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矛盾
關燈
小
中
大
麼幹吧”
“我幫您再轉給接線員吧”
“謝謝”
電話轉到總機後,崇史要求連線到B7,而接電話的男性,英語說得語速驚人。
崇史表達自己的意思,讓他轉達三輪智彥聯系東京的敦賀,但表述的是否準确,他完全沒有自信。
不對,即使他準确無誤地表達了,對方真的會轉達智彥嗎,他心存懷疑。
‘委派了一個特殊的項目,沒有公布所在地’、‘無法直接取得聯系’就算是擔心洩露機密,有必要做得這麼絕嗎?如果真有這種必要,那所謂的項目又會是什麼呢? 他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來,便關上燈走進了卧室。
鑽進被窩的時候,他發現麻由子眼睛睜着。
“你書看到現在?”她問。
“是啊”他回答,很納悶麻由子是什麼時候醒的。
第二天,崇史回到公司後,信箱裡收到一封空郵。
一看寄出人的姓名,腋下夾着的包也差點掉下來,上面寫着‘三輪智彥’。
他急忙到自己座位上坐下,用美工刀割破信封,這是美國總公司的信封,裡面的信紙也一樣。
“前略、你身體還好嗎?”信這麼開頭道,黑色的墨水,并且是手寫的。
看着這個字迹,崇史這幾天一直堵塞在心口的東西,嗖的一聲暢通了。
筆迹絕對是智彥的,尤其是平假名的寫法。
“沒和你打招呼就來了這裡,讓我心裡一直很過意不去,但我沒有時間寫信,轉眼就拖到了今天。
總之美國總部下達的命令很突然,我出發得也很倉促。
可能你聽說了,我甚至顧不上回一次靜岡的老家。
而且到了這裡之後,我也是被拉着東奔西跑的,曾有幾天,我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不過這樣對身體也并無害處呢 言歸正傳,我現在所在的地方,位于中央研究中心的B7,主要研究對腦電波的解析。
隻是我現在不在研究中心,而是在Vitec集團裡一個公司的研究所裡。
很遺憾,我不能告訴你這裡的地址。
雖然研究規模不大,但确實很了不起。
我現在吃住都在這裡,環境很好。
物質資源很豐富,總體來說很寬敞。
吃得也不差,不過昨天還是出了回醜。
同事家裡請我吃飯,餐桌上擺出了牡蛎。
你也知道我最不喜歡吃這個了,但心想着不能得罪對方,就勉強吃了一點。
盡管偶爾會有這種事兒,但我還是健健康康的。
我以後還會給你寫信,并且也很想知道你的近況。
收信地址已經信封上寫明了,還有,别忘了寫上B7噢。
那麼,一切都拜托了” 崇史把信讀了兩遍,特别是最後的那部分反複讀了好久。
剛開始讀信時那種歡快的心情,一下子消失殆盡。
心裡堵着的那塊石頭,變得比以前更大了。
這封信是僞造的,崇史懷疑。
關鍵詞就是‘牡蛎’。
的确,智彥不吃牡蛎,但原因絕不是他信上寫的那樣不喜歡吃。
崇史想起了初中時候曾聽他說過的一個故事,是關于智彥祖父的。
“自從我因為患病腿腳不好了以後,爺爺就不吃牡蛎了,說是要在我的腿恢複之前完全斷絕。
牡蛎以前可是爺爺最喜歡吃的呢,盡管他過世快三年了,但這事兒我還是最近才知道的。
我還在他面前吃得狼吞虎咽的,感覺真對不起他啊” 所以,智彥說了,自己決定以後也不吃牡蛎了。
如果是智彥本人,他一定不會這樣寫的,崇史斷定,‘牡蛎’對他而言是一種很有含義的食物。
崇史推斷,這封信是出自其他人之手,而且這個人隻知道智彥不吃牡蛎。
于是他妄下定論:不吃就是因為讨厭吃,還為了看起來像是本人寫的信,特地提到了這事。
很有可能,這一說法比信是智彥自己寫的要解釋得通。
但筆迹又是怎麼回事?崇史馬上搖搖頭,這點小事應該輕而易舉,拿到智彥的筆迹讓計算機來模拟簡直是小菜一碟。
問題是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疑問,真的智彥發生了什麼不測嗎? 這天崇史幾乎沒有心思工作,須藤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也不回答,這話決不能對任何人說,他心想。
崇史比平時提前離開了研究室,但他沒心思立刻回家,呆呆地走在去六本的路上。
他感覺需要一個人靜靜地想一想,說不定現在自己正位于一個至關重要的岔道口。
“這不是崇史嗎?”突然,有人叫他。
他停下了腳步,開始四下張望起來。
一個穿着迷你的紅色套裝的年輕女人,笑着向他走了過來,她嘴唇塗成了和衣服同樣的顔色。
她開口說,“好久不見啊,你還好麼?” 這個女人是誰啊,他立刻回想了起來,是他以前在網球社團的搭檔。
“是夏江啊,真的好久沒見到了呢”崇史笑臉相迎,“快兩年了吧?” “你說什麼呢,我們去年不是還見過麼,在新宿” “去年?” “是啊,嗯,是叫三輪吧,他不是還把女朋友介紹我們認識了嗎” “啊?……”崇史盯着夏江的臉,記憶亂了套,過去的一幅幅畫面錯亂了。
崇史表達自己的意思,讓他轉達三輪智彥聯系東京的敦賀,但表述的是否準确,他完全沒有自信。
不對,即使他準确無誤地表達了,對方真的會轉達智彥嗎,他心存懷疑。
‘委派了一個特殊的項目,沒有公布所在地’、‘無法直接取得聯系’就算是擔心洩露機密,有必要做得這麼絕嗎?如果真有這種必要,那所謂的項目又會是什麼呢? 他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來,便關上燈走進了卧室。
鑽進被窩的時候,他發現麻由子眼睛睜着。
“你書看到現在?”她問。
“是啊”他回答,很納悶麻由子是什麼時候醒的。
第二天,崇史回到公司後,信箱裡收到一封空郵。
一看寄出人的姓名,腋下夾着的包也差點掉下來,上面寫着‘三輪智彥’。
他急忙到自己座位上坐下,用美工刀割破信封,這是美國總公司的信封,裡面的信紙也一樣。
“前略、你身體還好嗎?”信這麼開頭道,黑色的墨水,并且是手寫的。
看着這個字迹,崇史這幾天一直堵塞在心口的東西,嗖的一聲暢通了。
筆迹絕對是智彥的,尤其是平假名的寫法。
“沒和你打招呼就來了這裡,讓我心裡一直很過意不去,但我沒有時間寫信,轉眼就拖到了今天。
總之美國總部下達的命令很突然,我出發得也很倉促。
可能你聽說了,我甚至顧不上回一次靜岡的老家。
而且到了這裡之後,我也是被拉着東奔西跑的,曾有幾天,我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不過這樣對身體也并無害處呢 言歸正傳,我現在所在的地方,位于中央研究中心的B7,主要研究對腦電波的解析。
隻是我現在不在研究中心,而是在Vitec集團裡一個公司的研究所裡。
很遺憾,我不能告訴你這裡的地址。
雖然研究規模不大,但确實很了不起。
我現在吃住都在這裡,環境很好。
物質資源很豐富,總體來說很寬敞。
吃得也不差,不過昨天還是出了回醜。
同事家裡請我吃飯,餐桌上擺出了牡蛎。
你也知道我最不喜歡吃這個了,但心想着不能得罪對方,就勉強吃了一點。
盡管偶爾會有這種事兒,但我還是健健康康的。
我以後還會給你寫信,并且也很想知道你的近況。
收信地址已經信封上寫明了,還有,别忘了寫上B7噢。
那麼,一切都拜托了” 崇史把信讀了兩遍,特别是最後的那部分反複讀了好久。
剛開始讀信時那種歡快的心情,一下子消失殆盡。
心裡堵着的那塊石頭,變得比以前更大了。
這封信是僞造的,崇史懷疑。
關鍵詞就是‘牡蛎’。
的确,智彥不吃牡蛎,但原因絕不是他信上寫的那樣不喜歡吃。
崇史想起了初中時候曾聽他說過的一個故事,是關于智彥祖父的。
“自從我因為患病腿腳不好了以後,爺爺就不吃牡蛎了,說是要在我的腿恢複之前完全斷絕。
牡蛎以前可是爺爺最喜歡吃的呢,盡管他過世快三年了,但這事兒我還是最近才知道的。
我還在他面前吃得狼吞虎咽的,感覺真對不起他啊” 所以,智彥說了,自己決定以後也不吃牡蛎了。
如果是智彥本人,他一定不會這樣寫的,崇史斷定,‘牡蛎’對他而言是一種很有含義的食物。
崇史推斷,這封信是出自其他人之手,而且這個人隻知道智彥不吃牡蛎。
于是他妄下定論:不吃就是因為讨厭吃,還為了看起來像是本人寫的信,特地提到了這事。
很有可能,這一說法比信是智彥自己寫的要解釋得通。
但筆迹又是怎麼回事?崇史馬上搖搖頭,這點小事應該輕而易舉,拿到智彥的筆迹讓計算機來模拟簡直是小菜一碟。
問題是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疑問,真的智彥發生了什麼不測嗎? 這天崇史幾乎沒有心思工作,須藤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也不回答,這話決不能對任何人說,他心想。
崇史比平時提前離開了研究室,但他沒心思立刻回家,呆呆地走在去六本的路上。
他感覺需要一個人靜靜地想一想,說不定現在自己正位于一個至關重要的岔道口。
“這不是崇史嗎?”突然,有人叫他。
他停下了腳步,開始四下張望起來。
一個穿着迷你的紅色套裝的年輕女人,笑着向他走了過來,她嘴唇塗成了和衣服同樣的顔色。
她開口說,“好久不見啊,你還好麼?” 這個女人是誰啊,他立刻回想了起來,是他以前在網球社團的搭檔。
“是夏江啊,真的好久沒見到了呢”崇史笑臉相迎,“快兩年了吧?” “你說什麼呢,我們去年不是還見過麼,在新宿” “去年?” “是啊,嗯,是叫三輪吧,他不是還把女朋友介紹我們認識了嗎” “啊?……”崇史盯着夏江的臉,記憶亂了套,過去的一幅幅畫面錯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