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東王世子
關燈
小
中
大
宮中這麼多侍衛沒有一個是他的對手?
侍衛中恐怕沒有。
辟邪說這句話時已經忍不住笑了,但皇上無需過慮,任憑怎樣的高手來犯,皇上身邊有個人定能護駕。
皇帝仔細想了想,不得其解,問道:誰? 奴婢的大師哥。
吉祥?皇帝十分訝然,吉祥? 正是。
辟邪低聲笑道,奴婢大師哥的劍法出衆,皇上想必不知。
皇帝的神色已變得十分興奮好奇,向園子外張望了一下,低聲問道:他的武功很高? 極高。
辟邪一樣地竊竊私語道。
不如讓他進來演示一番。
辟邪忙道:萬萬不可。
大師哥知道奴婢漏了口風,現在不會說什麼,隻怕到了晚上,就會來要奴婢的項上人頭。
皇帝不由大笑了幾聲,随後一臉遺憾道:可惜朕不能親見。
辟邪笑道:這倒不妨,奴婢雖隻懂一招半式,卻可學給皇上看。
好,皇帝撫掌道,拿個什麼事物比劃一下也好。
辟邪走到一邊的柳樹下,折了一根纖細柔軟的嫩枝,奴婢失禮了,皇上恕罪。
皇帝點點頭,隻見辟邪眼中的笑意消散,雙眸中金光一盛,手腕輕輕一抖,柔軟的柳枝突然挺得筆直,枝條上的葉子被激得飛散,在空中慢慢飄落,辟邪舉起右臂,在空中疾刺了一記,隐約挾驚雷破空之聲,刺得皇帝耳膜微微發痛。
辟邪婉轉一笑,柳枝才慢慢垂了下來。
辟邪不顧皇帝一臉驚異,将柳枝呈到他面前道:奴婢學的是大師哥的内家劍法,不似侍衛們舞的好看,皇上請勿見笑。
皇帝記得辟邪隻淩空刺了一下,卻見細嫩的柳梢上竟穿了三片柳葉,驚駭之餘不禁笑道:你把朕搞糊塗了,這是什麼法術? 辟邪道:奴婢隻是學大師哥平時練劍,雖說奴婢和大師哥發力的手法不同,但終究還有幾分形似。
這不過是柳枝,如果是真劍呢? 這奴婢倒不知道,宮裡除了侍衛,還會有誰耍刀弄槍的。
傍午的涼風悠悠吹入花園中,一整日的暑意漸漸消散,連夏蟬也恬靜地享受着遲來的清涼,忘了聲嘶力竭地鳴叫。
吉祥和如意正覺得清風拂體,精神大振時,卻見辟邪微笑着走出來。
皇上傳二位師哥伺候。
兩人進到花園裡面,看見皇帝更是神采奕奕地站在柳蔭下,手裡還持了根柳枝,不斷嗤嗤有聲地淩空虛刺。
※※※ 六月初十,各地藩王已陸續到京,根據皇帝旨意,隻攜從官和侍衛百人入京,其他護衛兵士均在南撫民門外十裡紮營,不得入城。
督導撫民門外的藩地軍隊原應是離都戍京大營的差事,但因慶熹元年,離都京營受人煽動作亂,由太後外戚的四位親王鎮壓後,及告解散,所以如今這個棘手的差事就交給了九門提督衙門。
九門提督袁迅自從接了這個兩頭受氣的差事,就整天唉聲歎氣,藩王都是皇親國戚,一個也不能得罪,但如藩王手下那些嚣張跋扈的鷹犬惹出事來,朝廷又不免問自己一個戍備不力的罪名。
不得已派了衙門裡的一名督統點了五千人在撫民門外紮營,分派朝廷撥下的犒賞事物,并戍守關防。
六月十二,洪王世子洪定國到京,入住白虎大道的驿館,他所帶的兩千人如今隻有三個中軍官統領,這天傍晚就有一百多個士卒結群離開大營要往進京的驿道上走,九門提督的坐探立即飛報城外的督統楊力和得知。
楊力和不由慌道:快點齊兩千人馬,在他們上官道之前截住他們。
一旁正陪着他在涼棚底下乘涼的遊擊将軍陸巡卻道:大人且慢,這萬萬不可。
為什麼? 兩千兵馬攔截區區一百人,被上面知道不免會怪罪我等丢了朝廷的臉面。
是是是,言之有理。
以末将之見,隻需派個二三百人在官道上設了關卡,待他們到來,将他們勸回去也就是了。
這裡叫人報與袁大人得知,京裡自有袁大人調度,我等再奉命行事,不緻有差池。
待他們上了官道,不免遲了。
上了官道自然離他們的營地也遠了,就算勸他們回去不成,要強加扣留,也不至于讓他們通風報信,挑撥是非,激起嘩變。
嘩變兩個字驚得楊力和一身冷汗,道:有理,雖說隻有一百多人,卻事關重大,不知派誰攔截他們好? 陸巡已知這個燙手的山芋又被楊力和抛了回來,笑道:主意是末将出的,自然由末将走一趟。
大人這時就派人快馬傳了洪王世子手下的中軍官,嚴厲申斥,一會兒讓他領人回去。
洪王世子營中出來的這一百多個人大多是老兵油子,難得來京城一趟,隻盼好好享樂一番,這才脫隊出來,一上了官道不禁歡呼雀躍,大呼小叫。
才行了一裡,前面有座茶棚,天氣炎熱,衆人歡呼一聲,就想去搶茶吃。
站住!突然有個年輕的軍士仗劍攔在路中央,爾等是藩王的士卒,為何不奉聖命在郊外駐軍,反爾要往京城去? 這夥人中為首者姓李,是個伍長,被人擁出來道:咱們藩地來的人,不過想去京城裡見識見識一下花花世界,有何不可? 那軍士冷笑道:我不和你争辯,既然你是這夥人的頭目,你跟我去我們陸将軍面前回話。
去就去,難道我還怕了你們京城的官差了麼?餘人都在起哄,李伍長有人前呼後擁,趾高氣昂地跟着他往茶棚那裡走。
茶棚裡坐着一個穿藍色戰袍的将軍,腰間挂刀,見李伍長踞傲無禮,也不發作,隻是繼續喝了兩口茶,低着頭道:想着見世面,開眼界是人之常情,我也不怪你們,隻是聖上既然有旨意你們不得入城,又頒了諸多犒賞,你們就該本本分分呆在營中,不應出來鬧事。
别提什麼犒賞,李伍長叉着腰大笑,朝廷欺負我們是鄉下來的麼,給點殘羹剩飯就能打發我們了?我們可是洪親王的親兵,平時就是大魚大肉,稀罕這點破爛! 對對,旁邊還有人幫腔,我們跋涉幾千裡來的,朝廷不招待我們,我們自己去城裡尋樂子。
就算是陳糠爛谷,聖命就是聖命。
那個軍士見他們氣焰嚣張,已忍不住道。
我們是洪親王座下的親兵,隻要親王、世子爺一句話下來,吃屎也是肯的,你跟咱們世子爺說去。
陸巡輕笑一聲,這才擡頭看着李伍長道:僅這一句話你們就犯了大罪,連皇上也不放在眼裡,這是想作死了,你們世子小主子現在正在京裡,你們這是想連累世子麼?我勸你們這就回去,大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算了。
李伍長見他三十多歲,面龐安詳,氣質文雅,本來沒将他當一回事,此刻卻見他雙目中殺氣凝聚,不怒而威,心裡一驚,但見這裡隻有陸巡和那軍士兩人,茶棚裡也隻有兩個其他客人,此刻又是騎虎難下,硬着頭皮道:你管不着我們。
咱們走! 陸巡目中殺氣一盛,喝道:拿下! 官道兩旁突然湧出三百多九門提督衙門的兵勇,各持兵刃将他們團團圍住。
這個陸巡是個将才啊。
茶棚裡兩個客人見了這種場面也不驚懼,兩個人都将草帽壓得低低的,其中一個身量瘦小的對一邊大漢道。
是,主子爺大概不知道,他十年前還是京營中的,後來調往九門提督衙門,說起來也算是老王爺的舊部。
主子爺現在想結識他麼? 不急,我們用兵想必還是
辟邪說這句話時已經忍不住笑了,但皇上無需過慮,任憑怎樣的高手來犯,皇上身邊有個人定能護駕。
皇帝仔細想了想,不得其解,問道:誰? 奴婢的大師哥。
吉祥?皇帝十分訝然,吉祥? 正是。
辟邪低聲笑道,奴婢大師哥的劍法出衆,皇上想必不知。
皇帝的神色已變得十分興奮好奇,向園子外張望了一下,低聲問道:他的武功很高? 極高。
辟邪一樣地竊竊私語道。
不如讓他進來演示一番。
辟邪忙道:萬萬不可。
大師哥知道奴婢漏了口風,現在不會說什麼,隻怕到了晚上,就會來要奴婢的項上人頭。
皇帝不由大笑了幾聲,随後一臉遺憾道:可惜朕不能親見。
辟邪笑道:這倒不妨,奴婢雖隻懂一招半式,卻可學給皇上看。
好,皇帝撫掌道,拿個什麼事物比劃一下也好。
辟邪走到一邊的柳樹下,折了一根纖細柔軟的嫩枝,奴婢失禮了,皇上恕罪。
皇帝點點頭,隻見辟邪眼中的笑意消散,雙眸中金光一盛,手腕輕輕一抖,柔軟的柳枝突然挺得筆直,枝條上的葉子被激得飛散,在空中慢慢飄落,辟邪舉起右臂,在空中疾刺了一記,隐約挾驚雷破空之聲,刺得皇帝耳膜微微發痛。
辟邪婉轉一笑,柳枝才慢慢垂了下來。
辟邪不顧皇帝一臉驚異,将柳枝呈到他面前道:奴婢學的是大師哥的内家劍法,不似侍衛們舞的好看,皇上請勿見笑。
皇帝記得辟邪隻淩空刺了一下,卻見細嫩的柳梢上竟穿了三片柳葉,驚駭之餘不禁笑道:你把朕搞糊塗了,這是什麼法術? 辟邪道:奴婢隻是學大師哥平時練劍,雖說奴婢和大師哥發力的手法不同,但終究還有幾分形似。
這不過是柳枝,如果是真劍呢? 這奴婢倒不知道,宮裡除了侍衛,還會有誰耍刀弄槍的。
傍午的涼風悠悠吹入花園中,一整日的暑意漸漸消散,連夏蟬也恬靜地享受着遲來的清涼,忘了聲嘶力竭地鳴叫。
吉祥和如意正覺得清風拂體,精神大振時,卻見辟邪微笑着走出來。
皇上傳二位師哥伺候。
兩人進到花園裡面,看見皇帝更是神采奕奕地站在柳蔭下,手裡還持了根柳枝,不斷嗤嗤有聲地淩空虛刺。
※※※ 六月初十,各地藩王已陸續到京,根據皇帝旨意,隻攜從官和侍衛百人入京,其他護衛兵士均在南撫民門外十裡紮營,不得入城。
督導撫民門外的藩地軍隊原應是離都戍京大營的差事,但因慶熹元年,離都京營受人煽動作亂,由太後外戚的四位親王鎮壓後,及告解散,所以如今這個棘手的差事就交給了九門提督衙門。
九門提督袁迅自從接了這個兩頭受氣的差事,就整天唉聲歎氣,藩王都是皇親國戚,一個也不能得罪,但如藩王手下那些嚣張跋扈的鷹犬惹出事來,朝廷又不免問自己一個戍備不力的罪名。
不得已派了衙門裡的一名督統點了五千人在撫民門外紮營,分派朝廷撥下的犒賞事物,并戍守關防。
六月十二,洪王世子洪定國到京,入住白虎大道的驿館,他所帶的兩千人如今隻有三個中軍官統領,這天傍晚就有一百多個士卒結群離開大營要往進京的驿道上走,九門提督的坐探立即飛報城外的督統楊力和得知。
楊力和不由慌道:快點齊兩千人馬,在他們上官道之前截住他們。
一旁正陪着他在涼棚底下乘涼的遊擊将軍陸巡卻道:大人且慢,這萬萬不可。
為什麼? 兩千兵馬攔截區區一百人,被上面知道不免會怪罪我等丢了朝廷的臉面。
是是是,言之有理。
以末将之見,隻需派個二三百人在官道上設了關卡,待他們到來,将他們勸回去也就是了。
這裡叫人報與袁大人得知,京裡自有袁大人調度,我等再奉命行事,不緻有差池。
待他們上了官道,不免遲了。
上了官道自然離他們的營地也遠了,就算勸他們回去不成,要強加扣留,也不至于讓他們通風報信,挑撥是非,激起嘩變。
嘩變兩個字驚得楊力和一身冷汗,道:有理,雖說隻有一百多人,卻事關重大,不知派誰攔截他們好? 陸巡已知這個燙手的山芋又被楊力和抛了回來,笑道:主意是末将出的,自然由末将走一趟。
大人這時就派人快馬傳了洪王世子手下的中軍官,嚴厲申斥,一會兒讓他領人回去。
洪王世子營中出來的這一百多個人大多是老兵油子,難得來京城一趟,隻盼好好享樂一番,這才脫隊出來,一上了官道不禁歡呼雀躍,大呼小叫。
才行了一裡,前面有座茶棚,天氣炎熱,衆人歡呼一聲,就想去搶茶吃。
站住!突然有個年輕的軍士仗劍攔在路中央,爾等是藩王的士卒,為何不奉聖命在郊外駐軍,反爾要往京城去? 這夥人中為首者姓李,是個伍長,被人擁出來道:咱們藩地來的人,不過想去京城裡見識見識一下花花世界,有何不可? 那軍士冷笑道:我不和你争辯,既然你是這夥人的頭目,你跟我去我們陸将軍面前回話。
去就去,難道我還怕了你們京城的官差了麼?餘人都在起哄,李伍長有人前呼後擁,趾高氣昂地跟着他往茶棚那裡走。
茶棚裡坐着一個穿藍色戰袍的将軍,腰間挂刀,見李伍長踞傲無禮,也不發作,隻是繼續喝了兩口茶,低着頭道:想着見世面,開眼界是人之常情,我也不怪你們,隻是聖上既然有旨意你們不得入城,又頒了諸多犒賞,你們就該本本分分呆在營中,不應出來鬧事。
别提什麼犒賞,李伍長叉着腰大笑,朝廷欺負我們是鄉下來的麼,給點殘羹剩飯就能打發我們了?我們可是洪親王的親兵,平時就是大魚大肉,稀罕這點破爛! 對對,旁邊還有人幫腔,我們跋涉幾千裡來的,朝廷不招待我們,我們自己去城裡尋樂子。
就算是陳糠爛谷,聖命就是聖命。
那個軍士見他們氣焰嚣張,已忍不住道。
我們是洪親王座下的親兵,隻要親王、世子爺一句話下來,吃屎也是肯的,你跟咱們世子爺說去。
陸巡輕笑一聲,這才擡頭看着李伍長道:僅這一句話你們就犯了大罪,連皇上也不放在眼裡,這是想作死了,你們世子小主子現在正在京裡,你們這是想連累世子麼?我勸你們這就回去,大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算了。
李伍長見他三十多歲,面龐安詳,氣質文雅,本來沒将他當一回事,此刻卻見他雙目中殺氣凝聚,不怒而威,心裡一驚,但見這裡隻有陸巡和那軍士兩人,茶棚裡也隻有兩個其他客人,此刻又是騎虎難下,硬着頭皮道:你管不着我們。
咱們走! 陸巡目中殺氣一盛,喝道:拿下! 官道兩旁突然湧出三百多九門提督衙門的兵勇,各持兵刃将他們團團圍住。
這個陸巡是個将才啊。
茶棚裡兩個客人見了這種場面也不驚懼,兩個人都将草帽壓得低低的,其中一個身量瘦小的對一邊大漢道。
是,主子爺大概不知道,他十年前還是京營中的,後來調往九門提督衙門,說起來也算是老王爺的舊部。
主子爺現在想結識他麼? 不急,我們用兵想必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