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三國歸晉

關燈
鄧艾兵臨成都,劉禅召集大臣商議對策,谯周勸劉禅向魏國投降。劉禅的第五個兒子劉谌和幾個有骨氣的大臣都勸劉禅背城一戰。劉禅不聽,下旨谯周寫書投降。

    劉谌得知明天就要投降,便殺了妻子和兒子,并割下他們的首級到昭烈廟哭别,然後自殺。

    第二天,後主劉禅将自己綁在車上,率着太子和大臣向鄧艾投降。

    鄧艾叫劉禅寫了诏書,派蔣顯到劍閣去,令姜維投降。衆将聽說劉禅已投降,個個咬牙切齒,拔刀砍石。姜維便将自己假降的計謀向衆将說了。

    姜維命人在關上豎起降旗,自己領着張翼前往鐘會的大營投降。

    姜維對鐘會表示他隻降鐘會,不降鄧艾,如果遇上鄧艾,一定要決一死戰。鐘會更加高興,便與姜維折箭為盟,結為兄弟。

    鄧艾上書司馬昭建議封劉禅為官,把劉禅留在成都,給東吳做個榜樣。司馬昭看過書文後疑心鄧艾想自立為西川王,便差衛送信給鐘會,讓鐘會監視鄧艾。

    鐘會将這事告訴了姜維,姜維順水推舟,假稱鄧艾早有意自立為西川王。鐘會忌恨鄧艾搶了降蜀的功勞,便一面上奏鄧艾胡作非為、結好蜀人,一面将鄧艾的表文截下,将文詞改得傲慢無禮後送給司馬昭。

    司馬昭接到鐘會的報告後,下令鐘會拿下鄧艾。又自領大軍,帶着皇帝前往長安,以提防鐘會伺機造反。

    鐘會讓衛捉拿鄧艾。衛先命人在鄧艾軍營附近,貼了幾十道檄文穩住鄧艾的部下,此時鄧艾還被蒙在鼓裡。衛趁鄧艾尚未起時,突然入府将他父子擒住,送往洛陽。

    鐘會引兵入成都,全數收編了鄧艾兵馬,準備自立為王。又用姜維之計,将鄧艾手下的将領監禁起來,準備把不服的魏将一起殺死,埋在一個大坑裡。

    鐘會的親信丘建不願反叛魏國,便把鐘會監禁衆将的消息洩露給衛,衛領兵包圍了鐘會,鐘會被亂箭射死。姜維奮力沖殺,但寡不敵衆,身受重傷,便舉劍自殺了,死時五十九歲。

    鄧艾父子也被衛派人殺死了。後主劉禅被封為安樂公,宦官黃皓以敗國害民為由,被淩遲處死。

    劉禅很感謝司馬昭的不殺之恩。司馬昭備酒招待,并令蜀人演奏蜀樂,蜀官們盡皆落淚,隻有劉禅嬉笑自若,一點都不在意。

    司馬昭問劉禅∶“你還會想念蜀國嗎?”劉禅回答說∶“這裡很快樂,一點也不想蜀國了。”

    不久,司馬昭病死。賈充勸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自立帝位,司馬炎帶劍入宮,逼魏帝曹奂讓位。黃門侍郎張節反對,司馬炎令人當場殺了張節。

    曹奂為了保住性命,隻好讓位給司馬炎。司馬炎做了皇帝,改國号為大晉。封曹奂為陳留王,魏國便滅亡了。

    吳主孫休見蜀、魏兩國都被司馬氏滅了,急得大病一場,不久便死了。孫權的孫子孫皓繼位做了皇帝。孫皓命陸遜的兒子陸抗領兵在江口駐紮,以便找機會去攻打襄陽。

    司馬炎下诏,令都督羊祜屯兵襄陽防守。羊祜知道陸抗很擅長用兵,但隻是堅守不出。陸抗對羊祜的為人也很佩服。兩國各守疆土,互不相擾。

    孫皓要陸抗進兵,陸抗心裡非常為難,孫皓便撤了陸抗的兵權。

    羊祜死後,司馬炎令杜預為大都督,領水陸大軍二十餘萬、戰船萬艘出師伐吳。

    杜預率大軍,直取江陵,令牙将周旨引八百名水手,連夜坐小船偷偷過江,去奪江陵。吳軍接連戰死三名大将,不久晉軍便奪下了江陵。

    孫皓忙召集衆将商議對策。吳将張象卻開了石頭城城門,晉軍一擁而入。孫皓學劉禅的前例,投降了晉國,被帶往洛陽見司馬炎。

    司馬炎封孫皓為歸命侯,并賜坐殿上。賈充問孫皓為什麼喜歡對人施以酷刑。孫皓諷刺他說∶“我隻對殺皇帝及奸佞不忠的人使用而已。”

    從此,三國歸晉,司馬炎統一了天下,結束了三國時代。天下的戰争也算是暫時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