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設巧計孔明誘敵 進山套夏侯中計
關燈
小
中
大
米”我們稱打一仗,他們叫&ldquo幹一下子&rdquo。
這種是象百姓的口氣。
夏侯惇他完全相信。
因為關雲長去荊州借兵,張飛去催糧,兩個兄弟都不在身邊,劉備就象鳥兒一樣,沒有了翅膀無法飛逃。
因此隻得躲進博望坡裡去了。
他完全相信,劉備确實不在新野,而在博望坡裡。
但是對這班百姓看看,他心裡想:你們對我來講是有功勞的,但是反過來說,劉備待你們不錯,可是為了一點好處,你們竟然把劉備之恩情全都丢掉,說明我的眼睛雖然隻有一隻,還是十分識人的,你們确是一批無賴。
老實講,現在我要利用你們一下,等到拿使劉備之後,定要把你們斬殺一個幹淨。
現在離博望坡還有六十裡,尤其博望坡在什麼方向我一點都不清楚。
夏侯惇問過向導官,回答說不認識。
他想隻有命令這班人馬前領路,這樣不但免走冤枉路,主要是抓緊時間,早一些拿到劉備,以免被他再另躲别處。
所以決定叫這班百姓帶路。
夏侯惇說:&ldquo你們要拿重賞者,速速與我馬前領路,領至博望坡,賞賜一筆交付你們便了。
&rdquo 這班漢兵聽說要他們領路,都用冷眼對孫乾一瞥,意思是老孫啊!諸葛軍師确有辦法,把夏侯惇的鼻子一下子已經牽住了。
所以,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道:&ldquo好!&hellip&hellip我們一準馬前領路。
老孫啊,大都督叫我們領路啊!鄉親們、兄弟們領啊!領啊!大家領!領&hellip&hellip&rdquo 這班漢兵,嘴裡叫着領路,心裡都在暗暗地咕着:&ldquo領路,領領領!領到你們&lsquo鬼門關&rsquo。
&rdquo一面從地上站起來,一面把包裹、雨傘都背上了肩。
夏侯惇立即命人傳令頭隊韓浩暫時停下,改換方向,要他們跟這班老百姓一起往博望進發,然後命令一百零二個曹兵看住五十一個百姓,即是兩個押一個往前面帶路,中隊開始亦緩緩進軍。
這班漢軍馬兵,在孫乾帶領之下慢慢地走着。
兩旁有曹兵押隊,早已說過,從這裡到博望坡不滿十裡之路,但其中還分為兩個階段:孫乾領十萬曹兵走五裡左右,然後把整個敵軍交給大将趙子龍,有趙雲負責把敵人引進博望坡裡交給孔明軍師,最後由諸葛亮把他們消滅掉。
現在,孫乾帶頭走着,他雖然是個文官,但是在劉備手下多年,是個富有戰場經驗的人物,特别此番有了孔明的錦囊妙計,他更是胸有成竹。
擡頭看看,太陽還是高懸天空,他心裡當然明自,軍師的博望之火一定要在傍晚才能開始燒,照這樣趕路,沒有多少時間便要走完五裡路。
趙雲這五裡路更是很快可以走完。
照這樣的速度,敵人到博望時間太早。
他想起孔明在錦囊中之吩咐,用兵能否環環扣緊,主要在掌握恰當的時機,因此,時間一定要扣準,要做到不早不晚。
現在怎麼辦呢?不妨的,想到軍師錦囊之上早有辦法,萬一時間早一些,可以按妙計來對付。
孫乾想到這裡,便把肩上的包裹放了下來,人在地上坐下。
隻要你坐下來,這班馬軍都按你的動作辦事,一個個放下包裹雨傘,前前後後坐了下來,看得這班曹兵一時不知所措,還沒有等你們開口問時,孫乾便開口了。
他雙手抱着肚腹喊道:&ldquo喔喲!跑得腹中饑餓了。
&rdquo 隻要你一說肚子餓,五十個馬軍一齊叫着肚子餓。
好象來了一批難民一樣。
漢兵:&ldquo肚皮餓哎!肚皮餓哎!肚皮餓啊!&hellip&hellip&rdquo 曹兵:&ldquo你呢?&rdquo 漢兵:&ldquo肚皮餓!&rdquo 曹兵:&ldquo你呢?&rdquo 漢兵:&ldquo肚皮餓!&rdquo 曹兵:&ldquo混蛋!怎麼會一起肚子餓的?&rdquo 漢兵:&ldquo我們一道吃,當然一起餓!&rdquo 曹兵:&ldquo他媽的,講得有理.叫你們領路,快走!&rdquo 漢兵:&ldquo肚皮餓,跑不動,還能領什麼路?&rdquo 官兵你對我看,我對你看,心裡明白這是都督的命令,要他們帶路,不敢得罪,隻有去回複夏侯惇,讓都督來決定。
因此一個小兵飛報到中隊,到夏侯惇馬前:&ldquo報禀大都督,這班子民一起肚子餓,他們不肯帶路,請都督定奪。
&rdquo 夏侯惇一聽,這班百姓都喊着腹中饑餓,倒是一件好事。
因為夏侯惇也同曹操一樣生平多疑,感到這班百姓說話老練,到底是百姓還是劉備派來的奸細?現在肚皮餓,在這點上倒可探個明白。
我隻要立即命人送米上前,叫他們燒飯,要是他們會燒飯的話,全是劉家軍隊所改扮。
因為老百姓燒飯與軍隊不同,會燒飯的話,說明他們都是當兵的,那将他們斬盡殺絕。
因此夏侯惇命令曹兵送五十一袋米到前面。
曹兵聽着這班百姓還在亂叫,立即喝住他們:&ldquo你們别叫了!&rdquo 漢兵:&ldquo肚皮餓,豈不要叫!&rdquo 曹兵:&lsquo你們看,這是什麼東西?&rdquo說罷,便把青布小袋拉開。
這班漢軍一看,每袋都是一升米,因此笑着回答說:&ldquo這是米!&rdquo 曹兵:&lsquo叫你們燒飯,吃飽之後馬上帶路。
&rdquo 漢兵:&ldquo老孫,到底大都督,當官的和氣得多,曉得我們肚皮餓真難過,馬上送來了米。
好!&rdquo 他們對着曹兵說:&ldquo既然米拿來了,請問竈頭在哪裡?&rdquo 所說這班北兵,不懂得什麼是竈頭,好奇地回答說:&ldquo什麼叫竈頭?&rdquo 漢兵:&ldquo燒飯豈不要竈頭?&rdquo 曹兵:&ldquo行軍之中哪有什麼竈頭?&rdquo 漢兵:&ldquo沒有竈頭,可有行竈?&rdquo 曹兵:&ldquo也沒有。
&rdquo 漢兵:&ldquo樣樣都沒有,請問你,生的米怎樣變成熟的飯?&rdquo 這班曹兵,聽到這兩句話,他們都相對地笑着,并回答說:&lsquo哈&hellip&hellip照這麼一看,你們真是關廂裡的老百姓了。
&rdquo說罷,他們每人從腰間取下了一隻小鍋子,對着漢軍說;&ldquo你們看,有這個東西。
&rdquo 漢兵:&lsquo哈哈,小鍋子。
&rdquo 曹兵:&ldquo對!就用它來燒飯。
&rdquo 漢兵:&lsquo老兄,既然有了鍋子,可有小風爐?&rdquo 曹兵:&ldquo沒有。
&rdquo 漢兵:&ldquo沒有小風爐,用手抓住鍋子鋬豈不是連手指都要燒脫?&rdquo 曹兵:&ldquo你們這些老百姓,真是一點都不懂。
&rdquo說罷,一個曹兵抽出腰裡單刀。
漢兵裝作一吓:&ldquo老兄,不燒飯沒有關系,用不着拔刀的。
&rdquo 曹兵:&ldquo請你們不要怕,一看就明白。
&rdquo說罷,他便用刀頭在地上用力一插,向四面一轉,地上挖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泥坑來,然後插好腰刀,用兩手把四面的泥土石子在土坑上面築成了一條邊,便将鍋子向上一放,成了一個小地竈,然後指着地竈對這班百姓笑着說:&ldquo你們看,這不就能燒飯了嗎?&rdquo 漢兵:&ldquo哈哈,老兄,我看你當個小兵實在是可惜,照你這樣聰明要做大将的,怎樣被你想得出來,就地做個竈頭出來,佩服佩服!&rdquo 他們嘴裡這樣說,其實心裡在罵着;你們這班笨蛋,還要在我們面前顯本領,老實說,我們掘起地竈來要比你們快一倍。
事實上古代的長途行軍稱謂的埋鍋造飯,就是指的這種地竈做飯。
等到一吃完飯,收拾鍋之後,便将四面的泥土草皮把土坑填沒,然後行軍。
因此有經驗的用兵之将派自己的探子在四面觀察,凡是遇到這種痕迹,便知道在自己的附近有敵人部隊的蹤迹;不但如此,還能從痕迹上計算出敵人有多少部隊,甚至連日期都能算出來。
現在這班曹兵不但沒有看出他們是假扮的百姓,相反确信他們都是新野縣内的一批老鄉。
想到都督早有命令:是百姓者,一個都不能得罪。
隻好滿面笑容地回答說:&ldquo好了!好了!你們是子民,不懂得這一點,我們來代你們燒飯。
&rdquo 這班漢兵一聽,心想,夏侯惇還有一隻眼睛,你們全都象瞎子。
形式上裝得感激的樣子,個個對曹兵拱手說道:
這種是象百姓的口氣。
夏侯惇他完全相信。
因為關雲長去荊州借兵,張飛去催糧,兩個兄弟都不在身邊,劉備就象鳥兒一樣,沒有了翅膀無法飛逃。
因此隻得躲進博望坡裡去了。
他完全相信,劉備确實不在新野,而在博望坡裡。
但是對這班百姓看看,他心裡想:你們對我來講是有功勞的,但是反過來說,劉備待你們不錯,可是為了一點好處,你們竟然把劉備之恩情全都丢掉,說明我的眼睛雖然隻有一隻,還是十分識人的,你們确是一批無賴。
老實講,現在我要利用你們一下,等到拿使劉備之後,定要把你們斬殺一個幹淨。
現在離博望坡還有六十裡,尤其博望坡在什麼方向我一點都不清楚。
夏侯惇問過向導官,回答說不認識。
他想隻有命令這班人馬前領路,這樣不但免走冤枉路,主要是抓緊時間,早一些拿到劉備,以免被他再另躲别處。
所以決定叫這班百姓帶路。
夏侯惇說:&ldquo你們要拿重賞者,速速與我馬前領路,領至博望坡,賞賜一筆交付你們便了。
&rdquo 這班漢兵聽說要他們領路,都用冷眼對孫乾一瞥,意思是老孫啊!諸葛軍師确有辦法,把夏侯惇的鼻子一下子已經牽住了。
所以,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道:&ldquo好!&hellip&hellip我們一準馬前領路。
老孫啊,大都督叫我們領路啊!鄉親們、兄弟們領啊!領啊!大家領!領&hellip&hellip&rdquo 這班漢兵,嘴裡叫着領路,心裡都在暗暗地咕着:&ldquo領路,領領領!領到你們&lsquo鬼門關&rsquo。
&rdquo一面從地上站起來,一面把包裹、雨傘都背上了肩。
夏侯惇立即命人傳令頭隊韓浩暫時停下,改換方向,要他們跟這班老百姓一起往博望進發,然後命令一百零二個曹兵看住五十一個百姓,即是兩個押一個往前面帶路,中隊開始亦緩緩進軍。
這班漢軍馬兵,在孫乾帶領之下慢慢地走着。
兩旁有曹兵押隊,早已說過,從這裡到博望坡不滿十裡之路,但其中還分為兩個階段:孫乾領十萬曹兵走五裡左右,然後把整個敵軍交給大将趙子龍,有趙雲負責把敵人引進博望坡裡交給孔明軍師,最後由諸葛亮把他們消滅掉。
現在,孫乾帶頭走着,他雖然是個文官,但是在劉備手下多年,是個富有戰場經驗的人物,特别此番有了孔明的錦囊妙計,他更是胸有成竹。
擡頭看看,太陽還是高懸天空,他心裡當然明自,軍師的博望之火一定要在傍晚才能開始燒,照這樣趕路,沒有多少時間便要走完五裡路。
趙雲這五裡路更是很快可以走完。
照這樣的速度,敵人到博望時間太早。
他想起孔明在錦囊中之吩咐,用兵能否環環扣緊,主要在掌握恰當的時機,因此,時間一定要扣準,要做到不早不晚。
現在怎麼辦呢?不妨的,想到軍師錦囊之上早有辦法,萬一時間早一些,可以按妙計來對付。
孫乾想到這裡,便把肩上的包裹放了下來,人在地上坐下。
隻要你坐下來,這班馬軍都按你的動作辦事,一個個放下包裹雨傘,前前後後坐了下來,看得這班曹兵一時不知所措,還沒有等你們開口問時,孫乾便開口了。
他雙手抱着肚腹喊道:&ldquo喔喲!跑得腹中饑餓了。
&rdquo 隻要你一說肚子餓,五十個馬軍一齊叫着肚子餓。
好象來了一批難民一樣。
漢兵:&ldquo肚皮餓哎!肚皮餓哎!肚皮餓啊!&hellip&hellip&rdquo 曹兵:&ldquo你呢?&rdquo 漢兵:&ldquo肚皮餓!&rdquo 曹兵:&ldquo你呢?&rdquo 漢兵:&ldquo肚皮餓!&rdquo 曹兵:&ldquo混蛋!怎麼會一起肚子餓的?&rdquo 漢兵:&ldquo我們一道吃,當然一起餓!&rdquo 曹兵:&ldquo他媽的,講得有理.叫你們領路,快走!&rdquo 漢兵:&ldquo肚皮餓,跑不動,還能領什麼路?&rdquo 官兵你對我看,我對你看,心裡明白這是都督的命令,要他們帶路,不敢得罪,隻有去回複夏侯惇,讓都督來決定。
因此一個小兵飛報到中隊,到夏侯惇馬前:&ldquo報禀大都督,這班子民一起肚子餓,他們不肯帶路,請都督定奪。
&rdquo 夏侯惇一聽,這班百姓都喊着腹中饑餓,倒是一件好事。
因為夏侯惇也同曹操一樣生平多疑,感到這班百姓說話老練,到底是百姓還是劉備派來的奸細?現在肚皮餓,在這點上倒可探個明白。
我隻要立即命人送米上前,叫他們燒飯,要是他們會燒飯的話,全是劉家軍隊所改扮。
因為老百姓燒飯與軍隊不同,會燒飯的話,說明他們都是當兵的,那将他們斬盡殺絕。
因此夏侯惇命令曹兵送五十一袋米到前面。
曹兵聽着這班百姓還在亂叫,立即喝住他們:&ldquo你們别叫了!&rdquo 漢兵:&ldquo肚皮餓,豈不要叫!&rdquo 曹兵:&lsquo你們看,這是什麼東西?&rdquo說罷,便把青布小袋拉開。
這班漢軍一看,每袋都是一升米,因此笑着回答說:&ldquo這是米!&rdquo 曹兵:&lsquo叫你們燒飯,吃飽之後馬上帶路。
&rdquo 漢兵:&ldquo老孫,到底大都督,當官的和氣得多,曉得我們肚皮餓真難過,馬上送來了米。
好!&rdquo 他們對着曹兵說:&ldquo既然米拿來了,請問竈頭在哪裡?&rdquo 所說這班北兵,不懂得什麼是竈頭,好奇地回答說:&ldquo什麼叫竈頭?&rdquo 漢兵:&ldquo燒飯豈不要竈頭?&rdquo 曹兵:&ldquo行軍之中哪有什麼竈頭?&rdquo 漢兵:&ldquo沒有竈頭,可有行竈?&rdquo 曹兵:&ldquo也沒有。
&rdquo 漢兵:&ldquo樣樣都沒有,請問你,生的米怎樣變成熟的飯?&rdquo 這班曹兵,聽到這兩句話,他們都相對地笑着,并回答說:&lsquo哈&hellip&hellip照這麼一看,你們真是關廂裡的老百姓了。
&rdquo說罷,他們每人從腰間取下了一隻小鍋子,對着漢軍說;&ldquo你們看,有這個東西。
&rdquo 漢兵:&lsquo哈哈,小鍋子。
&rdquo 曹兵:&ldquo對!就用它來燒飯。
&rdquo 漢兵:&lsquo老兄,既然有了鍋子,可有小風爐?&rdquo 曹兵:&ldquo沒有。
&rdquo 漢兵:&ldquo沒有小風爐,用手抓住鍋子鋬豈不是連手指都要燒脫?&rdquo 曹兵:&ldquo你們這些老百姓,真是一點都不懂。
&rdquo說罷,一個曹兵抽出腰裡單刀。
漢兵裝作一吓:&ldquo老兄,不燒飯沒有關系,用不着拔刀的。
&rdquo 曹兵:&ldquo請你們不要怕,一看就明白。
&rdquo說罷,他便用刀頭在地上用力一插,向四面一轉,地上挖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泥坑來,然後插好腰刀,用兩手把四面的泥土石子在土坑上面築成了一條邊,便将鍋子向上一放,成了一個小地竈,然後指着地竈對這班百姓笑着說:&ldquo你們看,這不就能燒飯了嗎?&rdquo 漢兵:&ldquo哈哈,老兄,我看你當個小兵實在是可惜,照你這樣聰明要做大将的,怎樣被你想得出來,就地做個竈頭出來,佩服佩服!&rdquo 他們嘴裡這樣說,其實心裡在罵着;你們這班笨蛋,還要在我們面前顯本領,老實說,我們掘起地竈來要比你們快一倍。
事實上古代的長途行軍稱謂的埋鍋造飯,就是指的這種地竈做飯。
等到一吃完飯,收拾鍋之後,便将四面的泥土草皮把土坑填沒,然後行軍。
因此有經驗的用兵之将派自己的探子在四面觀察,凡是遇到這種痕迹,便知道在自己的附近有敵人部隊的蹤迹;不但如此,還能從痕迹上計算出敵人有多少部隊,甚至連日期都能算出來。
現在這班曹兵不但沒有看出他們是假扮的百姓,相反确信他們都是新野縣内的一批老鄉。
想到都督早有命令:是百姓者,一個都不能得罪。
隻好滿面笑容地回答說:&ldquo好了!好了!你們是子民,不懂得這一點,我們來代你們燒飯。
&rdquo 這班漢兵一聽,心想,夏侯惇還有一隻眼睛,你們全都象瞎子。
形式上裝得感激的樣子,個個對曹兵拱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