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蔣介石山城起戰雲 毛澤東飲馬赤水河
關燈
小
中
大
誠說:“毛澤東的複出,當與湘江之戰有關,他們有可能吸取了湘江慘敗的教訓。
敗軍的再起就在于總結失敗的教訓呐。
”蔣介石問賀國光:“毛澤東是什麼時候下野的,搞清楚沒有?”賀國光說:“共黨的上層活動,一向嚴守秘密,連他們自己也是不輕易洩露的。
要是可以猜測一下的話,我想,毛澤東的下野很可能發生在一年前。
”蔣介石又問:“何以見得?”賀國光說:“委座的‘朱、毛江郎才盡’不是在一年之前感覺到的麼?所謂‘朱、毛江郎才盡’者,就是毛澤東不在其位,在匪黨中說不起話了。
委座也許記不到了,我是記得的,一年前委座在軍官訓練團的一次訓話,就有過‘朱、毛江郎才盡,贛匪窮途末路’的妙語珠言。
”蔣介石“哧”了一聲,說,“你賀國光搞我的情報倒還可以,搞共黨的情報,恐怕就不怎麼行了。
但是,你剛才的猜測倒是不無道理。
我也想起來,一年前我是講過這個話。
隻是,感覺總是遲後的。
因此應當說,毛澤東的下野似乎還要早一點,也許是前年的下半年?既然如此,我們也該總結一下,把決心下狠一點了。
敬之,辭修,是不是把馮·賽克特将軍接來重慶一趟?”何應欽問:“委座的意思是……”蔣介石無言地踱着慢步,他在反複地掂量着毛澤東複出的份量,回味着他在戰場上所體驗過的毛澤東的用兵之道。
他想來想去,找不到對策,思路還是回到了馮·賽克特。
他說:“毛澤東是搞運動戰的,講究在戰術上集中優勢兵力。
針對這個東西子,趁他們現在還滞留在遵、桐地區,馮·賽克特将軍的堡壘推進,還是用得着的。
就是不能讓他們運動起來,不能讓他們運動起來……”何應欽說:“委座,恕我直言,堡壘推進對付運動戰,不無它的長處。
但現在恐怕來不及了。
黔北共匪既然決心北竄,他就不可能等到我們修好碉堡再付諸實施。
再說,即使要搞堡壘推進,也得圍而後築,一當他們竄離遵、桐地區,就有可能造成圍而不嚴的狀況。
因此,卑職意見,馬上下達作戰命令,把他們先圍起來再說。
”蔣介石思慮片刻,一個“圍”字,又對了他的思路。
他說:“敬之說得對,馬上下達作戰命令!圍而後築,邊圍邊築,再聚而殲之。
” 何應欽和陳誠匆匆離去。
蔣介石還留在觀景台上背手踱步。
毛澤東的複出令他愁緒萬千,他又想起了前幾年有人逼他下野的把戲,不由得獨自吟哦:“娘希屁,毛澤東也下野又複出,毛澤東也下野又複出……” 且說中國共産黨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因避開了政治路線問題,在組織處理上隻是取消了最高“三人團”(有文字說撤銷了李德的軍事顧問職務,那其實是不确的。
李德隻是不再參與軍事指揮,會後他自己要求到1軍團去體驗部隊生活),既解決了領導核心問題,結束了“左”的教條主義的軍事指揮,又震動不大,中央領導集體是穩定的。
因此,當得知蔣介石即将調動150多個團大舉向黔北地區圍殲而來的情報後,幾個常委讨論是否放棄在黔北建立根據地的打算的時候,包括博古在内,一緻同意改變原決心,迅速北上,渡赤水,過長江,去四川。
中央紅軍1月19日撤出遵義,兵分三路北上。
1軍團由桐梓集結地西進,3軍團經仁懷向北,5、9軍團和軍委縱隊随後跟進。
第二天,中央軍委下達了《渡江作戰計劃》,拟定在宜賓、泸州之間北渡長江。
同一天,又分别緻電4方面軍和2、6軍團,令4方面軍西渡嘉陵江南下,威逼重慶,牽制川敵;令2、6軍團積極向東出擊,威脅長江交通,牽制湘鄂之敵。
就這樣,一個要大舉合圍聚殲,一個要大踏步地前進;一個氣壯如牛,一個用兵如神。
于是,在黔北的山山水水之間,便演出了中國近代内戰史上的一出有聲有色的活劇——四渡赤水之戰。
1月20日,林彪的1軍團由桐梓、松坎出發西進,經石壕、溫水、良村,途中隻有兩次小的戰鬥,24日便順利地抵達土城。
爾後,在由土城向赤水縣城挺進時,在距赤水縣城15公裡的黃陂洞,突與川敵章安平旅遭遇受阻,經激烈戰鬥,竟不能打開前進的通路。
林彪連夜向毛澤東報告失利的消息。
毛澤東沒大重視先頭部隊的失利,他不相信林彪對付不了一小股川軍,仍命令1軍團繼續向赤水縣城前進。
軍委縱隊在由習水向土城開進途中,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來到距土城數裡的黃金灣。
毛澤東舉目附近的地形,看到兩側有高地,中間一條大路通過一片淺丘,遂與周恩來、朱德、劉伯承說:“地形不錯,打一仗怎麼樣?”朱德說:“據現在掌握的情況,尾追之敵是川軍的兩個旅4個團,距我們一天的路程。
叫化子打狗,邊打邊走。
我看可以打一仗,試試川軍的戰鬥力也好。
”毛澤東問:“川軍的戰鬥力究竟怎麼樣呢?”劉伯承說:“徐向前在川北一舉破了劉湘的‘六路圍攻’,川軍的許多部隊
敗軍的再起就在于總結失敗的教訓呐。
”蔣介石問賀國光:“毛澤東是什麼時候下野的,搞清楚沒有?”賀國光說:“共黨的上層活動,一向嚴守秘密,連他們自己也是不輕易洩露的。
要是可以猜測一下的話,我想,毛澤東的下野很可能發生在一年前。
”蔣介石又問:“何以見得?”賀國光說:“委座的‘朱、毛江郎才盡’不是在一年之前感覺到的麼?所謂‘朱、毛江郎才盡’者,就是毛澤東不在其位,在匪黨中說不起話了。
委座也許記不到了,我是記得的,一年前委座在軍官訓練團的一次訓話,就有過‘朱、毛江郎才盡,贛匪窮途末路’的妙語珠言。
”蔣介石“哧”了一聲,說,“你賀國光搞我的情報倒還可以,搞共黨的情報,恐怕就不怎麼行了。
但是,你剛才的猜測倒是不無道理。
我也想起來,一年前我是講過這個話。
隻是,感覺總是遲後的。
因此應當說,毛澤東的下野似乎還要早一點,也許是前年的下半年?既然如此,我們也該總結一下,把決心下狠一點了。
敬之,辭修,是不是把馮·賽克特将軍接來重慶一趟?”何應欽問:“委座的意思是……”蔣介石無言地踱着慢步,他在反複地掂量着毛澤東複出的份量,回味着他在戰場上所體驗過的毛澤東的用兵之道。
他想來想去,找不到對策,思路還是回到了馮·賽克特。
他說:“毛澤東是搞運動戰的,講究在戰術上集中優勢兵力。
針對這個東西子,趁他們現在還滞留在遵、桐地區,馮·賽克特将軍的堡壘推進,還是用得着的。
就是不能讓他們運動起來,不能讓他們運動起來……”何應欽說:“委座,恕我直言,堡壘推進對付運動戰,不無它的長處。
但現在恐怕來不及了。
黔北共匪既然決心北竄,他就不可能等到我們修好碉堡再付諸實施。
再說,即使要搞堡壘推進,也得圍而後築,一當他們竄離遵、桐地區,就有可能造成圍而不嚴的狀況。
因此,卑職意見,馬上下達作戰命令,把他們先圍起來再說。
”蔣介石思慮片刻,一個“圍”字,又對了他的思路。
他說:“敬之說得對,馬上下達作戰命令!圍而後築,邊圍邊築,再聚而殲之。
” 何應欽和陳誠匆匆離去。
蔣介石還留在觀景台上背手踱步。
毛澤東的複出令他愁緒萬千,他又想起了前幾年有人逼他下野的把戲,不由得獨自吟哦:“娘希屁,毛澤東也下野又複出,毛澤東也下野又複出……” 且說中國共産黨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因避開了政治路線問題,在組織處理上隻是取消了最高“三人團”(有文字說撤銷了李德的軍事顧問職務,那其實是不确的。
李德隻是不再參與軍事指揮,會後他自己要求到1軍團去體驗部隊生活),既解決了領導核心問題,結束了“左”的教條主義的軍事指揮,又震動不大,中央領導集體是穩定的。
因此,當得知蔣介石即将調動150多個團大舉向黔北地區圍殲而來的情報後,幾個常委讨論是否放棄在黔北建立根據地的打算的時候,包括博古在内,一緻同意改變原決心,迅速北上,渡赤水,過長江,去四川。
中央紅軍1月19日撤出遵義,兵分三路北上。
1軍團由桐梓集結地西進,3軍團經仁懷向北,5、9軍團和軍委縱隊随後跟進。
第二天,中央軍委下達了《渡江作戰計劃》,拟定在宜賓、泸州之間北渡長江。
同一天,又分别緻電4方面軍和2、6軍團,令4方面軍西渡嘉陵江南下,威逼重慶,牽制川敵;令2、6軍團積極向東出擊,威脅長江交通,牽制湘鄂之敵。
就這樣,一個要大舉合圍聚殲,一個要大踏步地前進;一個氣壯如牛,一個用兵如神。
于是,在黔北的山山水水之間,便演出了中國近代内戰史上的一出有聲有色的活劇——四渡赤水之戰。
1月20日,林彪的1軍團由桐梓、松坎出發西進,經石壕、溫水、良村,途中隻有兩次小的戰鬥,24日便順利地抵達土城。
爾後,在由土城向赤水縣城挺進時,在距赤水縣城15公裡的黃陂洞,突與川敵章安平旅遭遇受阻,經激烈戰鬥,竟不能打開前進的通路。
林彪連夜向毛澤東報告失利的消息。
毛澤東沒大重視先頭部隊的失利,他不相信林彪對付不了一小股川軍,仍命令1軍團繼續向赤水縣城前進。
軍委縱隊在由習水向土城開進途中,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來到距土城數裡的黃金灣。
毛澤東舉目附近的地形,看到兩側有高地,中間一條大路通過一片淺丘,遂與周恩來、朱德、劉伯承說:“地形不錯,打一仗怎麼樣?”朱德說:“據現在掌握的情況,尾追之敵是川軍的兩個旅4個團,距我們一天的路程。
叫化子打狗,邊打邊走。
我看可以打一仗,試試川軍的戰鬥力也好。
”毛澤東問:“川軍的戰鬥力究竟怎麼樣呢?”劉伯承說:“徐向前在川北一舉破了劉湘的‘六路圍攻’,川軍的許多部隊