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毛澤東險棋奪泸定 劉自乾失橋記大過

關燈
話說毛澤東等在安順場臨河的碉樓上,正要商量方面軍怎樣盡快離開“石達開覆亡之地”的時候,幾聲炸雷響起,大家的頭腦似乎都被震醒了,吃米酒的那種歡樂情緒被“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急迫心情所代替,都在考慮下一步怎麼辦的問題。

    風雨聲中,毛澤東在說了他和李富春同老秀才擺的“龍門陣”之後,說:“當然,下邊的同志說得好,人家是石達開,我們是紅達開嘞。

    石達開生兒子全軍慶賀3天,紅達開生兒子送人就是。

    但是,不同中有同,敵人可能取得了天人合一的優勢這一點,難說今天不似當年。

    河裡發大水,于我大為不利。

    所以,我的意見,我們不在這裡擠着待渡了,伯承和榮臻同志率1師和幹部團為右縱隊,沿大渡河東岸北進;林彪率2師和5軍團為左縱隊,沿西岸北進。

    其他各部概由西岸跟進。

    叫着夾河北進,雙箭一的,盡快奪取泸定。

    如何?”朱德當即表示:“這個辦法要得。

    泸定有座鐵索橋,我當年走過的,那是一座敵人難以破壞的橋。

    有橋便有泸定;有了泸定,同4方面軍會合的問題就真的不大了。

    ”劉伯承和林彪被點将,也都表示贊成毛澤東的意見。

    王稼祥問:“東岸有路,西岸有路可走嗎?”不待有人回答,張聞天說:“夾河而上,思路甚佳,可也是再次走險棋啦!”周恩來像是在回答王稼祥的問題,說:“我贊成夾河北進。

    至于路,有河必有岸,有岸必有路。

    ”王稼祥點頭道:“對,我們就是在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

    ”經過讨論,毛澤東最後說:“洛甫同志說得對,這又是一步險棋。

    當年翼王把渡過河去的1萬人又渡了回來,我們今天把部隊分開在東西兩岸,不可不有‘殊途同歸’之慮。

    我們一方面要有些勇氣和膽量,因為是步險棋,才可能有出敵不意的成功。

    泸定城隻有劉文輝的兩個團。

    我們如能行動神速,兩岸并進,配合着拿下泸定城,全軍都過了大渡河,也就化險為夷了。

    另一方面,也要作壞的打算。

    萬一被敵分割,劉、聶當率部在川西創造一個局面,為此我提議,羅瑞卿可做參謀長,肖華可做政治部主任,随劉、聶一起走。

    其他幹部,幹部團都有。

    ” 卻說第二天,5月27日,拂曉,兩岸先頭部隊從安順場出發,午後便進入了泸定地區。

    從安順場到泸定城300裡,軍委要求左右兩路縱隊兩天趕到,奪取泸定橋。

    一路上,山被水橫斷,水被山折回,山高水深,部隊隻能在河兩岸陡峭的山崖間攀登前進。

    美國人哈裡森·索爾茲伯裡在他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描寫這一片土地說:“這個地方在中國的文學和曆史中被視為聖地,它浸透了戰争中英雄們灑下的鮮血。

    這是一片傳奇的土地。

    2000年以前,‘三國’時期,這裡是蜀國的土地。

    毛澤東對蜀國的興衰史和那個時代的故事了如指掌。

    蜀國的50萬大軍在不斷的征戰中,無數次地渡過泸水(現在的大渡河)和金沙江。

    對蜀國的英雄們、那些巫師出沒的崇山峻嶺和穿山而過的激流,以及蜀國将領們把敵人引入岐途的神奇計謀,沒有人像毛那樣了如指掌。

    現在,他指揮的紅軍就行進在這塊傳奇的土地上……就好像一個英國人突然回到了亞瑟王和他的騎士們的時代一樣。

    ” 說傳奇便傳奇。

    東岸的楊得志團,這天一早就打了個“洗臉仗”。

    原來,先遣隊渡河以後,敵人向後潰逃,但并沒有走遠。

    楊得志的先頭團前出警戒,前衛連天黑宿營在一個小山村,第二天天亮才發現同敵人宿在一個村子裡。

    紅軍住山坡這邊,敵人住山坡那邊。

    紅軍哨兵早發現,把大家叫了起來,打了一仗,消滅了敵人,戰士們才覺得像是洗了把臉一般,瞌睡才醒過來。

     劉、聶率右縱隊沿河向泸定前進。

    東岸的敵情較之西岸嚴重。

    紅軍在安順場渡河以後,劉文輝估計到了泸定橋有可能是紅軍的目标,他令袁國瑞的第4旅防禦泸定橋,“固守泸定鐵索橋,防止紅軍利用鐵索橋過河”,“其餘部隊在泸定縣城附近擇要防守,必須嚴密控制泸定通漢源和泸定通天全兩條要道,确保雅屬地區安全”。

    劉、聶率部進至瓦壩,便遇敵一個團,該敵以一個營前出20裡向安順場警戒。

    午後1時,紅2團與敵接觸,敵據守要隘,節節抗退;黃昏時刻,打到瓦壩附近,激戰數小時,敵人潰退,紅軍才得以夜宿瓦壩。

    28日,右縱隊急行軍百餘裡,翻越了一座上下60裡的高山,到達得拖。

    戰士們累得夠嗆,聽說諸葛亮當年在這裡駐紮過,精神便又來了,“諸葛亮都來得這裡,我們還來不得!”在得拖隻打了個小仗,便就着敵人的鍋竈宿營了。

    29日,先頭紅2團進至鐵絲溝,遇敵一個團,這一仗打得激烈艱苦。

    鐵絲溝,地形險要,左邊是風急浪高的大渡河,右邊是懸崖峭壁的高山,敵第11團憑險扼守,占領有利地形。

    鄧華和肖華率部激戰數小時,才将敵人擊退。

    追擊中,又在龍八步擊退敵第10團,敵團長謝洪康自傷左臂,坐擔架逃向雅安。

    鐵絲溝戰鬥的勝利和龍八步的占領,為左縱隊進軍泸定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且說左縱隊以紅4團為先頭團,頭一天在葉大坪、菩薩崗打了兩個小仗,行程80裡,夜宿什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