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孫繼先奇襲安順場 熊尚林首飛大渡河

關燈
:“非問策于民,乃求教于老先生也。

    ” 老先生沉思片刻,歎息一聲,便說開了翼王的曆史,從石達開的興兵起義,累累戰績,說到他的滅亡。

    “其時,我輩雖屆金榜題名之年,卻因才學淺陋,好多事情也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隻是後來有了些文墨,也才明白,那實在是悲乎者也!翼王天京分裂,教訓者一;率部南下雲南,教訓者二;取道金沙,過彜區,來到這紫打地,教訓者三也……”毛澤東“啧啧”有歎,他急着想聽聽曆史見證人對石達開覆亡于安順場的看法,便插問道:“老先生,翼王征戰數千裡,何以兵敗紫打地?願聽先生高見。

    ”老先生接着說:“翼王到了敝地安順場,當時叫紫打地,更有大為不當之處。

    一曰用兵太慎。

    當時正是雨季。

    本來有上萬兵勇渡過河去,他怕兵力分散,又渡了回來,後來再渡,河水猛漲,便不得成功。

    二曰贻誤時機。

    他生了個兒子,竟不顧軍情緊迫,傳令所部‘慶賀三日’,待清軍唐友耕部一到,防守鞏固,便西不得過松林小河,北不得過大渡河了。

    前前後後,他們在這紫打地整整枉費了一個月的時間。

    時已6月中旬,他率殘部6000人向東突圍到利濟堡,為老鴉漩河所阻,又不得涉過。

    他同部将商議,衆部将相對而泣。

    次日,一代天國驕子,中了清軍的誘降之計,在大渡河沉斃了10數妻兒,想‘舍命以全三軍’,他自投羅網,随清兵去了成都,結果在成都被總督駱秉章殺了頭,時年三十有三,所謂‘全三軍’者,三軍全成了大渡河上的冤魂……二位老弟想必知道漢丞相祭泸水之典吧,究其曆史真相,大渡河上的冤魂是大大超過當時稱之為泸水上的冤魂的!我這可不是洩你們的氣呀,曆史終究如此也。

    ” 毛澤東深為感動,想不到老秀才對天國曆史有如此中肯的見解,對翼王的悲劇命運寄予如此深厚的同情;他對紅軍的關照之情,也溢于言表。

    他正想說點什麼,李富春卻說:“老先生如此見解,令我晚輩深為敬佩。

    請問老先生,我們紅軍現今也來到這紫打地了,有何見教,老先生不必客氣。

    ”老先生輕輕地笑了笑,但一會又神情肅然,說:“老朽不才,腐儒之管見也。

    隻因言及石達開,又是在這紫打地,自然是教訓多于其他了。

    剛才說了,老朽不是洩你們的氣。

    教訓者,後事之師也;師其所然,乃曆史常有相似之處也。

    你們來這紫打地,也正是翼王到這裡的季節。

    雨季河溢,素為兵家所忌,況乎川軍前堵後擊哉。

    所以,我還是勸你們,盡快離開這裡,乞諒老朽不留來客。

    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 “謝謝老先生的賜教。

    ”毛澤東起身向老先生鞠了一躬:“老先生一席談,晚輩受益非淺;隻因軍務在身,隻好告辭了。

    ” 老先生起身道:“慢走。

    ” 夜色已濃,街燈幽幽,毛澤東和李富春走在小鎮街上。

    毛澤東感歎道:“老秀才,民間曆史學家!”李富春說:“我今天算是真正明白你每到一地,必找當地人士……”毛澤東似乎沒有注意到李富春在說話,他自個在自語:“老先生說得對,石達開覆亡紫打地,第一是戰略死闆,其次是失卻時機。

    對的,不能戰略死闆,用兵不可不慎,不可太慎。

    石達開……既然渡不過大渡河,為什麼不沿左岸直上,進入西康?為什麼不向下走,到大樹堡拐向西昌壩子?或者再往下走,到大涼山以東的岷江沿岸去呢?那裡的機動地區不是……”李富春已經看出,毛澤東說的是石達開,琢磨的卻是自己的謀略。

    他說:“你剛才說到沿左岸直上,這個想法……”毛澤東突然側過頭來:“什麼什麼?我剛才說過沿左岸直上?”李富春說:“你說了,而且在我聽來,你說的就是……”他們正嘀咕着走出街口,迎面走來急匆匆的劉伯承和林彪。

    毛澤東問:“渡河進展如何?實在不能再找到船了麼?”劉伯承點頭道:“船是不可能再找到了。

    剛才木排試渡也不成功,浪太大,無法控制木排的方向。

    現有的3隻船,進展倒是正常的,1師已經渡過去了,幹部團正在渡。

    照眼下這個速度,我計算了一下,全軍如果都擠在這裡渡河,得一個月時間!”毛澤東不由得腳步慢了下來,林彪說:“敵人不可能給我們這麼長的時間!不可能的,我們得想其他辦法。

    ”劉伯承又說:“我們就是為這事來找你的。

    ” 毛澤東躊躇在山崖邊,望着大渡河邊黑壓壓流動的人影和點點燈火,想起老秀才剛才說的“我還是勸你們盡快離開這裡”,想起他在金沙江邊曾經有過的揣度,他原以為過了金沙江,就再不會有大江大河足以阻擋紅軍的腳步了,想不到這大渡河竟還是一道難題。

    對,是得想其他辦法,盡快離開這裡。

    他扭頭跟劉伯承和林彪說:“你們的考慮很對。

    走,找個地方開個小會談談。

    ” 毛澤東一行匆匆來到渡口臨河的一座碉樓頂上。

    一會,周恩來、朱德、張聞天也來了。

    毛澤東說:“我們開個會吧。

    剛才我和富春同志找鎮上的一位老秀才先生談了談,他說到石達開的教訓,一是失卻時機,再是用兵太慎……”毛澤東的話剛開了個頭,突然一道閃電刺破黑夜,随即一聲“嘎嘎——”震耳欲聾的雷聲,炸響在大渡河的上空,霎時便風狂雨驟,碉樓上的人們到底說了些什麼,怎麼決策的,竟一時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