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軍中二楊首戰烏江 “猴兵猴将”遍地煙槍

關燈
話說政治局會議結束後,警衛員們在送毛澤東回駐地的路上,天空中忽然飄起了雪花。

    毛澤東停下腳步,伸手接了幾朵雪花:“啊,好幾年沒有見到雪了……”陳昌奉見毛澤東情緒不錯,問道:“今天是元旦,見雪是好呢還是不好?”毛澤東斜了陳昌奉一眼,說:“當然是好事喽,瑞雪兆豐年。

    不過……”他邊走邊自語了一句:“唔,莫非1935年是個雪年麼?”陳昌奉沒有聽見這句話,說:“毛委員,今天過年啦,我們準備了好吃的,還有你喜歡呷的甜酒,這地方叫醪糟。

    ”毛澤東扭過頭來,說:“你們搞了好呷的,剛才幾個軍團長都在叫要呷的,你怎麼不留留他們啊?”陳昌奉說:“我敢留他們呀,都是些餓牢鬼,多少好呷的也得叫他們打掃光了。

    ”毛澤東笑了笑,沒再吭聲。

    當他走進屋裡,屋裡已經點起油燈。

    陳昌奉說:“你們開會的時候,我去找過賀大姐,想請她來過年,她說她不來了,怕晚了回去天太黑。

    ”毛澤東說:“不來就不來吧,我們過我們的年。

    ”便坐下來端起一碗甜酒:“對頭,有了甜酒,就有點過年的樣子了。

    不過,昌奉啦,我們不能叫它醪糟。

    ”陳昌奉問:“為什麼?”毛澤東說道:“醪糟醪糟,撈了個糟!”陳昌奉哈哈一樂說:“對頭對頭,我們呷的是甜酒。

     甜酒甜酒,又甜又久!” 晚上,毛澤東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着,腦子裡老在琢磨手心裡那幾朵雪花……琢磨一陣,覺得無聊,又抓起一本才搞來的縣志看。

    看了一陣,睡着了。

    睡了個把小時,清晨4點,天還沒有亮,便有參謀來報告,說先頭部隊已經到了烏江邊。

    毛澤東不想睡了,翻身起床,叫陳昌奉喊上劉伯承,便一路七八個人的小隊,直奔烏江邊而去。

     他們來到烏江南岸的山腳,天已毛毛發亮,隻見一夥人光着膀子在斷竹劈篾,紮制竹筏。

    毛澤東看了很高興,這是在準備渡江器材。

    一會,林彪、聶榮臻和張雲逸走了過來,毛澤東問:“這家夥能行麼?”林彪說:“什麼也搞不到了,隻好紮這家夥。

    我看是行的,我在家裡劃過竹排子。

    ”毛澤東說:“一年伊始,你可得讓我們開張大吉才是!”聶榮臻說:“要緊的是連成橋,這是要麻煩一點的。

    ”張雲逸是副總參謀長,他是帶工兵營來架設浮橋的。

    他說:“連成橋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問題是敵前架設,火力掩護很要緊。

    ”毛澤東又問:“對岸的敵情搞清楚了沒有?”林彪說:“我要梁興初幾個人昨天就過去了。

    對岸隻有侯之擔的一個旅,旅長兼江防司令,我的家門,林秀生。

    ”毛澤東說:“梁興初?他可是回到老家了喽。

    ”林彪說:“不,他不是這地方的人,他是吉安人。

    ”毛澤東笑道:“你說的梁興初,不就是那個瘦得像猴子也精得像猴子的梁興初嗎?”林彪說:“就是就是。

    ”毛澤東說:“這地方不叫猴場嗎?”一夥人全樂了,紮竹筏的工兵們也都樂了。

    毛澤東說:“你們剛才想到的幾點都不錯,一個是架成浮橋,一個是敵前作業。

    走,到山頭上看看去!” 毛澤東、劉伯承、林彪、聶榮臻、張雲逸,在一幫警衛的前導後擁下,登上了烏江南岸的山頭。

    舉目望去,高山深谷,一條烏龍在腳底穿山而過。

    人們不免有點悚然。

    紅軍輾轉江西、福建,經湖南、廣西到貴州,還不曾遇到過這麼一條險峻的江河。

    不知誰嘀咕了一句:“真天險也!” 烏江,發源于滇黔交界的山區,流經貴陽和遵義之間,東而向北,流入四川,會入長江,是貴州的第一大河,也叫烏龍江。

    毛澤東的天性裡有一種對大江大河的酷愛和戰而勝之的強烈願望,他久久地望着峽谷中的烏江,歎道:“烏龍者,藐其水深流急,狀其烏龍奔騰也。

    這是餘慶縣志上說的。

    沒什麼,險有險的好處。

    ”無人相語,他扭頭問林彪:“渡口選定了沒有?”林彪說:“選好了,上遊的江界,4團負責;下遊的龍溪,1團負責。

    ”毛澤東說:“唔,4團有個楊成武,1團有個楊得志,這叫二楊戰烏龍。

    什麼時候開始架橋?”林彪說:“等中午敵人煙瘾發了就幹。

    ”毛澤東笑了笑,伸出指頭在林彪的鼻子前點了點:“你還真把我那句話聽進去了。

    說的對,對黔軍戰鬥力的估計,不要忽略了那杆煙槍。

    走吧,我想找個地方補補覺去,要不,過橋的時候,會閃到江裡騎烏龍遨遊去了。

    ” 且說在上遊江界渡口擔負先頭強渡任務的1軍團2師4團,團長耿飙,時年25歲;政委楊成武,時年19歲。

    兩個都是大個子,平時跟戰士說話都得貓着腰,背都有點駝了。

    此刻,他們剛從江邊化裝偵察回到山這邊的隐蔽集結地,争強好勝的楊成武給團偵察隊的兩個偵察員說:“你們到下遊龍溪去,看看那個湖南蠻子是怎麼搞法的,一個鐘頭回來報告一次,兩個倒着班跑,還不要暴露。

    明白我的意思嗎?”偵察員都是些精靈鬼,說:“政委,我們落不了後,工兵營離我們近,家夥上來得快,準比他們……”楊成武叫道:“說去就去,看看他們的先頭分隊是怎麼過法的!”兩個偵察員飛快走了。

    楊成武跟耿飙說:“楊得志河邊長大的,過湘江的時候小子就有過高招,我們這回不能落在他後頭。

    ”耿飙笑笑說:“走吧,再高的高招也離不開竹筏子。

    ”兩個人便鑽進竹林,同戰士們一起做起竹排來。

     楊成武,福建長汀人,當地出竹子,會做竹排。

    他把砍下的新竹,去枝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