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設陰局蔣濟藏刀砒 療毒臂華佗剜骨肉

關燈
的神醫,隻要蔣濟湊得起的事,别人都相信,這就是怪異之症。

    當然這種毛病誰也沒有遇到過,全是道聽途說的。

    關羽贊歎道:&ldquo先生妙手回春,萬醫萬靈,果然是病家救星。

    然操賊滿腹奸詐,當以何藥醫之?&rdquo 問到這一句,蔣濟啞口無言了,因為剛才所講的都是關于華佗的傳聞,東拉西扯,容易對話,此刻把話說到曹操的身上,蔣濟竟一時無以對答,便低下了頭去。

    可馬上又轉念道,不可沉默,否則會引起大家的猜疑。

    故而又鎮定了一下情緒,又把話題轉到了華佗的身上。

    &ldquo某想着一事,便覺發笑。

    &rdquo &ldquo不知所笑何事?&rdquo &ldquo山東琅琊一病人,眉宇之間長一大瘤,奇養難熬,無人會醫。

    病家聞某之名,特來相請。

    某視其瘤蠕動,便知内有飛物。

    告知病家,衆人不信。

    手術之時,圍看無數。

    果然見一黃雀從瘤中飛出,雀飛瘤愈。

    豈不令人發笑!&rdquo 的确引人發笑,所舉三例都見活物,足見神醫之醫術高明。

    不料此話并沒引起關羽的多大興趣,反而勾起了他的心事。

    自語道:&ldquo&lsquo萬歲久困牢與籠,宛如黃雀在瘤中。

    剪除奸賊剖惡疾,複興漢室顯金龍。

    &rsquo先生,萬歲之疾何以治之?多有叨教。

    &rdquo 一個在想北伐的計謀,一個在動行刺的腦筋。

    老是被關公橫裡插上幾句,弄得蔣濟心神不定,擔心着自己會露出馬腳。

    便道:&ldquo君侯中箭多日,不可拖延時辰。

    &rdquo &ldquo某正要請先生用醫。

    &rdquo &ldquo且待某看來。

    &rdquo說着,便将中箭的那隻袍袖輕輕卷起,略看了一看,故作驚訝道:&ldquo君侯此疾中毒已深,須用手術。

    大帳之上人聲喧嘩,諸多不便。

    須請君侯移至寝帳之中,安靜之處,立一柱,挂一銅環,受傷之臂套入圈内,蒙住雙眼,某方肯治之。

    &rdquo蔣濟想,這樣一來,他看也看不見,動也動不得,由我怎樣下手,必死無疑。

     關羽對他倒并不懷疑,隻是不明白動手術為什麼要這麼啰蘇,尤其是要紮住自己的雙眼。

    便迷惑地問道:&ldquo何必這等繁複?&rdquo &ldquo恐君侯膽懼耳。

    &rdquo 關羽笑着說:&ldquo某疆場征戰數十年,無所畏懼。

    況先生能治某疾,縱是斷吾一臂又何足惜哉。

    先生不必擔憂,即在此大帳甚好。

    &rdquo 這可把蔣濟難住了。

    他想,我包囊之中藏的是一把匕首和一包毒藥,雖說毒藥可以說成是止痛藥讓關羽事先服下,足以置他于死地,能夠推說是中毒已久,毒性發足而死,然而這把匕首大家都一看便知是兇器,怎麼推脫得過呢?蔣濟這下真的為難了。

     就在這種尴尬的時候,廖化氣喘籲籲地趕上了大帳,&ldquo主人在上,某有要事告禀。

    &rdquo 關羽聽說有要事相告,急問道:&ldquo汝江邊巡哨,有何要事報來?&rdquo 廖化看了一眼蔣濟,指問關羽道:&ldquo此位先生?&rdquo &ldquo元儉,此乃神醫華佗先生,速來見禮。

    &rdquo 廖化并不上前行禮,悄聲對關羽道:&ldquo主人,某在襄江之畔遇着一位老先生,也是神醫華佗,聞主人中箭,特來醫治。

    某已聞馬大夫回營,深覺此事蹊跷,請君侯定奪!&rdquo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得分頭來說。

    原來廖化聽說馬良從金城請來了華佗,急着趕回來伺候主人。

    突然見江面上飄來一葉扁舟,引起了廖化的注意,他想,襄江一帶停泊着無數戰船,這一條孤零零的小船從何而來,到此何事呢?便勒馬等候。

    近則一看,船頭上站着一老一少,老者約有六十多歲,頭帶一頂葛巾,身穿一領道袍,腰束一條黑絲帶,挂着一個朱紅漆的葫蘆,一雙粉底靴。

    旁邊站着一個十五六歲的後生,看來是個小僮。

    船梢上一個船夫級緩地劃動闆槳,慢慢地向江岸邊靠攏。

    隻聽得從老者的口中傳來幾句自語聲,随着輕拂的江風飄到了廖化的耳裡:&ldquo雲遊四海治疑症,解痛消災拯萬民。

    &rdquo 廖化待小船靠岸,看着一老一少離了船,這才十分警惕地迎了上去:&ldquo來者是哪一位?&rdquo 老者爽朗地答道:&ldquo某乃金城羊山人,姓華,名佗,字元化。

    數十年,治百病,行千裡,救萬民,乃某之責。

    &rdquo 廖化聽說他是華佗,心裡吃了一驚:馬良趕了數百裡路已經從金城請到了一位華佗,怎麼此刻又胃出一個來?是真是假,廖化一時哪裡分辨得出。

    叱道:&ldquo老兒休得冒名诳人!&rdquo 老者捋着白須愠道:&ldquo這位将軍何出此言!某慕名而來,聞風而至,豈有詐乎!&rdquo 廖化不敢妄加懷疑,因為看他的模樣倒很像一個闖蕩江湖的郎中。

    便請問道:&ldquo汝來則甚?&rdquo &ldquo某在襄陽行醫已久,因聞關君侯乃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來醫治。

    &rdquo 廖化聽他說得言懇詞切,神态又是這麼鎮定自若,不像個探聽虛實的奸細,可又不敢貿然相信,深恐其中有詐。

    目光落到了一旁小僮的身上,嚴厲地問道:&ldquo汝是何人?&rdquo 小僮答道:&ldquo某乃吾師之徒。

    &rdquo &ldquo家住何方?&rdquo &ldquo随恩師住在金城西門外羊山華莊。

    &rdquo 廖化曾聽馬良說過到羊山華莊去請神醫,都是來自一個地方,又都叫華佗,稀奇古怪,到底誰真誰假呢?廖化故作姿态,抑面佯笑道:&ldquo啊哈&hellip&hellip适才營中請得金城神醫華佗,正與吾主雲長公治傷,如今又來一個華佗,亦道羊山名醫,豈不可發一笑?哈&hellip&hellip&rdquo 隻見老者聽了此話,氣得白須亂抖,臉也變了形,好像受到了奇恥大辱一樣憤怒。

    說道:&ldquo将軍,老漢終年在外,極少回莊,隻剩一個小徒看家。

    某在襄陽行醫已有數月,如何能從敝莊再請來一個老漢,實不敢信。

    必是小人之輩,冒吾之名,壞吾醫德。

    倘是魏軍細作,則君侯性命危矣。

    将軍不必遲疑,速領老漢同去對質,免遭他人之毒手。

    &rdquo 廖化被他這麼一講,隻覺得毛骨悚然,渾身頓起雞皮疙瘩。

    不管這老者說的話是真還是假,廖化覺得必須馬上告知主人,弄清兩個華佗的來龍去脈。

    便命軍士押着這一老一少随後而來,他自己則一騎快馬飛奔大帳而去。

    趕上大帳,關羽正與蔣濟在商議治傷的地方。

     關羽一聽此言,立即警覺起來。

    起初并不介意,此時卻認為疑窦頗多。

    大帳不肯醫治,其疑一;立柱穿環,蒙住雙眼,其疑二。

    這樣一懷疑,關羽手撫長髯,鳳目怒睜,直楞楞地看着蔣濟,兩旁也有無數雙森嚴的目光射向他。

    這樣威嚴的場合,憑他如何老練沉着,也不免露出不安的神色來。

    關羽見他有幾分局促之色,便已瞧出了些眉目。

    不過在沒有澄清他的真面目時,關羽仍是克制住心頭之怒,吩咐廖化道:&ldquo速将先生請至大帳。

    &rdquo與這個人當面對證。

     廖化退出大帳,正要上馬去迎,華佗已到。

    便上前拱手道:&ldquo吾家主人虎帳有請。

    &rdquo 華佗不慌不忙地帶着小僮跟着廖化往大帳行去。

    至帳口,命小僮在此站定,又行至大帳之中。

     廖化上前禀道:&ldquo主人,先生在此。

    &rdquo 關羽對來者仔細審視了一下,見他立平地八尺左右,生一個同字臉,兩耳大而下垂,腮下胡須雪白,看上去年紀在六十歲上下,方巾闊服,臂挽青囊。

    暗想,這年紀,這打扮與想象中的華佗差不多。

    像這種終年奔波勞累的人,任憑他有什麼養身之法,靈丹妙藥,也不能不使他顯出老态來。

     華佗望着病勢沉重中的關羽,依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