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彭德懷大戰婁山關 吳奇偉斷橋烏江水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中央紅軍在紮西地區停留了近10天,得到了難得的休息和恢複。
部隊整編也卓有成效,除1軍團保留師的編制外,其他軍團都取消師一級機構。
1軍團編兩個師6個團;3軍團編4個團;5軍團和9軍團各編3個團。
一共16個團。
幹部層層下放,機關和後勤工作人員,凡能打仗的都去了戰鬥連隊。
紮西參軍的3000新戰士,經過突擊訓練,也都補充到了部隊。
這樣,作戰單位人員充實,幹部戰士精力充沛,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月10日前後,偵察得知,敵人在完成總體部署以後,龍雲和薛嶽根據蔣介石手訂的作戰計劃,出動11個師另4個旅,星夜兼程,向紮西撲來,企圖會同川南潘文華的8個旅,圍殲中央紅軍于長江南岸的叙永以西、橫江以東地區。
鑒于敵主力大部被吸引過來,黔北空虛,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當機立斷,避強擊弱,決定揮師向東,重入貴州,目标進入遵、桐地區,消滅王家烈部的主力。
毛澤東在這裡耍了個“小花招”,令5軍團的37團向北進入古蔺地區,大造“打過長江去!”的輿論,阻滞川敵南下。
主力悄然在太平渡、二郎灘二渡赤水河,爾後兵分三路,以1軍團為左縱隊,相機占領土城以後,取道東皇殿、溫水,奔襲迂回桐梓;以3軍團為右縱隊,取道回龍場、江場,直奔婁山關;以軍委縱隊和5、9軍團為中央縱隊,成三角随後跟進。
紅軍東進,出敵不意,聲東擊西。
滇軍孫渡的6個旅經威甯、鎮雄撲到紮西時,滿城空空,隻看到紅軍留下的一些标語口号,其中有條标語寫道:“滇軍弟兄們,我們借貴方寶地過了一個熱鬧年,謝謝了。
”孫渡氣的直跺腳,雲南人說話,紅、猴不分,把紅軍罵成“猴軍”:“他們就是猴軍咯,都不知道哪裡去了!” 從紮西到桐梓地區,紅軍開進近10天、如入無人之境。
當薛嶽的偵探發覺紅軍東進以後,通報到川軍,潘文華還不相信,“鬼話!我這裡的共匪還在大刷‘打過長江去’的标語嘛!”當他确知紅軍主力已經東去貴州,卻又不敢挪窩,扼守江防要緊。
滇軍孫渡得到通報後,本想向東追擊,無奈紅軍已經離開雲南,又因與川軍發生錢糧沖突,也就“懶得去湊那個熱鬧”。
倍感傷腦筋的是蔣介石和薛嶽,他們判斷:“朱、毛股匪還是有東去與賀、蕭謀取聯絡之趨勢。
”因之,便急令王家烈親率所部前往桐梓、松坎一線堵截。
這又給王家烈出了道難題。
正當王家烈風風火火調兵布防時,林彪的1軍團一舉攻占了桐梓,截斷了王家烈部的南北聯系,王家烈的主力4個團還留在婁山、遵義地區,正好成了紅軍的打擊目标。
紅軍攻占桐梓縣城,完全證實了紅軍主力之所在,中央軍和黔軍一時亂了手腳。
王家烈慌忙由貴陽趕到遵義,就地指揮他的4個團把守遵義的大門——婁山關,并将駐湄潭、金沙等縣的部隊,往遵義收縮。
薛嶽則急令留守貴陽的吳奇偉,親率59、93兩個師,火速北渡烏江,增援黔軍;同時令西進紮西的周渾元縱隊掉頭向遵義靠攏。
就在這時,紅軍主力3軍團和1軍困的一部已經在婁山關附近地區集結就緒,隻待一聲令下,便可投入戰鬥。
一時間,黔北一隅,川黔要沖,兩軍對陣,系千鈞于一發。
彭德懷受命指揮遵義戰役,首先攻占婁山關,爾後乘勝重占遵義城。
這天傍晚,部隊已經吃過晚飯,毛澤東親臨作戰部隊作動員講話:“同志們啦,我們到貴州以來,路跑得不少了,但還沒有打過一個像樣的仗,上次在土城,同志們打得不錯,我指揮得不大好。
這回呀,我們得打個像樣的仗了。
前面幾個團的敵人,戰鬥力倒是不怎麼樣,可這婁山關的地形,倒是很像個樣子的。
你們看到了吧?就是那邊,那道霧茫茫的山,高不高呀?唔,高,山高路陡,蠻險要的,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羅。
可是,同志們啦,我們是紅軍,紅軍一夫就頂萬夫嘛!拿下婁山關,遵義就無險可據了,我們就能再進遵義城了!”事前打過招呼,為了隐蔽,毛澤東講話時,部隊不要鼓掌,不要喊口号。
戰士們有辦法,當毛澤東講完話,全都把槍舉了起來,黑壓壓的一片槍林,一上一下地在空中翻騰着,情緒很是激烈高漲。
接着,軍團政委楊尚昆講了幾句,他說:“上回土城一仗沒打好,主要是敵情沒摸準,多出了好幾個團,這回可是摸準了,山上關口有一個團,山那邊靠山腳有兩個團,還有兩個團在遵義往這邊來的路上。
路上的那兩個團,往前是增援婁山關的,
部隊整編也卓有成效,除1軍團保留師的編制外,其他軍團都取消師一級機構。
1軍團編兩個師6個團;3軍團編4個團;5軍團和9軍團各編3個團。
一共16個團。
幹部層層下放,機關和後勤工作人員,凡能打仗的都去了戰鬥連隊。
紮西參軍的3000新戰士,經過突擊訓練,也都補充到了部隊。
這樣,作戰單位人員充實,幹部戰士精力充沛,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月10日前後,偵察得知,敵人在完成總體部署以後,龍雲和薛嶽根據蔣介石手訂的作戰計劃,出動11個師另4個旅,星夜兼程,向紮西撲來,企圖會同川南潘文華的8個旅,圍殲中央紅軍于長江南岸的叙永以西、橫江以東地區。
鑒于敵主力大部被吸引過來,黔北空虛,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當機立斷,避強擊弱,決定揮師向東,重入貴州,目标進入遵、桐地區,消滅王家烈部的主力。
毛澤東在這裡耍了個“小花招”,令5軍團的37團向北進入古蔺地區,大造“打過長江去!”的輿論,阻滞川敵南下。
主力悄然在太平渡、二郎灘二渡赤水河,爾後兵分三路,以1軍團為左縱隊,相機占領土城以後,取道東皇殿、溫水,奔襲迂回桐梓;以3軍團為右縱隊,取道回龍場、江場,直奔婁山關;以軍委縱隊和5、9軍團為中央縱隊,成三角随後跟進。
紅軍東進,出敵不意,聲東擊西。
滇軍孫渡的6個旅經威甯、鎮雄撲到紮西時,滿城空空,隻看到紅軍留下的一些标語口号,其中有條标語寫道:“滇軍弟兄們,我們借貴方寶地過了一個熱鬧年,謝謝了。
”孫渡氣的直跺腳,雲南人說話,紅、猴不分,把紅軍罵成“猴軍”:“他們就是猴軍咯,都不知道哪裡去了!” 從紮西到桐梓地區,紅軍開進近10天、如入無人之境。
當薛嶽的偵探發覺紅軍東進以後,通報到川軍,潘文華還不相信,“鬼話!我這裡的共匪還在大刷‘打過長江去’的标語嘛!”當他确知紅軍主力已經東去貴州,卻又不敢挪窩,扼守江防要緊。
滇軍孫渡得到通報後,本想向東追擊,無奈紅軍已經離開雲南,又因與川軍發生錢糧沖突,也就“懶得去湊那個熱鬧”。
倍感傷腦筋的是蔣介石和薛嶽,他們判斷:“朱、毛股匪還是有東去與賀、蕭謀取聯絡之趨勢。
”因之,便急令王家烈親率所部前往桐梓、松坎一線堵截。
這又給王家烈出了道難題。
正當王家烈風風火火調兵布防時,林彪的1軍團一舉攻占了桐梓,截斷了王家烈部的南北聯系,王家烈的主力4個團還留在婁山、遵義地區,正好成了紅軍的打擊目标。
紅軍攻占桐梓縣城,完全證實了紅軍主力之所在,中央軍和黔軍一時亂了手腳。
王家烈慌忙由貴陽趕到遵義,就地指揮他的4個團把守遵義的大門——婁山關,并将駐湄潭、金沙等縣的部隊,往遵義收縮。
薛嶽則急令留守貴陽的吳奇偉,親率59、93兩個師,火速北渡烏江,增援黔軍;同時令西進紮西的周渾元縱隊掉頭向遵義靠攏。
就在這時,紅軍主力3軍團和1軍困的一部已經在婁山關附近地區集結就緒,隻待一聲令下,便可投入戰鬥。
一時間,黔北一隅,川黔要沖,兩軍對陣,系千鈞于一發。
彭德懷受命指揮遵義戰役,首先攻占婁山關,爾後乘勝重占遵義城。
這天傍晚,部隊已經吃過晚飯,毛澤東親臨作戰部隊作動員講話:“同志們啦,我們到貴州以來,路跑得不少了,但還沒有打過一個像樣的仗,上次在土城,同志們打得不錯,我指揮得不大好。
這回呀,我們得打個像樣的仗了。
前面幾個團的敵人,戰鬥力倒是不怎麼樣,可這婁山關的地形,倒是很像個樣子的。
你們看到了吧?就是那邊,那道霧茫茫的山,高不高呀?唔,高,山高路陡,蠻險要的,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羅。
可是,同志們啦,我們是紅軍,紅軍一夫就頂萬夫嘛!拿下婁山關,遵義就無險可據了,我們就能再進遵義城了!”事前打過招呼,為了隐蔽,毛澤東講話時,部隊不要鼓掌,不要喊口号。
戰士們有辦法,當毛澤東講完話,全都把槍舉了起來,黑壓壓的一片槍林,一上一下地在空中翻騰着,情緒很是激烈高漲。
接着,軍團政委楊尚昆講了幾句,他說:“上回土城一仗沒打好,主要是敵情沒摸準,多出了好幾個團,這回可是摸準了,山上關口有一個團,山那邊靠山腳有兩個團,還有兩個團在遵義往這邊來的路上。
路上的那兩個團,往前是增援婁山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