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馬林
關燈
小
中
大
的,俱是最機密的差事,忙行禮告退,容杜闵與他密談。
馬林見人走遠了,才道:世子爺,在宮裡行事的人,隻得回來了一個。
那妖婦呢? 恐怕安然無恙。
哼。
杜闵臉上冷笑。
馬林道:世子爺,行刺不成,隻怕已打草驚蛇。
太後不會明着和黑州做對,但唯恐她惱羞成怒,暗中布置 我會不知道麼?杜闵眼角跳了跳,拂袖将他語聲打斷。
馬林憂心忡忡,仍進言道:世子爺隻怕還不知道,陸上探子來禀,有隻小船一路跟着世子爺的座船,世子爺上岸後,船内的人便不知去向。
杜闵卻沒有說話,拿指節敲着桌子,不知想着什麼。
馬林隻得接着道:臣唯恐世子爺有失,已調了最精幹的人日夜守護,世子爺恕臣擅做主張。
不,做得好。
杜闵擡起頭來笑道,你擔憂我的安危,我豈會責怪? 馬林這才松了口氣,道:另外,王府裡自己人過來了。
哦?杜闵問,怎麼樣?那幾個,還安分麼? 馬林搖了搖頭,洪王妃眼看就不行了,側妃們都急着想讓自己的兒子過繼給王妃送終。
杜闵的眼角跳了跳,父王怎麼說? 老王爺千真萬确地親口答應了潘妃,還說不要聲張,尤其是不要讓世子爺知曉。
杜闵氣得眼前一黑,向馬林擺了擺手,不要說了。
是。
馬林道,不過老王爺聽說世子爺回來了,定會飛傳世子爺回去,王妃還惦記着見世子爺最後一面呐。
杜闵歎氣道:我又何嘗不想回去,但此時另有主張,不要勸我了。
馬林隻得點頭。
杜闵問:銀兩準備得怎麼樣了? 已經到了黑水大營,就在後天交易。
馬林道,這兩年因朝廷征糧,本就緊,今年為了軍饷,更象從石頭裡攥出水來似的,湊齊就不容易了。
世子爺千萬别嫌他們辦事拖沓。
怎麼會?杜闵道,能湊齊這五十萬兩白銀,已出乎我意料之外了。
不過你要知道,從前每年給倭寇五十萬兩,不過為了求個太平;這次卻關系到我軍後方安危,更是不能出半點差錯。
是。
馬林道,世子爺動兵之前确實要謹慎考慮倭患。
他們是強盜。
杜闵笑道,貪圖的就是個錢字。
我看這回你就親自押送銀兩去一趟,能将他們哄回海上去,就最好不過了。
馬林想到辛苦一趟回來還沒有見到家裡人,又被指派出去,不由氣悶。
杜闵似乎看出他的不樂意,對他笑道:不過就是兩三天的功夫,我等在黑水,等你辦妥了這件事,就一起回黑州去。
那時,你可不止是王府長史的身份了。
馬林陪笑道:世子爺能在王爺面前替臣美言,臣感激不盡。
也不必定要和王爺講,杜闵笑得陰沉沉的,我說了就算。
馬林知道東王杜桓的脾氣,那是一個把自己權威呵護得極小心的老人,因此杜闵的話讓他疑惑了一路。
這趟差事用了二十輛大車裝載銀兩,押運的是八百士卒,走在官道上尚覺浩浩蕩蕩,此時撂在綿延海岸,隻是可憐巴巴的一小撮。
正是漲潮的時候,天氣不是很好,怒濤翻滾着撲上礁石,隆隆聲摧枯拉朽地洗滌着人的心魄,所見的水天一色,竟是蒼白的,四處遙望,更覺孤絕無援。
看到船了麼?馬林忍不住問。
押運官回道:這種天氣,想必停在避風的地方。
長史不必着急,這裡離約會的地點還有兩三裡路呢。
是麼?馬林道,前面已看見信旗了,應是到了吧? 的确是紅旗。
押運官笑道,倭人貪财,急着過來了。
說好以紅旗為号,礁石上站的人袒出右臂,裸着膝蓋,在狂風中不住揮舞旗幟。
過去。
将官喝令。
衆人都指望早點交差,忙将車趕下沙灘,持槍的步卒跟着車,在松軟的沙地上跌跌撞撞地一溜小跑。
礁石高處的倭人笑得正歡,扔下旗搖起胳膊,叫道:這裡、這裡。
馬林看了看左右,道:怎麼半天就他一個,還瞧見别人沒有? 那押運官正要答話,卻忽聽自己隊伍裡一陣大笑,原來那倭人高興得手舞足蹈,一不留神唉呦了一聲,跌倒礁石後面去了。
押運官在衆人的哄堂大笑中高叫:小心了,小心了。
猛然咽喉一痛,被冷箭射落馬下。
周圍的人吓得怔住,未及察看,便聽狂風中一片尖嘯,漫天利箭當頭罩來,噼噼噗噗地将人打翻在地。
倭寇造反了!主将已死,東王士卒大亂,一邊叫,一邊扔下同袍的死屍,躲在銀車之後。
馬林拽住缰繩,在人群中打轉,不要慌,不要慌,拿弓箭出來。
話音未落就覺背心劇痛,他撲倒在沙土裡,海水和着細紗嗆入口鼻,幾乎立即窒息。
他勉強支起身子,模糊的視野裡盡是汪洋般的刀光,頭頂上的慘叫聲被海風吹得似遠又近,一條斷臂砸在他的頭上,反倒讓他放心地昏了過去。
不要留一個活口。
說話的卻是中原人,馬林被這句話吓得清醒,身子微微一怔。
周圍的呼叫還未息止,卻有人開始趕動銀車。
大老闆取多少銀兩,請自便。
這人舌頭捋不直似的,帶着倭人奇怪的強調。
那中原人笑道:将軍客氣了,雖說我意在銀子,将軍意在中原疆土,不過這買賣之前就談好了價錢,我仍取三十萬兩不變。
倭人道:大老闆是個講信用的人。
呵呵,承蒙誇獎,在下是個生意人罷了。
中原人道,今年收不到銀子,想必貴國朝廷再不會阻擾将軍興兵,剩下的二十萬兩也夠大将軍向杜桓開戰的軍饷。
正是。
今後還要靠大老闆多方關照。
彼此彼此。
那中原人大笑,将軍請先行,在下還有點小小事要辦。
周圍開始安靜下來,隻有一人在旁邊不住踱步的聲音,那人最後停在馬林的面前,有點吃力地蹲下圓滾滾的身子,馬長史,他拍了拍馬林的臉,裝死可就不好了。
馬林一個寒戰,更牽動了傷口,劇痛之下呻吟不已。
痛吧?那人道,隻要馬長史将東王布兵之計和盤托出,不但性命有救,這車上的銀兩也由馬長史取之自便。
性命?馬林側過身子想看清楚面前的人,卻被别動的一聲喝住,踩住肩膀不能動彈,馬林搖頭苦笑,就是我逃得性命又如何?我的家眷兒女都在黑州,一旦東王知道我的消息,他們又能苟活幾日?就算東王事敗,朝廷怎能容得我?我想來想去,現在一死了之倒是最好的結局。
那人歎了口氣,難怪東王器重長史,果然是聰明又識時務的人。
他向身邊人招了招手,一柄雪亮的利刃沙地插在馬林眼前的沙礫中。
來吧來吧。
馬林叫道,我的夢做醒了,不知他們的皇帝夢,什麼時候才能醒啊。
馬林見人走遠了,才道:世子爺,在宮裡行事的人,隻得回來了一個。
那妖婦呢? 恐怕安然無恙。
哼。
杜闵臉上冷笑。
馬林道:世子爺,行刺不成,隻怕已打草驚蛇。
太後不會明着和黑州做對,但唯恐她惱羞成怒,暗中布置 我會不知道麼?杜闵眼角跳了跳,拂袖将他語聲打斷。
馬林憂心忡忡,仍進言道:世子爺隻怕還不知道,陸上探子來禀,有隻小船一路跟着世子爺的座船,世子爺上岸後,船内的人便不知去向。
杜闵卻沒有說話,拿指節敲着桌子,不知想着什麼。
馬林隻得接着道:臣唯恐世子爺有失,已調了最精幹的人日夜守護,世子爺恕臣擅做主張。
不,做得好。
杜闵擡起頭來笑道,你擔憂我的安危,我豈會責怪? 馬林這才松了口氣,道:另外,王府裡自己人過來了。
哦?杜闵問,怎麼樣?那幾個,還安分麼? 馬林搖了搖頭,洪王妃眼看就不行了,側妃們都急着想讓自己的兒子過繼給王妃送終。
杜闵的眼角跳了跳,父王怎麼說? 老王爺千真萬确地親口答應了潘妃,還說不要聲張,尤其是不要讓世子爺知曉。
杜闵氣得眼前一黑,向馬林擺了擺手,不要說了。
是。
馬林道,不過老王爺聽說世子爺回來了,定會飛傳世子爺回去,王妃還惦記着見世子爺最後一面呐。
杜闵歎氣道:我又何嘗不想回去,但此時另有主張,不要勸我了。
馬林隻得點頭。
杜闵問:銀兩準備得怎麼樣了? 已經到了黑水大營,就在後天交易。
馬林道,這兩年因朝廷征糧,本就緊,今年為了軍饷,更象從石頭裡攥出水來似的,湊齊就不容易了。
世子爺千萬别嫌他們辦事拖沓。
怎麼會?杜闵道,能湊齊這五十萬兩白銀,已出乎我意料之外了。
不過你要知道,從前每年給倭寇五十萬兩,不過為了求個太平;這次卻關系到我軍後方安危,更是不能出半點差錯。
是。
馬林道,世子爺動兵之前确實要謹慎考慮倭患。
他們是強盜。
杜闵笑道,貪圖的就是個錢字。
我看這回你就親自押送銀兩去一趟,能将他們哄回海上去,就最好不過了。
馬林想到辛苦一趟回來還沒有見到家裡人,又被指派出去,不由氣悶。
杜闵似乎看出他的不樂意,對他笑道:不過就是兩三天的功夫,我等在黑水,等你辦妥了這件事,就一起回黑州去。
那時,你可不止是王府長史的身份了。
馬林陪笑道:世子爺能在王爺面前替臣美言,臣感激不盡。
也不必定要和王爺講,杜闵笑得陰沉沉的,我說了就算。
馬林知道東王杜桓的脾氣,那是一個把自己權威呵護得極小心的老人,因此杜闵的話讓他疑惑了一路。
這趟差事用了二十輛大車裝載銀兩,押運的是八百士卒,走在官道上尚覺浩浩蕩蕩,此時撂在綿延海岸,隻是可憐巴巴的一小撮。
正是漲潮的時候,天氣不是很好,怒濤翻滾着撲上礁石,隆隆聲摧枯拉朽地洗滌着人的心魄,所見的水天一色,竟是蒼白的,四處遙望,更覺孤絕無援。
看到船了麼?馬林忍不住問。
押運官回道:這種天氣,想必停在避風的地方。
長史不必着急,這裡離約會的地點還有兩三裡路呢。
是麼?馬林道,前面已看見信旗了,應是到了吧? 的确是紅旗。
押運官笑道,倭人貪财,急着過來了。
說好以紅旗為号,礁石上站的人袒出右臂,裸着膝蓋,在狂風中不住揮舞旗幟。
過去。
将官喝令。
衆人都指望早點交差,忙将車趕下沙灘,持槍的步卒跟着車,在松軟的沙地上跌跌撞撞地一溜小跑。
礁石高處的倭人笑得正歡,扔下旗搖起胳膊,叫道:這裡、這裡。
馬林看了看左右,道:怎麼半天就他一個,還瞧見别人沒有? 那押運官正要答話,卻忽聽自己隊伍裡一陣大笑,原來那倭人高興得手舞足蹈,一不留神唉呦了一聲,跌倒礁石後面去了。
押運官在衆人的哄堂大笑中高叫:小心了,小心了。
猛然咽喉一痛,被冷箭射落馬下。
周圍的人吓得怔住,未及察看,便聽狂風中一片尖嘯,漫天利箭當頭罩來,噼噼噗噗地将人打翻在地。
倭寇造反了!主将已死,東王士卒大亂,一邊叫,一邊扔下同袍的死屍,躲在銀車之後。
馬林拽住缰繩,在人群中打轉,不要慌,不要慌,拿弓箭出來。
話音未落就覺背心劇痛,他撲倒在沙土裡,海水和着細紗嗆入口鼻,幾乎立即窒息。
他勉強支起身子,模糊的視野裡盡是汪洋般的刀光,頭頂上的慘叫聲被海風吹得似遠又近,一條斷臂砸在他的頭上,反倒讓他放心地昏了過去。
不要留一個活口。
說話的卻是中原人,馬林被這句話吓得清醒,身子微微一怔。
周圍的呼叫還未息止,卻有人開始趕動銀車。
大老闆取多少銀兩,請自便。
這人舌頭捋不直似的,帶着倭人奇怪的強調。
那中原人笑道:将軍客氣了,雖說我意在銀子,将軍意在中原疆土,不過這買賣之前就談好了價錢,我仍取三十萬兩不變。
倭人道:大老闆是個講信用的人。
呵呵,承蒙誇獎,在下是個生意人罷了。
中原人道,今年收不到銀子,想必貴國朝廷再不會阻擾将軍興兵,剩下的二十萬兩也夠大将軍向杜桓開戰的軍饷。
正是。
今後還要靠大老闆多方關照。
彼此彼此。
那中原人大笑,将軍請先行,在下還有點小小事要辦。
周圍開始安靜下來,隻有一人在旁邊不住踱步的聲音,那人最後停在馬林的面前,有點吃力地蹲下圓滾滾的身子,馬長史,他拍了拍馬林的臉,裝死可就不好了。
馬林一個寒戰,更牽動了傷口,劇痛之下呻吟不已。
痛吧?那人道,隻要馬長史将東王布兵之計和盤托出,不但性命有救,這車上的銀兩也由馬長史取之自便。
性命?馬林側過身子想看清楚面前的人,卻被别動的一聲喝住,踩住肩膀不能動彈,馬林搖頭苦笑,就是我逃得性命又如何?我的家眷兒女都在黑州,一旦東王知道我的消息,他們又能苟活幾日?就算東王事敗,朝廷怎能容得我?我想來想去,現在一死了之倒是最好的結局。
那人歎了口氣,難怪東王器重長史,果然是聰明又識時務的人。
他向身邊人招了招手,一柄雪亮的利刃沙地插在馬林眼前的沙礫中。
來吧來吧。
馬林叫道,我的夢做醒了,不知他們的皇帝夢,什麼時候才能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