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夾金山消融千年雪 達維鎮喜舞會師旗
關燈
小
中
大
來越困難,兩條腿越來越沉。
停下腳來舉目望去,一片瓊玉世界!雪嶺茫茫,藍天豎劍。
前衛連長嘟囔道:“娘的,真還是那麼回事哩!”接着又吼道:“走!不要停!不要……”說話都很吃力了。
雪山高處,氣候變化急驟,時而晴空幽碧,驕陽把雪原照得一片銀白,刺得人睜不開眼睛;時而一片雲霧湧來,又飛起了“六月雪”,風卷雪流,雪片打在臉上,像是一把把刀子在劃來劃去。
有個戰士沒有準備爬山棍,走得快爬下了,班長把棍子遞上去說:“拉着吧,我的小蛟龍……”偶然間是一個大創造:沒有棍子的,兩個人牽一根棍子;兩個都有棍子的,便像擔架似的兩手抓着棍子,後面走不動的前面拉,前面走不動的後面推。
強幫弱、大幫小的問題也解決了。
為了防止掉進雪坑,還有三五個一伍,用繩子拴起來一起往上爬的。
陳光和楊成武爬到臨近山頂的一個隘口,看到不遠處有個背風的石框。
到處都被厚雪覆蓋得嚴嚴實實,唯有這石框是裸露的。
兩個走上前去一看,石框上方用藏漢兩種文字寫着:寒婆廟。
廟裡有一尊裝束似藏似漢的寒婆像。
陳光想:看來這就是老頭說的燒香的地方了,既然有人到這裡來鑿這個廟,有善男信女來供奉寒婆,紅軍翻過夾金山該是不成問題的。
他很高興,跟楊成武說:“成武同志,難道我們這些馬克思主義的善男信女還不如信仰寒婆的善男信女麼?沒有問題了!”他看看身後雪嶺間蜿蜒而來的隊伍,又道:“成武同志,你不還是個讀書人嗎,寫首詩吧?”楊成武大個子,需氧量大,他走得比師長吃力得多。
此刻他一隻手撐在崖框上,氣喘噓噓地:“我,此刻需要的,不是詩,而是空氣中的氧。
但,但是,師長有令,不敢不從。
剛才,剛才正想了兩句,你再湊兩句吧。
”陳光說:“說吧。
”楊成武吃力地揮手道:“天空鳥飛絕,群山獸迹滅。
你接吧。
”陳光說:“你這詩,好接。
”他略一躊躇,說:“紅軍英雄漢,不,紅軍豪情壯,消融千年雪!怎麼樣?”楊成武臉上頓時來了神采,說:“師長同志,你這不是在接我的詩,是在給我鼓勁嘞,走!” 陳光說:“不忙不忙,得給中央發個報了。
” 兩個人便湊在一起草拟給中央軍委的電文。
且說毛澤東在寶興接到陳光和楊成武從夾金山頂發來的電報,知道部隊翻越夾金山問題不大,心裡很高興。
軍委縱隊當即出發向大硗碛前進。
一到大硗碛,又接到陳光和楊成武的電報,說他們已經在達維同4方面軍的韓東山師74團會師了,并告韓東山的25師已經占領了懋功。
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一個個頓時高興的小夥子似地跳了起來。
毛澤東說:“原來我們離得這麼近呀!這夾金山不該叫夾金山,該叫挑金山!”會師消息傳開,大硗碛一片歡騰,倒像是會師的事不是發生夾金山北麓,而是發生在這南麓似的。
部隊翻越夾金山的勁頭更大,信心更足。
毛澤東授意劉伯承:“發報給羅炳輝,告訴他們1軍團先頭部隊已經同4方面軍會師,9軍團停止東進,立即北上,随5軍團跟進,翻越夾金山!” 根據先頭部隊翻越夾金山的經驗,後續部隊在寶興、大硗碛一線做了一番準備。
買了一些辣椒、生姜、胡椒粉;能往身上披挂的衣物,隻要買得到的都買上一些;從中央負責人到戰士,每人一根爬山棍,誰手裡沒有棍子誰就不是個好同志;救護隊還準備了一些繩子、長杆。
各部隊還提出了一些具體措施:傷病員提前一小時出發;身體強壯的組成擔架隊。
總部宣傳隊還在部隊中教唱了《兩大主力會合歌》,把翻雪山的注意事項編成順口溜唱給戰士們聽: 夾金山,高又高, 注意事項要記牢: 裹腳要用布和棕, 不緊不松好好包。
到了山頂莫停留, 堅持下去勝利了。
病号走不起, 幫他背東西。
大家互助想辦法, 一定幫他過夾金! …… 雖說做了充分的準備,大部隊行動,各種各樣料想不到的問題還是發生了。
最大的問題是部隊經過8個月的長途跋涉、征戰,身體營養條件差,體弱有病的人多;許多戰士又不知道愛惜體力,估計不到缺氧、雪盲帶來的危害。
在雪線以上向山頂前進的途中,各部隊都有倒下沒有再起來的,有的眼睛一發黑,掉到雪崖下去了…… 先頭紅4團全團順利翻過夾金山是一個僥幸。
那天,山上新雪不厚。
4團過去以後,山上下了一夜的大雪,新雪積得很厚,蓋死了先頭部隊的足迹,把一些雪坑也“僞裝”了起來,有些人就是這樣掉了下去,再也沒有爬上來…… 軍委縱隊的行進是最困難的。
毛澤東把自己的馬讓給傷病員和體弱的女同志騎,他手執一根木棍,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邊走邊給警衛員說開心話:“這夾金山恐怕真是夾着金子嘞!金子重,就在下面拽我們的腳,這雙腳就覺得重了。
我們紅軍的腳都成了金腿了。
”警衛員上氣不接下氣地“咯咯”着。
毛澤東又道:“不準笑,笑也費力氣嘞……我們,多有一個同志爬過這座雪山,就為革命多保存了一份力量呀。
”警衛員戴天福挪不動了,一屁股坐在雪地裡。
毛澤東連忙上前:“不行不行。
你坐在這裡是很危險的。
來,我背你走!”吳吉清趕緊把戴天福背了起來,毛澤東就在
停下腳來舉目望去,一片瓊玉世界!雪嶺茫茫,藍天豎劍。
前衛連長嘟囔道:“娘的,真還是那麼回事哩!”接着又吼道:“走!不要停!不要……”說話都很吃力了。
雪山高處,氣候變化急驟,時而晴空幽碧,驕陽把雪原照得一片銀白,刺得人睜不開眼睛;時而一片雲霧湧來,又飛起了“六月雪”,風卷雪流,雪片打在臉上,像是一把把刀子在劃來劃去。
有個戰士沒有準備爬山棍,走得快爬下了,班長把棍子遞上去說:“拉着吧,我的小蛟龍……”偶然間是一個大創造:沒有棍子的,兩個人牽一根棍子;兩個都有棍子的,便像擔架似的兩手抓着棍子,後面走不動的前面拉,前面走不動的後面推。
強幫弱、大幫小的問題也解決了。
為了防止掉進雪坑,還有三五個一伍,用繩子拴起來一起往上爬的。
陳光和楊成武爬到臨近山頂的一個隘口,看到不遠處有個背風的石框。
到處都被厚雪覆蓋得嚴嚴實實,唯有這石框是裸露的。
兩個走上前去一看,石框上方用藏漢兩種文字寫着:寒婆廟。
廟裡有一尊裝束似藏似漢的寒婆像。
陳光想:看來這就是老頭說的燒香的地方了,既然有人到這裡來鑿這個廟,有善男信女來供奉寒婆,紅軍翻過夾金山該是不成問題的。
他很高興,跟楊成武說:“成武同志,難道我們這些馬克思主義的善男信女還不如信仰寒婆的善男信女麼?沒有問題了!”他看看身後雪嶺間蜿蜒而來的隊伍,又道:“成武同志,你不還是個讀書人嗎,寫首詩吧?”楊成武大個子,需氧量大,他走得比師長吃力得多。
此刻他一隻手撐在崖框上,氣喘噓噓地:“我,此刻需要的,不是詩,而是空氣中的氧。
但,但是,師長有令,不敢不從。
剛才,剛才正想了兩句,你再湊兩句吧。
”陳光說:“說吧。
”楊成武吃力地揮手道:“天空鳥飛絕,群山獸迹滅。
你接吧。
”陳光說:“你這詩,好接。
”他略一躊躇,說:“紅軍英雄漢,不,紅軍豪情壯,消融千年雪!怎麼樣?”楊成武臉上頓時來了神采,說:“師長同志,你這不是在接我的詩,是在給我鼓勁嘞,走!” 陳光說:“不忙不忙,得給中央發個報了。
” 兩個人便湊在一起草拟給中央軍委的電文。
且說毛澤東在寶興接到陳光和楊成武從夾金山頂發來的電報,知道部隊翻越夾金山問題不大,心裡很高興。
軍委縱隊當即出發向大硗碛前進。
一到大硗碛,又接到陳光和楊成武的電報,說他們已經在達維同4方面軍的韓東山師74團會師了,并告韓東山的25師已經占領了懋功。
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一個個頓時高興的小夥子似地跳了起來。
毛澤東說:“原來我們離得這麼近呀!這夾金山不該叫夾金山,該叫挑金山!”會師消息傳開,大硗碛一片歡騰,倒像是會師的事不是發生夾金山北麓,而是發生在這南麓似的。
部隊翻越夾金山的勁頭更大,信心更足。
毛澤東授意劉伯承:“發報給羅炳輝,告訴他們1軍團先頭部隊已經同4方面軍會師,9軍團停止東進,立即北上,随5軍團跟進,翻越夾金山!” 根據先頭部隊翻越夾金山的經驗,後續部隊在寶興、大硗碛一線做了一番準備。
買了一些辣椒、生姜、胡椒粉;能往身上披挂的衣物,隻要買得到的都買上一些;從中央負責人到戰士,每人一根爬山棍,誰手裡沒有棍子誰就不是個好同志;救護隊還準備了一些繩子、長杆。
各部隊還提出了一些具體措施:傷病員提前一小時出發;身體強壯的組成擔架隊。
總部宣傳隊還在部隊中教唱了《兩大主力會合歌》,把翻雪山的注意事項編成順口溜唱給戰士們聽: 夾金山,高又高, 注意事項要記牢: 裹腳要用布和棕, 不緊不松好好包。
到了山頂莫停留, 堅持下去勝利了。
病号走不起, 幫他背東西。
大家互助想辦法, 一定幫他過夾金! …… 雖說做了充分的準備,大部隊行動,各種各樣料想不到的問題還是發生了。
最大的問題是部隊經過8個月的長途跋涉、征戰,身體營養條件差,體弱有病的人多;許多戰士又不知道愛惜體力,估計不到缺氧、雪盲帶來的危害。
在雪線以上向山頂前進的途中,各部隊都有倒下沒有再起來的,有的眼睛一發黑,掉到雪崖下去了…… 先頭紅4團全團順利翻過夾金山是一個僥幸。
那天,山上新雪不厚。
4團過去以後,山上下了一夜的大雪,新雪積得很厚,蓋死了先頭部隊的足迹,把一些雪坑也“僞裝”了起來,有些人就是這樣掉了下去,再也沒有爬上來…… 軍委縱隊的行進是最困難的。
毛澤東把自己的馬讓給傷病員和體弱的女同志騎,他手執一根木棍,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邊走邊給警衛員說開心話:“這夾金山恐怕真是夾着金子嘞!金子重,就在下面拽我們的腳,這雙腳就覺得重了。
我們紅軍的腳都成了金腿了。
”警衛員上氣不接下氣地“咯咯”着。
毛澤東又道:“不準笑,笑也費力氣嘞……我們,多有一個同志爬過這座雪山,就為革命多保存了一份力量呀。
”警衛員戴天福挪不動了,一屁股坐在雪地裡。
毛澤東連忙上前:“不行不行。
你坐在這裡是很危險的。
來,我背你走!”吳吉清趕緊把戴天福背了起來,毛澤東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