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關羽用計賺樊城 徐庶走馬薦諸葛
關燈
小
中
大
第四回關羽用計賺樊城 徐庶走馬薦諸葛
劉備正在疑惑之時,雲長已命人來請皇叔與軍師進樊城去。
事實上,雲長帶領關平、周倉與兩百軍兵、家将們偷偷地渡過了樊河,在黑暗中隐蔽了起來,便将囊中之計與周倉講了一遍,周将軍照計辦事。
再說,樊城劉泌老太守,起初見曹仁在隔河一仗大敗,到了半夜又聽得對面一片殺聲。
他不知情況如何,一大清早就命他的外甥兒,名叫寇封帶四個家将出城去樊河邊探聽情況,現在寇公子出了樊城,過了吊橋,直往樊河方向而來。
他到了河邊,見到對面隻有劉備的大營,不見自己人一兵一卒,知道曹仁已經退兵回去了。
因此,他圈馬便回,四個家将在馬前領路。
沒有走了多少路,被他身旁一堆茅草之中的一個人看得清楚,他便是君侯馬前步将周倉。
他準備把馬上的寇公子偷回去。
周倉一生要偷三個人。
今天偷來的是第一個,他偷人的本領象貓捉老鼠一樣有把握。
他見到四個家将正在前邊談談說說,趁他們不防之際,從茅草中竄到寇公子馬前,寇封見到馬前站着一個人,七分象鬼,三分象人,吓得他叫了出來。
但是你剛才嘴巴張大,周将軍左手一把棉花團,已經按入了你的嘴裡,然後起條右手,将他象孩子一般攔腰一抱,隻聽得&ldquo嗖&rdquo的一聲,已經從馬背上将公子偷走了。
前面四個家将隻聽得後面一陣風聲,回頭一看,馬上的公子不 見了。
他們驚慌失措地說:&ldquo不好了,公子被野獸吃掉了!&rdquo 其實樊河邊,哪裡來什麼野獸!他們略微找尋了一下。
找不到公子的人影,帶馬便逃進了樊城,去見劉泌太守了。
他們到衙門匆匆來禀報,劉泌太守今年六十有零,他膝下無兒,就把這個外甥寇封當作半子之靠。
現在家将向他禀報說:&ldquo老太守,不好了!&rdquo 劉泌:&ldquo公子哪裡去了?&rdquo 家将:&ldquo在樊河邊被野獸吃掉了!&rdquo 劉泌:&ldquo樊河邊哪裡來什麼野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rdquo 家将:&ldquo我們在前邊跑,隻聽得後面&lsquo嗖&rsquo的一聲,回頭一看,馬上的公子不見了!&rdquo 劉泌心中十分着急?說他被野獸吃掉不可能。
到底怎樣一回事呢?一下子辨不清楚,因而再問家将們:&ldquo那曹仁将軍的人馬究竟怎樣?&rdquo 家将:&ldquo一兵一卒也不見,料想他們已收兵回去。
&rdquo 劉泌心中更為擔心。
正在這時,關将軍已到了城下。
當時的周倉飛一般地把公子偷到了關将軍隐蔽的地方,将他口中的棉花團拉了出來。
寇封見到雲長,知道被劉備方面的人把自己捉來了,畢竟隻有十九歲的大孩子,見了關将軍吓得他一句話都沒有。
雲長就對他說道:&ldquo公子不必驚慌,你若要活命,領關某前往,叫開關廂,勸你家母舅大人歸降。
&rdquo 寇公子連連點頭。
關公帶了所有人,押了公子來到樊城城河邊。
這時,城門早已緊閉,吊橋高挂。
雲長命士兵高聲叫喊。
士兵:&ldquo關廂上聽了,我們關君侯在此,速叫劉老将軍答話。
&rdquo 所說劉泌既是太守,又是守将。
一人兼兩職。
城關上弟兄見到城外關君殺來,要緊到衙門報知太守。
片刻後劉泌趕來上了城牆,見外面果真是關君侯帶兵前來,自己的外甥押在關君侯馬前,太守心定了一半,不是被野獸拖去,原來是被關雲長捉去了。
他心中已知十之八、九,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所以對着下面的君侯拱手問道:&ldquo下面原來是關君侯,劉泌在此有禮!不知君侯到此何事?&rdquo 關羽:&ldquo聞得太守鎮守樊城十餘年,一向愛民如子。
關某奉命前來勸你歸順我家皇兄。
隻要開關投順,保你令甥兒一無危險,城内子民也免得遭災。
要是不然,莫怪關某無情了&rdquo 劉泌一聽,果然如此:捉我外甥,交換城關。
劉泌是個非常懂得世事的人,即使我不降,劉備就在新野,樊城早晚危險,想到皇叔的為人,皆知他一向仁義。
再說大家姓劉,理應早日歸順,不但保全了外甥的性命,亦免得子民們受驚。
所以他一口應允,對關将軍說:&ldquo劉泌願意歸降!&rdquo說罷,他傳令開關,放下吊橋。
就這樣,弓不上弦,刀不出鞘,雲長取了樊城。
這正是:單福用兵多巧計,刀槍不舉取城易。
劉泌太守出關迎接,雲長帶領所有的人跟着劉泌來到衙門大堂坐定,立即命人相請軍師與皇叔。
單福和劉備帶了所有文武離大營,渡樊河,劉泌将他們接了進去。
雲長向單福交令。
軍師下令盤查錢糧,出榜安民,城關上改換漢旗劉旗。
劉老見過皇叔,行了大禮,表示真心歸順。
劉備見寇封,問劉泌說:&ldquo老太守,這位公子是哪一個?&rdquo 劉泌:&ldquo乃是劉泌的外甥兒。
&rdquo 劉備:&ldquo太守願意不願意将令甥兒過寄于劉備?&rdquo 劉泌:&ldquo皇叔見愛,我哪有不允之理!&rdquo說罷,他對寇封一看。
意思叫外甥兒快些上去叩頭。
公子寇封懂得劉泌的意思,立即走到劉備面前,雙膝跪下,口稱:&ldquo父皇在上,孩兒拜見!&rdquo 劉備:&ldquo兒啊!罷了!快去見過你家二叔和三叔。
&rdquo 關将軍勉強地招手一招,心中很不高興。
他倒不是看輕公子,而是認為大哥何必再要收什麼寄兒。
不象我兒子在家鄉,尤其關平他是願意跟我,更主要的是今後打平天下,你大哥到底将位傳給哪一個?你傳給這位公子吧。
你早已在去年生下了一個兒子劉禅;你說傳給自己的兒子阿鬥吧,被人家說來有着大兒子不傳,這是成了廢長立幼,不是多找麻煩嗎?雲長不高興就在這裡。
可是,劉備也有着他的遣理。
皇叔想,我馬上要回轉新野縣的,他恐怕老太守劉泌變心,所以有意将寇封收為寄兒。
這樣我把他帶到新野,可使劉泌不敢變心。
雲長沒有明白皇叔的意思。
被你關将軍這樣一來,公子畢竟是個大孩子了。
他認為雲長看不起,口中不說,在他心裡從此對關将軍存下一條心。
因此造成今後關羽兵困麥城,再被孟達從中挑撥了一下,所以他不救雲長。
這在後書再提。
當時三将軍他倒役有理會這一點,滿面笑容地叫了一聲公子說:&ldquo侄兒,請起!&rdquo 從今以後,公子改姓劉,就叫劉封。
這時單先生将一切事務料理完畢,就命令劉老太守鎮守樊城仍舊為這裡的太守,方始與皇叔帶領了所有文武與公子劉封離開樊城回轉新野縣,傳令把城外大營拆去。
從此皇叔感到有了這位軍師,再也不怕曹操了。
不過,他問單福說:&ldquo軍師,今後曹操可要再發兵來攻打新野否?&rdquo 單福:&ldquo主公放心,要是他再發兵前來,本軍師自能對付他。
&rdquo 他哪裡知道,你相助皇叔的日期隻有一個夏天,曹操對你單福想盡辦法,迫使你離開劉備,這裡暫且不提。
再說,曹家弟兄敗回許昌,今日到皇城相府,上堂見過曹操,把新野被劉備殺敵的情況,從頭至尾回複了丞相。
曹操畢竟是三國中的奇才之一,他仔細地琢磨了曹仁的說話,開口便問道:&ldquo子孝,勝敗乃兵家常事。
但是,劉備用兵,豈能一躍而如此地?老夫想來,其中恐怕有人相助!&rdquo 曹仁、曹洪一聽,佩服自已叔父丞相,一言就能道破其情,所以要緊回答說:&ldquo不出叔父丞相所料,小侄等打聽到劉備手下新近有了一位軍師。
&rdquo 曹操:&ldquo可知此人姓甚名誰?&rdquo 曹仁:&ldquo小侄打聽到此人。
姓單名福!&rdquo 曹操一聽&ldquo單福&rdquo二字,心想,我從未聽到過。
一般說來有本領的一定有名望。
現在此人一無名望,竟然能夠破我創金鎖陣,殺我人馬三萬三千。
這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嗎?所以,再問曹仁說:&ldquo可知姓單的是哪裡人氏?&rdquo 曹仁:&ldquo禀叔父丞相,單福乃是穎州穎長村人氏。
&rdquo 曹操聽完之後,先命他們弟兄二人退下,然起對着兩旁文武開口問道:&ldquo列公,可知道單福是何許樣人?&rdquo 問了二遍;文武沒有一個認識單福的。
事實上,現在曹操手下已聚集了天下的人材,大小地方各處都有。
有一位大夫姓程名昱是曹操手下有名的文人,而且是丞相的心腹,他也是穎州穎長村人,他聽得丞相在動問,他在心中暗暗算計,一想,我們村上有如此大的本領恐怕就是他,程昱再三思慮了一下,認為十有八九,所以從旁閃出,走到曹操面前,把手一拱說道:&ldquo丞相,單福下官認識。
&rdquo 曹操見到程昱,他才想到你也是穎州穎長村人。
可能是認識單福的,要緊問道:&ldquo你認識單福麼?&rdquo 程昱:&ldquo丞相,照下官看來,單福便是徐庶,字元直,看來他為了遮避外人的耳目,故用單福其名。
&rdq
事實上,雲長帶領關平、周倉與兩百軍兵、家将們偷偷地渡過了樊河,在黑暗中隐蔽了起來,便将囊中之計與周倉講了一遍,周将軍照計辦事。
再說,樊城劉泌老太守,起初見曹仁在隔河一仗大敗,到了半夜又聽得對面一片殺聲。
他不知情況如何,一大清早就命他的外甥兒,名叫寇封帶四個家将出城去樊河邊探聽情況,現在寇公子出了樊城,過了吊橋,直往樊河方向而來。
他到了河邊,見到對面隻有劉備的大營,不見自己人一兵一卒,知道曹仁已經退兵回去了。
因此,他圈馬便回,四個家将在馬前領路。
沒有走了多少路,被他身旁一堆茅草之中的一個人看得清楚,他便是君侯馬前步将周倉。
他準備把馬上的寇公子偷回去。
周倉一生要偷三個人。
今天偷來的是第一個,他偷人的本領象貓捉老鼠一樣有把握。
他見到四個家将正在前邊談談說說,趁他們不防之際,從茅草中竄到寇公子馬前,寇封見到馬前站着一個人,七分象鬼,三分象人,吓得他叫了出來。
但是你剛才嘴巴張大,周将軍左手一把棉花團,已經按入了你的嘴裡,然後起條右手,将他象孩子一般攔腰一抱,隻聽得&ldquo嗖&rdquo的一聲,已經從馬背上将公子偷走了。
前面四個家将隻聽得後面一陣風聲,回頭一看,馬上的公子不 見了。
他們驚慌失措地說:&ldquo不好了,公子被野獸吃掉了!&rdquo 其實樊河邊,哪裡來什麼野獸!他們略微找尋了一下。
找不到公子的人影,帶馬便逃進了樊城,去見劉泌太守了。
他們到衙門匆匆來禀報,劉泌太守今年六十有零,他膝下無兒,就把這個外甥寇封當作半子之靠。
現在家将向他禀報說:&ldquo老太守,不好了!&rdquo 劉泌:&ldquo公子哪裡去了?&rdquo 家将:&ldquo在樊河邊被野獸吃掉了!&rdquo 劉泌:&ldquo樊河邊哪裡來什麼野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rdquo 家将:&ldquo我們在前邊跑,隻聽得後面&lsquo嗖&rsquo的一聲,回頭一看,馬上的公子不見了!&rdquo 劉泌心中十分着急?說他被野獸吃掉不可能。
到底怎樣一回事呢?一下子辨不清楚,因而再問家将們:&ldquo那曹仁将軍的人馬究竟怎樣?&rdquo 家将:&ldquo一兵一卒也不見,料想他們已收兵回去。
&rdquo 劉泌心中更為擔心。
正在這時,關将軍已到了城下。
當時的周倉飛一般地把公子偷到了關将軍隐蔽的地方,将他口中的棉花團拉了出來。
寇封見到雲長,知道被劉備方面的人把自己捉來了,畢竟隻有十九歲的大孩子,見了關将軍吓得他一句話都沒有。
雲長就對他說道:&ldquo公子不必驚慌,你若要活命,領關某前往,叫開關廂,勸你家母舅大人歸降。
&rdquo 寇公子連連點頭。
關公帶了所有人,押了公子來到樊城城河邊。
這時,城門早已緊閉,吊橋高挂。
雲長命士兵高聲叫喊。
士兵:&ldquo關廂上聽了,我們關君侯在此,速叫劉老将軍答話。
&rdquo 所說劉泌既是太守,又是守将。
一人兼兩職。
城關上弟兄見到城外關君殺來,要緊到衙門報知太守。
片刻後劉泌趕來上了城牆,見外面果真是關君侯帶兵前來,自己的外甥押在關君侯馬前,太守心定了一半,不是被野獸拖去,原來是被關雲長捉去了。
他心中已知十之八、九,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所以對着下面的君侯拱手問道:&ldquo下面原來是關君侯,劉泌在此有禮!不知君侯到此何事?&rdquo 關羽:&ldquo聞得太守鎮守樊城十餘年,一向愛民如子。
關某奉命前來勸你歸順我家皇兄。
隻要開關投順,保你令甥兒一無危險,城内子民也免得遭災。
要是不然,莫怪關某無情了&rdquo 劉泌一聽,果然如此:捉我外甥,交換城關。
劉泌是個非常懂得世事的人,即使我不降,劉備就在新野,樊城早晚危險,想到皇叔的為人,皆知他一向仁義。
再說大家姓劉,理應早日歸順,不但保全了外甥的性命,亦免得子民們受驚。
所以他一口應允,對關将軍說:&ldquo劉泌願意歸降!&rdquo說罷,他傳令開關,放下吊橋。
就這樣,弓不上弦,刀不出鞘,雲長取了樊城。
這正是:單福用兵多巧計,刀槍不舉取城易。
劉泌太守出關迎接,雲長帶領所有的人跟着劉泌來到衙門大堂坐定,立即命人相請軍師與皇叔。
單福和劉備帶了所有文武離大營,渡樊河,劉泌将他們接了進去。
雲長向單福交令。
軍師下令盤查錢糧,出榜安民,城關上改換漢旗劉旗。
劉老見過皇叔,行了大禮,表示真心歸順。
劉備見寇封,問劉泌說:&ldquo老太守,這位公子是哪一個?&rdquo 劉泌:&ldquo乃是劉泌的外甥兒。
&rdquo 劉備:&ldquo太守願意不願意将令甥兒過寄于劉備?&rdquo 劉泌:&ldquo皇叔見愛,我哪有不允之理!&rdquo說罷,他對寇封一看。
意思叫外甥兒快些上去叩頭。
公子寇封懂得劉泌的意思,立即走到劉備面前,雙膝跪下,口稱:&ldquo父皇在上,孩兒拜見!&rdquo 劉備:&ldquo兒啊!罷了!快去見過你家二叔和三叔。
&rdquo 關将軍勉強地招手一招,心中很不高興。
他倒不是看輕公子,而是認為大哥何必再要收什麼寄兒。
不象我兒子在家鄉,尤其關平他是願意跟我,更主要的是今後打平天下,你大哥到底将位傳給哪一個?你傳給這位公子吧。
你早已在去年生下了一個兒子劉禅;你說傳給自己的兒子阿鬥吧,被人家說來有着大兒子不傳,這是成了廢長立幼,不是多找麻煩嗎?雲長不高興就在這裡。
可是,劉備也有着他的遣理。
皇叔想,我馬上要回轉新野縣的,他恐怕老太守劉泌變心,所以有意将寇封收為寄兒。
這樣我把他帶到新野,可使劉泌不敢變心。
雲長沒有明白皇叔的意思。
被你關将軍這樣一來,公子畢竟是個大孩子了。
他認為雲長看不起,口中不說,在他心裡從此對關将軍存下一條心。
因此造成今後關羽兵困麥城,再被孟達從中挑撥了一下,所以他不救雲長。
這在後書再提。
當時三将軍他倒役有理會這一點,滿面笑容地叫了一聲公子說:&ldquo侄兒,請起!&rdquo 從今以後,公子改姓劉,就叫劉封。
這時單先生将一切事務料理完畢,就命令劉老太守鎮守樊城仍舊為這裡的太守,方始與皇叔帶領了所有文武與公子劉封離開樊城回轉新野縣,傳令把城外大營拆去。
從此皇叔感到有了這位軍師,再也不怕曹操了。
不過,他問單福說:&ldquo軍師,今後曹操可要再發兵來攻打新野否?&rdquo 單福:&ldquo主公放心,要是他再發兵前來,本軍師自能對付他。
&rdquo 他哪裡知道,你相助皇叔的日期隻有一個夏天,曹操對你單福想盡辦法,迫使你離開劉備,這裡暫且不提。
再說,曹家弟兄敗回許昌,今日到皇城相府,上堂見過曹操,把新野被劉備殺敵的情況,從頭至尾回複了丞相。
曹操畢竟是三國中的奇才之一,他仔細地琢磨了曹仁的說話,開口便問道:&ldquo子孝,勝敗乃兵家常事。
但是,劉備用兵,豈能一躍而如此地?老夫想來,其中恐怕有人相助!&rdquo 曹仁、曹洪一聽,佩服自已叔父丞相,一言就能道破其情,所以要緊回答說:&ldquo不出叔父丞相所料,小侄等打聽到劉備手下新近有了一位軍師。
&rdquo 曹操:&ldquo可知此人姓甚名誰?&rdquo 曹仁:&ldquo小侄打聽到此人。
姓單名福!&rdquo 曹操一聽&ldquo單福&rdquo二字,心想,我從未聽到過。
一般說來有本領的一定有名望。
現在此人一無名望,竟然能夠破我創金鎖陣,殺我人馬三萬三千。
這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嗎?所以,再問曹仁說:&ldquo可知姓單的是哪裡人氏?&rdquo 曹仁:&ldquo禀叔父丞相,單福乃是穎州穎長村人氏。
&rdquo 曹操聽完之後,先命他們弟兄二人退下,然起對着兩旁文武開口問道:&ldquo列公,可知道單福是何許樣人?&rdquo 問了二遍;文武沒有一個認識單福的。
事實上,現在曹操手下已聚集了天下的人材,大小地方各處都有。
有一位大夫姓程名昱是曹操手下有名的文人,而且是丞相的心腹,他也是穎州穎長村人,他聽得丞相在動問,他在心中暗暗算計,一想,我們村上有如此大的本領恐怕就是他,程昱再三思慮了一下,認為十有八九,所以從旁閃出,走到曹操面前,把手一拱說道:&ldquo丞相,單福下官認識。
&rdquo 曹操見到程昱,他才想到你也是穎州穎長村人。
可能是認識單福的,要緊問道:&ldquo你認識單福麼?&rdquo 程昱:&ldquo丞相,照下官看來,單福便是徐庶,字元直,看來他為了遮避外人的耳目,故用單福其名。
&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