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奔荊州子瑜說姻親 失襄陽糜傅報假情
關燈
小
中
大
。
在他們鎮守八年的時間裡,初時還算謹慎。
時間一長,便開始放縱起來,七八年中,天天喝得酩酊大醉,天一擦黑,他們就好像奉旨飲酒,定要飲得一醉方休,從不間斷,守将這般濫飲,上行下效,軍士豈有閑着不喝的?每日裡觥籌交錯,醉生夢死,守關的捧酒碗,巡哨的睡大覺,戒備松懈,還有誰想得到會出亂子!他們以為挂着關雲長的牌子就像上面畫着一隻吃人的虎一樣,别說東吳不敢蠢蠢欲動,就是曹操也沒這個膽量。
每逢荊州的總巡哨趙累、王甫趕到這兒時,他們早已得知消息,裝模作樣地收斂幾時。
好得趙累和王甫也看不出什麼事故來,每月也隻來一二次,反覺得他們數年中始終如一,每每向關公如實禀複,關雲長還當他們果然如此,常常嘉獎他們。
大家竟然都蒙在鼓裡,絲毫都未曾察覺。
關羽好恨,好好的一座城關這樣輕易地就被魏軍奪去了,這對北伐來說,要增加多少麻煩啊!欲待發作,探子馳馬報來,說道三日前夏侯惇與其子領兵一萬,伏于襄陽關外,命夏侯存暗引三千軍士佯攻北關,他便領七千精兵繞至南門,蹚過城河,用繩梯翻越城牆。
八年來,這班守城軍士夜夜便狂飲濫醉,麻痹大意,毫無警惕。
俟魏軍越入城中方才驚醒,其時城門已開,吊橋亦平,夏侯惇在城中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南北二門均已失守。
傅、糜二将趁亂得脫,傾城軍士皆歸魏軍。
關羽素來性如烈炭,聽了這番話,哪裡還忍耐得住,别看他往日裡閱讀《春秋》時,文質彬彬,滿腔儒雅之氣,一遇到事情他就會暴跳如雷,真正是老爺脾氣。
失了關廂,其罪已難赦免,又謊報軍情,更是罪上加罪,尤其是說假話,關羽最是深惡痛絕,絕不能相容的。
關羽被糜芳的一番假話所震怒,鳳目橫對,好像要噴出火來。
大喝道:&ldquo糜、傅二賊,衍怠軍情,縱軍狂飲,失守襄陽,可知罪否?!&rdquo 二人趴在地上不斷叩頭求饒:&ldquo小将知罪!君侯饒命!&rdquo &ldquo失守重關,其罪難赦,謊言哄騙,軍法不容。
來,将不法将糜芳、博士仁推出轅門斬首!&rdquo 糜芳、博士仁被吓得面如土色,又是拜,又是叫,&ldquo君侯開恩!君侯饒命!&rdquo 關公一聲斷吼:&ldquo斬!&rdquo 兩旁手下一擁而上,斬豬殺牛似地将他們二人拖翻,拍去頭盔,反剪雙手,壓的壓,綁的綁,無多時已将糜芳、博士仁捆得像端午節的粽子,結結實實,動彈不得。
再将他們從地上拖起,大聲喝道:&ldquo走!&rdquo押着就往外跑,到轅門前的照牆旁,硬将他們按下跪在兩門落頭炮邊,刀斧手手執着鬼頭刀怒目相視。
恰在接令官急急忙忙奔上大堂去請行刑令時,堂外一陣大喊:&ldquo漢中王旨下!&rdquo 關羽想,恰恰要殺人,來了大哥的旨意,且先接旨,再下令斬首不遲。
立即吩咐擺香案、焚香燭,随即率先跪拜下去,伏地聽旨。
來者便是劉安與胡班,到此便是嘉封關羽為讨逆大都督。
讀畢,奉上印信。
關羽謝恩,受了大都督的印信,起身複又坐定。
劉安進來時,看到了轅門外的景象,遂問:&ldquo君侯,轅門外所斬何人?&rdquo &ldquo糜芳、傅士仁。
&rdquo &ldquo未知二人身犯何罪?&rdquo &ldquo酒後失守襄陽,謊言哄騙關某。
&rdquo 劉安想,按他們的罪來說,應該嚴懲不貸,但是他們的兄長都是王上的忠臣,特别是糜芳還是漢中王的至親,一旦殺了,隻怕漢中王的面上不好看,不如讓我來說個情。
便道:&ldquo君侯,此二人論罪該斬。
然彼等兄長皆有功于漢中王,豈可一斬了之。
今番君侯領兵北伐,未曾出師先斬大将,于軍不利,可暫免其罪。
&rdquo 關羽想到他們的兩個兄長倒是忠心耿耿,數立功勞,要是斬了這兩個不文不武的罪将,在大哥面前交不了帳。
再說求情的人是漢中王的使者,這點面子是一定要給的,關羽沉思片刻,吩咐手下将糜、傅二人押回大堂。
趁這當口,胡班上階叩見了關羽。
十多年未見,兩人都老多了。
原來胡班是關羽昔年過五關、斬六将時結識的,在胡家莊又結成郎舅。
今日舅兄到此,關羽不敢怠慢,忙也還了一禮,細問别後情景。
胡班便将别後四處飄蕩,尋訪皇叔,在西蜀闵江奇遇張飛等事概說了一遍,一直跟随漢中王至今,今番方有機遇到此。
關羽也将嶽父一家十多年的情況簡要講了一些,遂請胡班到府上去拜望闊别多年的父母雙親。
送走了胡班,關公又問來使:&ldquo足下大名?&rdquo 怎麼劉備派來的大使,關羽會不認識的呢?其中有個緣故。
關羽鎮守荊襄,一生未進川,别說不認識劉安,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四虎将馬超也隻是久聞其名而未謀其面。
再說劉安也不是劉備的老人馬,關羽是無法與他相識的。
&ldquo小将劉安。
&rdquo &ldquo足下莫非徐州孝山劉安?&rdquo &ldquo正是徐州孝山出身。
&rdquo 劉、關、張弟兄感情好,每個人做的事,大家都了解得十分清楚,尤其是劉備的事情,關、張二人更是關心。
一聽他是劉安,關羽立即想到了割肉救主的故事來。
關羽最重義氣,蓦地肅然起敬,從座上擡身,&ldquo原是吾兄之恩人,可敬可佩。
請受關某一拜!&rdquo 劉安如何受得起他的拜,立刻将他扶住,&ldquo小将不敢!&rdquo 正說着話,手下已押着糜芳、傅士仁二人上了大堂,先上前拜謝了不斬之恩。
關羽怒氣未息,大叱二人道:&ldquo吾不看劉将軍金面,斷難饒恕!來,各杖三十軍棍!&rdquo 死罪可脫,活罪難逃,軍牢手将他們當堂拖翻,打得他們呼天喊地,亂滾亂爬,真個是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差點昏死過去。
刑畢,罰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關羽嚴厲地警告他們:&ldquo若吾很勝回來之日,稍有差池,二罪俱罰!&rdquo 二人滿面羞漸,諾諾而去,其實這兩個人是輕饒不得的,早點殺了他們,即使關羽今後荊州失利,還能退守南郡,絕不至于敗走麥城。
小人不可重用,現在不殺,反而遺禍于世,最終反害了自己。
二人受了今日之罪,從此懷恨在心,隻是無處發洩,這且不提。
關羽怒氣方消,又與劉安聊道:&ldquo将軍真義士也。
未知幾時報到我家大哥帳下?&rdquo &ldquo已有七八載。
今聞君侯興師北伐,小将一則奉漢中王之命到此,二則願與胡将軍同在君侯麾下效力。
未知君侯可允否?&rdquo &ldquo将軍助某北伐,某豈有不允之理?!&rdquo 是夜,關羽設筵款待劉安、胡班,盡歡而散,發付來人回進西川,謝兄王嘉封。
失了襄陽,關羽恨不得當晚就發兵。
襄陽不拔,大大地阻礙了北上伐魏,便定于來日發令開兵,這正是: 兩川勁旅方息鼓,一地強師又舉旗。
關羽揮師北上究竟成功否?且看下回分解。
在他們鎮守八年的時間裡,初時還算謹慎。
時間一長,便開始放縱起來,七八年中,天天喝得酩酊大醉,天一擦黑,他們就好像奉旨飲酒,定要飲得一醉方休,從不間斷,守将這般濫飲,上行下效,軍士豈有閑着不喝的?每日裡觥籌交錯,醉生夢死,守關的捧酒碗,巡哨的睡大覺,戒備松懈,還有誰想得到會出亂子!他們以為挂着關雲長的牌子就像上面畫着一隻吃人的虎一樣,别說東吳不敢蠢蠢欲動,就是曹操也沒這個膽量。
每逢荊州的總巡哨趙累、王甫趕到這兒時,他們早已得知消息,裝模作樣地收斂幾時。
好得趙累和王甫也看不出什麼事故來,每月也隻來一二次,反覺得他們數年中始終如一,每每向關公如實禀複,關雲長還當他們果然如此,常常嘉獎他們。
大家竟然都蒙在鼓裡,絲毫都未曾察覺。
關羽好恨,好好的一座城關這樣輕易地就被魏軍奪去了,這對北伐來說,要增加多少麻煩啊!欲待發作,探子馳馬報來,說道三日前夏侯惇與其子領兵一萬,伏于襄陽關外,命夏侯存暗引三千軍士佯攻北關,他便領七千精兵繞至南門,蹚過城河,用繩梯翻越城牆。
八年來,這班守城軍士夜夜便狂飲濫醉,麻痹大意,毫無警惕。
俟魏軍越入城中方才驚醒,其時城門已開,吊橋亦平,夏侯惇在城中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南北二門均已失守。
傅、糜二将趁亂得脫,傾城軍士皆歸魏軍。
關羽素來性如烈炭,聽了這番話,哪裡還忍耐得住,别看他往日裡閱讀《春秋》時,文質彬彬,滿腔儒雅之氣,一遇到事情他就會暴跳如雷,真正是老爺脾氣。
失了關廂,其罪已難赦免,又謊報軍情,更是罪上加罪,尤其是說假話,關羽最是深惡痛絕,絕不能相容的。
關羽被糜芳的一番假話所震怒,鳳目橫對,好像要噴出火來。
大喝道:&ldquo糜、傅二賊,衍怠軍情,縱軍狂飲,失守襄陽,可知罪否?!&rdquo 二人趴在地上不斷叩頭求饒:&ldquo小将知罪!君侯饒命!&rdquo &ldquo失守重關,其罪難赦,謊言哄騙,軍法不容。
來,将不法将糜芳、博士仁推出轅門斬首!&rdquo 糜芳、博士仁被吓得面如土色,又是拜,又是叫,&ldquo君侯開恩!君侯饒命!&rdquo 關公一聲斷吼:&ldquo斬!&rdquo 兩旁手下一擁而上,斬豬殺牛似地将他們二人拖翻,拍去頭盔,反剪雙手,壓的壓,綁的綁,無多時已将糜芳、博士仁捆得像端午節的粽子,結結實實,動彈不得。
再将他們從地上拖起,大聲喝道:&ldquo走!&rdquo押着就往外跑,到轅門前的照牆旁,硬将他們按下跪在兩門落頭炮邊,刀斧手手執着鬼頭刀怒目相視。
恰在接令官急急忙忙奔上大堂去請行刑令時,堂外一陣大喊:&ldquo漢中王旨下!&rdquo 關羽想,恰恰要殺人,來了大哥的旨意,且先接旨,再下令斬首不遲。
立即吩咐擺香案、焚香燭,随即率先跪拜下去,伏地聽旨。
來者便是劉安與胡班,到此便是嘉封關羽為讨逆大都督。
讀畢,奉上印信。
關羽謝恩,受了大都督的印信,起身複又坐定。
劉安進來時,看到了轅門外的景象,遂問:&ldquo君侯,轅門外所斬何人?&rdquo &ldquo糜芳、傅士仁。
&rdquo &ldquo未知二人身犯何罪?&rdquo &ldquo酒後失守襄陽,謊言哄騙關某。
&rdquo 劉安想,按他們的罪來說,應該嚴懲不貸,但是他們的兄長都是王上的忠臣,特别是糜芳還是漢中王的至親,一旦殺了,隻怕漢中王的面上不好看,不如讓我來說個情。
便道:&ldquo君侯,此二人論罪該斬。
然彼等兄長皆有功于漢中王,豈可一斬了之。
今番君侯領兵北伐,未曾出師先斬大将,于軍不利,可暫免其罪。
&rdquo 關羽想到他們的兩個兄長倒是忠心耿耿,數立功勞,要是斬了這兩個不文不武的罪将,在大哥面前交不了帳。
再說求情的人是漢中王的使者,這點面子是一定要給的,關羽沉思片刻,吩咐手下将糜、傅二人押回大堂。
趁這當口,胡班上階叩見了關羽。
十多年未見,兩人都老多了。
原來胡班是關羽昔年過五關、斬六将時結識的,在胡家莊又結成郎舅。
今日舅兄到此,關羽不敢怠慢,忙也還了一禮,細問别後情景。
胡班便将别後四處飄蕩,尋訪皇叔,在西蜀闵江奇遇張飛等事概說了一遍,一直跟随漢中王至今,今番方有機遇到此。
關羽也将嶽父一家十多年的情況簡要講了一些,遂請胡班到府上去拜望闊别多年的父母雙親。
送走了胡班,關公又問來使:&ldquo足下大名?&rdquo 怎麼劉備派來的大使,關羽會不認識的呢?其中有個緣故。
關羽鎮守荊襄,一生未進川,别說不認識劉安,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四虎将馬超也隻是久聞其名而未謀其面。
再說劉安也不是劉備的老人馬,關羽是無法與他相識的。
&ldquo小将劉安。
&rdquo &ldquo足下莫非徐州孝山劉安?&rdquo &ldquo正是徐州孝山出身。
&rdquo 劉、關、張弟兄感情好,每個人做的事,大家都了解得十分清楚,尤其是劉備的事情,關、張二人更是關心。
一聽他是劉安,關羽立即想到了割肉救主的故事來。
關羽最重義氣,蓦地肅然起敬,從座上擡身,&ldquo原是吾兄之恩人,可敬可佩。
請受關某一拜!&rdquo 劉安如何受得起他的拜,立刻将他扶住,&ldquo小将不敢!&rdquo 正說着話,手下已押着糜芳、傅士仁二人上了大堂,先上前拜謝了不斬之恩。
關羽怒氣未息,大叱二人道:&ldquo吾不看劉将軍金面,斷難饒恕!來,各杖三十軍棍!&rdquo 死罪可脫,活罪難逃,軍牢手将他們當堂拖翻,打得他們呼天喊地,亂滾亂爬,真個是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差點昏死過去。
刑畢,罰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關羽嚴厲地警告他們:&ldquo若吾很勝回來之日,稍有差池,二罪俱罰!&rdquo 二人滿面羞漸,諾諾而去,其實這兩個人是輕饒不得的,早點殺了他們,即使關羽今後荊州失利,還能退守南郡,絕不至于敗走麥城。
小人不可重用,現在不殺,反而遺禍于世,最終反害了自己。
二人受了今日之罪,從此懷恨在心,隻是無處發洩,這且不提。
關羽怒氣方消,又與劉安聊道:&ldquo将軍真義士也。
未知幾時報到我家大哥帳下?&rdquo &ldquo已有七八載。
今聞君侯興師北伐,小将一則奉漢中王之命到此,二則願與胡将軍同在君侯麾下效力。
未知君侯可允否?&rdquo &ldquo将軍助某北伐,某豈有不允之理?!&rdquo 是夜,關羽設筵款待劉安、胡班,盡歡而散,發付來人回進西川,謝兄王嘉封。
失了襄陽,關羽恨不得當晚就發兵。
襄陽不拔,大大地阻礙了北上伐魏,便定于來日發令開兵,這正是: 兩川勁旅方息鼓,一地強師又舉旗。
關羽揮師北上究竟成功否?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