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巧中巧巧家傳秘語 急中急龍雲獻軍圖
關燈
小
中
大
白,到底是衆人皆昏他獨醒呢,還是衆人皆醒他獨昏……”毛澤東估計是下邊有誰發什麼難了,說:“嗨,你怎麼繞這麼大個圈子!有什麼事直說嘛。
”洛甫從兜裡掏出一封信來,一邊遞給毛澤東一邊說:“現在形勢該是不錯的吧?你瞧林彪的,竟提出這樣的問題!”毛澤東接過信看着,信是林彪的親筆,是寫給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的一個建議,說是毛澤東、朱德同志宜集中精力管黨内大事,軍事上的戰場指揮可由彭德懷同志負責。
毛澤東一看便明白,這是要他下台,下軍事指揮之台。
剛才的高興勁煙消雲散了,他顯得很生氣,好久沒有說出話來。
洛甫說:“你放心,中央不會聽他這個建議的,此事我已同恩來同志談過,他也說暫且不予理會。
但他說,還是該讓你知道這件事。
”毛澤東說:“我不認為這是突然發生的事情,也不認為這是林彪一個人的事,是有人在鼓動。
”洛甫說:“你知道一些情況?” 據說,世間的糊塗有兩類,一類是糊塗蟲的糊塗,一類是聰明人的糊塗。
聰明人的糊塗又有兩種,一種是大智若愚,即所謂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一種是玩弄聰明,便難得不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林彪興許是這後者。
紅軍數渡赤水,他本來就有意見,此時見部隊四渡赤水後,繞道貴陽以東,穿黔南,又到了滇東北,幾乎走了一個封口的圓圈,他覺得他的那個“走弓背,不走弓弦”的意見已被證實是完全正确的。
他甚至想,當初一渡赤水到紮西,或是三渡後不再向叙、古,而是向西突破滇軍孫渡,不是早就過了金沙江了麼?他越想越覺得毛澤東的軍事指揮也不怎麼行。
部隊占領尋甸、嵩明後,1、3軍團又靠攏了。
他給彭德懷打電話說:“老彭啦,現在的領導還是不行啊!部隊到了這裡,誰知道還要怎麼繞呀?你出來指揮吧,我們跟你走,盡快北上同4方面軍會合。
”彭德懷一聽,吃了一驚,在電話上回答說:“你這個林彪啊,也學會放炮了。
不妥,你是參加遵義會議的,不能提這樣的問題,特别是把我提出來,就更不妥了。
”林彪見彭德懷“怕事”,便自己動手向中央提建議,寫好以後,他還要聶榮臻參加簽名發出。
聶榮臻一看是電話上說的那麼回事,再次勸他,“不妥不妥,太不妥了!”他拒絕簽字,也不同意林彪提這樣的建議,“你是什麼地位?怎麼可以指定總司令,撤換黨的領導人?你不能在遵義會議上舉手,現在又反對遵義會議。
就說軍事指揮吧,敵人圍追堵截,想不多走點路是不可能的,我們在井岡山也不是沒有搞過大的穿插……”聶榮臻沒勸住。
林彪給彭德懷打電話時,左權、羅瑞卿、朱瑞在場,也參加勸了,哪裡勸得住。
林彪自恃他在軍事上是把強手:“換個人來指揮,決不可能走這麼多的冤枉路!” 洛甫問毛澤東:“你的意見如何!” 毛澤東說:“他們無非是說,四渡赤水是不必要的,最好一渡就解決問題,真是異想天開!這事,四渡後南下貴陽途中我就知道,他們一路罵娘喽,賀子珍出主意,我還找他們談過一次。
現在,不過是一次反複。
對于這次反複,我也有所聞。
”毛澤東說着把話打住了,他在思考到底該怎麼辦的問題。
洛甫聽毛澤東說到心裡有數,想起了他在今天上午的會議上有“暫且不論這個圈子繞得對不對”之說,心裡也就放松了許多,說:“那就擱置一下再說吧。
”毛澤東說:“說得對,目前不能去扯這個皮,我同意你和恩來同志的意見,過了金沙江再說,但事情總還得有個答複吧?此事就說到這裡吧。
洛甫同志,我也有個重要情況要跟你說。
我剛才同薛嶽的副官談了兩個小時,頗有收獲。
”他接着說起了劉副官提供的薛嶽去昆明的情況。
他說:“我們的那個估計是對的,龍雲不是王家烈。
他不讓中央軍入滇。
所謂不讓中央軍入滇,主要是不讓中央軍進駐昆明。
因此也可以說,他隻是原則上不同意中央軍入滇。
這一來,龍雲的幫忙就不那麼徹底了。
薛嶽回到貴陽以後,有可能說服蔣介石答應不進軍昆明,龍雲一得到這個許諾,他又可能作出某些讓步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當他們都察覺我将在滇東北渡金沙江,中央軍和滇軍,乃至湘軍一部,都還有可能穿越滇境,追我北上的。
因此,我們不能戀戰了,還是王稼祥同志的那個意見,要抓緊向金沙江。
” 洛甫連連點頭:“好的好的,你和朱德同志抓緊下命令吧。
” 毛澤東這一夜睡得不大好:“這個林彪,竟還是個娃娃腦殼……”
”洛甫從兜裡掏出一封信來,一邊遞給毛澤東一邊說:“現在形勢該是不錯的吧?你瞧林彪的,竟提出這樣的問題!”毛澤東接過信看着,信是林彪的親筆,是寫給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的一個建議,說是毛澤東、朱德同志宜集中精力管黨内大事,軍事上的戰場指揮可由彭德懷同志負責。
毛澤東一看便明白,這是要他下台,下軍事指揮之台。
剛才的高興勁煙消雲散了,他顯得很生氣,好久沒有說出話來。
洛甫說:“你放心,中央不會聽他這個建議的,此事我已同恩來同志談過,他也說暫且不予理會。
但他說,還是該讓你知道這件事。
”毛澤東說:“我不認為這是突然發生的事情,也不認為這是林彪一個人的事,是有人在鼓動。
”洛甫說:“你知道一些情況?” 據說,世間的糊塗有兩類,一類是糊塗蟲的糊塗,一類是聰明人的糊塗。
聰明人的糊塗又有兩種,一種是大智若愚,即所謂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一種是玩弄聰明,便難得不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林彪興許是這後者。
紅軍數渡赤水,他本來就有意見,此時見部隊四渡赤水後,繞道貴陽以東,穿黔南,又到了滇東北,幾乎走了一個封口的圓圈,他覺得他的那個“走弓背,不走弓弦”的意見已被證實是完全正确的。
他甚至想,當初一渡赤水到紮西,或是三渡後不再向叙、古,而是向西突破滇軍孫渡,不是早就過了金沙江了麼?他越想越覺得毛澤東的軍事指揮也不怎麼行。
部隊占領尋甸、嵩明後,1、3軍團又靠攏了。
他給彭德懷打電話說:“老彭啦,現在的領導還是不行啊!部隊到了這裡,誰知道還要怎麼繞呀?你出來指揮吧,我們跟你走,盡快北上同4方面軍會合。
”彭德懷一聽,吃了一驚,在電話上回答說:“你這個林彪啊,也學會放炮了。
不妥,你是參加遵義會議的,不能提這樣的問題,特别是把我提出來,就更不妥了。
”林彪見彭德懷“怕事”,便自己動手向中央提建議,寫好以後,他還要聶榮臻參加簽名發出。
聶榮臻一看是電話上說的那麼回事,再次勸他,“不妥不妥,太不妥了!”他拒絕簽字,也不同意林彪提這樣的建議,“你是什麼地位?怎麼可以指定總司令,撤換黨的領導人?你不能在遵義會議上舉手,現在又反對遵義會議。
就說軍事指揮吧,敵人圍追堵截,想不多走點路是不可能的,我們在井岡山也不是沒有搞過大的穿插……”聶榮臻沒勸住。
林彪給彭德懷打電話時,左權、羅瑞卿、朱瑞在場,也參加勸了,哪裡勸得住。
林彪自恃他在軍事上是把強手:“換個人來指揮,決不可能走這麼多的冤枉路!” 洛甫問毛澤東:“你的意見如何!” 毛澤東說:“他們無非是說,四渡赤水是不必要的,最好一渡就解決問題,真是異想天開!這事,四渡後南下貴陽途中我就知道,他們一路罵娘喽,賀子珍出主意,我還找他們談過一次。
現在,不過是一次反複。
對于這次反複,我也有所聞。
”毛澤東說着把話打住了,他在思考到底該怎麼辦的問題。
洛甫聽毛澤東說到心裡有數,想起了他在今天上午的會議上有“暫且不論這個圈子繞得對不對”之說,心裡也就放松了許多,說:“那就擱置一下再說吧。
”毛澤東說:“說得對,目前不能去扯這個皮,我同意你和恩來同志的意見,過了金沙江再說,但事情總還得有個答複吧?此事就說到這裡吧。
洛甫同志,我也有個重要情況要跟你說。
我剛才同薛嶽的副官談了兩個小時,頗有收獲。
”他接着說起了劉副官提供的薛嶽去昆明的情況。
他說:“我們的那個估計是對的,龍雲不是王家烈。
他不讓中央軍入滇。
所謂不讓中央軍入滇,主要是不讓中央軍進駐昆明。
因此也可以說,他隻是原則上不同意中央軍入滇。
這一來,龍雲的幫忙就不那麼徹底了。
薛嶽回到貴陽以後,有可能說服蔣介石答應不進軍昆明,龍雲一得到這個許諾,他又可能作出某些讓步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當他們都察覺我将在滇東北渡金沙江,中央軍和滇軍,乃至湘軍一部,都還有可能穿越滇境,追我北上的。
因此,我們不能戀戰了,還是王稼祥同志的那個意見,要抓緊向金沙江。
” 洛甫連連點頭:“好的好的,你和朱德同志抓緊下命令吧。
” 毛澤東這一夜睡得不大好:“這個林彪,竟還是個娃娃腦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