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陸過

關燈
刻上他微笑的嘴唇,大師哥不是不知道,我從來做過損己利人的事麼?隻要皇上再提此事,便是真的喜歡明珠,不容易到手的東西,皇上自會愛惜些。

    她受寵日長,對我們豈非更有好處?那時便是一百個明珠,我也會找來給他。

    從來沒有我不忍做的決斷,更别說隻是一個宮女。

     吉祥道:我知道了。

    我隻告訴你,皇上這個人決不會善罷甘休的。

     是。

     我話已經傳到,你換好衣裳趕快過去。

    吉祥催着辟邪進裡屋更衣,自己踱出門去,對門口的明珠笑道:姑娘辛苦了,我這個師弟從小做事講究的就隻有自個兒,隻要是他想要的,無論什麼他都不計較,這種人難伺候,多虧有姑娘你啊。

    吉祥的尾音拖得又長又響亮,直到他走得不見了,整個院中還回繞着他的聲音。

     辟邪匆匆系上衣扣,聽見身後明珠默默走進來,道:明珠,我要去乾清宮,巳時趕不到了,姜放今天也脫不開身,你替我出宮去趟靜水庵,要李師改期…… 他忍受着明珠半晌的沉默,直到她慢慢說了句是,才轉回身,沒有看明珠一眼,揣上折子,奔出屋去。

     皇帝已穿好皮弁服,等辟邪行完禮,接過辟邪的折子看了看,道:這件事你比朕清楚的多,此時朕也記不住這麼些人。

    你今天跟朕一起去。

     辟邪和一邊的姜放都是大吃一驚,姜放道:皇上,這于禮不合,辟邪隻是針工局的青衣太監。

     有什麼要緊?皇帝欣賞着辟邪眼中一瞬間的詫異神色,笑道,朕現在提攜他見見大場面。

     辟邪跪下叩頭,奴婢遵旨。

     吉祥進來禀告道:萬歲爺,百官和武舉人都在乾清門外候旨了。

     太後呢? 太後早上便在坤甯宮休息,剛才從坤甯宮起駕,不刻駕到。

     朕去接太後。

    皇帝起身,向辟邪招手道,辟邪跟着來。

     乾清門此時兩側百官侍立,武舉人立在空闊的廣場中央,五十名服色鮮明的侍衛仗刀将他們與乾清門外的禦座遠遠相隔。

    一付珠簾垂在門内,内置太後禦座,旁有侍座一椅。

    辰時三刻,乾清門内轉出司禮監杏衣五品太監,手持靜鞭,啪啪鞭地,導引太監出來唱喝:皇上駕到衆臣匍匐樂工齊奏吉樂,乾清門内一片腳步山響,珠簾微動,先是吉祥、如意兩人倒退出來導引皇帝入座,皇帝身後除了執仗之外,還有一個青衣太監緊随皇帝身邊,侍立禦座一邊。

     聖躬萬福。

    衆臣以成親王領頭稱賀,三跪九叩。

     吉祥宣道:宣今科武試郁知秋等八十五人晉見 八十五名會試得中的武舉人齊齊上前跪倒叩頭。

     皇帝道:中原太平已久,民衆弓馬荒疏,如今外敵窺視,朝廷豈不勵精武治?幸有爾等文武雙全,才堪大用,今後軍紀肅律,報國殺敵,不負朕望。

     殿試一項乃是皇帝的加試,原無定制,乃命八十五名武舉人,各就所長,無論馬上步下長短兵器,盡數施展。

     此間外臣内臣站滿整個廣場,兵部中久經沙場的大将不必說,皇帝周圍的辟邪、姜放、吉祥、如意等人更是内外兼修的高手,有人花拳繡腿如何能瞞過他們目光如炬。

    直到會試中第十四名遊雲謠在架上取了一柄長劍,站在廣場正中,禀道自己擅長的為劍法,他身材單薄,貌似書生,聲音舒緩沉穩,輕輕松松地說話,整個廣場卻都聽得清清楚楚,乾清門内甕然似有回聲,頓時令辟邪等人打起精神。

     遊雲謠手腕輕振,長劍蜂鳴,緩作白龍,悠閑遊走。

    他這套劍法使得緩慢舒展,長劍映日,過處一片連綿的銀光閃爍不斷,直到酣暢淋漓之時,似乎整個人在放出光彩。

     姜放不禁連連點頭,猜測這便是失傳已久的遊家劍法。

    遊家曾是居于少湖以南的世家大戶,近三十年門廷凋落,原來後人已經入仕為官,如今才有機會目睹。

    遊家劍氣勢上須得氣定神閑,靜逸自如,劍招卻是紛繁複雜,每一招内都有三四十個變招,講究的就是以氣禦骨,以骨驅劍,髒腑百骸無時不刻奔動不息,才能驅動劍招變化。

    遊雲謠劍招過後仍有餘光,正是劍底瞬息變招所至。

    據說遊家真正的高手能将内息變化催至極微,以至一套劍法使下來與尋常劍法無二,才算達到自如的境界。

    果然聽一邊的如意低聲自語道:好在隻有七分火候,不足為懼。

    如意等人自小浸淫宮中,卻有非凡見識,比之遊雲謠,姜放此時對如意師兄弟的贊賞倒是更多些。

     劍術一項,今科會元郁知秋卻也報名,他年級約在二十二歲,身材矯健,眉目濃郁,白皙的面龐透出勃勃英氣,實是少年才俊。

    他的劍法以外家見長,大開大合,氣勢磅礴,猶如虎躍龍騰,精彩紛呈。

    兵部大将中有人頗擅外家功夫,此時面有贊色,若非皇帝在場,隻怕便要叫好。

     直至最後馬上弓法,應者甚多,皇帝命以五十步、八十步、一百二十步為則,分别立鹄,自五十步起,連中三矢者可順次再射,使内臣紀錄各人成績。

    至一百二十步,仍有五人箭無虛發。

    皇帝大喜,命五人走近,分别報名。

    陸過也在這五人之中,擡頭回話之時,見皇帝身邊一個清麗絕倫的少年宦官正向自己微笑,認出是來東弘願寺探訪的驅惡無疑,不由吃了一驚。

     皇帝道:原來郁知秋也擅騎射。

     是。

    郁知秋竟也報名馬上弓法,着實令人不可小觑。

     皇帝已經将狀元意屬郁知秋,點頭道:你深谙兵法,無論馬上步下,都稱武藝娴熟,當真是朝廷将來的人才。

    你們,皇帝對其他四人道,可願與他再作切磋? 陸過聽出皇帝弦外之意,本要禀辭,卻見那少年宦官向自己慢慢點了點頭,冰冷的目中因充滿鼓勵之意而變得異常溫暖。

    陸過躬身道:回禀皇上,都國峰武舉陸過,願與會元再比高下。

     其他三人不願就此将頭名狀元輕易相讓,也都附和。

     皇帝笑道:好,不畏強敵,是大将的本色,陸過是會試的第二名,應與郁知秋不相伯仲,現在就讓你們分個高下。

     五人再次翻身上馬,鹄的已經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