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陸巡

關燈


    島外的風浪已不容戰船安穩停泊,杜闵所乘掣浪艦與兩隻樓船在底艙實以泥沙,不懼輕飄,此時都在島外落帆下碇,其餘小船便在洪州水軍原來的巢穴中暫時栖身。

    東王士卒大雨中在各島上肅清殘敵,洪州人血戰不止,杜闵如此掩殺肆虐,也被洪州人将戰事拖到次日黎明。

     清點戰果後,副将來禀:敵船擊沉者二十一,俘獲者十五 都是些小船,不必提他了。

    杜闵道,單說人吧。

     是。

    水戰死傷敵軍共有兩千人,島上另有兩千五百敵軍,俱被擊斃或趕入水中沉溺。

     我軍呢? 沙船被焚者二,重創者一,槳船、蒼船共損十一,水戰死傷六百人,陸戰處處遭伏,死傷一千二百人。

     那可不算大勝了。

    杜闵的臉色有些難看。

    可曾搜檢到黑州的失銀? 十數島翻個底朝天,不曾搜出銀兩來。

     杜闵握緊了腰間的佩刀,臉色更是陰沉。

     那副将不免勸解道:以臣看來能将其一網打盡,總算一喜。

     哼。

    杜闵冷笑,此處所屯有五千敵軍,人人骁勇善戰,埋伏在别水數月,無人察覺。

    既疑他劫走銀兩,此處又搜不到,可見是讓人分散出去,那着夥人散布黑州的又不知更有多少。

    此戰下來,這等結果,你說我當喜當憂? 那副将張口結舌,一時說不出話來。

     王爺。

    杜闵的親随禀道,湖面上來了一隻自家的小船。

     這種時候?杜闵一怔。

     這天的黎明被狂風暴雨吹打得黯淡,那小船被戲弄在浪尖上,幾是一路翻滾行來。

     杜闵扶着船舷,驚道:這麼不要命的過來,難道出什麼大事了? 掣浪艦上水手都跑在船舷邊上,待那小船駛近,抛了纜繩、鈎杆出來,助那小船靠穩。

     那船上一員東王家将頂着雨仰面大叫:急事要禀王爺,給繩梯下來。

     他伸手抄住掣浪艦上抛來的繩梯,揉身攀上船舷,見杜闵已對面走來,單膝點地禀道:王爺,那五十萬 過來說話。

    杜闵才聽了個開頭便大驚,卻還能自持,避開衆人,将那家将叫入船艙道,銀兩如何了? 非但銀兩全部丢失,護送銀兩的人馬也去向不明。

    那家将道,臣出來之前已得知消息,押送銀兩的參将秦毅早将家眷送離黑州,定是監守自盜,攜銀兩出逃了。

     杜闵急問:倭人船上怎麼說? 尚未得到倭人船上半點消息。

     起碇,回黑州去。

    杜闵豁然起身,對外大聲命道。

     秦毅在黑水為将已逾二十載,為人謹慎仔細,有時更顯得過于戰戰兢兢,杜桓父子一直覺得此将沒有過人的膽色,行事唯唯遵命,多年來逐步升遷,隻算得上四平八穩。

    以杜闵看來,借他膽量,秦毅這種人既不敢也無心耍什麼花樣,将銀兩托付于他,最是穩妥。

    不料他吃了什麼熊心豹膽,不懼東王緝捕追殺,犯下滔天大案潛逃。

     難道是有人在幕後指使撐腰? 杜闵方寸尚未大亂,先想到了這一層。

     若當真是秦毅監守自盜,他能将家眷銀兩藏匿何處?杜闵問身邊的大将道,前幾日他在王府裡對我道:盜銀的人決非普通的強盜,這些天半點消息不透,沒有一個人在外亂走,定是軍紀嚴整的一路正經人馬。

    說起來,對他也是一樣。

    我東王府雄踞黑州,他竟敢在黑州指染我府中巨銀,決非他自己财迷了心竅,不顧死活,一定是早盤算安排了家眷、銀兩的退路,我看第一次海岸失銀,定也是秦毅與賊寇勾結,通風報信在先。

    不管秦毅究竟是哪邊的人,受誰的指使犯下這等大案,他說的倒确實有理,看來咱們的對手來頭不小啊。

     難道是洪王?大将中有人道。

     杜闵搖頭,洪王駐軍水寨的地點,還是秦毅對我親口揭穿。

    這裡交戰的,确實洪州水師無疑。

    他挑唆我們與洪王水師火拼在先,令洪州水師死傷近五千,便決非洪州人。

    恐怕我們這裡與洪州水師鹬蚌相争,還有一股勢力正在旁邊看着哈哈笑呢。

     這句話說得在場大将都是後脊上凜凜然一陣寒意,面面相觑半晌,都不敢再往深處去想。

     杜闵冷笑道:怎麼?你們覺得是朝廷暗中作祟? 這個衆将都覺不好回話,支支吾吾地道。

     杜闵道:這又如何?東王與朝廷暗鬥了這麼些年,就算是朝廷從中作梗又待如何?我們這棋已将第一步走了出去,此時欲罷不能,反正都要與他們鬥個你死我活,不如就此開始吧。

     杜闵說這話時豪氣幹雲,衆将就算心裡嘀咕,也不免由衷地叫一聲好來。

     大船一路颠簸趕回别水,杜闵改換陸路飛馳回府,尚未解胄,家将來報:王爺,倭人接應銀兩的船找到了。

     找到了?杜闵奇道,怎麼說? 銀兩遭劫,卻不見倭人船上消息,黑水大營中派了小船十隻,在海面上尋找倭人船隻,卻見海中浮屍上百,倭人的船已被焚燼,昨夜開始刮風,将這些殘骸吹得岸上都是。

     杜闵正在解罩甲的手愣在半空,額頭上的細汗正被滿腔無名怒火蒸騰得不見,屋内人們噤若寒蟬,眼見他臉色由青轉白,都等着他大發雷霆。

     杜闵卻突然迸出一陣狂笑,額角上的青筋也随之迸了出來,看來異常癫狂。

     内臣中有人連忙上前,賠笑道:王爺,息怒 杜闵抽回手來,就是一記嘴巴。

     怒?我何怒之有?他臉色頓時寒下來,倒比适才看來冷靜了些,都滾出去。

     衆人如蒙大赦,低着頭匆匆奔散,那家将也待出去,被杜闵叫住。

     将海岸邊上的屍骸掩埋了。

    不得走漏半點消息。

    杜闵道,會知倭人在黑州的使者,質問他為何來交接銀兩的倭船不曾直接回國,反奔了通水關去?難道倭人朝廷竟與椎名沆瀣一氣掠我城池不算,連區區五十萬兩白銀也要費盡心機,巧取豪奪?無信無義,不可與之共謀。

    倘若椎名三日内不撤兵,那東王水師不但要掃平上岸的倭寇,更要發兵渡海,平了倭國全境。

     那家将打了個寒噤,道:是。

     杜闵揮手将他驅出,房中不刻便隻剩了杜闵一個人,他這才發現自己的手正在不住顫抖,更覺懊喪,将甲胄解下,狠狠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