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洛陽關連斬二将 汜水關雲長受騙

關燈
第九回洛陽關連斬二将汜水關雲長受騙 東嶺關的告急信,送到許都相府。

    曹操在相堂上接到來信,見到雲長在東嶺關已經斬了孔秀,過得關去。

    事情是為了路憑而起。

    那麼曹操難道不知道五關上要路憑嗎?當然知道!在這點上,曹操是對關将軍的奸詐。

    所說曹操一面對雲長既愛他又要害他,感到此番實在留他不住,一面讓他去,一面想,五關上必要路憑,我裝作忘了,你沒有路憑,逢關必然阻擋,希望你在五關上被守将殺害。

    表面上,我是歡送你走的,殺死你雲長乃是守關将的責任。

    曹操被人稱為奸雄就在于此!但他一時忘了,萬一阻擋不放,雲長是要動武的。

    現在見到孔秀已被殺,曹操方始恍然大悟!想到五關守将皆非雲長的對手,都沒有顔、文二将的本領,豈不要被他逢關斬将?照這樣算來,五關要傷去五将,我不是又要大大的吃虧嗎?你哪裡知曉,要死去六将呢!因為在第二關上一連死去兩個。

    所以後世人稱謂&ldquo過五關,斬六将&rdquo。

    所說曹操看到死了人,他方始着急起來,裝得很象,把張遼叫到了面前:&ldquo文遠。

    我在三裡橋匆匆送關将軍之行,一時忘了給路憑與他。

    如今東嶺關孔秀不能随機應變,已被關将軍龍刀所斬。

    死人倒是小事,将軍卻要誤會,我想命你文遠速即追趕上前,将路憑送與将軍,免得他過關麻煩。

    &rdquo 張遼一聽,想你丞相豈會忘掉路憑?我是明白的,你有意為難雲長。

    現在,得報死了守将,方始懊悔,所以命我去送路憑給他。

     張遼:&ldquo丞相,你要知道,關将軍已過得東嶺關,小将恐怕追趕不及!&rdquo 曹操:&ldquo文遠,你盡力而為,能趕幾關就趕幾關。

    這是一表老夫之心!&rdquo 張遼想,這種事情,都是多餘的。

    既然這樣,趕了上去再說。

    張遼立即向曹操取了張路憑,準備了幹糧熱水,出相府上馬提鞭,飛馬去追趕。

    事實上要是你追到了關将軍,根本也就沒有過五關、斬六将之說了。

    其實雲長斬了将,過了關,張遼方才趕到,一路上都是這樣。

    真要見到雲長,是要過了黃河,才能趕上關将軍。

    讓張遼随後而來。

     再說雲長,路上約有兩天,已到洛陽關。

    所說自從他在東嶺關斬了孔秀,洛陽關的探馬隻是探到第一關為止,下面的關廂都是這樣,這叫二關探一關,三關探二關,四關探三關,五關探四關,一直誤會到底。

    而且一關比一關兇惡。

     洛陽關守将名叫韓福,正巧坐在堂上。

    年齡四十左右,全身銀盔銀甲,善用一口銀刀。

     探子報上堂來:&ldquo報太守!&rdquo 韓福:&ldquo何事報來!&rdquo 探兵:&ldquo小卒探到關雲長不别而行,保了劉備家眷,将近此地洛陽。

    東嶺關太守孔秀,他已被殺,請定奪!&rdquo 探子退出。

    韓福一聽,想姓關的紅臉,忘恩負義,得到劉備的消息,就把丞相恩情忘得幹淨。

    竟敢斬将過關。

    既然到得洛陽關,我豈能放他過去!但是,想到自己的本領和孔秀不相上下,也難阻擋于他,所以對兩旁一望,開口問道:&ldquo兩旁衆位,今有探馬報到,關雲長不别而行,在東嶺關刀劈孔秀,将近此地洛陽。

    本太守要是放他過關,定被丞相責備。

    要是阻擋于他,也非他的對手,這便如何是好?兩旁看來如何?&rdquo 說笑話,此番守五關的将,總難免一死。

    要是阻擋,确實要被雲長殺死。

    真正放他過去,的确曹操也要問罪。

    即使把關将軍殺死,曹操也要将他們殺!目的是遮天下人之耳目。

    這也表示曹操的&ldquo誠&rdquo心,所以總逃不了一死。

    兩旁聽太守這樣一問,知道非常為難。

    就在這時,在将官中踏出一名偏将,名叫孟坦,所說&ldquo過五關、斬六将&rdquo就多斬了這一個。

     孟坦獻計給太守說:&ldquo太守,請放心!&rdquo 韓福:&ldquo孟将軍有何妙計?&rdquo 孟坦:&ldquo紅臉本領雖好,常言道:明槍好戰,暗箭難防。

    請你太守馬上帶兵到城外阻擋紅臉,能取勝最好;要不能取勝,請你太守向旗門逃來。

    要是姓關的随後追趕,我孟坦就在旗門背後的馬背上放他一條冷箭,射死他算了。

    太守你看怎麼樣?&rdquo 韓福一聽,倒是個好辦法。

    打不赢隻有放暗箭,射死他。

     韓福:&ldquo孟将軍妙計,那快些準備!&rdquo 到外面兩人上馬,點兵三千,出洛陽關排列旗門,太守在前,橫刀勒馬;孟坦在旗門之後,隐蔽起來,馬上左手執弓,右手搭箭,作好射箭的姿勢。

     韓太守遠遠望去,陽光下關将軍果真到來! 再說,将軍路上确是辛苦,家将們很少休息,要關将軍下了令,大家敢在樹林下打一個瞌睡。

    将軍同樣在馬上略微閉上一眼。

    目前見到已抵洛陽關廂,看到前面的陣勢,關将軍心中已經明白了一半,想自從我被逼在東嶺關斬了孔秀,恐怕一誤再誤,倘要逢關作戰,隻是太麻煩了。

    将軍為了避免交兵,所以仍然傳令,命衆人保護皇嫂,車輛在後,不許前進。

    關将軍一人一馬上前,走近一看,韓太守果真在馬上提刀,還來不及開,韓福已詢問:&ldquo來者莫非君侯!&rdquo 關将軍想,你們都是裝腔作勢,所以冷冷地回答他一句:&ldquo原是某家!&rdquo 韓福:&ldquo請問哪裡來,哪裡去?&rdquo 關羽:&ldquo皇城來,冀州去!&rdquo 韓福:&ldquo冀州去何事?&rdquo 關羽:&ldquo尋找皇兄!&rdquo 韓福:&ldquo可要過關?&rdquo 關羽:&ldquo立即過關!&rdquo 韓福:&ldquo請問,可有路憑?&rdquo 關羽:&ldquo失帶在此!&rdquo 韓福:&ldquo沒有路憑不能過關!&rdquo 雲長一聽,又是為了路憑。

    不管你容情不容情,道理還是要講。

    所以說:&ldquo多蒙丞相三裡橋送行。

    關某臨行匆匆。

    未問丞相讨取路憑;望請太守容情。

    &rdquo 韓福:&ldquo沒有路憑誰都不能過關!請你留在此地。

    小将代你去皇城拿取路憑,免得路上逢關阻擋。

    &rdquo 關将軍一聽,話是不錯。

    但是,我東嶺關已經過了。

    到了此地再去拿路憑,我怎能等得及。

    再說,你這種場面,分明不懷好意。

    我在第一關已經費了很多口舌,結果還是動了武才算解決。

    你這種說話分明搪塞,因此将軍非常爽快:&ldquo太守既來阻擋,請不多言,能放則放,若不容情,速速放馬。

    &rdquo 韓福想,關雲長倒爽快得很!我本來一下子很難闆臉,既然你要動手,倒不如乘機打了再說,好得還有孟坦一條冷箭。

    想你姓關的總難過去,因此回答将軍:&ldquo既然将軍要動手,那麼小将就得罪了!&rdquo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