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涼王必隆
關燈
小
中
大
以至讓禾藍幻想到涼王無限的凄婉愛意,禾藍的感歎窒息在胸腔裡,在她垂死的眼中,年輕人寒絹華裳,輕柔晶瑩,隐隐透出草原金色的陽光,就象天際的浮雲。
※※※ 魯修掌持軍旗,令四千人退至緩坡上,居高臨下散開成新月型,将公主嫁車圍在正中,涼州将士多擅控弦縱馬,排列在最前,隻等一通箭射了,就躍馬而出殺入敵陣。
随公主來的中原官兵有很多是宮裡侍衛或九門提督衙門裡的人,不擅馬戰,領命圍攏在嫁車四周,以靜制動。
魯修雖說官位已至參将,但是多年一直在九門提督衙門任職,從未親曆沙場,心裡也沒有譜,捏着一手冷汗,向涼州的侍衛統領赤胡望去。
赤胡會意道:将軍布陣甚妥,無妨。
片刻之後,遠遠那線飛塵就遮天蔽日地到了眼前,更有一騎脫衆而出,當先奔來。
魯修令旗高舉,正要發令,赤胡突然大聲道:将軍且慢!那人手裡持的是涼王的旗号。
涼王必隆恭迎公主鳳駕。
那人将手中杏黃的旗幟張開,高聲疾呼。
魯修喝道:不要動。
小心有詐。
的确是王爺!隊伍裡有涼王府裡的侍衛,指着前面涼字大旗之下一騎黑色駿馬道,那是王爺的馬。
這邊四千人方才額手稱慶,一陣歡呼。
涼王箭傷已然痊愈,旋風似的趕到陣前,勒住馬首,輕捷地跳下來,匍匐在公主嫁車前,叩頭請安:臣必隆谒見公主鳳駕,公主吉祥如意。
車内傳來公主平靜的聲音道:涼王軍務繁忙,尚出城三日來見,本宮足感涼王盛情,涼王請起。
涼王起來又恭身道:公主千金之體,不遠萬裡至此荒涼邊疆下嫁,臣必隆誠惶誠恐,猶感朝廷隆恩。
涼王言重了,涼王鎮守險要,乃朝廷重臣至寶,朝廷仰仗涼王猶多,請保重貴體。
他們互相彬彬有禮緻意,既然涼王絕口不提禾藍,公主也不願多說一個字,就連窦兢也被人忘得幹幹淨淨。
※※※ 公主平安到達雁門關,與涼王擇吉日行合卺禮,涼王的謝恩折子也不日到京。
皇帝得知窦兢與匈奴匪徒遭遇之際,為護駕殉國,着實感歎了一番,在窦兢身後追贈猶厚。
至于這段禾藍的插曲,涼王與王妃不提,辟邪也不提,皇帝自然就無從得知。
姜放忍不住問辟邪道:主子爺覺得這件事不用和皇帝說? 辟邪道:既然公主安然無恙,咱們也沒必要去捅破他們皇親國戚間的醜事。
再者,這件事我還沒搞清楚原委,說得多了,不知會牽扯出什麼來。
主子爺在想什麼? 雷奇峰。
辟邪慢慢合攏諜報,歎了口氣。
姜放不免一怔:又是他? 辟邪将諜報遞到姜放手裡,道:你看,十二個人在方圓五丈裡死得幹幹淨淨,你自恃有這麼快的身手麼? 姜放匆匆看了一遍,苦笑道:沒有。
從前有謠傳說雷奇峰是洪王養大的人,現在看來,果然不錯。
何以見得? 辟邪道:咱們總說天下五分,除了皇帝外,四個親王各占一份,其實以現今的情形看來,應該說是天下四分才是。
白東樓有自知之明,早就投靠了東王,他們杜家占了東南大半的地盤,現在正是咄咄逼人的時候,豈會滿足東南一隅?五月中涼王府裡的消息說是東王派去涼州賀喜的人和必隆的侍妾禾藍過從甚密,這個女子在涼王府裡以善妒出名,何以六月十三日竟護衛公主去雁門?涼王當時得知這個消息會作何想? 姜放道:更何況這個禾藍是從前月氏的郡主,當年涼州歸降中原,月氏從中作梗多年,現在也會不安分。
正是,辟邪道,公主若死,涼王與朝廷交惡,月氏又有口舌作亂。
匈奴窺視在外,涼州動蕩,無疑使門戶崩壞。
一旦匈奴南下,涼王和朝廷自顧不暇,洪王的勢力與涼州一衣帶水,當中隻隔着離水,也不會有安枕之日。
就算是東王不發兵舉事,一樣也是擴大勢力的好時機,如此一來,這四分之一的天下說不定就變成了半壁江山。
姜放嘿嘿一笑:他甯肯将一半中原白白送給鞑虜,也算他夠狠夠毒夠卑鄙。
辟邪笑道:這招咱們可要銘記在心,好生學着。
姜放道:若雷奇峰是洪王布在東邊的棋子,他得知這等大事必定親自回洪州報信。
涼王多少還要賣月氏的面子,怎會當衆處決或拘禁禾藍,既然有個現成一等一殺手回了洪州,這個差事自然就落在雷奇峰頭上,這樣便說得通了。
辟邪歎道:就算禾藍沒有加害公主的意思,隻怕涼王仍是要殺她。
她是月氏插在必隆肉裡的針,又善妒如斯,縱使往昔多少情分,也比不上涼王自己雄心和公主體面要緊。
姜放道:主子爺既然猜得肯定,為什麼還說其中原委不明? 辟邪道:就是窦兢了,必隆既然不肯得罪朝廷,應該也會保住窦兢不死才是。
為何讓禾藍輕易帶走窦兢,搞得身首異處? 屬下想,涼王要秘密處決禾藍,在送親隊伍裡知道底細的人大概隻有雷奇峰,當時不會有其他人阻攔禾藍帶走窦兢。
另外,禾藍死了,總要給月氏一個交待,公主既然無恙,便隻有刺殺朝廷欽差一條足夠死罪,窦兢
※※※ 魯修掌持軍旗,令四千人退至緩坡上,居高臨下散開成新月型,将公主嫁車圍在正中,涼州将士多擅控弦縱馬,排列在最前,隻等一通箭射了,就躍馬而出殺入敵陣。
随公主來的中原官兵有很多是宮裡侍衛或九門提督衙門裡的人,不擅馬戰,領命圍攏在嫁車四周,以靜制動。
魯修雖說官位已至參将,但是多年一直在九門提督衙門任職,從未親曆沙場,心裡也沒有譜,捏着一手冷汗,向涼州的侍衛統領赤胡望去。
赤胡會意道:将軍布陣甚妥,無妨。
片刻之後,遠遠那線飛塵就遮天蔽日地到了眼前,更有一騎脫衆而出,當先奔來。
魯修令旗高舉,正要發令,赤胡突然大聲道:将軍且慢!那人手裡持的是涼王的旗号。
涼王必隆恭迎公主鳳駕。
那人将手中杏黃的旗幟張開,高聲疾呼。
魯修喝道:不要動。
小心有詐。
的确是王爺!隊伍裡有涼王府裡的侍衛,指着前面涼字大旗之下一騎黑色駿馬道,那是王爺的馬。
這邊四千人方才額手稱慶,一陣歡呼。
涼王箭傷已然痊愈,旋風似的趕到陣前,勒住馬首,輕捷地跳下來,匍匐在公主嫁車前,叩頭請安:臣必隆谒見公主鳳駕,公主吉祥如意。
車内傳來公主平靜的聲音道:涼王軍務繁忙,尚出城三日來見,本宮足感涼王盛情,涼王請起。
涼王起來又恭身道:公主千金之體,不遠萬裡至此荒涼邊疆下嫁,臣必隆誠惶誠恐,猶感朝廷隆恩。
涼王言重了,涼王鎮守險要,乃朝廷重臣至寶,朝廷仰仗涼王猶多,請保重貴體。
他們互相彬彬有禮緻意,既然涼王絕口不提禾藍,公主也不願多說一個字,就連窦兢也被人忘得幹幹淨淨。
※※※ 公主平安到達雁門關,與涼王擇吉日行合卺禮,涼王的謝恩折子也不日到京。
皇帝得知窦兢與匈奴匪徒遭遇之際,為護駕殉國,着實感歎了一番,在窦兢身後追贈猶厚。
至于這段禾藍的插曲,涼王與王妃不提,辟邪也不提,皇帝自然就無從得知。
姜放忍不住問辟邪道:主子爺覺得這件事不用和皇帝說? 辟邪道:既然公主安然無恙,咱們也沒必要去捅破他們皇親國戚間的醜事。
再者,這件事我還沒搞清楚原委,說得多了,不知會牽扯出什麼來。
主子爺在想什麼? 雷奇峰。
辟邪慢慢合攏諜報,歎了口氣。
姜放不免一怔:又是他? 辟邪将諜報遞到姜放手裡,道:你看,十二個人在方圓五丈裡死得幹幹淨淨,你自恃有這麼快的身手麼? 姜放匆匆看了一遍,苦笑道:沒有。
從前有謠傳說雷奇峰是洪王養大的人,現在看來,果然不錯。
何以見得? 辟邪道:咱們總說天下五分,除了皇帝外,四個親王各占一份,其實以現今的情形看來,應該說是天下四分才是。
白東樓有自知之明,早就投靠了東王,他們杜家占了東南大半的地盤,現在正是咄咄逼人的時候,豈會滿足東南一隅?五月中涼王府裡的消息說是東王派去涼州賀喜的人和必隆的侍妾禾藍過從甚密,這個女子在涼王府裡以善妒出名,何以六月十三日竟護衛公主去雁門?涼王當時得知這個消息會作何想? 姜放道:更何況這個禾藍是從前月氏的郡主,當年涼州歸降中原,月氏從中作梗多年,現在也會不安分。
正是,辟邪道,公主若死,涼王與朝廷交惡,月氏又有口舌作亂。
匈奴窺視在外,涼州動蕩,無疑使門戶崩壞。
一旦匈奴南下,涼王和朝廷自顧不暇,洪王的勢力與涼州一衣帶水,當中隻隔着離水,也不會有安枕之日。
就算是東王不發兵舉事,一樣也是擴大勢力的好時機,如此一來,這四分之一的天下說不定就變成了半壁江山。
姜放嘿嘿一笑:他甯肯将一半中原白白送給鞑虜,也算他夠狠夠毒夠卑鄙。
辟邪笑道:這招咱們可要銘記在心,好生學着。
姜放道:若雷奇峰是洪王布在東邊的棋子,他得知這等大事必定親自回洪州報信。
涼王多少還要賣月氏的面子,怎會當衆處決或拘禁禾藍,既然有個現成一等一殺手回了洪州,這個差事自然就落在雷奇峰頭上,這樣便說得通了。
辟邪歎道:就算禾藍沒有加害公主的意思,隻怕涼王仍是要殺她。
她是月氏插在必隆肉裡的針,又善妒如斯,縱使往昔多少情分,也比不上涼王自己雄心和公主體面要緊。
姜放道:主子爺既然猜得肯定,為什麼還說其中原委不明? 辟邪道:就是窦兢了,必隆既然不肯得罪朝廷,應該也會保住窦兢不死才是。
為何讓禾藍輕易帶走窦兢,搞得身首異處? 屬下想,涼王要秘密處決禾藍,在送親隊伍裡知道底細的人大概隻有雷奇峰,當時不會有其他人阻攔禾藍帶走窦兢。
另外,禾藍死了,總要給月氏一個交待,公主既然無恙,便隻有刺殺朝廷欽差一條足夠死罪,窦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