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三裡橋雲長挑袍 東嶺關刀劈孔秀
關燈
小
中
大
第八回三裡橋雲長挑袍東嶺關刀劈孔秀
等到關将軍走後,此地門公要緊拿了雲長留下的辭帖,向相府去禀報曹操。
再說關将軍保了二位皇嫂來到了許都北門,守城官兵見到這種情景,不知出了什麼事,要緊上來迎接,到關将軍馬前:&ldquo請問君侯到哪裡去?&rdquo 當時家将放下車輛,雲長扣住龍馬,回答守城小兵說:&ldquo關某今聞皇兄在河北冀州,如今保皇嫂去冀州尋兄,請讓路了。
&rdquo 守城的官兵,聽關将軍說要去劉備處,而且丞相也沒有命令下來,特别見到他們所有人一起要出城。
這一定要禀報丞相,否則吃罪不起。
因此滿臉堆笑地對關将軍說:&ldquo請君侯原諒,沒有丞相的命令,請君侯慢一慢出城,待小人去禀明丞相之後,再請君侯出皇城。
請原諒吧!&rdquo 雲長一聽,心想按道理是應該這樣的。
可是,你們哪裡知道曹操近日裝病,目的就是不放我跑。
如果你們去禀報,他也不會見的。
這樣,豈不是更耽擱我的時間嗎?而且我三天中辭别他三次,臨走時留下了辭帖,這再也不必去報他了。
現在我歸心如箭,尋兄心切,沒有工夫來對你們講清這些道理,何況我又不是曹操的部下,早已說過不聽他的指揮與命令。
我現去大哥處,與此地曹操雙方對敵了。
想到這裡,對你們沒有什麼客氣。
因此把紅臉一闆,對着守城的官兵說:&ldquo你們莫非馬前來阻?&rdquo 小兵見勢不妙,要緊笑着回答:&ldquo小人不敢。
&rdquo 關羽:&ldquo既然如此,請讓路了!&rdquo雲長說罷,把手中龍刀對這班人面前一蕩。
衆人見到寒光閃閃的青龍刀,大家一時吓得面如土色,向兩邊迅速地退了下去。
雲長對家将一聲令下:&ldquo來!與我把車輛推動!&rdquo 這班關西大漢推動車輛,其餘保護在車輛兩旁出了皇城。
雲長在後,帶着馬夫華吉,跟随車輛一起出了皇城往北道而去。
守城官要緊命令一個小兵,立即去相府報信。
再說曹操他這幾天,一直坐在相堂聽候關雲長的消息。
外面門公又進來報給他聽,說關将軍今又來了,又被我如此一番假話,說得他又掉馬回去。
曹操對這門公看看,心想你講得真厲害,我&ldquo連哪一個人都認不出來了&rdquo?你倒沒有說我已經死的了。
再想,隻要留住雲長,這樣講也好,所以笑笑對門公說:&ldquo你真會說話,其功非小。
&rdquo 所以聽書人說,曹操是個老&ldquo洋盤&rdquo,咒罵了他一番還是有功。
孟德對着旁邊的張遼看看,以為文遠此計很好,不知不覺已經拖住了雲長三天了。
正在此時,将軍府門公匆匆忙忙進來禀報:&ldquo禀丞相,關将軍封金挂印,保了二位皇夫人他們一起走了!有一張辭帖在此,請丞相看來。
&rdquo說罷,将辭帖呈上。
曹操将辭帖接到手中,從頭至尾一看,對關将軍又是欽佩,又是戀而不舍,也感到自己沒有辦法來留住他。
又想到今後朋友變成敵人。
再想他既然決心要走,我為何避而不見呢?常言道:&ldquo大丈夫好聚好散。
&rdquo這時候,在曹操的腦子中,不知有着多少的念頭,心裡也有說不出的滋味,亦好象與關将軍有着千言萬語說不盡,一時相反不知說什麼好。
曹操對兩旁文武隻說了一句話:&ldquo列公,關将軍他竟去了!&rdquo 雖然隻有這短短的一句話,其中包括了對關将軍的欽佩與留戀的感情。
兩旁文武都知道關将軍果真去的了! 這時,将軍府門公退出。
守城的小兵又從外面進來禀報:&ldquo禀報丞相,關将軍一行人出得皇城去了。
我們沒有辦法阻擋,真該死!請丞相恕罪。
&rdquo 曹操一聽,心想,雲長你真好快啊!怎麼一下子已出了皇城。
對小兵看看,不能怪你們,尚且連我丞相也留不住他,何況你們小兵。
命令退下。
這時,大将班中踏出一位老将,年已七旬。
他是曹操手下有名的&ldquo刀祖宗&rdquo,名叫蔡陽。
本來同關雲長一向不睦,尤其雲長斬了顔、文二将,蔡陽心中更忌他。
目前乘機走上前來:&ldquo丞相,姓關的他忘了丞相對他的一片厚恩。
他竟然不别而行!請丞相允我蔡陽,帶兵追趕,把姓關的捉拿回來!&rdquo 在這種地方,曹操确是個英雄心,根本不同意蔡陽的說法。
相反對着蔡陽厲聲地說道:&ldquo蔡老,你要知道劉備是關将軍的主人,一個人不忘其主,乃古今大丈夫也!請退下!&rdquo意思是關将軍這種人值得大家效學他,你們兩旁文武今後也不能随便忘掉我曹操。
蔡陽不理解曹操的心理,隻是歎了口氣,回到原地站立。
這時,曹操把關将軍的一張辭帖複看了一遍,特别見上面寫着一句&ldquo餘思未報,自知異日&rdquo。
今天看來,隻算是一句客氣話,哪裡知道曹操敗到華容道時,這句話就起到了放走曹操的作用。
丞相把辭帖放在案上,回頭叫一聲:&ldquo文遠!&rdquo 張遼走了上來。
曹操:&ldquo文遠此計雖好,隻能留住關将軍三天。
&rdquo 關雲長正巧在曹操處六十天,加上拖延了這三天,因此流傳到今,大家都知道在曹操處六十三天。
張遼:&ldquo丞相,雲長兄不忘舊義,隻能由他去了。
&rdquo 曹操:&ldquo文遠言之有理。
但老夫想,既然将軍在這裡時。
我待他敬如上賓,如今辭我而去,作為朋友之交,也理當相送與他!&rdquo 張遼:&ldquo丞相要為雲長兄送行?那他已出皇城,恐怕一時追趕不上!&rdquo 曹操:&ldquo老夫騎馬追趕!&rdquo 張遼:&ldquo丞相你不是有病在身,怎能騎馬?&rdquo 曹操對張遼看看,全怪你想出這詐病之計,弄得我連馬都騎不成了。
曹操:&ldquo那先由文遠飛馬追趕雲長,請他等候一下,老夫随後就到!&rdquo 張遼:&ldquo丞相,小将不是也在生病嗎?&rdquo 曹操氣得發笑,對張遼說:&ldquo算了!算了!不必再假戲真做了。
這詐病之事關将軍一定明白。
否則,他怎會說走就走呢?&rdquo 曹操心想,我畢竟是丞相,說了有病隻得略裝飾一下面子,老夫坐大轎也就算了。
曹操:&ldquo文遠,老夫坐大轎随後趕去。
你與他十餘年來莫逆之交,不必再裝模作樣了,速速與我飛馬去留住将軍。
我準備一些送行禮物,随後就到。
&rdquo 張遼奉命要走。
曹操命他身上除去盔甲,不能有一點武器在身。
因為将軍此去,他心中必然要防。
尤其他隻有一個人保護皇嫂,我們何必再去使他擔心呢?張遼感到曹丞相确實想得周到。
我作為他的知交,更不能去吓他了!張遼除盔甲,穿了一身便服上馬揚鞭,出城追趕雲長。
曹操想,在路中送行吃酒多有不便,但想到封金挂印,也許在路上缺少盤費,所以命一心腹手下,準備一盤黃金白銀,另一個心腹手下盤内一件綠袍。
因為自從關将軍去汝南掃平黃巾之後,曹操想,萬一他取勝回
再說關将軍保了二位皇嫂來到了許都北門,守城官兵見到這種情景,不知出了什麼事,要緊上來迎接,到關将軍馬前:&ldquo請問君侯到哪裡去?&rdquo 當時家将放下車輛,雲長扣住龍馬,回答守城小兵說:&ldquo關某今聞皇兄在河北冀州,如今保皇嫂去冀州尋兄,請讓路了。
&rdquo 守城的官兵,聽關将軍說要去劉備處,而且丞相也沒有命令下來,特别見到他們所有人一起要出城。
這一定要禀報丞相,否則吃罪不起。
因此滿臉堆笑地對關将軍說:&ldquo請君侯原諒,沒有丞相的命令,請君侯慢一慢出城,待小人去禀明丞相之後,再請君侯出皇城。
請原諒吧!&rdquo 雲長一聽,心想按道理是應該這樣的。
可是,你們哪裡知道曹操近日裝病,目的就是不放我跑。
如果你們去禀報,他也不會見的。
這樣,豈不是更耽擱我的時間嗎?而且我三天中辭别他三次,臨走時留下了辭帖,這再也不必去報他了。
現在我歸心如箭,尋兄心切,沒有工夫來對你們講清這些道理,何況我又不是曹操的部下,早已說過不聽他的指揮與命令。
我現去大哥處,與此地曹操雙方對敵了。
想到這裡,對你們沒有什麼客氣。
因此把紅臉一闆,對着守城的官兵說:&ldquo你們莫非馬前來阻?&rdquo 小兵見勢不妙,要緊笑着回答:&ldquo小人不敢。
&rdquo 關羽:&ldquo既然如此,請讓路了!&rdquo雲長說罷,把手中龍刀對這班人面前一蕩。
衆人見到寒光閃閃的青龍刀,大家一時吓得面如土色,向兩邊迅速地退了下去。
雲長對家将一聲令下:&ldquo來!與我把車輛推動!&rdquo 這班關西大漢推動車輛,其餘保護在車輛兩旁出了皇城。
雲長在後,帶着馬夫華吉,跟随車輛一起出了皇城往北道而去。
守城官要緊命令一個小兵,立即去相府報信。
再說曹操他這幾天,一直坐在相堂聽候關雲長的消息。
外面門公又進來報給他聽,說關将軍今又來了,又被我如此一番假話,說得他又掉馬回去。
曹操對這門公看看,心想你講得真厲害,我&ldquo連哪一個人都認不出來了&rdquo?你倒沒有說我已經死的了。
再想,隻要留住雲長,這樣講也好,所以笑笑對門公說:&ldquo你真會說話,其功非小。
&rdquo 所以聽書人說,曹操是個老&ldquo洋盤&rdquo,咒罵了他一番還是有功。
孟德對着旁邊的張遼看看,以為文遠此計很好,不知不覺已經拖住了雲長三天了。
正在此時,将軍府門公匆匆忙忙進來禀報:&ldquo禀丞相,關将軍封金挂印,保了二位皇夫人他們一起走了!有一張辭帖在此,請丞相看來。
&rdquo說罷,将辭帖呈上。
曹操将辭帖接到手中,從頭至尾一看,對關将軍又是欽佩,又是戀而不舍,也感到自己沒有辦法來留住他。
又想到今後朋友變成敵人。
再想他既然決心要走,我為何避而不見呢?常言道:&ldquo大丈夫好聚好散。
&rdquo這時候,在曹操的腦子中,不知有着多少的念頭,心裡也有說不出的滋味,亦好象與關将軍有着千言萬語說不盡,一時相反不知說什麼好。
曹操對兩旁文武隻說了一句話:&ldquo列公,關将軍他竟去了!&rdquo 雖然隻有這短短的一句話,其中包括了對關将軍的欽佩與留戀的感情。
兩旁文武都知道關将軍果真去的了! 這時,将軍府門公退出。
守城的小兵又從外面進來禀報:&ldquo禀報丞相,關将軍一行人出得皇城去了。
我們沒有辦法阻擋,真該死!請丞相恕罪。
&rdquo 曹操一聽,心想,雲長你真好快啊!怎麼一下子已出了皇城。
對小兵看看,不能怪你們,尚且連我丞相也留不住他,何況你們小兵。
命令退下。
這時,大将班中踏出一位老将,年已七旬。
他是曹操手下有名的&ldquo刀祖宗&rdquo,名叫蔡陽。
本來同關雲長一向不睦,尤其雲長斬了顔、文二将,蔡陽心中更忌他。
目前乘機走上前來:&ldquo丞相,姓關的他忘了丞相對他的一片厚恩。
他竟然不别而行!請丞相允我蔡陽,帶兵追趕,把姓關的捉拿回來!&rdquo 在這種地方,曹操确是個英雄心,根本不同意蔡陽的說法。
相反對着蔡陽厲聲地說道:&ldquo蔡老,你要知道劉備是關将軍的主人,一個人不忘其主,乃古今大丈夫也!請退下!&rdquo意思是關将軍這種人值得大家效學他,你們兩旁文武今後也不能随便忘掉我曹操。
蔡陽不理解曹操的心理,隻是歎了口氣,回到原地站立。
這時,曹操把關将軍的一張辭帖複看了一遍,特别見上面寫着一句&ldquo餘思未報,自知異日&rdquo。
今天看來,隻算是一句客氣話,哪裡知道曹操敗到華容道時,這句話就起到了放走曹操的作用。
丞相把辭帖放在案上,回頭叫一聲:&ldquo文遠!&rdquo 張遼走了上來。
曹操:&ldquo文遠此計雖好,隻能留住關将軍三天。
&rdquo 關雲長正巧在曹操處六十天,加上拖延了這三天,因此流傳到今,大家都知道在曹操處六十三天。
張遼:&ldquo丞相,雲長兄不忘舊義,隻能由他去了。
&rdquo 曹操:&ldquo文遠言之有理。
但老夫想,既然将軍在這裡時。
我待他敬如上賓,如今辭我而去,作為朋友之交,也理當相送與他!&rdquo 張遼:&ldquo丞相要為雲長兄送行?那他已出皇城,恐怕一時追趕不上!&rdquo 曹操:&ldquo老夫騎馬追趕!&rdquo 張遼:&ldquo丞相你不是有病在身,怎能騎馬?&rdquo 曹操對張遼看看,全怪你想出這詐病之計,弄得我連馬都騎不成了。
曹操:&ldquo那先由文遠飛馬追趕雲長,請他等候一下,老夫随後就到!&rdquo 張遼:&ldquo丞相,小将不是也在生病嗎?&rdquo 曹操氣得發笑,對張遼說:&ldquo算了!算了!不必再假戲真做了。
這詐病之事關将軍一定明白。
否則,他怎會說走就走呢?&rdquo 曹操心想,我畢竟是丞相,說了有病隻得略裝飾一下面子,老夫坐大轎也就算了。
曹操:&ldquo文遠,老夫坐大轎随後趕去。
你與他十餘年來莫逆之交,不必再裝模作樣了,速速與我飛馬去留住将軍。
我準備一些送行禮物,随後就到。
&rdquo 張遼奉命要走。
曹操命他身上除去盔甲,不能有一點武器在身。
因為将軍此去,他心中必然要防。
尤其他隻有一個人保護皇嫂,我們何必再去使他擔心呢?張遼感到曹丞相确實想得周到。
我作為他的知交,更不能去吓他了!張遼除盔甲,穿了一身便服上馬揚鞭,出城追趕雲長。
曹操想,在路中送行吃酒多有不便,但想到封金挂印,也許在路上缺少盤費,所以命一心腹手下,準備一盤黃金白銀,另一個心腹手下盤内一件綠袍。
因為自從關将軍去汝南掃平黃巾之後,曹操想,萬一他取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