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明珠
關燈
小
中
大
牽挂?
洪司言見她說得凄楚,忙道:太後還有皇帝呀。
靖仁在上江撞着了我的事,現在心裡一定也在恨我,急着除去杜闵。
太後隐去眼中傷感,目光頓時變得犀利,道,我原以為辟邪出宮是為皇帝辦這件事,特地派了康健監視,想不到卻是康健回來多嘴,真是個不中用的奴才。
洪司言勸道:康健年紀還小,好歹也是七寶的徒弟,奴婢看七寶的徒弟都還不錯,太後可别因一時之氣,耽誤了這個好端端的人才。
你說的不無道理,就怕他們師兄弟同氣連聲,都去捧皇帝,将來倒變成禍患。
洪司言笑道:一個小小的内臣,還怕他翻出天去? 太後突然問:你覺得辟邪怎麼樣? 洪司言想了想道:奴婢看他的做派就象七寶,一樣小心翼翼,不肯多說一句話。
太後點頭道:這也是個人物,好在現在歲數還小,不成氣候。
洪司言忽而憂心忡忡道:奴婢就怕他和皇帝走的太近。
太後笑道:靖仁現在的心思都在政務上,你放一百個心!今天晚上我還見他對董裡州那件事耿耿于懷,隻怕明天就有動靜了。
皇帝一開始不過疑心董裡州有貪污斂财的行徑,正要着人查辦,不料第二天竟傳來了寒州生員結衆鬧事,煽動民變的消息。
當天就有成親王景儀、太傅劉遠聯本參劾寒州布政使董裡州、寒州知府毛臻。
更令皇帝震怒的是,董裡州憚壓不住局面,竟向東王杜恒請兵。
好在學生鬧事,不成氣候,又有當地德高望重,頗有勢力的各界名人出來斡旋,鬧了兩天之後就風平浪靜,總算沒有讓董裡州做出引狼入室的事來。
至于長虹橋坍塌、有人死傷一事,若非學生大鬧一場捅了出來,隻怕董裡州隐瞞不報,皇帝始終不會知道。
皇帝當下和成親王及劉遠商議,如何派人去寒州撤查。
皇帝道:這次去的人責任重大,若也是個貪贓枉法的,讓朝廷如何向寒州的百姓交待。
舉賢不避親,劉遠道,臣有個學生苗賀齡,是都察院的佥都禦史,為人清廉自愛,剛正不阿,可當此重任。
皇帝道:太傅薦的人一定沒錯,隻盼有太傅十分之一的忠心和清廉,朕就放心了。
便即令人拟旨擢升苗賀齡為都察院副都禦史,巡按寒州,即刻啟程撤查寒州布政使董裡州、寒州知府毛臻,緝拿當地鬧事學生。
待兩人跪安,皇帝立即召了辟邪問話。
這麼大的事,你在寒州如何會不知道?為什麼回來不奏明朕知? 辟邪笑道:正是大事,不用奴婢回奏,皇上也會知道,何必急着說出來招人側目? 你這話又在說誰? 辟邪道:這次去寒州,有奴婢一個足矣,太後為何還派了康健同行?皇上細想就知道太後主子不放心奴婢一個人去,所以奴婢回來實在不敢多言。
皇帝點頭道:這裡隻有我們兩個,你說還有什麼是朕不知道的。
辟邪道:其中還有一個隐情,奴婢在寒州時清點了今年市面上的上等新絲,發現比去年少了六成,大部分都是在朝廷的旨意下去之後的三四天裡讓人搶購去的。
奴婢想,這個買絲的人消息靈通,财力雄厚,而且既不怕到時這些新絲無法脫手,也不怕官府問他一個囤積居奇的罪名,定是董裡州暗地買了這些新絲,想等到織造進貢的寒絹時,再将它高價售給官府,他是寒州的長官,誰敢不從,隻可惜國庫裡的銀子就這樣白白流到他的腰包裡去了。
皇帝不由大怒,道:這個天良喪盡的貪官,朕這就讓苗賀齡一并将這件事也查了。
辟邪笑道:萬歲爺息怒,奴婢倒有個其他點子。
皇上現在身邊忠心耿耿的人不少,但将來若想和藩王們正面交鋒,用的人都須有機智過人的本事,這個苗賀齡是否能堪大用,不如借此機會試探于他,且看他自己能不能查出這件事來。
皇帝笑道:你從前說自己是個陰謀家,朕還不信,現在倒是看出些端倪來了。
辟邪恭身笑道:萬歲爺目光如炬。
皇帝喝了口茶,突然道:聽說驅惡死了,朕本來想勸你高興些,今天見了才知道你已經想開了,這就好。
做奴才的,誰不會得個打罵,驅惡自己命苦,早些去,也是件好事。
哦。
皇帝慢慢從辟邪的眼眸處挪開目光,辟邪目中僅有一點暖洋洋的神情已經随驅惡一同消失了,一種純粹而凜冽的寒冷正刺得皇帝眼睛生痛猶如利刃皇帝想到這裡的時候,心好像少跳了一記似的那麼難受。
靖仁在上江撞着了我的事,現在心裡一定也在恨我,急着除去杜闵。
太後隐去眼中傷感,目光頓時變得犀利,道,我原以為辟邪出宮是為皇帝辦這件事,特地派了康健監視,想不到卻是康健回來多嘴,真是個不中用的奴才。
洪司言勸道:康健年紀還小,好歹也是七寶的徒弟,奴婢看七寶的徒弟都還不錯,太後可别因一時之氣,耽誤了這個好端端的人才。
你說的不無道理,就怕他們師兄弟同氣連聲,都去捧皇帝,将來倒變成禍患。
洪司言笑道:一個小小的内臣,還怕他翻出天去? 太後突然問:你覺得辟邪怎麼樣? 洪司言想了想道:奴婢看他的做派就象七寶,一樣小心翼翼,不肯多說一句話。
太後點頭道:這也是個人物,好在現在歲數還小,不成氣候。
洪司言忽而憂心忡忡道:奴婢就怕他和皇帝走的太近。
太後笑道:靖仁現在的心思都在政務上,你放一百個心!今天晚上我還見他對董裡州那件事耿耿于懷,隻怕明天就有動靜了。
皇帝一開始不過疑心董裡州有貪污斂财的行徑,正要着人查辦,不料第二天竟傳來了寒州生員結衆鬧事,煽動民變的消息。
當天就有成親王景儀、太傅劉遠聯本參劾寒州布政使董裡州、寒州知府毛臻。
更令皇帝震怒的是,董裡州憚壓不住局面,竟向東王杜恒請兵。
好在學生鬧事,不成氣候,又有當地德高望重,頗有勢力的各界名人出來斡旋,鬧了兩天之後就風平浪靜,總算沒有讓董裡州做出引狼入室的事來。
至于長虹橋坍塌、有人死傷一事,若非學生大鬧一場捅了出來,隻怕董裡州隐瞞不報,皇帝始終不會知道。
皇帝當下和成親王及劉遠商議,如何派人去寒州撤查。
皇帝道:這次去的人責任重大,若也是個貪贓枉法的,讓朝廷如何向寒州的百姓交待。
舉賢不避親,劉遠道,臣有個學生苗賀齡,是都察院的佥都禦史,為人清廉自愛,剛正不阿,可當此重任。
皇帝道:太傅薦的人一定沒錯,隻盼有太傅十分之一的忠心和清廉,朕就放心了。
便即令人拟旨擢升苗賀齡為都察院副都禦史,巡按寒州,即刻啟程撤查寒州布政使董裡州、寒州知府毛臻,緝拿當地鬧事學生。
待兩人跪安,皇帝立即召了辟邪問話。
這麼大的事,你在寒州如何會不知道?為什麼回來不奏明朕知? 辟邪笑道:正是大事,不用奴婢回奏,皇上也會知道,何必急着說出來招人側目? 你這話又在說誰? 辟邪道:這次去寒州,有奴婢一個足矣,太後為何還派了康健同行?皇上細想就知道太後主子不放心奴婢一個人去,所以奴婢回來實在不敢多言。
皇帝點頭道:這裡隻有我們兩個,你說還有什麼是朕不知道的。
辟邪道:其中還有一個隐情,奴婢在寒州時清點了今年市面上的上等新絲,發現比去年少了六成,大部分都是在朝廷的旨意下去之後的三四天裡讓人搶購去的。
奴婢想,這個買絲的人消息靈通,财力雄厚,而且既不怕到時這些新絲無法脫手,也不怕官府問他一個囤積居奇的罪名,定是董裡州暗地買了這些新絲,想等到織造進貢的寒絹時,再将它高價售給官府,他是寒州的長官,誰敢不從,隻可惜國庫裡的銀子就這樣白白流到他的腰包裡去了。
皇帝不由大怒,道:這個天良喪盡的貪官,朕這就讓苗賀齡一并将這件事也查了。
辟邪笑道:萬歲爺息怒,奴婢倒有個其他點子。
皇上現在身邊忠心耿耿的人不少,但将來若想和藩王們正面交鋒,用的人都須有機智過人的本事,這個苗賀齡是否能堪大用,不如借此機會試探于他,且看他自己能不能查出這件事來。
皇帝笑道:你從前說自己是個陰謀家,朕還不信,現在倒是看出些端倪來了。
辟邪恭身笑道:萬歲爺目光如炬。
皇帝喝了口茶,突然道:聽說驅惡死了,朕本來想勸你高興些,今天見了才知道你已經想開了,這就好。
做奴才的,誰不會得個打罵,驅惡自己命苦,早些去,也是件好事。
哦。
皇帝慢慢從辟邪的眼眸處挪開目光,辟邪目中僅有一點暖洋洋的神情已經随驅惡一同消失了,一種純粹而凜冽的寒冷正刺得皇帝眼睛生痛猶如利刃皇帝想到這裡的時候,心好像少跳了一記似的那麼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