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紮西道上賀姐遺幼女 貴陽城裡衆将懷鬼胎

關燈
下,主要是聽聽薛總座的打算,以便複命委座。

    ”孫渡俨然代總司令的口氣,令薛嶽更加不痛快,說:“請龍總司令放心好了,我們會聽從龍總座的指揮的,借用匪黨的一句話,叫作指到哪打到哪。

    ” 孫渡本來就是“應卯”來的,表面上急如星火,其實并無特别的意思。

    因此,落座上茶以後,便同王家烈拉起茅台酒來:“王主席,共黨竄黔,該不會影響茅台的産量吧?”王家烈說:“還好,土城之戰,還不曾波及茅台……”薛嶽坐在一旁,私下裡琢磨,龍雲自己不來貴陽,也不召我這個前敵指揮到昆明去,隻是打發他的參謀長來聯絡一下,聽聽有什麼想法,此事也未必馬虎了一點。

    便打斷王家烈的話,問孫渡道:“之舟老弟,西竄的朱、毛共匪,此刻可是在你們雲南啦。

    ”孫渡說:“請總座放心,我們會把他們趕出雲南的!”一句脫口而出的話,倒把薛嶽怔住了。

    追随蔣介石多年的薛嶽,也是深知各地軍閥對剿共、對中央軍的态度的。

    他在心裡罵道:“娘賣乖的,你們就這麼個态度,又風風火火跑到這裡來幹什麼!”罵完,又笑了笑,說:“你們雲南方面隻是把他們趕了出去麼!”一句話,又把孫渡問住了。

    孫渡意識到話有不當,腦子一活動,說道:“薛總座,我說的錯不到哪裡去吧?試想想,各省要是都能做到把匪黨匪軍從本省趕了出去,匪黨匪軍還到哪裡立足去?隻好跑到爪哇國去了,問題不就解決了?也就用不着中央軍這麼千辛萬苦的東跑西颠了。

    是不是這個理?”薛嶽哈哈一笑,說:“怪不得你孫渡人稱小諸葛。

    ” 龍雲的參謀長孫渡,時年35歲,手下滇軍15個團,也是一方的風雲人物。

    年前,當中央紅軍進入貴州境内,薛兵團正大軍壓黔時,他就向龍雲建議:“蔣介石這次追堵共軍,實懷一箭雙雕之野心,不僅想消滅共軍,而且還想趁便消滅地方武裝。

    因此,我們隻好照蔣的命令出兵,使他無所借口。

    如果共軍進入雲南,中央軍勢必跟蹤而來,那就有使雲南政局發生變化的可能。

    為此,我們防堵共軍,還是以出兵貴州為上策,以不使共軍入滇為最好。

    但是,共軍能否入滇,尚難料定。

    一當他們入滇,為免除麻煩起見,也隻能追而不堵,将共軍盡快趕走出境為最好。

    ”龍雲很贊同孫渡的意見。

    此次蔣介石任命龍雲為2路軍總司令,龍雲心裡有數,孫渡也是那麼琢磨的:蔣介石一則為調動龍雲出兵貴州的積極性,二則也為将來中央軍進入雲南推開一扇門。

    司令其名,實權還在薛嶽手裡。

    因此,龍雲穩坐昆明,按兵于滇、黔邊境,隻讓孫渡到貴陽來跑一趟。

     “你們到底有何打算?”薛嶽問道。

     孫渡說:“眼下匪軍雖說在我雲南紮西地區,那其實隻是暫避一時而已,稍一動顫,還是要作亂于貴州和四川的。

    所以,龍總司令要我轉告薛總座和王主席,紮西地區的‘圍剿’,還是要川、滇、黔三省和中央軍共赴重任才好。

    各省自然要着力本省,但在邊界地區,協同起來還是非常必要的。

    不知總座和王主席意下如何?”薛嶽說:“當然要協同,豈止邊界地區要協同,在别的地區也是要協同的。

    隻是,眼下的協同……我是前敵指揮,隻能奉命打仗啦。

    ”王家烈說:“我是縱隊司令官,更是隻能聽命辦事了。

    ”孫渡說:“薛總座,說笑話哩,黔省的剿匪軍事,我們各路将領都還得聽你的指揮啦。

    我們龍總司令也正是這樣告誡我的。

    ”薛嶽說:“不妥吧,我一個前線指揮官,怎麼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呀?我的意見,還是請龍總司令盡快拿出作戰計劃來,年關已過,我們不能讓共匪喘息得太久。

    ”孫渡說:“還是請薛總座勞神好了,我明天便回昆明複命。

    ”薛嶽起身道:“之舟兄,這要誤事的啦!”王家烈見薛嶽神色愠怒,連忙說:“别急别急,就着孫參座在,都是貴客,我的一桌酒席都要放涼了。

    ” 王家烈的一桌春酒,也沒能解了人們心頭的怨愁。

     第二天,宴道剛從南京飛到貴陽,帶來了蔣介石給薛嶽的親筆信和手訂的作戰計劃,并詳盡地解釋了委座為什麼任命龍雲為第2路軍總司令,為什麼要發那個“令其軍中自責”的通電,薛嶽才大徹大悟委座的良苦用心。

    “我說的,我伯陵追随校長這麼多年,那一刻也沒有離開委座的指令行事嘛。

    ”宴道剛說:“為委座挑些他不好挑的擔子吧,他會記着的。

    他記不到,我們也會幫他記到的。

    ” 薛嶽平和了氣息,次日便在貴陽召開了7路縱隊司令官參加的作戰會議,展開了揮兵紮西地區的“圍剿”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