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證據
關燈
小
中
大
的樣子總給我一種被人追趕的感覺,嗯”
被追趕?
他們在躲避誰呢,崇史思考着,然而他立刻有了答案。
他們躲的人,不就是自己嗎? 崇史來靜岡的事,‘敵方’很可能已經知道了。
他們非常害怕崇史會去拜訪智彥雙親,所以先下手為強聯系了他們—— 這并非無可想象的事,以前打電話的時候就能感覺到,智彥的雙親是隐瞞事實一方的人。
大家都一個個消失了,崇史想,筱崎、智彥、麻由子、須藤。
現在,又有兩個人不明了去向。
崇史回到家後,父親浩司已經到家了。
浩司是食品生産工廠的廠長,離退休還有三年。
吃着母親親手做新鮮的魚類和貝類,父子二人久違地喝起了啤酒。
浩司很想知道崇史的工作具體内容,能夠看出,他作為一個技術人員前輩,很希望給崇史提些意見。
但崇史也隻能編一些話來糊弄他。
“你即便有各種各樣的不滿,公司也一定是想方設法為職員考慮的,你懷着這種信念錯不了的” 聽到這話,他也随聲附和,父親的人生觀不可能會改變。
吃到一半,他哥哥夫婦倆帶着孩子走了進來,寶寶快滿兩歲了。
看着自己父親抱起孫子,一副慈祥老爺爺的神情,崇史不禁質問自己:我到底在幹些什麼呢?就算回到這裡來,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呢? “崇史,你衣服好好在洗嗎?”吃完晚飯,和子突然問道。
“當然洗啊,為什麼這麼問?” “不是也有過今年春天這種事嘛” “春天?” “你忘了?你把積下來的髒衣服一股腦兒全都快遞了回來,把那些全部洗掉可費了我一番功夫呢” “啊……”的确發生過這事兒,他回想起來,兩個瓦楞紙箱。
“都是冬天的衣物,放在二樓的衣櫃裡呢,你要的話就帶回去” “嗯,現在還不用” “其他東西怎麼處理?可以扔了麼?” “其他的東西?” “就是一塊兒放在裡面的書啊,漫畫一類的東西” 還有那些東西啊,記憶開始模糊了起來,似乎也放進去過。
“紙箱都放在二樓的房間裡,你把不要的東西分開放吧” 好的,崇史回答。
在這棟房子裡,崇史的房間在二樓,是一件四塌半的日式房間,靠牆放着書桌和書櫥。
他睡前會從壁櫥裡拿出被子,不過今天晚上已經鋪好了。
崇史在椅子上坐下,把桌上、抽屜裡、還有書櫥裡的東西統統翻了一遍。
每一件都有印象,現在都能回憶起來,完全沒有變化,僅僅在和麻由子的關系這一點上,記憶和現實存在出入。
在書櫥跟前放着一隻紙箱,好像就是和子說的那隻。
崇史在被子上盤腿而坐,打開箱子。
乍一看裡面沒有什麼重要物品,先是十本漫畫、因為沒有放的地方,扔了又覺得可惜,所以送回了老家。
然後是八本小說和紀實文學、舊鬧鐘、設計糟糕的帽子,在箱底還有一些隻能稱之為破爛兒的零碎物品。
崇史歎了口氣,随即從那些東西裡找出了一個小紙包。
長度大約在二十厘米,呈細長的形狀,用包裝用紙包上後,還一圈圈纏上了透明膠帶。
這是什麼呀,崇史回想,然而在想出答案之前,他已經剝開膠帶并拆開了包裝紙。
裡面是個茶色的信封,但裡面裝的不是信,而是有什麼物品。
他倒過信封,取出了裡面的東西。
滑落之物正好被崇史左手接住。
那是一副眼鏡,鏡框鑲着金絲,右邊的鏡片碎了。
他對這副眼鏡的形狀有印象,不僅是形狀,連鏡框的設計、鏡片的厚度都是那麼眼熟。
因為這是‘他’在高中時期常戴的那副眼鏡,神經質的‘他’硬是覺得其他眼鏡和自己不配,隻戴這一副。
‘他’就是智彥,這是智彥的眼鏡。
崇史感到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正壓迫着自己的大腦,自己的記憶有種從底部浮上水面的趨勢,可同時也有一種力量抑制其上升。
眼鏡,智彥的眼鏡,我是從哪兒弄到這個的呢? 他感覺到自己的視野正在變窄,并非是錯覺,他無意識地閉上眼睛,并躺倒在一旁的被子上。
大腦的熒屏上似乎要出現某個影像,可是久久不成形,就像上面蒙上了一層厚厚的濃霧。
突然,濃霧一下子褪去,一幅鮮明的圖畫在眼前展現。
那是智彥的臉,沒有戴眼鏡,雙眼緊閉,一動也不動。
崇史回憶起,自己正從上方望着他,包括那時候的心情。
崇史感到一陣強烈的不安,受了打擊,思維一片混亂。
他不由得叫出了聲:“我殺了智彥!” 這聲音令他自己都感到震驚:剛才是誰的聲音?我發出來的嗎?還是自己在記憶中的呐喊呢? 不一會兒,眼前又被一團迷霧包圍。
他們躲的人,不就是自己嗎? 崇史來靜岡的事,‘敵方’很可能已經知道了。
他們非常害怕崇史會去拜訪智彥雙親,所以先下手為強聯系了他們—— 這并非無可想象的事,以前打電話的時候就能感覺到,智彥的雙親是隐瞞事實一方的人。
大家都一個個消失了,崇史想,筱崎、智彥、麻由子、須藤。
現在,又有兩個人不明了去向。
崇史回到家後,父親浩司已經到家了。
浩司是食品生産工廠的廠長,離退休還有三年。
吃着母親親手做新鮮的魚類和貝類,父子二人久違地喝起了啤酒。
浩司很想知道崇史的工作具體内容,能夠看出,他作為一個技術人員前輩,很希望給崇史提些意見。
但崇史也隻能編一些話來糊弄他。
“你即便有各種各樣的不滿,公司也一定是想方設法為職員考慮的,你懷着這種信念錯不了的” 聽到這話,他也随聲附和,父親的人生觀不可能會改變。
吃到一半,他哥哥夫婦倆帶着孩子走了進來,寶寶快滿兩歲了。
看着自己父親抱起孫子,一副慈祥老爺爺的神情,崇史不禁質問自己:我到底在幹些什麼呢?就算回到這裡來,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呢? “崇史,你衣服好好在洗嗎?”吃完晚飯,和子突然問道。
“當然洗啊,為什麼這麼問?” “不是也有過今年春天這種事嘛” “春天?” “你忘了?你把積下來的髒衣服一股腦兒全都快遞了回來,把那些全部洗掉可費了我一番功夫呢” “啊……”的确發生過這事兒,他回想起來,兩個瓦楞紙箱。
“都是冬天的衣物,放在二樓的衣櫃裡呢,你要的話就帶回去” “嗯,現在還不用” “其他東西怎麼處理?可以扔了麼?” “其他的東西?” “就是一塊兒放在裡面的書啊,漫畫一類的東西” 還有那些東西啊,記憶開始模糊了起來,似乎也放進去過。
“紙箱都放在二樓的房間裡,你把不要的東西分開放吧” 好的,崇史回答。
在這棟房子裡,崇史的房間在二樓,是一件四塌半的日式房間,靠牆放着書桌和書櫥。
他睡前會從壁櫥裡拿出被子,不過今天晚上已經鋪好了。
崇史在椅子上坐下,把桌上、抽屜裡、還有書櫥裡的東西統統翻了一遍。
每一件都有印象,現在都能回憶起來,完全沒有變化,僅僅在和麻由子的關系這一點上,記憶和現實存在出入。
在書櫥跟前放着一隻紙箱,好像就是和子說的那隻。
崇史在被子上盤腿而坐,打開箱子。
乍一看裡面沒有什麼重要物品,先是十本漫畫、因為沒有放的地方,扔了又覺得可惜,所以送回了老家。
然後是八本小說和紀實文學、舊鬧鐘、設計糟糕的帽子,在箱底還有一些隻能稱之為破爛兒的零碎物品。
崇史歎了口氣,随即從那些東西裡找出了一個小紙包。
長度大約在二十厘米,呈細長的形狀,用包裝用紙包上後,還一圈圈纏上了透明膠帶。
這是什麼呀,崇史回想,然而在想出答案之前,他已經剝開膠帶并拆開了包裝紙。
裡面是個茶色的信封,但裡面裝的不是信,而是有什麼物品。
他倒過信封,取出了裡面的東西。
滑落之物正好被崇史左手接住。
那是一副眼鏡,鏡框鑲着金絲,右邊的鏡片碎了。
他對這副眼鏡的形狀有印象,不僅是形狀,連鏡框的設計、鏡片的厚度都是那麼眼熟。
因為這是‘他’在高中時期常戴的那副眼鏡,神經質的‘他’硬是覺得其他眼鏡和自己不配,隻戴這一副。
‘他’就是智彥,這是智彥的眼鏡。
崇史感到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正壓迫着自己的大腦,自己的記憶有種從底部浮上水面的趨勢,可同時也有一種力量抑制其上升。
眼鏡,智彥的眼鏡,我是從哪兒弄到這個的呢? 他感覺到自己的視野正在變窄,并非是錯覺,他無意識地閉上眼睛,并躺倒在一旁的被子上。
大腦的熒屏上似乎要出現某個影像,可是久久不成形,就像上面蒙上了一層厚厚的濃霧。
突然,濃霧一下子褪去,一幅鮮明的圖畫在眼前展現。
那是智彥的臉,沒有戴眼鏡,雙眼緊閉,一動也不動。
崇史回憶起,自己正從上方望着他,包括那時候的心情。
崇史感到一陣強烈的不安,受了打擊,思維一片混亂。
他不由得叫出了聲:“我殺了智彥!” 這聲音令他自己都感到震驚:剛才是誰的聲音?我發出來的嗎?還是自己在記憶中的呐喊呢? 不一會兒,眼前又被一團迷霧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