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關燈
小
中
大
嚓咔嚓。
驚歎聲。
我彎腰撿起一绺頭發。
地上有很多頭發,黑的、黃的、粗的、細的。
粗的必是又硬又黑,細的必是又軟又黃。
滿地頭發中數我母親的頭發最好。
母親的頭發梢裡能滲出油。
那些日子歡天喜地,比司馬庫搞鐵橋廢料展覽的日子還熱鬧。
爆炸大隊裡人才濟濟,會唱歌的,會跳舞的,會吹笛弄箫彈琴撥筝的,什麼才子佳人都有。
村裡的光滑牆壁上,都用石灰水寫上了大字标語。
每天淩晨,便有四個少年兵爬到司馬家的嘹望台上,對着陽光練習吹号。
起初吹得哞哞哞像牛叫,漸漸吹得汪兒汪兒像小狗叫,最後吹得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高低不平,成了動聽的曲調。
小兵們鼓着胸脯,揚着頭,挺直脖子鼓起腮幫子,金黃的小号紅綢的穗子,威武又漂亮。
四個小号兵當中那個名叫馬童的最漂亮,咕嘟着一個小嘴,腮上兩個酒渦,兩扇招風大耳朵。
他活潑好動,嘴甜得像抹了蜂蜜。
他大張旗鼓地在村裡拜了二十多個幹娘。
那些幹娘們一見了他就雙乳抖動,恨不得将奶頭塞到他嘴裡。
馬童到過我家,向那班長傳達什麼命令。
那天我正蹲在石榴樹下看螞蟻上樹,他好奇地蹲下,與我一起看。
他的神情比我還專注,他捏死螞蟻的技巧比我還熟練,他還率領着我往螞蟻窩裡撤尿。
我們頭上是一樹火焰般的石榴花,時令四月,陽春天氣,天藍藍雲潔白,成群的家燕飛來飛去,在懶洋洋的南風裡。
母親預言:像馬童這樣漂亮機靈的孩子,多半沒有長壽,上帝給他的太多了,他已經占盡了做人的便宜,不可能再有一個壽比南山、子孫滿堂的結局。
果然不出母親所料,在一個滿天星鬥的深夜裡,大街上突然響起一個少年的高聲嚎叫:魯大隊長蔣政委,求求你們饒我這一次吧……我是三代單傳,俺爺爺奶奶就我這個孫子,俺爹俺娘就我這一個兒子……斃了我,俺馬家就斷子絕孫了呀……孫幹娘、李幹娘、崔幹娘,幹娘們哪,都出來保我吧……崔幹娘,您跟大隊長有交情,替我求條命吧……馬童一路哀嚎着出了村,一聲清脆的槍響,萬籁俱寂。
這個仙子般的小号手從此消逝了。
那麼多幹娘也沒能救了他的命,他的罪名是:盜賣子彈。
第二天,大街上擺着一口朱紅色的大棺材。
停着一輛馬車。
一群士兵把棺材擡上馬車。
那棺材是用四寸厚的柏木做成,刷了九遍清漆,挂了九層布襯。
盛水十年也不漏,“三八”式大槍的子彈也打不透,埋進地裡一千年也不會腐爛。
那棺材十分沉重,十幾個士兵把着棺材底,由一個排長喊着号子,才戰戰兢兢地直起腰來。
棺材上車後,大隊部一片緊張氣氛,當兵的穿梭般出入,都緊繃着臉,一路小跑步。
後來,來了一個騎毛驢的白胡子老頭,在棺材邊下了驢。
老頭啪啪地拍打着棺材,哇哇地哭,滿臉是淚,胡子上也挂着淚珠。
這是馬童的爺爺,清朝時中過舉人,文化水平很高。
魯大隊長和蔣政委出來了,很尴尬地在老人身後站着。
老人哭夠了,回過頭,盯着魯和蔣。
蔣說:“馬老先生,您熟讀經書,深明大義。
我們是揮淚斬馬童。
”魯跟着說:“揮淚斬馬童。
”老人對着魯的臉噴出一口唾沫,道:“盜鈎者賊,竊國者侯。
抗日抗日,抗成一片花天酒地!”蔣政委嚴肅地說:“老先生,我們是真正的抗日隊伍,一向治軍嚴肅。
确實有一些花天酒地的隊伍,但決不是我們!”老人繞過蔣政委和魯大隊長,仰天大笑着朝前走,小毛驢兒垂頭跟在他身後。
拉着棺材的馬車尾随着毛驢,悄悄啟行。
趕車的把式吆馬的聲音聽起來好像壓抑的蟬聲。
馬童事件好像一場地震,動搖了爆炸大隊的根基。
虛假的安定幸福感破滅了,槍斃馬童的槍聲告訴我們,戰亂年代,人的命如同蝼蟻。
聽起來頗似治軍有方、執法如鐵的馬童事件,在爆炸大隊内部也産生了消極作用。
連日來,發生了十幾起士兵醉酒、鬥毆事件,住在我家的這班兵,也漸漸露出了不滿情緒。
姓王的班長公然說:“馬童不過是個替罪羊!他一個小孩子,盜賣的哪門子軍火?人家爺爺是舉人,家裡良田千頃、騾馬成群,還缺那幾個小錢?依我看,他小子是死在那群浪幹娘手裡。
怪不得老舉人說,‘抗日抗日,抗得花天酒地。
’”班長的牢騷是上午發的,下午,蔣政委就帶着兩個護兵來到我家。
政委森嚴地說:“王木根,跟我去大隊部吧。
”王木根瞪着眼,看着他的戰士,罵道:“哪個驢日的出賣了爺?” 戰士們面面相觑,臉色都灰都土,惟有啞巴孫不言傻呵呵地笑着,走到政委面前,比比劃劃地訴說着沙月亮搶婚之事。
政委說:“孫不言,任命你為代理班長。
”孫不言歪着頭看着政委的嘴。
政委抓過啞巴的手,摸出鋼筆,在他手心裡寫了幾個字。
啞巴把手掌彎過來,呆呆地端詳着。
他興奮得手舞足蹈,黃眼珠放出了光彩。
王木根冷笑着說:“這樣鬧下去,啞巴也要開口說話。
”政委對護兵揮揮手。
護兵虎虎地上前,一邊一個夾住了王木根。
王木根大叫着:“你們推完磨就殺驢吃,忘了我爆炸鐵甲列車的時候了。
”政委不理睬王木根的喊叫,上前拍了拍啞巴的肩膀,啞巴受寵若驚,挺起胸脯,給政委敬了一個禮。
胡同裡,傳來王木根的吼叫:“惹惱了老子,把地雷埋在你們炕頭上!” 啞巴升任班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向我母親要人。
當時母親正在司馬庫負傷後藏過身的那盤石碾子旁,為爆炸大隊粉碎硫磺。
距離這盤碾子一百米處,上官盼弟指揮着幾個婦女,用小錘子砸着破銅爛鐵。
距離上官盼弟她們一百米處,爆炸大
驚歎聲。
我彎腰撿起一绺頭發。
地上有很多頭發,黑的、黃的、粗的、細的。
粗的必是又硬又黑,細的必是又軟又黃。
滿地頭發中數我母親的頭發最好。
母親的頭發梢裡能滲出油。
那些日子歡天喜地,比司馬庫搞鐵橋廢料展覽的日子還熱鬧。
爆炸大隊裡人才濟濟,會唱歌的,會跳舞的,會吹笛弄箫彈琴撥筝的,什麼才子佳人都有。
村裡的光滑牆壁上,都用石灰水寫上了大字标語。
每天淩晨,便有四個少年兵爬到司馬家的嘹望台上,對着陽光練習吹号。
起初吹得哞哞哞像牛叫,漸漸吹得汪兒汪兒像小狗叫,最後吹得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高低不平,成了動聽的曲調。
小兵們鼓着胸脯,揚着頭,挺直脖子鼓起腮幫子,金黃的小号紅綢的穗子,威武又漂亮。
四個小号兵當中那個名叫馬童的最漂亮,咕嘟着一個小嘴,腮上兩個酒渦,兩扇招風大耳朵。
他活潑好動,嘴甜得像抹了蜂蜜。
他大張旗鼓地在村裡拜了二十多個幹娘。
那些幹娘們一見了他就雙乳抖動,恨不得将奶頭塞到他嘴裡。
馬童到過我家,向那班長傳達什麼命令。
那天我正蹲在石榴樹下看螞蟻上樹,他好奇地蹲下,與我一起看。
他的神情比我還專注,他捏死螞蟻的技巧比我還熟練,他還率領着我往螞蟻窩裡撤尿。
我們頭上是一樹火焰般的石榴花,時令四月,陽春天氣,天藍藍雲潔白,成群的家燕飛來飛去,在懶洋洋的南風裡。
母親預言:像馬童這樣漂亮機靈的孩子,多半沒有長壽,上帝給他的太多了,他已經占盡了做人的便宜,不可能再有一個壽比南山、子孫滿堂的結局。
果然不出母親所料,在一個滿天星鬥的深夜裡,大街上突然響起一個少年的高聲嚎叫:魯大隊長蔣政委,求求你們饒我這一次吧……我是三代單傳,俺爺爺奶奶就我這個孫子,俺爹俺娘就我這一個兒子……斃了我,俺馬家就斷子絕孫了呀……孫幹娘、李幹娘、崔幹娘,幹娘們哪,都出來保我吧……崔幹娘,您跟大隊長有交情,替我求條命吧……馬童一路哀嚎着出了村,一聲清脆的槍響,萬籁俱寂。
這個仙子般的小号手從此消逝了。
那麼多幹娘也沒能救了他的命,他的罪名是:盜賣子彈。
第二天,大街上擺着一口朱紅色的大棺材。
停着一輛馬車。
一群士兵把棺材擡上馬車。
那棺材是用四寸厚的柏木做成,刷了九遍清漆,挂了九層布襯。
盛水十年也不漏,“三八”式大槍的子彈也打不透,埋進地裡一千年也不會腐爛。
那棺材十分沉重,十幾個士兵把着棺材底,由一個排長喊着号子,才戰戰兢兢地直起腰來。
棺材上車後,大隊部一片緊張氣氛,當兵的穿梭般出入,都緊繃着臉,一路小跑步。
後來,來了一個騎毛驢的白胡子老頭,在棺材邊下了驢。
老頭啪啪地拍打着棺材,哇哇地哭,滿臉是淚,胡子上也挂着淚珠。
這是馬童的爺爺,清朝時中過舉人,文化水平很高。
魯大隊長和蔣政委出來了,很尴尬地在老人身後站着。
老人哭夠了,回過頭,盯着魯和蔣。
蔣說:“馬老先生,您熟讀經書,深明大義。
我們是揮淚斬馬童。
”魯跟着說:“揮淚斬馬童。
”老人對着魯的臉噴出一口唾沫,道:“盜鈎者賊,竊國者侯。
抗日抗日,抗成一片花天酒地!”蔣政委嚴肅地說:“老先生,我們是真正的抗日隊伍,一向治軍嚴肅。
确實有一些花天酒地的隊伍,但決不是我們!”老人繞過蔣政委和魯大隊長,仰天大笑着朝前走,小毛驢兒垂頭跟在他身後。
拉着棺材的馬車尾随着毛驢,悄悄啟行。
趕車的把式吆馬的聲音聽起來好像壓抑的蟬聲。
馬童事件好像一場地震,動搖了爆炸大隊的根基。
虛假的安定幸福感破滅了,槍斃馬童的槍聲告訴我們,戰亂年代,人的命如同蝼蟻。
聽起來頗似治軍有方、執法如鐵的馬童事件,在爆炸大隊内部也産生了消極作用。
連日來,發生了十幾起士兵醉酒、鬥毆事件,住在我家的這班兵,也漸漸露出了不滿情緒。
姓王的班長公然說:“馬童不過是個替罪羊!他一個小孩子,盜賣的哪門子軍火?人家爺爺是舉人,家裡良田千頃、騾馬成群,還缺那幾個小錢?依我看,他小子是死在那群浪幹娘手裡。
怪不得老舉人說,‘抗日抗日,抗得花天酒地。
’”班長的牢騷是上午發的,下午,蔣政委就帶着兩個護兵來到我家。
政委森嚴地說:“王木根,跟我去大隊部吧。
”王木根瞪着眼,看着他的戰士,罵道:“哪個驢日的出賣了爺?” 戰士們面面相觑,臉色都灰都土,惟有啞巴孫不言傻呵呵地笑着,走到政委面前,比比劃劃地訴說着沙月亮搶婚之事。
政委說:“孫不言,任命你為代理班長。
”孫不言歪着頭看着政委的嘴。
政委抓過啞巴的手,摸出鋼筆,在他手心裡寫了幾個字。
啞巴把手掌彎過來,呆呆地端詳着。
他興奮得手舞足蹈,黃眼珠放出了光彩。
王木根冷笑着說:“這樣鬧下去,啞巴也要開口說話。
”政委對護兵揮揮手。
護兵虎虎地上前,一邊一個夾住了王木根。
王木根大叫着:“你們推完磨就殺驢吃,忘了我爆炸鐵甲列車的時候了。
”政委不理睬王木根的喊叫,上前拍了拍啞巴的肩膀,啞巴受寵若驚,挺起胸脯,給政委敬了一個禮。
胡同裡,傳來王木根的吼叫:“惹惱了老子,把地雷埋在你們炕頭上!” 啞巴升任班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向我母親要人。
當時母親正在司馬庫負傷後藏過身的那盤石碾子旁,為爆炸大隊粉碎硫磺。
距離這盤碾子一百米處,上官盼弟指揮着幾個婦女,用小錘子砸着破銅爛鐵。
距離上官盼弟她們一百米處,爆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