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擡轎去
關燈
小
中
大
quo領教良多,你老先生對于轎子,根本就認為是一種對付奴隸的殘酷制度,怪不得不肯坐轎子了,大概,人力車也不大坐吧?我很少見你老先生坐着人力車。
你老先生自不失是儒家一分子。
看你這種行為,又有點近乎佛家了。
&rdquo老先生一談到學問,他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感到興趣的。
于是手摸了兩下嘴唇上的短樁胡子,微笑道:&ldquo這根本談不上什麼家。
由布爾什維克到天主教,誰沒有人道主義呀!我們是有知識的人類,就不能不提倡廢除這種以人力代替牛馬的勞動。
有人說,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大家不坐轎,不坐車,轎夫車夫會感到失業。
這是因噎廢食的老生常談。
在&lsquo五四&rsquo時代,那些文化運動的先知先覺,就這樣說過了。
有力氣,在什麼地方也可以找一碗苦飯吃。
我不信大家不坐轎、不坐車,轎夫車夫就會失業。
廣大的農村,哪會就容納不下這批人?這自然是消極的說法,若是有一個有用的政府,利用這些人力,墾荒、開渠、築路,什麼大業不能舉?尤其現在打仗的時候,大家喊着節省人力。
大後方把這大批壯丁,作為伺候有錢人的牛馬,這是一個極大的浪費。
大後方的轎夫車夫,我想足夠組織十個師的。
你又說了,這些人拉去當兵,他們的家會失了倚靠。
請問,在前方打仗的那幾百萬士兵,人家都是沒有家的嗎?浪費人力好像是一個問題,怎樣顧全抗屬,那好像又是一個問題。
其實是一個問題。
統而言之,我們沒有把人力當人力,也沒有把人當人。
&rdquo老先生說得高興,不覺把聲調放高了,連過路的人都站住了腳來聽,遠遠地站有六七個人。
老先生說着告了一段落,看到面前站了這些人,這就站起身來,笑着一點頭道:&ldquo各位請便,我們是閑聊天,并不是露天演說。
回頭警察來了,有點緻幹未便。
&rdquo那些人微笑着,還沒有走開,一乘空滑竿,由人後面沖過來。
這山城的一切力夫,照例是不招呼前面引人讓路的,下江人感到了不慣。
尤其是北方人走路喊着你啦借光,對于這種不禮貌冒失的行為,不肯饒恕。
這行人裡面,正有一個北方人被轎杠撞了一下肩膀,便回轉臉來,向那轎夫瞪了一眼道:&ldquo這裡一位老先生,正在和你們叫屈呢。
看你這個樣子,讓你擡轎,簡直不屈。
&rdquo轎夫看這人穿一套深灰布短衣,也并非有地位的人,便站住了腳瞪了眼道:&ldquo你吼啥子?好狗不擋路!&rdquo這個北方人急了,紅了臉,身子向前一撲,正待發作,滑竿後面擠出一個穿青呢中山服的人,他半鞠着躬,賠了笑道:&ldquo對不住,他們無知識的人,不會說話,請不要見怪。
&rdquo老太爺正感到這人說話有禮,那人卻又打了個哈哈,向前半鞠着躬笑道:&ldquo原來是老太爺和二先生,今天有工夫過河來耍耍。
&rdquo老太爺聽他說話,才想起了他是楊老幺,便笑道:&ldquo楊老闆,幾個月不見,你又發福了,聽說你的事業很發達呀!&rdquo楊老幺對眼前所有的人都鞠着躬,看他那套中山服,竟是法蘭絨的,穿得卻也幹淨,隻是每個袋子裡都盛鼓鼓的,胸前上下左右,鼓起了四塊,鞠起躬來,四個袋子同時哆嗦,頗不雅觀。
他的兩隻手垂下去的時候,齊伸着手指,有個立正姿勢似乎也太嚴肅,而又自然。
他行過禮,臉上滿是笑容道:&ldquo托各位的洪福,總算不錯,不過現在的生意,也是不好做。
&rdquo他笑臉上眉毛緊皺,帶上一些愁容。
楊老幺竟也學會了商人應酬的這一套。
亞英道:&ldquo聽說你在對岸有一所農場,做得很好。
&rdquo楊老幺笑道:&ldquo也沒得啥子好,我們外行喀,我後天還要來。
老太爺後天還在這裡嗎?請到我們農場裡耍耍。
沒得啥子請客,請吃煙肉,要不要得?&rdquo老太爺笑道:&ldquo我明天回去了。
再圖後會罷。
&rdquo楊老幺面色正了一正道:&ldquo老太爺我是誠意呦。
你若是肯賞光,我今天就不過河,請今天晚上到我農場裡宵夜,明天早上下山。
房子不大好,老式房子,被蓋是幹淨的。
&rdquo老太爺拱手道:&ldquo不必了!我和這裡西門先生還有話講。
&rdquo楊老幺道:&ldquo不用爬坡喀,我有轎子接送。
我在大先生面前說過多次,老太爺是我楊老幺的恩人,我一輩子不忘記。
&rdquo老太爺拱着手道:&ldquo兄台,言重言重,我父子擾過你多次了。
我真是無以為報。
明天過江,我到貴号裡來奉看。
&rdquo楊老幺對他父子各看了一看道:&ldquo朗格說,我就不敢當,我明天請老太爺吃中午。
&rdquo老太爺連說定來奉看。
楊老幺回轉身來向亞英道:&ldquo請二先生陪老太爺來。
硬是要來。
十二點鐘以前,我在号裡等。
&rdquo他父子全答應了他才再一一鞠躬而退。
西門德看得呆了,等他走遠,問道:&ldquo這是什麼人?請客的态度,真是誠懇。
&rdquo老太爺笑道:&ldquo這個人你該認得。
但是今日你相見之下,面目全非,不說破,你也是不會認識的。
&rdquo說到這裡,他看看談話的地方,行人都已散開,這就笑道:&ldquo都是你所猜不出來的,他就是我們剛才所讨論着的人物。
&rdquo西門德一點也不感覺稀奇,因淡淡地笑道:&ldquo那是我自然知道的。
那轎夫惹了禍,他會上前來排解着,當然是一位有轎階級。
&rdquo亞英笑道:&ldquo若果如此,這還值得特地和博士提出來嗎?幾個月前,他和那擡滑竿的一樣,也許他就擡過博士。
&rdquo西門德向亞英看看,又向老太爺看看。
老先生微笑着點點頭道:&ldquo所奇就在此,一點不假。
&rdquo博士摸摸耳朵笑道:&ldquo這就很神秘了,我願聞其詳。
&rdquo亞英因把楊老幺的履曆,略說了一遍。
西門德道:&ldquo那麼,他由擡轎變成坐轎,不過是承受了一筆巨大的遺産,在歐美,那是十分平常的事情。
&rdquo老太爺道:&ldquo但就這位楊老闆而論,究竟是戰争之賜。
原來他所繼承的一點遺産,不過是一些荒山。
他繼承之後,第一片荒山,緊鄰着新辟的工廠區,人家繼續地搶着買。
第二片荒山,一邊緊靠了疏散區,一邊環抱着公路。
兩片荒山都成了金礦。
他不是說從農場上來嗎?原來是幾間破屋,一片荒地,授産給他的這個叔叔,受了人家的指示,改為農場。
始而也不過是個擴大的糟坊,釀幾十擔米的酒,養幾頭豬。
山上種些樹秧子。
樹沒有長上一尺,地皮的價錢,高過了一丈。
到了他手上,簡直不必出什麼東西,這地皮自己就放在那裡日新月異了。
這若是在戰前,一個窮人,承繼兩片荒山的遺産,至多是可以讓他不擡轎。
若說就這樣養起轎班來,不分晝夜擡着,那未免是個夢想吧?&rdquo西門德在這石闆路上來回的溜着步子,把老太爺的話聽下去。
這就突然站住了腳,昂起頭來,向天上望着歎了一口氣道:&ldquo戰争真是改變宇宙的東西。
多少擡轎的變成坐轎,又有多少坐轎變成擡轎。
&rdquo亞英笑道:&ldquo博士慨乎言之。
不過坐轎變成擡轎的,怕不多。
因為坐慣了轎子的人,必定手無縛雞之力。
他窮得讨飯,對于賣這份牛馬力氣恐怕有點不可能。
&rdquo博士還是在石闆路上來往的閑踱着步子。
他笑道:&ldquo你把這句話,太着實的看了。
何必要真的去擡轎?而且那樣擡轎,不過是讓坐轎的人,少走兩步路而已,貢獻也并不大。
我所說的擡轎的人,是擡人家成名,擡人家得利,擡人家走上名利之道。
&rdquo老太爺笑道:&ldquo這又何必戰時,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回事,被人擡的還不是擡人。
&rdquo西門德在路上來回地走着,默然了有兩三分鐘,先點點頭接着又搖搖頭,随後笑道:&ldquo老太爺,
你老先生自不失是儒家一分子。
看你這種行為,又有點近乎佛家了。
&rdquo老先生一談到學問,他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感到興趣的。
于是手摸了兩下嘴唇上的短樁胡子,微笑道:&ldquo這根本談不上什麼家。
由布爾什維克到天主教,誰沒有人道主義呀!我們是有知識的人類,就不能不提倡廢除這種以人力代替牛馬的勞動。
有人說,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大家不坐轎,不坐車,轎夫車夫會感到失業。
這是因噎廢食的老生常談。
在&lsquo五四&rsquo時代,那些文化運動的先知先覺,就這樣說過了。
有力氣,在什麼地方也可以找一碗苦飯吃。
我不信大家不坐轎、不坐車,轎夫車夫就會失業。
廣大的農村,哪會就容納不下這批人?這自然是消極的說法,若是有一個有用的政府,利用這些人力,墾荒、開渠、築路,什麼大業不能舉?尤其現在打仗的時候,大家喊着節省人力。
大後方把這大批壯丁,作為伺候有錢人的牛馬,這是一個極大的浪費。
大後方的轎夫車夫,我想足夠組織十個師的。
你又說了,這些人拉去當兵,他們的家會失了倚靠。
請問,在前方打仗的那幾百萬士兵,人家都是沒有家的嗎?浪費人力好像是一個問題,怎樣顧全抗屬,那好像又是一個問題。
其實是一個問題。
統而言之,我們沒有把人力當人力,也沒有把人當人。
&rdquo老先生說得高興,不覺把聲調放高了,連過路的人都站住了腳來聽,遠遠地站有六七個人。
老先生說着告了一段落,看到面前站了這些人,這就站起身來,笑着一點頭道:&ldquo各位請便,我們是閑聊天,并不是露天演說。
回頭警察來了,有點緻幹未便。
&rdquo那些人微笑着,還沒有走開,一乘空滑竿,由人後面沖過來。
這山城的一切力夫,照例是不招呼前面引人讓路的,下江人感到了不慣。
尤其是北方人走路喊着你啦借光,對于這種不禮貌冒失的行為,不肯饒恕。
這行人裡面,正有一個北方人被轎杠撞了一下肩膀,便回轉臉來,向那轎夫瞪了一眼道:&ldquo這裡一位老先生,正在和你們叫屈呢。
看你這個樣子,讓你擡轎,簡直不屈。
&rdquo轎夫看這人穿一套深灰布短衣,也并非有地位的人,便站住了腳瞪了眼道:&ldquo你吼啥子?好狗不擋路!&rdquo這個北方人急了,紅了臉,身子向前一撲,正待發作,滑竿後面擠出一個穿青呢中山服的人,他半鞠着躬,賠了笑道:&ldquo對不住,他們無知識的人,不會說話,請不要見怪。
&rdquo老太爺正感到這人說話有禮,那人卻又打了個哈哈,向前半鞠着躬笑道:&ldquo原來是老太爺和二先生,今天有工夫過河來耍耍。
&rdquo老太爺聽他說話,才想起了他是楊老幺,便笑道:&ldquo楊老闆,幾個月不見,你又發福了,聽說你的事業很發達呀!&rdquo楊老幺對眼前所有的人都鞠着躬,看他那套中山服,竟是法蘭絨的,穿得卻也幹淨,隻是每個袋子裡都盛鼓鼓的,胸前上下左右,鼓起了四塊,鞠起躬來,四個袋子同時哆嗦,頗不雅觀。
他的兩隻手垂下去的時候,齊伸着手指,有個立正姿勢似乎也太嚴肅,而又自然。
他行過禮,臉上滿是笑容道:&ldquo托各位的洪福,總算不錯,不過現在的生意,也是不好做。
&rdquo他笑臉上眉毛緊皺,帶上一些愁容。
楊老幺竟也學會了商人應酬的這一套。
亞英道:&ldquo聽說你在對岸有一所農場,做得很好。
&rdquo楊老幺笑道:&ldquo也沒得啥子好,我們外行喀,我後天還要來。
老太爺後天還在這裡嗎?請到我們農場裡耍耍。
沒得啥子請客,請吃煙肉,要不要得?&rdquo老太爺笑道:&ldquo我明天回去了。
再圖後會罷。
&rdquo楊老幺面色正了一正道:&ldquo老太爺我是誠意呦。
你若是肯賞光,我今天就不過河,請今天晚上到我農場裡宵夜,明天早上下山。
房子不大好,老式房子,被蓋是幹淨的。
&rdquo老太爺拱手道:&ldquo不必了!我和這裡西門先生還有話講。
&rdquo楊老幺道:&ldquo不用爬坡喀,我有轎子接送。
我在大先生面前說過多次,老太爺是我楊老幺的恩人,我一輩子不忘記。
&rdquo老太爺拱着手道:&ldquo兄台,言重言重,我父子擾過你多次了。
我真是無以為報。
明天過江,我到貴号裡來奉看。
&rdquo楊老幺對他父子各看了一看道:&ldquo朗格說,我就不敢當,我明天請老太爺吃中午。
&rdquo老太爺連說定來奉看。
楊老幺回轉身來向亞英道:&ldquo請二先生陪老太爺來。
硬是要來。
十二點鐘以前,我在号裡等。
&rdquo他父子全答應了他才再一一鞠躬而退。
西門德看得呆了,等他走遠,問道:&ldquo這是什麼人?請客的态度,真是誠懇。
&rdquo老太爺笑道:&ldquo這個人你該認得。
但是今日你相見之下,面目全非,不說破,你也是不會認識的。
&rdquo說到這裡,他看看談話的地方,行人都已散開,這就笑道:&ldquo都是你所猜不出來的,他就是我們剛才所讨論着的人物。
&rdquo西門德一點也不感覺稀奇,因淡淡地笑道:&ldquo那是我自然知道的。
那轎夫惹了禍,他會上前來排解着,當然是一位有轎階級。
&rdquo亞英笑道:&ldquo若果如此,這還值得特地和博士提出來嗎?幾個月前,他和那擡滑竿的一樣,也許他就擡過博士。
&rdquo西門德向亞英看看,又向老太爺看看。
老先生微笑着點點頭道:&ldquo所奇就在此,一點不假。
&rdquo博士摸摸耳朵笑道:&ldquo這就很神秘了,我願聞其詳。
&rdquo亞英因把楊老幺的履曆,略說了一遍。
西門德道:&ldquo那麼,他由擡轎變成坐轎,不過是承受了一筆巨大的遺産,在歐美,那是十分平常的事情。
&rdquo老太爺道:&ldquo但就這位楊老闆而論,究竟是戰争之賜。
原來他所繼承的一點遺産,不過是一些荒山。
他繼承之後,第一片荒山,緊鄰着新辟的工廠區,人家繼續地搶着買。
第二片荒山,一邊緊靠了疏散區,一邊環抱着公路。
兩片荒山都成了金礦。
他不是說從農場上來嗎?原來是幾間破屋,一片荒地,授産給他的這個叔叔,受了人家的指示,改為農場。
始而也不過是個擴大的糟坊,釀幾十擔米的酒,養幾頭豬。
山上種些樹秧子。
樹沒有長上一尺,地皮的價錢,高過了一丈。
到了他手上,簡直不必出什麼東西,這地皮自己就放在那裡日新月異了。
這若是在戰前,一個窮人,承繼兩片荒山的遺産,至多是可以讓他不擡轎。
若說就這樣養起轎班來,不分晝夜擡着,那未免是個夢想吧?&rdquo西門德在這石闆路上來回的溜着步子,把老太爺的話聽下去。
這就突然站住了腳,昂起頭來,向天上望着歎了一口氣道:&ldquo戰争真是改變宇宙的東西。
多少擡轎的變成坐轎,又有多少坐轎變成擡轎。
&rdquo亞英笑道:&ldquo博士慨乎言之。
不過坐轎變成擡轎的,怕不多。
因為坐慣了轎子的人,必定手無縛雞之力。
他窮得讨飯,對于賣這份牛馬力氣恐怕有點不可能。
&rdquo博士還是在石闆路上來往的閑踱着步子。
他笑道:&ldquo你把這句話,太着實的看了。
何必要真的去擡轎?而且那樣擡轎,不過是讓坐轎的人,少走兩步路而已,貢獻也并不大。
我所說的擡轎的人,是擡人家成名,擡人家得利,擡人家走上名利之道。
&rdquo老太爺笑道:&ldquo這又何必戰時,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回事,被人擡的還不是擡人。
&rdquo西門德在路上來回地走着,默然了有兩三分鐘,先點點頭接着又搖搖頭,随後笑道:&ldquo老太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