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呂子明詐死薦吳帥 陸伯言稱謙犒漢軍

關燈
準備與漢軍厮殺。

     再說呂範回到陸口,馬上進帳來見陸遜。

    手下報進大帳:&ldquo報大都督,呂大夫求見。

    &rdquo 陸遜時刻在等候呂範的消息,聽說他回來了,頓時料定關羽中計。

    因為呂蒙詐死能被雲長識破,稿賞不但不能成功,而且呂範也不可能安然回來。

    今日往返這樣快,說明事情辦得非常煩利,這條釜底抽薪之計定能如願。

    便傳令道:&ldquo大帳有請。

    &rdquo 呂範步履輕松,滿面春風上大帳,&ldquo都督在上,下官奉命過江犒賞漢軍,所送禮物,君侯盡皆收下。

    特來面見都督複命。

    &rdquo說完,對陸遜丢了個眼色,表示一切如願。

     大帳上不平的人很多,都在想,書生拜将這真是江東的倒楣,非但不取荊州,反而送這許多禮物去奉承關羽,長他人之志氣,滅自己的威風。

    看來江東早晚要被他斷送!衆将敢怒而不敢言,一口怨氣憋在心裡。

     陸遜察覺到衆将的不平,當即下令道:&ldquo三軍按兵不動,敢言奪取荊州者,以軍法治罪!&rdquo說罷,退帳。

     自這一日以後,一連三天不見陸遜坐帳。

    初時大家還不在意,加上對他已有成見,并無人來問訊。

    可時間一長,衆人也都着急了,詢問之下,方知都督病了。

    都想道:這是怎麼回事?呂蒙剛死,陸遜又病倒了,而且專揀要緊人物生病,就像染上了&ldquo鍊條瘟&rdquo,專死做都督的。

    莫非這内帳中有鬼?!遂命人往秣陵送信。

     内帳中确實有&ldquo鬼&rdquo。

    陸遜自呂範從襄江回來,就覺得己任已完,天一黑就駕了一隻小船悄然無聲地趕回秣陵去了。

    事先吩咐内帳外的侍衛,隻說有病,一概不見,耍了一條脫身之計。

    呂蒙詐死以後,常住在吳侯府中,等候陸遜的消息。

    陸遜一回,三人就在孫權的書房中會面。

    陸遜先将呂範過江的前因後果講了一遍,然後又将自己打算怎樣過江奪取荊州的計謀詳細說明,各種要領都教給了呂蒙,呂蒙聞之大喜,拱手稱謝。

    隻等對江撤兵的消息一到,便可立即進取。

     劉備的一家人家,可以說一大半完結在陸遜的身上。

    奪取荊州,使得剛剛喘息過來的劉備蒙受了第一次打擊。

    火燒連營,不但燒掉了劉備百分之七十的兵力,而且還大大地影響了諸葛亮以後兵出祁山。

    為此漢室難以複興。

    前三國中,諸葛亮已經接觸到了魏國的司馬懿和吳國的陸遜,預料到他們将成為複興漢業的大敵。

     事隔二天,果然接到了關報:關雲長提兵襄江,荊州空虛。

    孫權道:事已成熟,可以發兵。

    呂蒙應命而出。

    陸遜又攔住道:今日陸口來報,都督病困内帳。

    何不奉主之命潛回?呂蒙大叫&ldquo妙絕&rdquo。

    就改扮成一個衛士,混雜在衆多心腹之中,辭别了孫權等,回到了陸口。

     陸口的這班文武這幾天像沒了頭的蒼蠅,六神無主,昏頭轉向。

    忽報吳侯命人來探都督之病,便将來人迎上大帳。

    這班軍士手中果然擎了吳侯的谕旨,内帳衛士不敢阻攔,呂蒙因此進了内帳。

    到了内帳裡面,呂蒙即刻戴上紅銅帥盔,雙雉高飄,穿上紅銅帥甲,外罩戰袍,足登虎頭戰靴。

    一切整頓齊備,傳令帳上起鼓。

     &ldquo蔔隆&hellip&hellip&rdquo軍鼓齊鳴。

    文武感到萬分驚訝:吳侯剛派人來探病,陸都督立刻就坐帳,看來他這個病是裝出來的。

    頃刻間,文武在大帳上排列得整整齊齊。

    兩旁手下呼威連連:&ldquo都督升帳。

    呼&hellip&hellip嗨&hellip&hellip&rdquo 内帳門開,裡面傳出來一陣陣铿锵的甲攔裙之聲:&ldquo锵,锵,锵,&hellip&hellip&rdquo衆文武又不明白了,陸遜是個書生,從不頂盔貫甲,為什麼生了一場病還要全副戎裝呢? 呂蒙踏上大帳,在中間坐定,自語道:&ldquo浩氣沖天觀鬥牛,白衣渡江取荊州。

    本督呂蒙便是。

    &rdquo 大帳上隻有呂範一人心裡有數,其餘文武都被蒙在鼓裡。

    及至看清了呂蒙的面孔和聽到了他的聲音以後,帳上一片喧嘩之聲。

    各種詢問和猜疑都從臉上反映出來:這人到底是誰?呂蒙死了怎麼又活過來了呢?内帳中病的是陸遜,為何呂蒙走出?是人?是鬼?還是我們在做夢? 呂蒙注目對下面一看,每個人的臉上好像都映出了好幾個問号。

    不覺笑道:&ldquo衆位先生,列位将軍,受驚了!&rdquo 人們屏息凝神聽着他說話,好像陰陽阻隔從來不認識。

    确實對目前發生的事情感到太驚奇了。

     &ldquo蒙自接任以來,常思過江奪取荊州,皆因内有子敬阻饒,主張聯劉拒曹,外有關羽鎮守,戒備森嚴。

    使某之夙願不遂,幸與伯言思下詐死一計,又令呂大夫過江犒賞漢軍,使關羽毫無戒備。

    今荊州空虛,兵微将寡,正是良機。

    白衣渡江,奪取荊襄,一統大江南北,報效吳侯,以安周大都督九泉之下之先靈。

    衆位聽令!&rdquo 衆人聽了這一番話,又仔細對他打量了一下,見他紅光滿面,根本不像有什麼病,而且氣色比過去更好些,方才恍然大悟。

    因而無不稱贊:&ldquo好一條妙計!&rdquo吳中将士誰不想早日一統長江南北,來了卻十多年來的願望,一聽此計,便又戰意盎然起來,都想為奪取荊州立下一番功勞。

    文武這才紛紛上前行禮。

     呂蒙把手一招,取令在手:&ldquo韓當、周泰、徐盛、丁奉聽令。

    &rdquo 四将雄赳赳從旁閃出:&ldquo末将在!&rdquo &ldquo将令一支,領兵五百,今夜改扮漁民,改小舟為漁船,置辦金銀、酒菜,從得陽江進發,奪取烽火台。

    守台漢軍不可放走一個,大隊随後接應。

    切須謹慎!&rdquo &ldquo遵命!&rdquo四将接令退出。

     &ldquo潘璋、董襲、蔣欽,陳武聽令。

    &rdquo &ldquo在。

    &rdquo又是閃出四将。

     &ldquo将令一支,領兵一萬為二隊,去江中等候消息。

    烽火台獲取,即刻開赴荊州。

    &rdquo &ldquo是。

    &rdquo四将接令退下。

     &ldquo甘甯、馬忠聽令。

    &rdquo這是第三條将令。

     &ldquo在。

    &rdquo &ldquo領兵五萬,在此等候吳侯,共往荊州接應本督。

    &rdquo &ldquo是。

    &rdquo二人退下。

     呂蒙又取令箭在手,&ldquo淩統,朱然聽令!&rdquo &ldquo在。

    &rdquo &ldquo領兵一萬,從陸路進兵公安,圍困城關,大道一律封鎖,切斷通往襄江大營的消息!&rdquo &ldquo是。

    &rdquo 呂蒙關照其餘各将都随吳侯過江。

    一切分撥停當,各去準備。

    白衣渡江,不是穿了白色的衣服去過江,而是指所有的軍隊都改扮成平民百姓,那時一般的百姓就稱專白衣人。

    呂蒙立即派人到秣陵向吳侯送信,約他速引大隊過江接應。

    是夜,寒風四起,江面上漆黑一片。

    陸日江邊數萬雄師結集待命,全都是漁民百姓打扮。

    呂蒙将令旗一招,千舟競發,一起向對江駛去。

    正是: 輕波作道千舟競,暮霭為屏萬弩發。

     欲知呂蒙如何取得荊州,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