隻是把這兩個字颠倒一下。
其實,這裡大有進出。
要知道喊老孫隻是一般的稱呼,叫了孫老,便是當官的稱謂了。
好得孔明布置出來的計劃是不會有絲毫差錯的。
五十馬兵想,孫先生出來的時候同我們講過,叫我們步行得來,騎馬回去,不知馬在什麼地方?總之,我們一切都看他的樣子。
正在這時候,隻聽得樹林外面一陣羅唣的腳步聲。
一看,趕來一大批敵人的探兵。
這時,孫乾便把手一招,發出一個暗号。
大家從地上站起身來,裝得象看見曹兵到來,要忙亂逃跑的樣子。
其實,一個都不會走遠的,就在等他們上來。
一下子象鍋子裡炒豆一樣,&ldquo嘩──&rdquo的一陣混亂,五十一人的嘈雜聲,也足夠熱鬧的了!驚動了趕來的敵人。
曹兵探子見樹林裡人頭濟濟,防止奸細,要緊從身上都抽出了雪白的鋼刀,竄上前去把他們一個包圍,嘴裡還高聲喊道:&ldquo慢走!&rdquo&ldquo站住!&rdquo頃刻間,把五十一人全部用鋼刀攔住,開口問道:&ldquo你們是什麼樣人?&rdquo回答說:&ldquo我們是新野縣裡的好百姓!&rdquo意思是良民。
問道:&ldquo你們到此幹些什麼?&rdquo回答說:&ldquo逃難,但要想發點小财。
&rdquo曹兵探子一聽,感到奇怪,想遇到兵災,還能發什麼小财呢?可是看他們全都是老百姓的裝束,問來問去就是這幾句話。
敵人小兵不理解,也不要你們理解。
有懂的人在後面。
其實,孔明早已掌握了夏侯惇的心理,所以在錦囊上寫明:&ldquo隻能說這兩句話才能達到預想的目的,不能随意加減,否則,有性命危睑!&rdquo所以,他們說來說去,總是說這兩句話。
這班官兵想,隻有押他們去見了韓浩再講。
便對這批假百姓說:&ldquo不管怎麼樣,去見我們的先行将。
&rdquo 劉家兵一聽,就知道是去見韓浩。
他們裝得膽小心慌的樣子,都向着孫乾說:&ldquo老孫,鄉親弟兄們,為什麼要抓定我們啊?&rdquo孫乾裝得象一個上了一些年紀的長者,算是一個稍有些見識的人,回答大家說:&ldquo鄉親們放心吧,我們都是百姓,沒有什麼危險的,跟他們走就是了。
&rdquo衆人說:&ldquo對!老孫講得不錯。
我們都是新野縣的好百姓,常言說得好:叫&lsquo真金不怕火來燒!&rsquo老孫我們走吧!&rdquo&ldquo走走走!&rdquo就這樣,五十一人,被曹兵押了往頭隊韓浩方面返回來。
一個弟兄先到韓浩馬前禀報:&ldquo報禀先行将!&rdquo 韓浩扣住馬匹,開口問道:&ldquo何事報來?&rdquo 小兵:&ldquo我們在前面樹林之中,拿到五十一人,據他們來說,都是新野城内的子民。
但是見他們鬼頭鬼腦,恐怕碰上奸細,因此把他們帶來,請先行将定奪!&rdquo 韓浩一聽,在前面碰到了這樣一件事,所說他雖然是個匹夫,但是在這點上他還是懂的,應該帶來盤問一番,因為我是頭隊先鋒,是有責任的,不可不防。
他便将手中大刀在馬上架好,傳令:&ldquo來!傳本先行将令,大隊停了!&rdquo 頭隊一萬人馬從頭至尾全部停隊。
韓浩再命小兵将五十一人帶至馬前。
無多片刻,曹兵把他們全部押至韓浩馬前,對五十一人氣勢洶洶地喊道:&ldquo見我們先行将,跟我統統跪下!&rdquo 這班假百姓都叫着:&ldquo老孫跪下吧。
&rdquo孫乾說:&ldquo鄉親們大家跪下。
&rdquo這時,他們有的把肩上的包裹放在地上,有的把手中雨傘放下,口稱:&ldquo先行将在上,新野縣百姓見先行大将叩頭哉!&rdquo說罷,統統跪倒在地。
韓浩坐在馬上對下面、看,隻見馬前地上前前後後跪滿了人,身上全是老百姓的打扮。
他一聲喝道:&ldquo與我全都擡起頭來!&rdquo 小兵:&ldquo我們先行将叫你們擡頭,跟我都始起來!&rdquo 孫乾:&ldquo鄉親們,請大家擡頭吧。
&rdquo 五十一人一齊擡起頭,面對着曹将韓浩。
他們心中都在想,諸葛軍師叫我們這樣做的,而且叫我們步行到此,騎馬回去。
對韓浩看看,你有沒有本領看出來我們都是劉皇叔手下的馬軍。
現在韓浩看了一下,沒有什麼破綻,他開口便問:&ldquo本先行問你們,究竟是何許樣人?&rdquo 漢兵:&ldquo我們都是新野縣裡的好百姓!&rdquo 韓浩:&ldquo到此何事?&rdquo 漢兵:&ldquo到這裡是逃難,但是想發點小财。
&rdquo 韓浩:&ldquo唉!這是何意?&rdquo 韓浩聽到這兩句話感到奇怪。
他們自稱好百姓,這是可以理解的,哪怕是刁民,他們也自稱是好人的。
可奇的是為什麼在逃難的時候還想發什麼小财呢?從哪裡去發财呢?他想了很久,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再問他們,也隻有這兩句,沒有第三句。
正在這時,中隊上的人馬已經趕了上來,行軍大都督夏侯惇在大旗之下坐在馬上,手抱長槍,在他左邊并馬而行的便是副将李典。
他手執三尖兩刃刀。
夏侯惇見頭隊停止了前進,要緊問手下為了何事。
小兵一打聽,立即向他禀報:&ldquo禀大都督,前面先行大将遇到劉備方面的子民五十一人,正在那裡盤問。
請都督定奪!&rdquo 夏侯惇聽到這一點,他想,劉備非常奸詐,韓浩是個匹夫,不要中了敵人之計,倒不如讓我親自來盤問。
其實,你自己不比韓浩聰明多少。
目的就希望你親自顧問。
因為你是十萬曹兵之首,抓住你這個頭,就可以來對付你十萬兵。
夏侯惇哪裡料得到呢!他便扣馬架槍,傳令停隊,命令把五十一人帶至大都督馬前。
曹兵來至頭隊,與韓浩講明,說夏侯都督他要親自盤問。
韓浩感到這班百姓很難對付,要是中了敵人之計是我的責任。
現在夏侯都督他要親自盤問,那事情再好沒有。
因此他命令曹兵把他們押往中隊,自己帶領頭隊緩緩而行,等待着夏侯惇還有什麼令來。
再說,一班曹兵對地上的漢軍喝道:&ldquo你們都站起來,到前面去見我們大都督。
&rdquo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