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屯高阜小将露峥嵘 駐低窪老帥失計較

關燈
究一個奇,出其不意,關平驟然又撥轉馬頭,向龐德的馬頭上劈去,迅如閃電,來一個圈馬刀&mdash&mdash&ldquo完壁歸趙完信義&rdquo。

    冷不防這一刀劈來,龐德險些手足失措,慌亂中擋住了這一刀。

    &ldquo且慢!&rdquo關平将身體向馬背上一伏,趁勢用刀頭向龐德的肚腹刺去,這一刀名為伏一刀&mdash&mdash&ldquo跪泣秦庭申包胥&rdquo。

    一路中八刀舞完,名曰八刀,實則變化出了六十四刀,一刀緊一刀,虛虛實實,每一刀都有緻命的危險,險象環生,就像蛇盤老鼠一樣,越盤越緊,令龐德頭昏目眩,又脫身不得。

    旗門下的關雲長看了也是連連點頭,表示十分滿意。

    心想,十幾年的心血沒有白花,關平的刀法竟也練得這般純熟,已不在我之下。

     此時的龐德力氣已大大減弱,他想:我今天連戰一步一馬兩員戰将,都是絕妙的戰法,武藝都足以和我打個平手,年紀輕輕的關平居然也有這麼大的本領,說明關雲長确實可以稱為天下第一名刀了,我無論如何比不上他。

    倘然再與關公戰,性命不保。

    為了保存實力,龐德拼命枭開了關平的銀刀,圈馬便向自己的旗門逃去,口中連連喊叫道:&ldquo小子關平厲害,龐德去也!&rdquo 關平見他逃跑,豈肯放他,忙将銀刀架住,暗拽弓箭在手,觑得真切,對準龐德的夾背射去。

    弓弦聲引起了龐德的注意,他知道這一箭必定逃不了,以最快的反應和速度将身體向右邊一偏。

    可箭速比他快得多,&ldquo紮!&rdquo一箭已中,射進了他左臂的後邊。

    那天雲長中在左臂的前面,以箭還一箭,公平交易。

     龐德邊逃邊叫:&ldquo喔呀&hellip&hellip&rdquo直往旗門逃去。

    臨近旗門一想,那天關雲長中了箭一聲未哼,而且自己打箭,何等漂亮,我又何必這般狼狽?遂将戰馬扣住,欲想效學關羽的英豪氣概,架住紅銅大刀,三個指頭捏住箭杆,試了一試,沒能拔出,反覺得疼痛難熬。

    龐德始覺為難,又怕被對面的關羽看見笑話,憑着一股勇氣,硬是再次捏住了箭杆,咬一咬牙,雙眼一閉,狠命地一拔,隻聽得啪的一聲,箭杆倒真的拔了出來,可箭頭卻留在了裡面。

    這一拔更是痛楚難忍,雙眼一陣發黑,要想睜開看一看,已經不能夠,人在馬背上搖搖欲墜,好像天旋地轉一般,不能自已。

     關平見狀,挂好硬弓,提起銀刀,打算沖亂魏軍旗門。

    關羽恐他有失,急令鳴金。

    關平聽到鑼聲,這才掉馬回來,問道:&ldquo父親,孩兒正欲乘勝追殺,擒獲龐德,以報一箭之仇,緣何收軍?&rdquo &ldquo吾兒,龐德中一狼牙,已喪魂魄,不必窮追。

    某已思得良謀,不日之内,可使于禁全軍覆沒。

    時光不早,回營歇息去吧。

    &rdquo 關平聽說父親有妙計可使敵人全軍覆沒,一時不能理解,但也毫不懷疑。

    不過今日一仗取勝,也可以收軍回營了。

    便收拾旗門,跟着父親回進大營。

     卻說龐德一陣眩暈,險些從馬背上掉下來,被衆軍扶住。

    等到神志清醒過來,仍是劇痛不已,對手中的箭杆上一看,上面火烙三個字:西涼龐。

    不看則已,一看氣怒攻心,愈覺臂上痛得厲害。

    不覺歎了口氣,早知道這支箭會射到自己的身上,那又何必去射關雲長呢?隔了十多天,又原物奉還,而且箭頭尚留在體内,好像箭到了漢營中受了關公的恩德似的,也對我不仁不義起來,故意和我作對了。

    真算我晦氣。

     于禁見龐德非但一仗大敗,而且還身負箭傷,不免有點幸災樂禍起來:我的意思并不要出戰,隻要把關雲長擋在這裡,不讓他攻破樊城,渡過黃河,那就是你我最大的功勞了。

    你憑着一時血氣之勇,非要與關羽分個高低,結果自己中了箭,這不是自找的麼!遂令鳴金收軍,一面命人請軍醫為龐德取箭頭敷藥,一面命軍士堅守營寨,不可出戰,回到營中,聞報龐德箭瘡沉重,非一月難以愈合。

     于禁考慮到在此一個月之内沒有良将與漢軍抗衡,隻有以守為上,因此命魏軍負上擔石,伐竹鋸木,深溝高壘,以防關羽前來偷營。

    一連數日,并不見漢軍前來讨戰,于禁深感奇異。

     卻說雲長在養傷期間,命人将樊城周圍的地理情況細細地畫了一張圖,暗與馬良、伊籍等人反複研讨斟酌。

    就在樊城之北有個地方叫罾口川,川旁有條小江叫罾口江,是襄江的一條支流。

    罾口川地形極低,魏軍駐紮的營寨離此不遠。

    當時關羽曾想,要是能将于禁引入罾川口,便可決水淹死七軍。

    當然,魏軍仗着龐德的勇猛,決不會自行退到那裡,關鍵是先将龐德制住,方能将于禁逼入罾川口。

    果然龐德中箭,又見于禁深挖壕溝,加高營牆,再也不敢露面,情知龐德傷勢不輕,便暗暗囑咐廖化,教他領兵三千,向樊城後關佯攻,要做到大張旗鼓而去,偃旗息鼓而回,每天來回一次。

    又命周倉領兵一千,攜帶千斤索、千斤闆、千斤樁以及鐵錘等工具,天黑動身,往罾川口的南端行事。

     周倉奉了主人之命,借着月色,推動滿載的車輛來到罾口江,令軍士在水底下先打好千斤樁,排下數十塊千斤闆,又用千斤索将樁和闆系緊結牢。

    話沒幾句,可做起來不容易,開始進度很慢,不是沖了闆就是沖掉樁。

    幾天過後,倒也樂觀,襄江流到這兒的水被千斤闆擋住了,無法再流往罾口江下遊,這一段的水就越積越多,漸漸向上漲起來,而下遊的水位越來越低。

    到後來,攔住的這一段,水已漫上可江岸,周倉再命軍士用沙包一個個底疊起來,将堤岸築得高高的,不讓江水漫漲到岸上,而隻能蓄在江内。

    到時隻要斬斷千斤索,水底的千斤闆一倒,上遊的水就會形成一陣陣激流和急浪,沖到哪裡就會把任何東西都卷走,爬上岸的江水便會迅速灌滿罾口川,變成一片汪洋。

    同時命胡班準備大小船隻,在這一天追殺水中的魏軍。

    事先關照關平将部分人馬紮在丘陵高埠處,部分人馬移到襄江的船中,此乃後事,當時所知者甚少,連關平也不得而知。

     就在龐德中箭後的第三天,關羽親領一萬軍士,上赤兔馬,提青龍刀,來到魏軍營前讨戰,軍士齊呼道:&ldquo呔!賊軍聽了,我家君侯在此,速命于禁出營交戰。

    令龐德馬前領死!&rdquo 魏軍見關羽又來搦戰,急往大帳禀報于禁,&ldquo禀于大都督,關雲長營前讨戰,請定奪!&rdquo 于禁就帶着何成、董衡和董超上營牆,見關雲長一馬當先,身後五百校刀手,兩旁二十個關西漢,煞是威風。

    于禁想,幸得我早作準備,深溝高壘,要是像龐德那樣一味交戰,窮兵黩武,營頭早晚要失。

    以此看來,曹仁閉關不戰的确是有道理的,至少不會像龐德那樣中箭。

    看了一會,見漢軍隻是叫罵,并不沖營,就吩咐軍士嚴陣以待,一旦漢軍沖營,即以亂箭射退。

    這才下得營牆,回進大帳。

     且說龐德養了兩天傷,痛楚稍有減退,今日在本帳安心靜養,不穿甲胄,頭戴便巾,身穿戰袍,頸中挂着一根白綢,手在白綢上懸着,幸喜近日并無擾人的戰事,倒也舒心。

    不料營前人聲喧嘩,傳進了營帳,龐德忙問:&ldquo營前何事嘈雜,莫非關羽搦戰?&rdquo &ldquo禀先行将,營前正是關雲長讨戰。

    &rdquo 龐德想,我到了這兒,與關羽打了兩仗,隻因手臂中箭,無法出戰,但已盡了先鋒之責。

    那于禁身為主将,兵臨營前,緣何閉營不戰呢?龐德踱出本帳,到大帳見于禁和諸将都在,便踏上前拱手道:&ldquo大都督,關羽營前讨戰,何不出馬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