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競千舟白衣渡長江 縱萬騎輕裝略邊郡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回競千舟白衣渡長江縱萬騎輕裝略邊郡
長江有條支流叫做浔陽江,直通荊州以及荊州五裡外的沙頭鎮。
就在沙頭鎮上,漢軍築下了二十座烽火台,關公早有吩咐,一旦發現敵情,日則燃煙,夜則舉火,以便向遠在樊城外的大軍示意告急。
高達十丈的烽火台,就像一尊尊矗立在江畔的巨人,鳥瞰着大江南北,看守着荊州的大門。
本來,這裡重軍把守,日夜防範,連空中飛過的燕雀也逃不過漢軍的眼睛。
自從陸口傳來了呂蒙病故和陸遜拜帥的消息以後,尤其是關雲長從荊州調走了二十萬精兵以後,無形中給荊州守軍留下了一個輕敵的思想,好像江東一向是盟軍似的,從此巡邏倦怠,了望懶惰,僅剩下的數百弟兄雖則也是日夜兩班輪番巡哨,然而已經失去了往日井然有序的嚴密軍紀,常常是分班脫節,或者是日以繼夜,或者是夜以繼日,即使是上了烽火台,不是睡懶覺,就是飲酒作樂。
劉安調往軍前以後,荊州留守的副将左賢,是個嗜酒如命之徒。
以往常有人來抽查,他硬是耐着性子不敢放肆,如今劉安一走,沒了管束,他就像一匹脫了缰的野馬,頓時劣性發作了起來,放縱自任,唯他自尊,誰還管得了他?每日裡大吃大喝,不醉不休,把軍情大事撇到了九霄雲外。
當官的一糊塗,弟兄自然是上行下效,更加随便了。
這一年的氣候比往年冷得早,十月裡已經寒風刺骨,呼嘯不止。
初八這一個晚上,浔陽江面上風急浪高,水流湍急。
烽火台左前方三裡處,有一座水營,水營中也駐紮着五百漢軍。
本來這些漢軍都很警戒,自從一撤兵以後,一個個也開始渙散了,一到夜晚就躲在營帳中不肯出去,偶爾出去,也不過是敷衍了事。
今晚遇到了這樣的天氣,雖然都上了小船,卻并不出去巡查,而是靠在水營旁,三五一夥談天說地來打發寒夜,大多數人都不把巡哨當成一回事。
&ldquo我的哥,今晚風浪不小,咱們就在營旁眺望眺望算了,這大風實在吃不消。
&rdquo 自然也有一些謹慎的漢軍以為這樣太不負責,不無擔心地說:&ldquo關君侯令我等弟兄在此,就是把荊州交給了咱們,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如何擔待得起?江面上還是要走走的,免得出大事。
&rdquo 這種時候說這樣的話,還有幾個人聽得進去?&ldquo我的哥,不要這等死心眼。
江東呂蒙死了,陸遜還到君侯軍前奉獻厚禮,君侯已将城中大軍都調走了,我們還用擔什麼心?樂得高興幾天。
依我看,從今以後太平無事。
若是前方打得兇,隻怕連我們也會撤走的。
&rdquo &ldquo是啊。
沒看見左賢将軍不是成天在喝酒消遣嗎?&rdquo 衆弟兄你一句,我一句,隻圖一時的省事快活,完全喪失了對江東的警惕。
弄到最後,一個人也不出江巡哨。
任何事情都是一松百松,水營中的五百漢軍就像一盤散沙。
就在他們扯得火熱的時候,有人發現江面上隐隐約約來了無數條小船,黑影連在一塊随波起伏,向這裡行來。
慌忙與大家道:&ldquo哥們,江面上黑影憧憧,莫非是江東的小船?&rdquo 大家聽說江面有船,忙探頭向江面扭去,果然見黑壓壓地一大片,數不清的船,這使漢軍警覺了起來,齊向江中喊道:&ldquo呔!什麼樣船?快停下,要不我們放箭了!&rdquo 黑夜中傳來了答話:&ldquo呔,将爺們不要放箭,我等都是漁民。
今晚風大浪急,我等吃不消,暫且靠岸歇一宵,不然船翻人亡。
請将爺們商擡貴手,行行好,讓我等靠一靠,風一小,我等便去。
&rdquo船越駛越近,漸漸露出了人影。
漢軍見狀,立刻喝叱道:&ldquo此乃君侯大營,如何讓汝等停船,速速停下,否則弓箭無情!&rdquo 對面傳來了慌亂聲:&ldquo嗨&hellip&hellip将爺不要誤會。
&rdquo說着,對身旁的小船叫喊道:&ldquo衆位停船!&rdquo這才又對水營上喊道:&ldquo各位将爺,我等都是公安城内的本份漁民,今日魚多,錯過了回家的時辰,将爺們一向好善樂施,都像君侯一樣愛民如子,看來還得請衆将爺體恤下情,小民們感激不盡!&rdquo 被他們這一連串甜滋滋、熱乎乎的話,說得五百漢軍都松了手中的弓弦。
為頭的向他們叫道:&ldquo若是漁民,可先将二條小船靠近,再作商議。
&rdquo 對面劃出兩條小船,船上的人邊搖,邊自語道:&ldquo真乃仁義之師,我等遇上了這樣的大好人。
否則不是翻船,就被寒風凍死。
&rdquo不一會,靠到了水營的邊上,連連向漢軍打拱作揖:&ldquo多蒙衆将爺大恩,小民感激不盡。
就讓我等在此歇息一宵吧。
&rdquo 漢軍等他們靠攏,這才看清來的果然是兩條漁船,船上的人都是頭戴笠帽,身披蓑衣,便覺寬心,漸漸地收起了弓箭。
兩條船上的漁民見漢軍的神色松弛了下來,便知有說話的餘地,忙捧出白花花的銀兩往各人手中送去,&ldquo将爺,一點小意思,買口酒喝吧。
&rdquo 漢軍手裡拿了銀兩,口氣也不像剛才那樣嚴厲了:&ldquo既是公安漁民,便在寨外暫避一宵風寒。
爾等共有多少船?&rdquo 漁民忙答道:&ldquo不算多,也不過數十條。
&rdquo 漢軍也有人疑心道&ldquo怎麼那麼多?&rdquo 漁民都笑道:&ldquo天将大冷,都想趁這幾天多打些魚,也好勉強打發個冬天。
因此大家相約湊在一起了。
将爺若是不信,待他們過來了仔細檢查一番。
&rdquo 漢軍聽他們這般說,也都打消了疑心,&ldquo不必噜蘇,喚他們過來就是了。
&rdquo 漁民忙轉身向後叫道:&ldquo鄉親們,快來吧!&rdquo一面向江面上招呼,一面從艙中取出酒來。
&ldquo衆将爺,船上别的沒有,出外打漁酒總是有的。
今晚天寒,請衆位暖暖身子,喝幾口酒吧!&rdquo 這兒敬酒,那邊又送上下酒的菜來:&ldquo打漁人别的沒有,魚蝦之類一年四季是不斷的。
衆将爺若不嫌棄,将就下下酒吧!&rdquo 這班漢軍見有酒有菜,正求之不得,便半推半就地吃喝起來。
初時還客氣幾句,不時裝模作樣地向江中了望幾下。
到後來,靠攏的船隻也多了,這個送酒,那個送萊,将這班漢軍又是敬,又是捧,早把他們灌得雲裡霧裡、身不由己起來。
漁船越聚越多,漁民也似鐵桶般地将他們圍裹在當中。
頭腦清醒一點的漢軍似乎覺察到了這些漁民的用意,正要驚呼,哪裡還由他們作主,紛紛被這股改扮成漁民的吳軍一擁而上,幾個捉一個,全部執下,未曾走了一個。
原來這些漁民,就是呂蒙帶領的吳軍頭隊,趁着漢軍被衆軍纏住的時候,呂蒙率領韓當、周泰、徐盛、丁奉諸将分兵數路,悄悄地将營寨的各條水路切斷,四下裡摸進了水營,就在漢軍還在醉夢中奪了寨頭。
真個是刀不出鞘,血不染刃,人不知,鬼不覺,五百個漢軍頃刻間成了俘虜。
呂蒙傳令手下立即剝下漢軍身上的号衣,一個個繩捆索綁,等到奪了荊州再發落這些漢軍。
此乃後話。
吳軍換上了漢軍号衣,跟着呂蒙又向烽火台進發了。
此時已是下半夜。
卻說在烽火台下面也有一座水營,這座營頭是烽火台守軍的休息之所。
一半漢軍在台上了望,一半漢軍就在這座營頭中休息。
二百五十個漢軍在台上觀風,大多在打瞌睡,還有二百五十個漢軍就放心托膽地在營中睡大覺,僅有一小部分人在營外守衛。
營帳中左賢仍在喝酒,對于水營的失守,他們全然不知。
江面上忽然來了一批船隻,燈火點得通明,船行之聲驚醒了營外的衛軍,朦胧中見是自家弟兄,忙問道:&ldquo呔!我的哥,不去巡哨,到此則甚?&rdquo 這邊船上應道:&ldquo我的哥,我等有緊急軍情來禀報左将軍,有勞通禀。
&rdquo一邊講,一邊已經靠上了營頭,大大方方地跨上水營,往守營軍士跟前走來。
就在沙頭鎮上,漢軍築下了二十座烽火台,關公早有吩咐,一旦發現敵情,日則燃煙,夜則舉火,以便向遠在樊城外的大軍示意告急。
高達十丈的烽火台,就像一尊尊矗立在江畔的巨人,鳥瞰着大江南北,看守着荊州的大門。
本來,這裡重軍把守,日夜防範,連空中飛過的燕雀也逃不過漢軍的眼睛。
自從陸口傳來了呂蒙病故和陸遜拜帥的消息以後,尤其是關雲長從荊州調走了二十萬精兵以後,無形中給荊州守軍留下了一個輕敵的思想,好像江東一向是盟軍似的,從此巡邏倦怠,了望懶惰,僅剩下的數百弟兄雖則也是日夜兩班輪番巡哨,然而已經失去了往日井然有序的嚴密軍紀,常常是分班脫節,或者是日以繼夜,或者是夜以繼日,即使是上了烽火台,不是睡懶覺,就是飲酒作樂。
劉安調往軍前以後,荊州留守的副将左賢,是個嗜酒如命之徒。
以往常有人來抽查,他硬是耐着性子不敢放肆,如今劉安一走,沒了管束,他就像一匹脫了缰的野馬,頓時劣性發作了起來,放縱自任,唯他自尊,誰還管得了他?每日裡大吃大喝,不醉不休,把軍情大事撇到了九霄雲外。
當官的一糊塗,弟兄自然是上行下效,更加随便了。
這一年的氣候比往年冷得早,十月裡已經寒風刺骨,呼嘯不止。
初八這一個晚上,浔陽江面上風急浪高,水流湍急。
烽火台左前方三裡處,有一座水營,水營中也駐紮着五百漢軍。
本來這些漢軍都很警戒,自從一撤兵以後,一個個也開始渙散了,一到夜晚就躲在營帳中不肯出去,偶爾出去,也不過是敷衍了事。
今晚遇到了這樣的天氣,雖然都上了小船,卻并不出去巡查,而是靠在水營旁,三五一夥談天說地來打發寒夜,大多數人都不把巡哨當成一回事。
&ldquo我的哥,今晚風浪不小,咱們就在營旁眺望眺望算了,這大風實在吃不消。
&rdquo 自然也有一些謹慎的漢軍以為這樣太不負責,不無擔心地說:&ldquo關君侯令我等弟兄在此,就是把荊州交給了咱們,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如何擔待得起?江面上還是要走走的,免得出大事。
&rdquo 這種時候說這樣的話,還有幾個人聽得進去?&ldquo我的哥,不要這等死心眼。
江東呂蒙死了,陸遜還到君侯軍前奉獻厚禮,君侯已将城中大軍都調走了,我們還用擔什麼心?樂得高興幾天。
依我看,從今以後太平無事。
若是前方打得兇,隻怕連我們也會撤走的。
&rdquo &ldquo是啊。
沒看見左賢将軍不是成天在喝酒消遣嗎?&rdquo 衆弟兄你一句,我一句,隻圖一時的省事快活,完全喪失了對江東的警惕。
弄到最後,一個人也不出江巡哨。
任何事情都是一松百松,水營中的五百漢軍就像一盤散沙。
就在他們扯得火熱的時候,有人發現江面上隐隐約約來了無數條小船,黑影連在一塊随波起伏,向這裡行來。
慌忙與大家道:&ldquo哥們,江面上黑影憧憧,莫非是江東的小船?&rdquo 大家聽說江面有船,忙探頭向江面扭去,果然見黑壓壓地一大片,數不清的船,這使漢軍警覺了起來,齊向江中喊道:&ldquo呔!什麼樣船?快停下,要不我們放箭了!&rdquo 黑夜中傳來了答話:&ldquo呔,将爺們不要放箭,我等都是漁民。
今晚風大浪急,我等吃不消,暫且靠岸歇一宵,不然船翻人亡。
請将爺們商擡貴手,行行好,讓我等靠一靠,風一小,我等便去。
&rdquo船越駛越近,漸漸露出了人影。
漢軍見狀,立刻喝叱道:&ldquo此乃君侯大營,如何讓汝等停船,速速停下,否則弓箭無情!&rdquo 對面傳來了慌亂聲:&ldquo嗨&hellip&hellip将爺不要誤會。
&rdquo說着,對身旁的小船叫喊道:&ldquo衆位停船!&rdquo這才又對水營上喊道:&ldquo各位将爺,我等都是公安城内的本份漁民,今日魚多,錯過了回家的時辰,将爺們一向好善樂施,都像君侯一樣愛民如子,看來還得請衆将爺體恤下情,小民們感激不盡!&rdquo 被他們這一連串甜滋滋、熱乎乎的話,說得五百漢軍都松了手中的弓弦。
為頭的向他們叫道:&ldquo若是漁民,可先将二條小船靠近,再作商議。
&rdquo 對面劃出兩條小船,船上的人邊搖,邊自語道:&ldquo真乃仁義之師,我等遇上了這樣的大好人。
否則不是翻船,就被寒風凍死。
&rdquo不一會,靠到了水營的邊上,連連向漢軍打拱作揖:&ldquo多蒙衆将爺大恩,小民感激不盡。
就讓我等在此歇息一宵吧。
&rdquo 漢軍等他們靠攏,這才看清來的果然是兩條漁船,船上的人都是頭戴笠帽,身披蓑衣,便覺寬心,漸漸地收起了弓箭。
兩條船上的漁民見漢軍的神色松弛了下來,便知有說話的餘地,忙捧出白花花的銀兩往各人手中送去,&ldquo将爺,一點小意思,買口酒喝吧。
&rdquo 漢軍手裡拿了銀兩,口氣也不像剛才那樣嚴厲了:&ldquo既是公安漁民,便在寨外暫避一宵風寒。
爾等共有多少船?&rdquo 漁民忙答道:&ldquo不算多,也不過數十條。
&rdquo 漢軍也有人疑心道&ldquo怎麼那麼多?&rdquo 漁民都笑道:&ldquo天将大冷,都想趁這幾天多打些魚,也好勉強打發個冬天。
因此大家相約湊在一起了。
将爺若是不信,待他們過來了仔細檢查一番。
&rdquo 漢軍聽他們這般說,也都打消了疑心,&ldquo不必噜蘇,喚他們過來就是了。
&rdquo 漁民忙轉身向後叫道:&ldquo鄉親們,快來吧!&rdquo一面向江面上招呼,一面從艙中取出酒來。
&ldquo衆将爺,船上别的沒有,出外打漁酒總是有的。
今晚天寒,請衆位暖暖身子,喝幾口酒吧!&rdquo 這兒敬酒,那邊又送上下酒的菜來:&ldquo打漁人别的沒有,魚蝦之類一年四季是不斷的。
衆将爺若不嫌棄,将就下下酒吧!&rdquo 這班漢軍見有酒有菜,正求之不得,便半推半就地吃喝起來。
初時還客氣幾句,不時裝模作樣地向江中了望幾下。
到後來,靠攏的船隻也多了,這個送酒,那個送萊,将這班漢軍又是敬,又是捧,早把他們灌得雲裡霧裡、身不由己起來。
漁船越聚越多,漁民也似鐵桶般地将他們圍裹在當中。
頭腦清醒一點的漢軍似乎覺察到了這些漁民的用意,正要驚呼,哪裡還由他們作主,紛紛被這股改扮成漁民的吳軍一擁而上,幾個捉一個,全部執下,未曾走了一個。
原來這些漁民,就是呂蒙帶領的吳軍頭隊,趁着漢軍被衆軍纏住的時候,呂蒙率領韓當、周泰、徐盛、丁奉諸将分兵數路,悄悄地将營寨的各條水路切斷,四下裡摸進了水營,就在漢軍還在醉夢中奪了寨頭。
真個是刀不出鞘,血不染刃,人不知,鬼不覺,五百個漢軍頃刻間成了俘虜。
呂蒙傳令手下立即剝下漢軍身上的号衣,一個個繩捆索綁,等到奪了荊州再發落這些漢軍。
此乃後話。
吳軍換上了漢軍号衣,跟着呂蒙又向烽火台進發了。
此時已是下半夜。
卻說在烽火台下面也有一座水營,這座營頭是烽火台守軍的休息之所。
一半漢軍在台上了望,一半漢軍就在這座營頭中休息。
二百五十個漢軍在台上觀風,大多在打瞌睡,還有二百五十個漢軍就放心托膽地在營中睡大覺,僅有一小部分人在營外守衛。
營帳中左賢仍在喝酒,對于水營的失守,他們全然不知。
江面上忽然來了一批船隻,燈火點得通明,船行之聲驚醒了營外的衛軍,朦胧中見是自家弟兄,忙問道:&ldquo呔!我的哥,不去巡哨,到此則甚?&rdquo 這邊船上應道:&ldquo我的哥,我等有緊急軍情來禀報左将軍,有勞通禀。
&rdquo一邊講,一邊已經靠上了營頭,大大方方地跨上水營,往守營軍士跟前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