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水鏡莊司馬指點 新野縣單福報主
關燈
小
中
大
怎敢?請皇叔上馬!&rdquo
劉備:&ldquo那末,備同先生一起步行吧。
&rdquo 劉備今天對這位素不相識的單福尚且如此寬待,莫怪他今後相請當今伏龍,能冒雪沖風,三顧茅廬了!兩人到了衙門,由手下人帶過馬匹,直到内堂。
劉備立即吩咐擺酒,親自陪同這位單先生暢飲。
單福與劉備說:&ldquo聞得皇叔有匹寶馬叫&lsquo的盧&rsquo&rdquo? 劉備:&ldquo是也!&rdquo 單福:&ldquo此馬乘則妨主。
&rdquo 劉備:&ldquo檀溪河幸得此馬,否則劉備性命危險。
乃是救主也!&rdquo 單福:&ldquo檀溪河是皇叔一時僥幸。
照我看來皇叔将此'的盧'送給别人,讓此人身亡之後,皇叔再騎它就不妨了。
&rdquo 劉備一聽,認為這位先生心迹不好,所以回答說:&ldquo備一向仁義待人,損人而利己之事。
劉備一向不做。
請先生自便了。
&rdquo 單福一聽笑了出來。
回答劉備說:&ldquo我聞得皇叔仁義,特将此馬一試。
果真大仁大義。
&rdquo 劉備聽說,他是有意來試探我,并不是真的叫我做壞事。
因此也笑了出來,對着單福說:&ldquo先生,既然前來相試于我,即不要見怪,請用酒吧!&rdquo 雲長、張飛和趙雲三将得訊息皇叔在路上接來了一位能人,他們要緊趕來觀看,見過了劉備,皇叔将他們在單福面前一一介紹。
劉備:&ldquo先生,他是二弟雲長,此乃三弟翼德,這位是大将子龍。
&rdquo 三将見過單福,單先生回過禮,邀請三位将軍同席共餐。
在席面之上,單福贊揚劉備說:&ldquo皇叔為了漢室之興,曆年在奔波,實為可敬!照貧道看來,萬事之興,天時不及地利,地利哪及人和。
皇叔一向仁義待人,這是立業之本。
&rdquo 雲長見這位單先生談吐文雅,舉止大方,又對我家大哥為人這樣地熟悉,所以開口請教這位先生說:&ldquo關某請教先生,治天下何事為主?&rdquo 單福:&ldquo将軍聽了,昔年項羽有威無德,烏江自刎,不成大事;高祖有威有德而成帝業。
貧道看來,治天下應威德并濟。
&rdquo 雲長聽得連連點頭。
趙雲也動問先生:&ldquo小将趙雲請教先生,沖鋒陷陣有何要領?&rdquo 單福:&ldquo将軍聽了。
俗語雲;用兵作戰,戰之有理,進之要穩,退之要速,守之要靜,将軍以為然否?&rdquo 趙雲想,這位先生雖然是個文人,連我們武事都也如熟悉,看來确有大才。
旁邊的張飛一聽,想二哥、子龍他們都向這位單先生請教,我在旁邊隻是悶吃酒,被這位單先生一看,明白我老張隻會酒足飯飽,一肚皮的稻草。
我一定也要想些話出來請教請教。
張飛:&ldquo單先生,老張也要請教!&rdquo 單福一看是三将軍張飛,有名的魯莽之人,但是單福明白,此人并非憨大,隻要好好引導,今後必成将才。
因此問他一聲說:&ldquo不知三将軍要吩咐什麼?&rdquo 張飛想,大家都說我匹夫之輩,我今天一定要比二哥、趙雲向這位單先生請教得更有道理。
一想:有了!開口便問:&ldquo老張要請教兵書戰策!&rdquo 劉備在旁一聽,以為兄弟口氣倒不小。
向單先生動問用兵之道,我看這位先生真正說出來,恐怕你三弟不一定會懂。
單福早已看出張飛對用兵不一定懂得怎樣,但是畢竟在戰場多年,我應該對症下藥,要講得他既懂,又不深奧,他想了一想回答說:&ldquo三将軍,談及兵書共有六韬三略,熟讀兵書要會變化,若無變化也是庸才,三将軍你說對嗎?&rdquo 這幾句話,不要說張飛,就是在座的人都佩服這位先生。
他雖然短短幾句,卻将用兵之道點在要處。
這象醫生看病一樣,也要善于應變。
否則,憑你醫書熟讀,如果不知變化,不分老、幼、男、女,春、夏、秋、冬,四周環境、條件的不同和體強體弱的區别,總是用同樣的藥,那任何毛病也是無法醫好的。
劉皇叔想,這位先生,在用兵上定是個能手。
所以,皇叔毫不含糊地對單先生說:&ldquo先生,既已到來。
劉備願拜你為軍師,請先生助備一臂之力。
今後滅曹興漢之後,亦能名垂青史,先生願否?&rdquo 早已說過,這位先生誠心趕來新野求一明主。
他一無架子,馬上應允了,但不過謙虛地對皇叔說:&ldquo皇叔器重。
貧道原當效犬馬之勞!&rdquo 皇叔想,這位先生真是平易近人。
等到酒罷後,劉備傳令升堂。
炮聲響,會集文武在大堂之上左右戰立。
單先生也坐了出來。
劉皇叔坐在中間對着大堂文武說:&ldquo堂上衆位先生,列位将軍,今日劉備請到一位高雅之士,姓單名福。
劉備今天拜為軍師,從今以後都要聽這位單先生的将令!&rdquo 大家上前見過了這位單先生。
劉備對單福說:&ldquo先生,照理應該登台拜将,如今劉備孤窮,諒你先生也可理會!&rdquo意思是我出名的窮劉備,萬事隻可省,請你先生原諒。
單先生對這點根本滿不在乎,隻問皇叔一句:&ldquo詢問皇叔,新野有多少兵馬?&rdquo 劉備苦笑一聲,回答說:&ldquo劉備隻有五百軍馬。
&rdquo 單福聽了險些兒笑了出來。
心想自古以來要打天下的君皇,我看再要比你劉備窮是沒有的了。
從今以後大家就管這位先生叫單軍師。
單福就要求劉備出榜招兵,可是招了數天,隻招到了一百個人。
這樣皇叔手下就有了六百個弟兄。
以後的三分天下。
就靠這六百名弟兄開場。
人數雖少,影響卻很大。
離新野北門外不遠。
便有一條樊河。
過樊河就是一座城,這個地方是曹操的地界。
有位太守姓劉名泌,得訊劉備新野招兵買馬積草屯糧,對樊城有着一定的威脅。
因此急報曹操。
曹孟德自從在汝南打敗劉備之後,乘機兵進河北省,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隻用七萬軍隊打敗了袁紹七十萬大軍,占領了整個河北省。
袁紹喪命後,他的三個兒子:袁尚、袁譚和袁熙盡被曹操所殺。
以少勝多,在曆史上有名的這一仗,名謂&ldquo官渡之戰&rdquo。
河北所有将士全部歸降了曹操,降兵有六十萬之多。
這時的曹孟德聲勢浩大,人稱雄兵百萬,戰将千員。
收兵回轉的時候,在漳河中建造了銅雀台。
今日在許昌得到劉泌的急報,知道劉備汝南兵敗,不但沒有死,反而在新野縣招兵買馬。
曹操早在&ldquo青梅煮酒&rdquo論英雄的時候,就看出劉備勝過天下各路諸侯,是我生平之大敵、不管他兵馬再少,也是我的心腹大患,不将劉備除去,我總難成其大事。
因此他
&rdquo 劉備今天對這位素不相識的單福尚且如此寬待,莫怪他今後相請當今伏龍,能冒雪沖風,三顧茅廬了!兩人到了衙門,由手下人帶過馬匹,直到内堂。
劉備立即吩咐擺酒,親自陪同這位單先生暢飲。
單福與劉備說:&ldquo聞得皇叔有匹寶馬叫&lsquo的盧&rsquo&rdquo? 劉備:&ldquo是也!&rdquo 單福:&ldquo此馬乘則妨主。
&rdquo 劉備:&ldquo檀溪河幸得此馬,否則劉備性命危險。
乃是救主也!&rdquo 單福:&ldquo檀溪河是皇叔一時僥幸。
照我看來皇叔将此'的盧'送給别人,讓此人身亡之後,皇叔再騎它就不妨了。
&rdquo 劉備一聽,認為這位先生心迹不好,所以回答說:&ldquo備一向仁義待人,損人而利己之事。
劉備一向不做。
請先生自便了。
&rdquo 單福一聽笑了出來。
回答劉備說:&ldquo我聞得皇叔仁義,特将此馬一試。
果真大仁大義。
&rdquo 劉備聽說,他是有意來試探我,并不是真的叫我做壞事。
因此也笑了出來,對着單福說:&ldquo先生,既然前來相試于我,即不要見怪,請用酒吧!&rdquo 雲長、張飛和趙雲三将得訊息皇叔在路上接來了一位能人,他們要緊趕來觀看,見過了劉備,皇叔将他們在單福面前一一介紹。
劉備:&ldquo先生,他是二弟雲長,此乃三弟翼德,這位是大将子龍。
&rdquo 三将見過單福,單先生回過禮,邀請三位将軍同席共餐。
在席面之上,單福贊揚劉備說:&ldquo皇叔為了漢室之興,曆年在奔波,實為可敬!照貧道看來,萬事之興,天時不及地利,地利哪及人和。
皇叔一向仁義待人,這是立業之本。
&rdquo 雲長見這位單先生談吐文雅,舉止大方,又對我家大哥為人這樣地熟悉,所以開口請教這位先生說:&ldquo關某請教先生,治天下何事為主?&rdquo 單福:&ldquo将軍聽了,昔年項羽有威無德,烏江自刎,不成大事;高祖有威有德而成帝業。
貧道看來,治天下應威德并濟。
&rdquo 雲長聽得連連點頭。
趙雲也動問先生:&ldquo小将趙雲請教先生,沖鋒陷陣有何要領?&rdquo 單福:&ldquo将軍聽了。
俗語雲;用兵作戰,戰之有理,進之要穩,退之要速,守之要靜,将軍以為然否?&rdquo 趙雲想,這位先生雖然是個文人,連我們武事都也如熟悉,看來确有大才。
旁邊的張飛一聽,想二哥、子龍他們都向這位單先生請教,我在旁邊隻是悶吃酒,被這位單先生一看,明白我老張隻會酒足飯飽,一肚皮的稻草。
我一定也要想些話出來請教請教。
張飛:&ldquo單先生,老張也要請教!&rdquo 單福一看是三将軍張飛,有名的魯莽之人,但是單福明白,此人并非憨大,隻要好好引導,今後必成将才。
因此問他一聲說:&ldquo不知三将軍要吩咐什麼?&rdquo 張飛想,大家都說我匹夫之輩,我今天一定要比二哥、趙雲向這位單先生請教得更有道理。
一想:有了!開口便問:&ldquo老張要請教兵書戰策!&rdquo 劉備在旁一聽,以為兄弟口氣倒不小。
向單先生動問用兵之道,我看這位先生真正說出來,恐怕你三弟不一定會懂。
單福早已看出張飛對用兵不一定懂得怎樣,但是畢竟在戰場多年,我應該對症下藥,要講得他既懂,又不深奧,他想了一想回答說:&ldquo三将軍,談及兵書共有六韬三略,熟讀兵書要會變化,若無變化也是庸才,三将軍你說對嗎?&rdquo 這幾句話,不要說張飛,就是在座的人都佩服這位先生。
他雖然短短幾句,卻将用兵之道點在要處。
這象醫生看病一樣,也要善于應變。
否則,憑你醫書熟讀,如果不知變化,不分老、幼、男、女,春、夏、秋、冬,四周環境、條件的不同和體強體弱的區别,總是用同樣的藥,那任何毛病也是無法醫好的。
劉皇叔想,這位先生,在用兵上定是個能手。
所以,皇叔毫不含糊地對單先生說:&ldquo先生,既已到來。
劉備願拜你為軍師,請先生助備一臂之力。
今後滅曹興漢之後,亦能名垂青史,先生願否?&rdquo 早已說過,這位先生誠心趕來新野求一明主。
他一無架子,馬上應允了,但不過謙虛地對皇叔說:&ldquo皇叔器重。
貧道原當效犬馬之勞!&rdquo 皇叔想,這位先生真是平易近人。
等到酒罷後,劉備傳令升堂。
炮聲響,會集文武在大堂之上左右戰立。
單先生也坐了出來。
劉皇叔坐在中間對着大堂文武說:&ldquo堂上衆位先生,列位将軍,今日劉備請到一位高雅之士,姓單名福。
劉備今天拜為軍師,從今以後都要聽這位單先生的将令!&rdquo 大家上前見過了這位單先生。
劉備對單福說:&ldquo先生,照理應該登台拜将,如今劉備孤窮,諒你先生也可理會!&rdquo意思是我出名的窮劉備,萬事隻可省,請你先生原諒。
單先生對這點根本滿不在乎,隻問皇叔一句:&ldquo詢問皇叔,新野有多少兵馬?&rdquo 劉備苦笑一聲,回答說:&ldquo劉備隻有五百軍馬。
&rdquo 單福聽了險些兒笑了出來。
心想自古以來要打天下的君皇,我看再要比你劉備窮是沒有的了。
從今以後大家就管這位先生叫單軍師。
單福就要求劉備出榜招兵,可是招了數天,隻招到了一百個人。
這樣皇叔手下就有了六百個弟兄。
以後的三分天下。
就靠這六百名弟兄開場。
人數雖少,影響卻很大。
離新野北門外不遠。
便有一條樊河。
過樊河就是一座城,這個地方是曹操的地界。
有位太守姓劉名泌,得訊劉備新野招兵買馬積草屯糧,對樊城有着一定的威脅。
因此急報曹操。
曹孟德自從在汝南打敗劉備之後,乘機兵進河北省,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隻用七萬軍隊打敗了袁紹七十萬大軍,占領了整個河北省。
袁紹喪命後,他的三個兒子:袁尚、袁譚和袁熙盡被曹操所殺。
以少勝多,在曆史上有名的這一仗,名謂&ldquo官渡之戰&rdquo。
河北所有将士全部歸降了曹操,降兵有六十萬之多。
這時的曹孟德聲勢浩大,人稱雄兵百萬,戰将千員。
收兵回轉的時候,在漳河中建造了銅雀台。
今日在許昌得到劉泌的急報,知道劉備汝南兵敗,不但沒有死,反而在新野縣招兵買馬。
曹操早在&ldquo青梅煮酒&rdquo論英雄的時候,就看出劉備勝過天下各路諸侯,是我生平之大敵、不管他兵馬再少,也是我的心腹大患,不将劉備除去,我總難成其大事。
因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